浙江省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及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大气污染及灰霾天气的形成原因、现状、以
及防治对策
谢钦岳12103421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保证。

目前,环境问题正在一步步制约着全球经济发展。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近些年来,浙江在经济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环境污染,威胁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很大程度的危害。

要保证宁波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气污染;浙江;灰霾;治理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 减轻其危害的影响, 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

20 世纪70 年代期间,煤烟型污染排放成为中国工业城市的特点;80 年代, 许多南方城市遭受严重的酸雨危害; 近年来, 汽车尾气排放的NOx、CO 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力度, 颁布并采取了一些大气污染政策和措施, 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从总体来看, 环境污染和破坏还没有完全被控制。

1.1浙江大气污染的现状
浙江省的大气污染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进入2000 年以来,浙江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大气污染特点是具有煤烟型和机动车排气型复合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SO2 和NOx 作为一次污染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同时还会造成酸雨,危害整个城市,NOx是臭氧和酸沉降等二次污染的重要载体,是灰霾天气形成的祸根[2]。

1.1.1 城市废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

现阶段,我国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虽然减排增速加快,空气质量恶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称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

1.1.2 煤烟型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2010 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供应总量16865 万吨标准煤。

从外省净调入能源量11736 万吨标准煤,净进口3475 万吨标准煤。

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6865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3%,增幅提高5.3 个百分点。

其中:煤炭消费13950 万吨,增长5.1%;石油及制品消费2518 万吨,增长8.9%;天然气消费31.8 亿立方米,增长66.7%;水、核、风电消费485 亿千瓦时,增长22.5%。

可见,占浙江省能源结构主导地位的依旧是煤炭。

[3]
1.1.3 机动车尾气排放转型速度加快。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

有些资料报道,在我国多数大城市中,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的60%以上。

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上海机动车排放污染一氧化碳为86%,氮氧化物为56%;广州一氧化碳为89%,氮氧化物为79%。

以上数据表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成为部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1.1.4 大气含菌量大,人口密度大,大气中细菌含量高
个别城市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十万个,商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数达到百万个。

[4]
2 浙江省大气污染的来源及成因
2.1 能源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合理
由于浙江省省大多城市工业布局、工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目前,我省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2010年浙江省总能耗为16865万吨标准,期中煤炭占82.92%。

且煤炭的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黑烟,同时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气,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环境。

2.2 人为污染气体排放管理滞后
随着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发展导致人口集聚、城市化程度提高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造成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建筑粉尘等大量颗粒物无组织排放,近几年我国主要大城市机动车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而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交通拥挤。

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加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3 环境监督管理没有完全到位
为了达到经济效益一些地方政府变相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大,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

不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三同时”制度,盲目建设了一些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项目。

受到执法机构、人员不全和执法经费不足的限制,环境执法机构不能很好的开展对污染点源污染物的监测及排污单位的监理,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排污单位和污染源的正常监督管理,导致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单位长期无污染治理设施,有治污设施的单位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率低,污染物超标排放[5]。

3 大气污染的危害
3.1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韩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其中以第三条途径最为重要。

杭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01 年2 月至2002 年4 月在杭州市卧龙桥空气质量监控点对PM2. 5和PM10 进行了同步质量浓度监测, 结果表明, 杭
州市区大气颗粒物浓度以细微颗粒PM2. 5为主, PM2. 5日均质量浓度为19~ 209 ug/ m3 , 年均质量浓度为68ug/ m3 。

以美国环境保护署1997 年提出的PM2. 5 空气质量标准( 日均质量浓度为65ug/ m3 , 年均质量浓度为15 ug/ m3 ) 来衡量, 杭州市PM2. 5日均值超标率为53. 4%, 年均值是美国标准的4. 53 倍。

杭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呼吸道疾病。

在突然的高浓度污染作用下可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污染物,会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癌等病症。

[5]
3.2对植物的伤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3对器官和材料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金属制品、油漆涂料、皮革制品、纸制品、纺织品橡胶制品和建筑物等的危害也是严重的。

这种损害包括玷污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两个方面。

玷污性危害主要是粉尘、烟等颗粒物落在器物上造成的。

化学性危害是由于污染物的化学作用,是器物的材料腐蚀或损害。

3.4灰霾天气
灰霾天气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大气气溶胶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 的现象。

灰霾天气期间, 空气普遍混浊, 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黑暗物微带蓝色。

近年来, 我国灰霾天气发生频率剧增,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灰霾粒子通过对太阳光的吸收、散射和折射, 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地面能见度急剧降低, 影响公路、水路和机场运输安全。

此外, 灰霾天气发生时, 空气中集聚的大量细颗粒物可深达人体肺泡并形成沉积, 进而进入血液循环, 导致心肺功能疾病, 诱发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6]
4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在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要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就必须优化城市工业布局,坚决推行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有关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强化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强老污染源环境治理,适时开展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报告,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搞好城市绿化,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7]
4.1 控制污染源
4.1.1 加强大气检测, 大众媒体监督
在控制污染源方面, 首先应加强检测预报工作, 进行公众舆论监督。

城市的空气质量像天气预报一样, 天天预报, 一是唤醒全民对生命之气大气质量的关注, 另一方面, 对主要大气污染源的工业企业增加压力。

4.1.2 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
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那些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 依据环保法规及行政的、经济
的调控手段, 坚决实行关、停、转, 对污染大户要强制执行环保处理措施, 促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级别的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也应站在保护人类生命之气的高度积极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利用, 杜绝或减少滴、冒、跑、漏, 能进行蜜蜂生产的要进行蜜蜂生产。

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害程度。

4.1.3 控制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治理交通污染源首先要确定城市规模, 控制人口数量。

第二要控制车辆数量, 尤其是有把摩托车出租车数量控制在适量水平, 不应任其发展。

第三要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

从目前来看, 推广无铅汽油和推广汽油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具有可行性, 从长远来看, 要开发和生产对大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车辆, 如太阳、电能车辆等, 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尾气污染问题。

4.1.4实施清洁生产
对生产工艺而言,节约资源与能源、避免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和降低排放物的数量和毒性,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对产品而言,使用过程中不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安全,使用寿命长,易于回收利用。

4.2. 优化工业布局,减少城市大气环境空间过度使用
把调整城市工业布局,达到工业布局合理和优化作为开发城市大气环境空间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城市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分析各类污染源分布、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发展趋势,针对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复杂的现状,分析城市工业煤烟尘、民用煤烟尘、钢铁工业尘、燃油飞尘、汽车扬尘、大陆风沙扬尘、生物尘和海风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源、排放量,依据大气自净规律(稀释扩散、降水洗涤、氧化、还原等),分析核算,向城市大气定量(总量)、定点(地点)、定形(范围)、定时(时间)排放污染物数据,及时提出城市大气环境问题,制定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划分城市大气环境功能区。

根据各功能区大气环境功能,科学调整工业布局,利用各城市主导风向和地理位置,在主导下风向和城市居住区较远的地区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充分利用空气流畅,废气扩散和稀释优越的条件,减少城市市区上空环境空间过度使用,确保城市大气环境有一个宽松的空间。

4.3 加强老污染物集中治理,大力削减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要强化环境管理监督,对城市内部和周边能耗市、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采用法律、行政和经济调控手段,坚决关、停、转,对污染大户和环境重点户要强制执行污染治理措施,促其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要加大企业环境投入力度,敦促企业积极进行生产工艺改造,杜绝污染物跑、冒、滳、漏,对具备密封生产条件的要推广密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害程度。

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和机动车的适度规模。

4.4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城市大气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政策法律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法制观念。

要加强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的环境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

要争取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学校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

要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提升全民环境伦理道德水准,要及时报道和表彰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保护氛围。

4.5 相应的经济对策
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实行“污染则和使用者支付原则”,主要包括:建立市场、税收手段、收费制度、财政手段、责任制度等。

4.6绿化造林
绿色植物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调节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止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

4.7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当采取了各种大气污染防治后,大气污染排放浓度仍达不到排放标准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时,必须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对污染物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林雷, 邱纪侠. 宁波地区的环境污染与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2,7:58-59.
[2] 钟贤文, 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J].实践与探索:249-250.
[3] 2010年浙江省能源发展报告[R].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能源局.
[4] 赵丽丽,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1,37(25):194-196.
[5] 金均, 吴建, 蔡菊珍, 周洋毅, 张胜军, 郦颖. 杭州市灰霾天气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 32(5):61-63.
[6] 张保安, 钱公望. 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56-58.
[7] 王鲜先等.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3:2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