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合集下载

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 以亦庄新城站前综合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为例

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 以亦庄新城站前综合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为例

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探讨——以亦庄新城站前综合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为例陈珺、石晓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 为什么北京的新城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 北京新城要建设什么形式的地下空间?■ 1 为什么北京的新城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 北京新城要建设什么形式的地下空间?●新城的概念:位于大城市郊区, 有永久性绿地与大城市相隔离, 交通便利,设施齐备,环境优美, 能分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和产业功能, 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社区。

新城≠城市的新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新城的要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年)》明确提出: 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 心” 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 上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所在地 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1个新城承担疏解中心城人 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 区域发展的作用。

●北京新城规划建设的内在要求北京新城的规模都比较大, 尤其是通州、顺义和亦庄三个重 点新城,规划人口规模都在7090万,同时预留达到百万人口规 模的城市发展空间。

建设高标准、健康新城,必须 充分体现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同时又要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适度的开放空间。

尝试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为北京 新城,尤其是新城中心地区的发 展建设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北京新城具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经济条件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情况,工业化快 速发展阶段,也就是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也是地下 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初始阶段。

北京2005年人均GDP约为5680美元,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北京 具备了地下空间快速发展的经济条件。

北京11个新城的人均GDP大都 在2000—3000美元左右,基本具备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初始阶段的经 济条件。

■ 1 为什么北京的新城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 北京新城要建设什么形式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类型目前地下空间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中心联结”发展模式 主要指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整体贯通的地下空间,并通过地下快速轨道交通放 射到城市各地区。

地下空间年度总结报告(3篇)

地下空间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本报告旨在总结2022年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2023年的工作计划。

一、2022年度工作回顾1. 项目进展2022年,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

共完成地下空间项目20个,其中轨道交通项目10个,综合管廊项目5个,地下停车场项目5个。

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

2. 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研发了新型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升了地下空间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3)加强地下空间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 政策法规为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我们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2022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办法》等。

二、存在问题1. 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滞后,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矛盾。

2. 技术创新不足。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部分技术仍存在瓶颈,制约了项目进度。

3.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现有政策法规难以满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亟需进一步完善。

三、2023年工作计划1. 优化地下空间规划。

结合城市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确保项目实施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重点研发新型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升地下空间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3.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新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项目审批、建设、运营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效益。

四、结语2022年,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架空线路入地探讨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架空线路入地探讨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架空线路入地探讨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

城市数已经从1978年的193个发展到2005年的661个;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5年的43%,城市人口也从1978年的1.72亿人,提高到2005年的5.6亿人。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原有的各种市政管线或容量不够或没有做好预留,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完善和扩建的过程中会对以前的各种管线进行改造或增容。

同时,新发展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上也面临着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地下空间使用的问题。

我国的已有市政管线大都采取直埋的方式,且多数埋在道路下面,这就不得不将马路“开膛破肚”后再进行施工,因此带来的就是“马路拉链”现象的产生,不仅在经济上会产生巨大的浪费(据有关调查显示,每挖掘1米城市道路的直接成本为1.4万元)。

由此,还会造成城市道路交通的堵塞,居民出行的不便,城市市容环境、空气环境的破坏等等问题。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无疑是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不合理,提高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效率的有效解决途径。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其具有以下优势:1、确保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发挥;2、综合利用道路空间;3、确保城市生命线的稳定安全;4、保护城市环境;5、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2 .国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历史国外建设地下城市综合管廊的历史相对较长。

其中,以欧洲城市最早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网综合化使用的道路。

法国巴黎1832年就开始兴建世界上第一条综合管沟,综合管沟内容纳了自来水、通信、电力、压缩空气管道等市政公用管道。

英国伦敦1861年就开始兴建,综合管沟内容纳了自来水、通信、电力、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等市政公用管道。

德国汉堡1893年开始兴建综合管沟,综合管沟内容纳了自来水、通信、电力、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热力管道等市政公用管道。

图1展示了欧洲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情况。

图1 欧洲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日本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命名为“共同沟”。

北京-CBD地下空间规划总结PPT优秀课件

北京-CBD地下空间规划总结PPT优秀课件
17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待建通道主要是核心 区内部通道,共计 2500米,占总长的 34.3%,将随项目建 设完成。
近期启动核心区一期 内部通道。
人行通道分阶段建设示意图
建成通道 近期建设 远期建设
14
规划实施情况——地下二层车行
区域多数项目地下车库已 随项目建设同步完成,但 由于受到现状条件限制和 交叉管理等问题的影响, 车库之间没有进行连通。
3
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 ——改善区域交通
• 地面人流、车流量大 • 人流、车流干扰严重
• 疏解地面人流、车流 • 为公交出行提供便利
4
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 ——促进商业发展
• CBD地下商业规模36万平方米 • 缺乏联系、各自为政
• 形成完整的地下商业系统 • 产生规模效益 • 推动CBD区域经济发展
11规划编制及审批过程北京cbd地下空间规划总结2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改善区域交通?地面人流车流量大?人流车流干扰严重?疏解地面人流车流?为公交出行提供便利北京cbd地下空间规划总结2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促进商业发展?cbd地下商业规模36万平方米?缺乏联系各自为政?形成完整的地下商业系统?产生规模效益?推动cbd区域经济发展北京cbd地下空间规划总结2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人性化步行环境?人行过街设施缺乏?恶劣天气的影响?行人的安全存在着隐患?保障过街行人安全便捷?抵御恶劣天气影响?提供人性化的步行环境北京cbd地下空间规划总结33地下空间规划模式加拿大模式
10
(二)规划范围及规划框架 ——规划框架
规划为“一轴、一区、两点 (远期实现三点)、三线” 在实施过程中调整为: 一区:地下空间核心开发区域 两轴:地下公共空间发展轴 多点:地下空间主要集散点

关于制订北京市区地下建设总体规划的几点思考

关于制订北京市区地下建设总体规划的几点思考
推广新材料和新工艺
引进和推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提高地下空间的耐久性和安 全性。
建立信息化平台
建立市区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下空间信息的实时监控和 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优化队伍
设立专业课程
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 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加强职业培训
地下空间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存在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等问题
03 。
原因分析
对地下空间利用的认 识不足,缺乏创新意 识。
地下空间利用的技术 手段不够成熟,难以 实现高效、合理的利 用。
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 和规划管理,导致地 下空间利用混乱。
03
制订北京市区地下建设总 体规划的几点思考
规划目标与原则
目标
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提 高技术水平,为地下建设规划实施提供有 力支撑。
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宣传教育活动,提 高公众对地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公 众参与地下建设规划实施。
04
制订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1 2 3
建立市区地下空间规划委员会
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规划委员会,负责协调 和管理地下空间规划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 权威性。
加强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人员的职业培训,提 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奖励制度,对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域 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激发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北京市区地下建设总体规划的制订需要 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 护、安全风险、经济成本等。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张晋勋;李洪毅;蔡明;谢佳华;张洁;周辉;许晓东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
【年(卷),期】2016(045)007
【摘要】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集交通、地下综合管廊、景观以及综合防灾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空间建设项目。

为保证CBD核心区资源的高度整合,采用综合管廊模式设计。

工程建设创造性地提出并采用了“一体化”施工模式,既保证了工程本身建设进度,也有效配合了各二级地块的建设进度,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总页数】6页(P99-104)
【作者】张晋勋;李洪毅;蔡明;谢佳华;张洁;周辉;许晓东
【作者单位】北京城建集团,北京 100088;北京城建集团,北京 100088;北京市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北京国际商务中心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北京城建集团,北京 100088;北京城建集团,北京 100088;北京国
际商务中心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21
【相关文献】
1.北京CBD核心区Z2a地块阳光保险金融中心设计中的关键性技术 [J], 王建武
2.地下商业建筑的自然采光--以北京CBD核心区为例 [J], 亓琳;刘宇光;晁军
3.北京CBD核心区某地标性建筑冰蓄冷设计 [J], 梁扬
4.北京CBD核心区将建5层52万m^2地下建筑群 [J],
5.北京CBD将建全市最大地下公共空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CBD发展规划

北京CBD发展规划

北京CBD发展规划北京CBD发展规划积极贯彻"一线两翼"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有关精神,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商务中心区的详细性控制规划,以发展首都经济为主题,以促进首都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开发和市政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投资环境改善和政策导向为手段,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管理总部、国际知名金融保险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提高商务中心区管理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把商务中心区建设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商业规划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显著增强商务服务功能。

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在商务中心区内设立管理总部,使商务中心区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运行控制中枢之一。

2.重点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服务业。

广泛吸引和发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与商务中心区功能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现代服务水平,使金融产业成为商务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发展和健全各类中介服务体系。

根据商务活动对社会中介服务的需求,在继续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等中介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发展多层次的创新服务机构,广泛开展评估评价、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知识产权等各类专业中介服务。

4.建立高标准、现代化的配套服务业,逐步形成商业、影视文化、广告传媒、现代运输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体系。

CBD建设近期规划以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市场导向,市政先行,弹性开发,重点突破,机制创新,着眼用户为进一步工作折基本原则,加快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把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提升首都经济质量,同时促进首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一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合理有序地进行土地开发,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进行相应的功能配套,首先完成核心区的开发建设。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分析总结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分析总结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北美 (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
由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下道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 一手段,所以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在现有的中央大道 下面修建一条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替代现存的6车道高 架桥,同时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交通,建成后,拆除地上 拥挤的高架桥,代之以绿地和可适度开发的城市用地。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发展方针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发展方针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正处于发展期 和上升期。既有许多问题的出现,同时, 更多的机遇也在眼前。我们在开发利用地 下空间时,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 经验,既科学的进行开发,又要保证环境 的可持续。
二我国地下空间开展现状二代表性案例1北京商务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布局地下一层主要为商业设施地下二层主要为内部管理停车及设备用房并在通道的过街处设置少量地下二层商业以保持地下商业网络的连续地下三层四层主要为停车及设备用房以满足商务中心区内较高的机动车停车位指标要求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存在问题 2、设施的功能单一、缺乏衔接、 连通与系统整合,综合效益不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没能让地下的空间实现 连通,使其能够综合利 用,提高利用率,不能 更方便地使用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存在问题 3、整体科技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在施工设备、施工工艺 管理等方面与先进水平 都还有一些差距,比如 地铁施工的盾构机。
(三)、亚洲 (3)香港的经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

北京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_2004_2020年_

北京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_2004_2020年_

162城市画刊[City pictorial]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节约土地资源,缓解交通与环境等矛盾,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既定目标,根据建设部108号令《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和市政府的指示,北京市规划院从2001年1月开始,历时近4年,编制完成了本规划,并得到市政府的批复。

规划主要针对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的中心城中心地区,同时兼顾中心城及整个市域内的新城建设。

本规划具有创新性、及时性、全面性、统一性等特征。

北京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 ~2020年)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LAN FOR THE CORE AREA OF THE CENTRAL CITY OF BEIJING (2004-2020)中心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布局示意图地下公共空间发展轴地下公共空间发展环地下公共空间发展线地下公共空间节点边缘集团地下空间次聚集点本规划为国内特大城市首次在总体规划层面上编制的全市范围的地下空间规划。

工作中,采用“规划纲领——专题研究——规划综合”的工作方式和“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先期研究、部门合作、总规落实”的组织方式。

本规划的编制及时统一了思想,协调了各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紧密结合,指明了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

在大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科学评估地下空间资源,确定规划目标、原则和发展战略,预测合理的发163城市画刊[City pictorial]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层次规划图展规模,安排地下空间的布局和重点地区的分布,并进行了多专业的综合。

研究了地下空间的布局和重点地区的分布,对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市政系统、地下空间防空防灾、安全技术保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目前,依据本规划的相关内容,一系列进一步的规划研究得到了具体落实,在北京商务中心区、中关村西区、奥运中心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区等城市重点地区均编制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详细规划。

北京CBD总体规划.docx

北京CBD总体规划.docx

北京总体规划年月日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与建国门外大街交汇的地区,此交汇点距东部的北京旧城城墙(现为二环路)约公里,距北京长安街约公里,距北部的首都机场高速路出入口约公里,距南部京津唐高速路出入口约公里,距东部的四环路约公里。

北起朝阳北路及朝阳路,南抵通惠河,东起西大望路,西至东大桥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现有工业企业用地公顷、居住用地公顷、公建用地公顷、市政用地公顷、教育科研用地公顷、道路及其他用地公顷。

区内共有居住人口约万人。

东侧为北京第一热电厂,南侧紧邻通惠河,通惠河南岸为铁路整备战。

西侧由北至南为朝外市级商业中心、日坛公园、北京第一使馆区、永安东西里居住小区,北侧是以居住为主的用地。

商务中心区建设将遵循"分步实施,分块建设;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按近期、中期、长期三步实施,采取成熟一块开发一块的办法;以"金十字"区域及核心区开发为重点,全面推进商务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国内外投资发展商十分看好这片商务热土。

目前,处于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阶段的重大建设项目有十几个,建筑面积总共万平方米。

北京商务中心区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建设发展高潮。

规划理念)商务中心区的整体框架延续北京历史文脉和城市的肌理,形成方格状基本路网结构,并体现与旧城中心区的轴向联系和区内的轴向布局与发展。

)突出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功能,将主要商务办公设施集中布置于以"金十字街"两侧的地段:设置混合功能区的概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避免商务功能过于单一而带来的弊病:重视文化功能,并强调文化设施与商务设施有机融合。

)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强调商务区内应有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并通过绿化带的连接,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

)塑造完美的城市形象,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并突出设置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

)建设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强调地铁与共交设施的建设,创建便捷的交通环境。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中心的边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对城市中心区的研 究需要一个明确的界定,这样对一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分析、 比较才有意义。
城市中心区的范围界定有不同方式,例如 有以功能分布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有以交通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有以地价、租金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国外的中心区研究通常以行政管理区划分或天然界线划分, 有的学者以闭合环状交通系统来界定,也有一定合理性。
7) 居住职能 居住是城市中心区的传统职能,在未来经济全球化和一体
化的趋势下,人员流动将趋于加快,中心区内办公式公寓 将逐渐增多。适量的公寓和住宅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公园绿 地等开放空间,能够避免城市中心区成为夜间无人的“办 公区”,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城市中心区内都配置有一定比 例的住宅和公寓。
3城市中心区的范围界定
城市中心与中心区的历史发展进程
1、古代城市:城市中心的职能变迁 中国古代城市中心是宫城和祖庙,“市”处于次要位置,封建社会中
后期,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形成一些商业活动中心。西方早期民主制 度的发展使城市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成为城市中心。中世纪教堂广场 是城市的主要中心,另外由于社会活动和商品贸易的需要,有的城市 有市政厅广场和市场广场。
除集中型中小城市外,一些综合性大城市的城市 中心区也属于单核结构形态类型。这类城市的城市中 心一般是多功能性的,既有发达的商业服务设施,也 有相对发达的商务办公设施。另外,这类城市的一个 主要特点是拥有相对完善的城市中心体系,除主中心 外,还有若干次一级中心,但主中心的首位度很高,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属于单核结构形态类型。如南 京城市中心区。
在其模式中,CBD仍是城市活动中心,但不一定 是几何中心,常常偏向一方。面向本区市场的批发区 和低污染轻工业则紧邻CBD布局,低级住宅区仍绕 CBD和批发区布局,中高级住宅则向另一侧布局,主 要公共设施布局在中高级住宅区中,工业则在市区边 缘和外围布局,有郊外独立的住宅区。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标段) 景辉街西管廊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标段) 景辉街西管廊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标段)景辉街西管廊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1.1施工方案、设计图纸 (1)1.2现行有关规程、规范、标准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工程简介 (2)2.2工程地理位置 (2)2.3设计概况 (2)2.4模板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 (3)第三章施工准备 (4)3.1现场布置 (4)3.2技术准备 (4)3.3机具准备 (5)3.4材料准备 (5)3.5碗扣架主要构配件材料要求 (6)3.6碗扣架主要构配件制作质量要求 (7)3.7施工缝的留置 (8)第四章施工安排 (8)4.1组织管理 (8)4.1.1项目部组织机构、分工 (8)4.1.2劳务队组织分工 (10)4.2管理目标 (10)4.2.1 质量目标 (10)4.2.2 工期目标 (10)4.3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安排 (10)4.4施工进度计划 (11)4.4.5工人数量及分工 (11)4.4.6模板类型选型 (11)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 (12)5.1模板施工概述 (12)5.2模板选择及配备 (12)5.3模板加工及安装 (13)5.4模板工程其他要求 (35)5.4.1模板加工 (35)5.4.2模板加工管理与验收 (35)5.4.3模板的安装要求及工艺 (35)5.4.3.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35)5.4.3.2模板的安装 (36)5.4.4模板的拆除 (37)5.4.4.1各层模架拆除条件 (37)5.4.5模板的维护与修理 (39)5.4.5.1各类模板在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39)5.4.5.2多层板的维修 (39)5.5季节性施工要求 (40)5.5.1模板雨季施工 (40)5.5.2模板冬季施工 (40)第六章质量控制 (40)6.1质量措施 (40)6.2质量要求 (41)6.3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41)6.4验收方法 (42)第七章安全文明、环境保护措施 (42)7.1安全措施 (42)7.2环境保护措施 (44)7.3文明施工措施 (45)附图:景辉街西管廊施工平面布置图 (45)第一章编制依据1.1施工方案、设计图纸名称备注日期编制单位1 《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景辉街西管廊结构施工准备图》V1.4版2012年12月28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2 现行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 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2 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3 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4 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 行业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6 行业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7 行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 行业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20039 行业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0 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 行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 行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3 地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363-200614 地标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15 地标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T01-69-200316 地标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11/T464-2007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7 地标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T513-2008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标段)2 工程地点位于朝阳区东三环路与建国路相交处,国贸桥东北侧,北起光华路,南至建国路,西起东三环路,东至针织路。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2)

1、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立体化再开发: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集约度,消除人车混行拥挤现象,城市交通变得通畅,人居空间变得开阔,地面环境绿化变得优美宜人。

3、城市空间:指城市建成区空间,是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人工空间,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

4、城市容量:是指一个城市在某一时期对人口和人类活动以及对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设施(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容纳能力。

一个城市的空间容量包括理论容量和实际容量。

通常情况下城市空间的实际容量小于其理论容量,存在一定的差值,从而使实际容量有扩大的余地,表现为城市发展的潜力。

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定位、城市总体布局形成之后,在城市地下可利用资源、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和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项方针、策略和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将各部分有机联系后形成的。

6、城市地下街: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具备配套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

7、城市地下综合体:集交通、商业、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空间联合体。

8、地铁(说明与轻轨的区别):地铁泛指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轻轨、区域快铁等。

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列车最高时速达到80km/h。

一列车按照6辆编组,每辆车定员310人,其中座位62个,全列车就可载人1860人。

9、线网密度:是指单位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长度。

单位指标一般是面积、人口或其他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关于CBD东扩发展与规划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CBD东扩发展与规划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CBD东扩发展与规划工作情况的报告——2010年8月27日在朝阳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朝阳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吴桂英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程连元区长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CBD东扩发展与规划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东扩工作进展情况2009年5月11日市政府同意CBD东扩,即沿朝阳北路、通惠河向东扩展至东四环,新增面积约3平方公里。

同时预留发展空间,由朝阳北路向北到农展南路增加约3.97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区。

整个建设周期拟用6—8年时间,总建筑规模控制在700万平方米,其中保留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480万平方米。

预计可拉动社会投资1000亿元,吸纳就业15万人。

力争通过东扩,把CBD建设成为国际化资源高度聚集、总部经济发达、规划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务中心区。

目前,CBD中心区项目建设、道路、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均已完成规划的80%,建成写字楼出租率达到80%以上,聚集了全市70%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部型企业对CBD高品质写字楼和定制型楼宇的需求强烈,通过东扩将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区域品质。

与此同时,在去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经济形势下,CBD启动东扩对提振发展信心、拉动社会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扩方案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东扩作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定期调度、统筹推进规划建设各项重点工作。

特别是区人大常委会大力支持东扩工作,多次组织视察活动,各位代16pt">东扩进程。

目前,整体工作进展顺利,主要在三个方面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一)坚持“四规合一”、整体统筹,高标准编制东扩规划2009年7月,启动了CBD东扩区规划国际征集工作,有7家国际一流的设计机构参加,其中美国SOM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方案获得一等奖。

在此基础上,按照“四规合一”原则,在市规划院统筹编制规划综合方案的同时,以产业规划为龙头,同步开展了定制楼宇、商业业态、公共配套和传媒产业规划研究,为控规编制提供依据;通过延续产业定位、商务功能连续、道路网络贯通、绿地系统完整和地下空间互通,将原CBD与东扩区有机结合,并与周边区域统筹考虑,融为一体。

北京中央商务区正大Z14地块的多层地下室设计

北京中央商务区正大Z14地块的多层地下室设计

北京中央商务区正大Z14地块的多层地下室设计王璐【摘要】以北京中央商务区正大Z14地块的多层地下室设计为例,总结了多层地下室的设计要点,并分析了城市公共市政与交通设施对地下室设计的影响,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41)013【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地下室;设计要点;功能布局;交通设施【作者】王璐【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23正大Z14地块“正大集团总部大厦暨世界华商中心大厦”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东北角,北起光华路,南至景辉路,东隔后勤路与中国海关毗邻,西至金和东路,与“Z-15地块”的“中国尊”项目遥遥相对。

项目用地面积1.64 hm2,建筑功能为总部办公双塔及商业裙房,基地北侧为公交、地铁换乘站。

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20 000 m2,地下建筑面积为96 000 m2。

地上45层,总高238 m,地下6层。

未来将着力打造成为集国际金融,商务组织及办公休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楼,成为北京国际都市的新地标之一。

此项目6层地下室(含地下1层夹层)是整个CBD地块地下室深度最深的,地下室内部不仅各层功能复杂,各工种专业交叉大,地下室平面内部还引入市政110 kV 变电站和在建的地铁线。

笔者就其在设计中的难点和要点加以总结概括。

1)地下室平面外轮廓线与建筑外线设计的关系。

保证土地的最大开发强度,正大Z14地下室外轮廓线基本满铺整个用地红线,北,西,南三面地下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0.7 m,东面地下轮廓线偏移用地红线3 m左右。

外线设计中的给水管在建筑场地中需要成环状布置,地下室中一些重要的设备用房(如空调机房,排风排烟机房,柴油发电机房)考虑进排风及排烟问题,所需要的建筑管井数量多面积大,多需要沿地下室外墙布置,同时自行车坡道,汽车坡道和建筑楼梯也多沿地下室外墙布置,可能会造成地下室外墙被占满,给水外线无法在建筑用地红线内成环或是其他市政管线(如给排水管线,燃气和电力电信进线等)找到合适的位置穿越建筑地下室外墙。

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探讨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地下空间为例

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探讨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地下空间为例

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探讨——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地下空间为例杨天姣吕海虹【摘要】文章从北京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精细化地下空间设计理念,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第二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和延伸,规划应予以重视。

本文以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三期地下空间规划为例,详细探讨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点,从如何促进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引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到导则中刚性与弹性控制要素确定再到地下空间如何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和规划实施管理与维护,精细化体现在地下空间规划全过程中。

文章是对我国现阶段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一点尝试,以期为建立成熟的城市立体化规划体系积累一些经验。

【关键词】精细化规划;地下空间;刚性控制;弹性指引;北京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地下空间建设也开展起来,中国已经迈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之列。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稀缺,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

从1965年轨道2号线建设至2012年,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已经超过5000万平方米,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但是地下空间的品质却不尽如人意,在交通组织、利用效率以及空间形态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在用地资源极为宝贵的北京,如何利用好地下空间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1.北京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的现状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大致分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人防工程为主体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01年地下空间的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为地下空间进入发展战略重新调整时期。

2001年是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的转折点,我国于2001年公布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五”规划纲要》和2006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都明确指出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程与未来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程与未来

第2卷 第7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 o.l2 2006年12月 Chinese Journal o fU nderground Space and Eng i neering D ec.2006文章编号:1673 0836(2006)07 1088 05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程与未来*石晓冬(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5)摘 要:总结了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历程和特点,结合已经编制完成的 北京市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从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集约化发展、地下交通系统、地下空间深度层次的权属、综合管沟的发展及道路下地下空间的利用等多方面展望了未来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地下空间;历程;未来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BH istory and Future of Underground Space D evelop m entand U tilization i n B eiji ngSH I X iao dong(Beijing Urban P lanning D es i gn and Research Instit ute,B ei j i ng100045,Ch i na)Abstract:T his artic l e su mm ar izes the m ajor m ilestones and features o f the deve l op m ent and u tiliza tion of Be iji ng s'urban unde rground space.It prov i des an i m po rtant d irec ti on for the deve l op m ent and utilizati on o f Be iji ng s'underg round space,i n li ne w it h t he comp iled"2004-2020:P lanning f o r D evelop m ent and U tili zati on o f U ndergroundSpace i n Be iji ng T o w n C enter"and Be ijing s'practi ca l cond i tions.Th i s arti c l e prov i des an outlook for deve l op m ent and utilization o f Be iji ng s'unde rground space i n mu lti p l e aspec ts inc l udi ng the sustai nable use o f underg round space re sources,the c it y s'i ntensi ve dev elopment,underground transpo rtati on sy stem,ownersh i p of dept hs and layers of un derground space,deve l op m ent of i ntegrated pi p i ng,and t he use of space under roads.K eyword s:Beiji ng;underg round space;h isto ry;future1 北京地下空间发展的主要历程和特点北京已发掘出的墓葬可能是最早的地下空间,即距今1万年左右,位于门头沟区。

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

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

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拓展,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探索其发展方向和潜力。

首先,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较于地面空间,地下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充城市功能区域,有效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将部分城市功能转移到地下,还可以减少地面上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其次,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功能性。

在过去,北京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交通设施,如地铁、地下通道等。

但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地下空间有望承载更多的功能,如商业中心、综合体、娱乐设施、文化艺术空间等。

这将有效增加城市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第三,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有机结合是未来北京城市地下发展的趋势之一。

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同发展关系。

例如,地下空间可以与地面公园、绿化带相衔接,形成一个生态环境共享的系统。

此外,地下空间还可以结合地上交通枢纽,形成便捷的交通网,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

第四,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

例如,在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环境因素,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地下空间还可以与城市的水务系统相连接,实现雨水收集、蓄积和利用,为城市的水资源提供储备。

最后,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推进应该注重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划,引导和协调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运营,推动地下空间的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而居民则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地下空间的使用和管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综上所述,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将朝着多功能性、与地上空间的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以及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等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下通道涉及下穿管线、地铁等,工程实施难度大, 审批程序复杂。 如:银泰-航华地下通道
关于CBD西区规划实施的思考
3、部分开发商,尤其是散售楼盘的开发商对地下 连通积极性不高。
如:万达广场、建外SOHO。
4、维护管理成本较高。
如核心区地下输配环:必须由专业单位进行维护管理,每 年维护费用预计约700万元。
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 ——人性化步行环境
• 人行过街设施缺乏 • 恶劣天气的影响 • 行人的安全存在着隐患
• 保障过街行人安全、便捷 • 抵御恶劣天气影响 • 提供人性化的步行环境
3、地下空间规划模式
加拿大模式:利用开发用地之间的 连接形成网络状的地下空间系统。
日本模式:以地下商业街的开发形 式来组织区域的地下空间系统。
LOGO
北京CBD整体地下空间规划汇报
二〇一〇年三月
一、规划编制背景
1、规划编制及审批过程
2003年3月开始委托市规划院及日建设计编 制《北京商务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过程中,与市规划、园林、人防、 市政、地铁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讨论与沟通, 并根据各部门意见对规划不断修改完善。
2005年8月CBD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北京市中 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 市政府批复。
近期启动核心区一期 内部通道。
人行通道分阶段建设示意图
建成通道 近期建设 远期建设
规划实施情况——地下二层车行
区域多数项目地下车库已 随项目建设同步完成,但 由于受到现状条件限制和 交叉管理等问题的影响, 车库之间没有进行连通。
核心区地下输配环: 总长1200米,即将随核心 区一期项目启动。
核心区 地下输配环
(二)规划范围及规划框架 ——规划框架
规划为“一轴、一区、两点 (远期实现三点)、三线” 在实施过程中调整为: 一区:地下空间核心开发区域 两轴:地下公共空间发展轴 多点:地下空间主要集散点
(一)规划内容---地下一层人行交通系统
• 连接6个地铁车 站 • 5个公交换乘站 • 涉及用地面积约 221公顷
CBD地下一层交通分析图来自(一)规划内容-----地下二层车行系统
地下二层:
主要为车行通道、 内部管理、停车及设 备用房。
核心区 地下输配环
重点区域为核心区地 下输配环。
其余部分主要是为远 期连通预留可能。
CBD地下二层平面图
规划实施情况——地下一层人行系统
总长约7.3公里, 已建通道约4公里,
待建通道主要是核心 区内部通道,共计 2500米,占总长的 34.3%,将随项目建 设完成。
CBD地下二层平面图
关于CBD地下空间规划实施的思考
1、关于地下空间开发的相关法制法规、配套政策尚不 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划实施力度。
➢公共道路下方的地下开发利用权属不明确; ➢缺乏关于公共通道内商业的土地出让政策;(如:嘉里-国贸通道) ➢缺乏地下空间开发相关鼓励政策,如鼓励特殊区域绿地下方的地下空间开发、 允许通道建设投资者可拥有通道商业的经营管理使用权。
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 ——改善区域交通
• 地面人流、车流量大 • 人流、车流干扰严重
• 疏解地面人流、车流 • 为公交出行提供便利
2、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 ——促进商业发展
• CBD地下商业规模36万平方米 • 缺乏联系、各自为政
• 形成完整的地下商业系统 • 产生规模效益 • 推动CBD区域经济发展
3、CBD地下空间规划模式 — 网络模式
CBD采取的网络模式 • 采取用地间相互 连通形成网络(加 拿大模式) • 局部地段通过地 下街的设置实现整 个系统的连接
CBD地下空间网络模式示意图
二、规划介绍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 重点规划区: 商务设施区(东三环路两侧) 南北长约2100米 东西宽约1300米 四至范围: 东——针织路 南——通惠河北路 西——CBD南北绿化西轴线 北——朝阳路、朝阳北路 用地面积2.21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