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阴阳学说来理解部分生理学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阴阳学说来理解生理学内容

13针五2班20130321006 穆昊延

摘要:通过探讨中医阴阳学说与生理学中内分泌、负反馈和内环境稳态的相关性,探讨阴阳学说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是用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理解现代医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阴阳学说;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因;稳态;负反馈;内分泌

1.阴阳学说与生理学的关系

1.(1)阴阳学说的基本信息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其哲理玄奥,反映着宇宙的图式。其影响且远且大,成为人们行为义理的准则。如当今博得世界赞叹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家理论和实战经验的总结,其将阴阳义理在军事行为中运用至极,已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

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1.(2)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物机体的功能就是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等。生理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结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1.(3)二者的内在联系

阴阳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意识到,宇宙间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尽管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源,无不是阴阳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结果。人体亦然。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正是阴阳相互平衡的结果,然而生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如果能够合理运用阴阳学说来理解和解释生理学相关内容是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相互融合所做出的大胆创新。

2.用阴阳学说来理解部分生理学内容

2.(1)阴阳学说与基因

从基因的结构看,双链结构是一个整体,整体中又存在着核苷酸链走向的相反,碱基互补配对的精确性等,体现了阴阳统一体中的对立制约关系。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分别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子代DNA中的一条链从亲代完全接受过来,另一条链则在模板的基础上重新和成,正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此外,在DNA复制后期,DNA末端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单链的情况,此时端粒酶会被激活,将其及时补齐,使阴阳恢复平衡。由此可见,阴阳学说不仅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指导现代医学的研究,既有益于分子生物学自身认识进程的加快,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用阴阳学说来理解负反馈调节

从中医阴阳的角度,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都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人与自然相统一,阴阳交感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如四季和昼夜的阴阳消长,《素问·脉要精微论》:“冬至二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人体也随之发生阴阳消长,即“人也应之”,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运动规律。如果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使人体阴阳的某一方面出现偏盛或偏衰,就会出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内寒,阴虚则内热”。正常状态下,机体可调动各种调节能力来调节阴阳,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负反馈

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当某种调节后的功能活动过强时,可通过负反馈控制系统使该活动有所减弱;同样,某种功能活动减弱时,由于负反馈控制系统作用的减弱又可使该种功能活动有所加强。负反馈的结果往往是维持某种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如当人体体温高于特定值时,通过各种调节作用使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当人体体温过低时,通过调节作用使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使人体体温恢复至正常。这是人体负反馈调节的典型例子,也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中医学也有类似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中医阴阳学说对体温变化的认识和现代生理学的观点也是基本一致的。

2.(3)用阴阳学说来理解内环境稳态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必须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即阴阳平衡。如果阴阳消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即阴阳失衡,那么人体就可能产生疾病,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环境是机体全部组织细胞直接的生存空间,在生命活动进行过程中,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不停地进行着多种物质交换,因而内环境的量、组成成分及理化特性等会不断的改变。由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内环境的各项指标都必须经常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范围内波动,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人体就会生病。换句话说,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就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可以用阴阳平衡来概括。由此可见,中医阴阳平衡与生理学之内环境稳态的本质是相通的,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2.(4)用阴阳学说来理解内分泌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具有推动、温热、向上、向外属性的物质属阳,具有抑制、寒凉、向下、向内属性的物质属阴,根据激素作用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激素划分为阴性作用类激素和阳性作用类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均能升高血糖且在升高血糖的效应上具有协同作用,激素的生理作用广泛而复杂,所以根据其升高血糖的性质,可以将生长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归为阳性作用类激素;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可以将其归为阴性作用类激素。而生理学中内分泌系统是由机体各内分泌腺及散布于全身的内分泌细胞共同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经血液运输或在组织液中扩散而作用于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发挥调节作用。

3.小结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阴阳可理解为物质运动状态或物质成分自身对系统最佳自稳态的正负偏离。阴阳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人体生命过程的认识,它正确解释了自然界和生命个体的客观规律。中医学强调应用阴阳学说来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所认识到的人体内许多对立、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各种物质能量问题的关系,都符合远古人们所提出的自然阴阳平衡法则。中医阴阳学说对理解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内分泌、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等生理学问题均有重要的意义,用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理解现代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姚春鹏.黄帝内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