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与用工荒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难与用工荒原因
就业难: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因素或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以上的具有不同特征和运行规则的市场。
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完备统一的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
同样道理,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劳动力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和统一的,而是分割的异质的子市场。
笔者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角度,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指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指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不仅收入高,而且各种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人们能便捷的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
相反,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不仅收入低,而且较难充分享受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如果两种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大学生在刚毕业时即使没有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他们亦会选择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等以后有机会再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这其实是一种较符合人的理性选择。
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且因此造成的分割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收入的差距,再加上较高的流动成本和壁垒限制了大学生在两个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都将目光盯在大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而不愿意到农村和西部落后地区就业,造成地区间失业与岗位空缺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二、就业弹性理论与结构性失业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程度的指标,其大小通常用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表示。
就业弹性的大小受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
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最大化就业。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但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限,这与我们的就业弹性不高有关。
尤其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完善,就业弹性较高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以金融、信息服务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就业弹性偏低,进而较大程度上抑制了相关就业岗位的创造。
这种劳动力需求方的结构失衡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三、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与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种族、性别、肤色、年龄、家庭背景等)引起的再就业上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就业歧视在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是比较常见的,在我国也不例外。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歧视。
在劳动力市场上,这种歧视较为普遍。
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明显的性别歧视。
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是最基本的原则,这种歧视不仅会造成大学生求职者结构上的失衡,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2.经验歧视。
这种歧视现象也十分严重。
在一些招聘广告中常常有经验的要求,这使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望而却步。
其实,有些职位对经验的依赖并不多,只需经过短期__的接触或培训就可以胜任。
3.相貌歧视。
现在人的相貌也成了歧视的对象,这使大部分非“靓女俊男”的大学毕业生们无可奈何
社会转型和改革的附属问题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投入型的, 即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增长。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曾作为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个优势, 促进了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投入型的增长模式必然要被技术型的增长模式所取代。
而技术型的增长模式除要求有新机器、新设备外, 更需要有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工人[5] 。
而我
国大量的农民工显然不能胜任新的工作岗位。
而同时, 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比较落后, 企业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 对高学历人才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 而近年来各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社会进入筛选理论的怪圈。
教育水平落后
用工荒:
1.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企稳回升。
随着政府在2009年制定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呈现V字回升,全年实现了“保八”目标,扩大了内需,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了民间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下半年至今,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工厂陆续接到新订单,开始招兵买马,农民工就业岗位增多。
2009年我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采取“就业优先原则”,一般性投资由45%降至7%,而建筑和服务业领域投资分别升至76%和17%,从宏观上扩大了就业面,调整了就业结构,增加了就业岗位。
,
2.产业结构落后,调整速度缓慢。
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比较落后,调整速度较慢。
近几年来,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降低,维持在11%左右;第二产业略有上升;第三产业一直维持在40%的水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工业的主导地位不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得不到体现,且我国第三产业40%的比率与发达国家70%的比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3.大型企业迁徙,入驻劳务大省。
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迁徙,入驻劳务输出大省。
据报道,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富士康拟定在全国劳动输出大省河南投建科技园,试图将郑州打造为“代工帝国“。
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成本也进一步提高,许多外来打工人员为降低生活成本也宁可选择在本省就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深圳、上海等发达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劳务输入。
4.“人口红利”结束,呈现老龄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最大动力除了低廉的原材料、环境成本外,就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廉价劳动力成本。
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伴随着计划生育制度的深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特别在近十年间,劳动力年龄人口明显减少,年均增长仅有1%左右,且农村老龄化趋势大于城市。
这预示着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而带来的“人口红利”的时代尾声的到来。
经济学理论分析:
一)农民工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劳动力要素市场, 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失衡用工荒的出
现固然是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近日来报章中给出的大大小小原因可列出一个长长清单。
但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 去年的大面积失业和今年的大规模用工荒, 都是市场价格的结果, 或说用工荒的出现, 是因为农民工的劳动力要素价格过低造成
的。
经济学假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 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汇处形成, 这个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价格。
在中国诸多劳动力要素市场上, 农民工市场是一个竞争最充分的市场: 从企业层面, 全世界工会密度最低的农民工群体根本无力向企业主争取自己的权益; 从市场层面, 一盘散沙的农民工任由市场摆布; 因此, 农民工市场是垄断因素最小、竞争最充分、市场机制最完美的要素市场之一
对策虽然中国经济在高速成长,各个城市经济在快速发展,但近十年来,无论是珠江三角洲,还是长江三角洲,劳务工的工资和待遇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工人的福利和待遇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广大劳务工仍然处在非同等经济水平的环境下工作和生存。
只有兼顾高效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公平的分配制度平衡,科学发展经济制度,才能缓解“用工荒”的问题。
在中国经济大幅度增长、税收大幅度增长、政府财政大幅度增长、不少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了民生福利和社会和谐,我们更应该完善城市的福利制度,减少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态势,使广大劳务工能普遍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和成就。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也是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的大国,因此,在劳动市场上,还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而近几年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也是局部的。
我们应当利用好“用工荒“的市场警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工人素质,公平完善社会福利、分配制度,迎接产业转型
升级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