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伦理与法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伦理与法规

第二章、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概述(填空,简答)

一、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对象:

(1)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受众的关系;

(2)新闻传播从业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线人等的关系;

举个例子《陈道明亲自帮我改稿子》

(3)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同行的关系;良性竞争;

(4)新闻传播从业者与所属媒体的关系

二、新闻传播伦理的作用:

(1)新闻传播伦理对社会道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2)新闻传播伦理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传播行为起着指引作用;

(3)新闻传播伦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着调节作用;(《江淮晨报》道歉)

(4)新闻传播伦理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三、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新闻传播法规的区别:

(1)形成方式不同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是一种自律性规范,一般由新闻传播行业性组织主持制定。比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只要新闻传播事业存在,就存在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

新闻传播法规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过一定法制程序制定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会随着国家政权的消亡而消亡

(2)实现方式不同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实:

内在机制:良知和自身的道德感;

外在机制:舆论压力;

新闻传播法规的实现依靠的是国家强制力——权力。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要经过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认知、选择和内化成为一种内心的信念,而道德不需要。

(3)表现形式不同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理念+条文(模糊性)

新闻传播法规形式明确,对于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的后果进行明确,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引作用;

四、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新闻传播法规的相互作用:

(1)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对新闻传播法规的作用:

(A)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为新闻传播法规提供存在的价值基础;

(B)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对新闻传播法规具有多方面的补充作用;

法律的局限性:程序性;滞后性;

法律的裁决在合法性与合理性上不能同时达到最优;(法律的规范不到位的地方)

新闻自律较之他律,是一种成本低而效率高的约束。

(C)加强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对新闻传播法规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作为一种手段,是对新闻传播法律的配合。

从内化的规范到内化的规范。

(2)新闻传播法规对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作用:

(A)新闻传播法规可以保障道德规则的实施;

(B)新闻传播法规是传播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有力手段。

所有新闻传播法规所禁止的行为,也都是新闻职业道德禁止的行为;

新闻传播法规保护新闻自由,维护新闻传播从业者的合法权益,赋予新闻传播从业者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所必须的职业特权,并规范新闻传播责任,这也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所倡导的。

第三章、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填空)

一、近代中国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发展

1、记者的品性要求:

王韬:故秉笔之人,不可不慎加遴选,其间或非通才,未免识小而遗大……至其挟私讦人,自快其忿,……士君子当摈之而不齿。

郑观应:执笔者尤须毫无私曲,暗托者则婉谢之,纳贿者则峻拒之,胸中不染一尘,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倘有徇私受贿,颠倒是非,逞坚白异同之辩,乱斯民之视听者,则援例告官惩治。

邵飘萍认为记者的品性为第一要素,“所谓品性者,乃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

徐宝璜:新闻事业为神圣事业,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之责任。被以颠倒是非、博官列贿,或专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也。

2、报道务必客观、真实、公正、全面

郑观应:据实直书,实事求是,而曲直自分,是非自见……

洪仁玕《资政新篇》:伪造新闻者,轻则罚,重则罪…

梁启超在《时报》的发刊词上,列举了办报要真实报道、客观评述的原则:论说,以公为主,不偏徇一党之意见……纪事,以缺为主,凡风闻影响之事,概不登录。若有访函一时失实者,必更正之。纪事,以直为主,凡事关大局者,比忠实报闻,无所隐讳。纪事,以正为主。凡攻讦他人阴私,或轻薄排挤,借端报复之言,概言屏绝,以全报馆之德义。

“以要为主,凡所讨论,必一国一群之大题……邻猫产子之事实,概不置论……”。

3、报纸文风要直抒胸臆,通俗易懂,有读者理念。

王韬:“载道之器”“知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直抒胸臆。”

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富于感情,创建了新型的政论文体,开创了文人论政的先河。

梁启超:时务文体

4、报刊要反映民情,为民请命。

5、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规范的引进

第五章新闻真实性(虚假新闻和新闻失实)(考的多)概念性

一、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简答题)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2)最具传播力的往往是一些简化的事实;

(3)占据新闻亮点的往往是显著人物;

(4)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对真实性的影响;

(5)传媒的总体趋向是无形中在维护现实,又有意无意曲解现实;

(6)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此新闻的真实只能是一个认识过程;

(7)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8)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可。

二、新闻失实的表现:(名词解释)

(1)故意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

A.纯属编造(颠倒黑白、未做先报)

B.真假不分:

(2)策划传媒假事件

事实不存在:制造事实,报道事实;

事实存在但不具有较大新闻价值:传媒推动事实发展好处:独家!

事实不存在:制造事实,报道事实;

事实存在但不具有较大新闻价值:传媒推动事实发展

新闻策划不等于策划新闻;

越位:传媒既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真人秀表演;

资源浪费:传媒的责任应该是促其行为,而非代其行为,传媒的越位代权反过来是对自身职责的懈怠,看似冠冕堂皇的善意,最终从中受益最大的是传媒自身;

遮蔽了真实,损害新闻的整体真实。

最终损害的是传媒的可信度。

(3)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为政治需要或者经济利益需要而默许和鼓励的某些不实报道。

(4)一种“看不见”的失实

(5)合理想象导致失实

(6)夸大事实致失实

(7)业务不深致失实

采访不深入、写作中想当然、编辑过程把关不严等业务不精不深导致的失实。

采访中调查不够导致的失实大量存在,以至于不同的媒体对同一个事件的报道常常存在出入。

(8)转载不查致失实

(9)空话套话致失实

第六章、当下大众传媒的几种道德问题(新闻低俗,新闻冷漠【重点】)

一、新闻低俗化

1、什么是新闻低俗化?

低俗内容主要是指低级趣味、庸俗,使人萎靡、颓废的内容,相对于超凡脱俗、高尚情趣、积极上进、令人奋进等社会进步意义和价值内容。

四大公害: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新闻;不良广告

2、新闻低俗化的表现:

(1)性腥星新闻泛滥,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

(2)暴露隐私和猎奇;

(3)饥不择食,无病呻吟;

(4)文题不服,随心所欲;

(5)新闻娱乐化;

二、新闻报道中冷漠的主要表现:

1、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消费,造成伤害;

2、采访报道中的歧视;

3、对未成年人缺少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