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资本为知识积累载体的思想】可以认为节能技术和经验的获得来 源于生产中的能源使用过程。企业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可以逐渐从 中获得一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经验,从经验中获得改进能效的知识, 推动能源管理与生产方式的优化。而提高能效的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 累,又可以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使更多的企业获得这些技术知识,从 而实现能源效率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提升。

能源回弹效应的“内生化”理论模型
劳动供给的内生化 ???

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的经验测算
状态空间模型通常包括两个模型: 信号方程( signal equation) 将系统在某时刻的输出和 系统的状态及输入变量联系起来; 状态方程( state equation) 则反映动态系统在输入变 量作用下在某时刻所转移到的状态。
引言
解决办法(本文的创新): 突破了以往研究在基于技术进步外生、规模报酬不变这些严 格假设的新古典框架下开展理论研究的传统思路,从“内生 化”的视角重新构建回弹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机 理阐释。
采用更贴近现实经济特征的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在要素 产出弹性可变的条件下,对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能源回弹效 应进行了更为准确的经验测算。与现有研究相比,将回弹效 应模型“内生化”和要素产出弹性“可变化”的研究思路相 结合

能源回弹效应的“内生化”理论模型
能源效率和劳动供给内生化
Saunders( 2000) 、Wei( 2007) 和Saunders( 2008) 所设定的CD 生产函数形式 来开展研究:
其中,Y、K、L 和E 分别表示产出、资本、劳动和能源; α 、β 和1 - α - β ( α + β < 1 ) 分别表示资本、 劳动和能源的理论产出弹性; τ 为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即能源效率; a > 0 为 生产效率参数。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 能效提高所节约的能源,可能会通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产 出效应等机制所产生的新的能源需求而被部分甚至完全抵消。
测算中的问题: 【中国特色 】 从政府指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能源价格“放而不开”的独特 定价机制来看,对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大国 而言,能源回弹效应的演变特征与发生机理也应该具有一定的 “中国特色”。
能源回弹效应的 研究回顾
能源回弹效应的经验证据 可计算一般均衡( CGE) 模 型 应用 优点 宏观经济层面的回弹效应 测算 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尽 可能地考虑其中,以保证 在合理设定模型的提前下 得到较为稳健的结果。 模型设定基于新古典增长 理论而难以进行技术内生 化处理,且其结果对关键 参数设定的敏感性较大。 同理论机制研究的缺陷类似, 大部分现有经验研究均假定 能源效率是外生的 计量经济分析 研究大多集中于直接回弹效
能源回弹效应的 研究回顾
能源回弹效应的含义 Berkhout( 2000) 如果技术进步使生产设备获得更高的能效,那么生产设 备的单位生产成本就会降低,而由此引起的产品价格下降通常会引致对 其消费的增加,而这些额外的需求则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消费,其中预期 节能量减少的这部分即可被定义为回弹效应。 Saunders( 2000, 2008) RE = 1 + η,其中η = dlnE /dlnτ = ( τ × dE) /( E × dτ) ( E 为能源消费,τ 为 能源效率) 表示能源消费对能源效率的弹性。 五种情况
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 模型与中国经验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引言 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回顾 能源回弹效应的“内生化”模型理论 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的经验测算 限制能源回弹效应的政策思路 总结性评论
引言
提出问题: 提高能效与节能目标可能并不一致,政府通过提 高能效政策 而获得的节能效果往往要小于预期。
能源回弹效应的 研究回顾
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机制(述) Saunders( 1992) 首次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采用CD 和CES 生产函数, 将仅使能源生产率提高而未对其他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那部分技术进 步定义为纯能源效率改进,并基于能源与其他投入要素之间具有可替代 性的假设,证明了逆反效应的理论存在性。 Saunders( 2008) 意识到新古典增长模型在建模上存在着局限性。【傅立 叶成本函数、昂惕夫成本函数】

能源回弹效应的“内生化”理论模型
能源效率内生化
现有研究均将能源效率τ 视为外生变量,但在现实经济 中,虽然存在政策导向这样具有较强外生特征的因素,但 能源效率的提升更多是直接依靠能源价格的市场调节、产 业结构的自行演化、能源技术的自主研发( 引进) 、管理绩 效的积极改善等一系列“内生”途径得以实现的。因此, 在研究回弹效应问题时,非常有必要对能源效率进行更加 符合现实情况的内生化处理。
限制能源回弹效 应的而政策思路
1.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增强其他生产要素对能源的替代性 2.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增强企业节能动力。 3.削弱行政管制力度,扩大税收政策调控空间。
总结性评论!
封面页
第<#>页
来自百度文库缺点

能源回弹效应的“内生化”理论模型
能源效率和劳动供给内生化
六点模型基本假设: ①总量生产函数的产出Y 依赖于三种投入要素: 资本( K ) 、劳动( L ) 和 能源( E ) ,即Y = f( K,L,E) ; ②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形式,即能源效率( τ ) 的提 高反映了技术水平的提升; ③资本供给在短期内固定不变,在长期内可自由变动且其均衡价格恒 定; ④产品和要素市场皆为完全竞争市场且市场出清; ⑤能源效率水平内生地取决于能源使用量; ⑥劳动供给内生且其均衡价格恒定。
头入产出数据完整可得的最长时期跨度1953—2010 年作为考察范围,对其间各年的 能源回弹效应进行全面测算。

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的经验测算

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的经验测算

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的经验测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费需求大幅增加对于能源效率提升的巨大 动力,能源回弹效应逐渐趋于平缓,节能努力也开始进入有效阶段: 除 1981 年出现一次小幅逆反效应外,短期和长期回弹效应在绝大多数年份均 处于部分回弹状。 改革开放期间我国的短期和长期回弹效应均值分别为27. 39% 和81. 2%, 说明我国整体能源效率的改进确实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费。近二十年( 1991— 2010 年) 的短期和长期回弹效应均值分别为20. 46%和79. 61%; 近十年的 短期和长期回弹效应分别为- 11. 36% 和71. 63%。可见,无论从短期还是 长期来看,我国整体经济层面的能源回弹效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能效改 进所带来的节能效果正逐步显现。但长期来看,回弹效应作用较强,能效 提高的潜在节能效果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得到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层面 尚存在较大的节能空间。

能源回弹效应的“内生化”理论模型
能源效率内生化【怎么内生化】
【干中学 Arrow( 1962)】投资和生产过程的本身会积累经验,提高生 产技术,加上知识的溢出效应就能够起到提高资本效率的作用,这种 资本效率的提高就可以抵消通常的资本报酬递减。 【内生增长模型 。Romer( 1986)】将知识创新假定成投资的副产品, 从而消除了规模报酬递减的倾向。
Wei( 2007) 进一步放松了Saunders 能源价格外生的假定,将能源效率分 为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生产效率。 Wei( 2010) 继而将全球经济视为一个整体并采用普适性生产函数形式, 【四个结论】
能源回弹效应的 研究回顾
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机制(评) 这些研究均基于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外生、规模报酬不变的新古典增长 理论的严格假设,存在着无法明晰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实际增长速度和 演化过程的明显缺陷。 前还鲜见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对回弹效应所开展的研究。 对我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的人口政策和户籍制度、劳动力流动性较强的 国家而言,将劳动要素进行内生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