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同任何学科一样,风险管理也是随着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根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本文将根据风险管理这三个阶段在内容和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及主要特点,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综述评论。
1、国外研究综述
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思想自萌芽逐渐形成全球性的运动,期间取得了许多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突破。学术界一般认为风险管理始于美国。1931年,美国保险部开始倡导风险管理,并研究风险管理及保险问题。1952年,马科维兹发表“组合选择”理论,假设投资风险可以视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加以度量,为金融风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1956年,Snider 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得到美国管理协会(AMA)和美国风险管理协会(ASIM)的承认和支持。1962年,AMA出版了第一本风险管理的专著《风险管理之崛起》,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1965年,夏普在马科维兹证券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了套利定价理论。1973年,Black,Scholes发表期权定价公式,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和策略。至此,风险管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且美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一个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与此同时,风险管理思想进入欧洲、亚洲和非洲,成为企业三大管理活动(策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一。1971年,风险管理顾问费利克斯和约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企业风险管理者处于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该系统不断地向风险管理者发送有关企业风险和不确定的信息,反过来,风险管理者也不断地把关于对风险和不确定的反馈信息传递给组织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1983年,在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学会上,世界各地专家学者通过了针对危害性风险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其中包括: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财务管理、索赔管理、职工福利、退休年金和国际风险管理等。1984年日本关西大学著名教授龟井利明将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衡量、
风险处理三步。
在传统风险管理阶段,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 相应的, 这一时期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管理测量方法已发展比较成熟; 但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只是局限在某些单一、局部或分离性的层面上, 没有涉及到众多层面的风险管理的问题; 风险管理方法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际金融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开始萌芽,风险管理进入现代风险管理阶段。1993年,CRO“首席风险总监”的头衔第一次被使用,风险管理工作开始由高级风险管理专业人士负责。1995年,第一个企业风险管理标准——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出版,为各行业各部门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共同框架。1996年,全球风险管理协会(GARP)成立,在风险管理界推动了FRM (金融风险师)认证资格考试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该制度成为衡量其从业人员是否具备风险管理能力的主要标准。1998年之后,理论界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TRM)和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Global risk management, GRM)。GRM的核心理念是: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连贯一致、准确和及时的度量;建立一种严密的程序用来分析系统风险在交易、资产组合和各种经营活动范围内的分布,以及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怎样进行定价和合理配置资本;同时,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致力于防范和化解并且消化由此带来的成本。但由于TRM和GRM一般只用于金融界,故而其在理论界的研究和企业界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之后学者对TRM与GRM理念在企业界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全面风险管理成为风险管理的核心机发展趋势。1998年Zolks, Rodd提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全新的观念,从股东的角度讨论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对企业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1999年美国风险管理学家GleasonJ.T.将全面风险管理概括为三个方面:(1)对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2)建立一种过程用以分析企业总风险在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如何进行评估,(3)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以控制企业风险和处理企业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进入21世纪,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获得广泛认可,企业风险管理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Nicosa.Sordis,NicosA(2000)从价值经营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风险全面管理区别于传统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前者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即把每一次风险管理活动都看作是一次投资,不仅能够减少损失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且极有可能为企业创造盈利的机会。美国威廉斯及史密斯(2000)明确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五个要素,并认为,尽管不同
企业其风险管理操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但都存在着相同的确定要素。这些共同的企业风险管理要素是:(1)企业风险任务的确定,(2)企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评价,(3)企业风险控制,(4)企业风险融资(如企业商品套期保值、保险等),(3)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反馈。Jeny Mieeolis,Samirshah认为应从企业战略角度考虑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控制,集中利用企业的风险管理资源。Hemandez,Luis Ramiro(2000)认为网络时代赋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新的涵义,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复杂性是企业风险全面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因素。Shimpi(2001)年的著作《整合性风险管理》对于传统个别的风险管理与创新整合型风险管理做了比较,并对整合前后的风险效果进行了论述。Ellen M Heffes,May(2002)认为,用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把企业危害性风险管理和财务性风险管理融合在一起,提出全面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Culp(2002)的两篇文章认为,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本来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建议公司应采用整体化风险管理。利用创新型金融避险工具来管理风险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盈余与资产负债表的不利影响。Dohcrety(2003)主要论述了各种创新型笔仙工具的运作与风险分析。2004年9月,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一Integrated Framework),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COSO框架中的风险管理概念、内容、框架构成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ERM)的核心。COSO框架列出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内容,包括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内容和基本原则,风险管理的优点、局限性以及各相关方的地位和职责。为企业和其他类型组织评价和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度量等概念和方法,为衡量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Steven J Root(2004)认为,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管理实践,全面组织的核心资源(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市场扩张战略等),从而设计适合企业自己的风险全面框架。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是随着我国的金融与保险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后拓展到理财领域的财务风险、信用风险研究等,直至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才开始将企业风险管理同内部控制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目前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
从风险管理的内容上来看,学者们主要提出以下的观点:田德录、卢凤君(1998)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认为风险管理包括三个基本构成要素: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对策。陆跃祥、游五洋(2000)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企业风险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和变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企业内部契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