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基 本特征
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建筑师绝不食古不化。虽有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在著作中 为古典柱式制定出严格规范,但建筑师,包括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在内并不受规 范的束缚。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 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 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 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
育婴院:早期文艺复兴建筑 伯鲁乃列斯基
房屋的正立面就是广场的某一个立面,券廊使广场和房屋互相渗透
育婴院
佛罗伦萨 (1419--1451)
佛 罗 伦 萨 育 婴 院 的 平 面
育婴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 向安农齐阿广场的一侧展开长 长的券廊。 广场的另一侧也是一条敞开 的券廊。广场的正面是安农齐 阿教堂,它对面有街通向主教 堂。广场中央有骑马铜像。这 种有轴线的、方整对称的、统 一完整的广场不同于中世纪随 宜而建的广场。
束。环上压采光亭。这些都由大理石砌筑。
穹顶的大面依托在这套骨架上,下半石砌,上半 砖砌。里层厚2.13m,外层下部厚78.6cm,上部厚
61cm。两层之间的空隙宽1.2~1.5m左右,空隙内
设阶梯供攀登。有两圈水平的走廊,各在穹顶高度 大约1/3和2/3的位置。它们也能起加强两层穹顶
的联系的作用。从上面一圈走廊,可以循内层穹顶
穹 顶 及 八 角 形 鼓 座 仰 视 内 景
8.2 曲折的历程
一、文艺复兴初期---开创者 (14--15世纪初)
①建筑师是行会的工艺匠师; ②中心在佛罗伦萨; 主要建筑为市政厅、学校、市场、育婴院之类的公共建筑物; 虽然已经重新采用柱式,但还不是很严谨; 保留着中世纪市民建筑的一些特色,只强调一个沿街立面。
第4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第8章 意大利文第10章 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
第8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 社会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映新兴资产 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人文主义为当时的主要思潮,向封建制度在宗教、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 发动了猛烈的冲击。这一运动,从意大利开始,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 洲其他国家。 恩格斯说:“拜占廷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 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一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 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逍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 种艺术繁荣好象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这就是“文 艺复兴”。
佛罗伦萨主教堂侧面
东南向视点
大教堂穹顶
教堂大圆顶是世界 上第一座大圆顶,穹顶 高30多米,最大直径 45.52米。 布鲁内莱斯基设计 并建造于1420年到 1434年间,这位巨匠在 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 程中没有借助于拱架, 而是用了一种新颖的相 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 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 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 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 ,上端略呈尖形。
②建筑师:这些知识分子建筑师给新建筑潮流以理论的说 明,对建筑学本身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各种构 图的规律,制定了柱式及其组合的量化法则,文艺复兴的 意大利出现了建筑学术者。(例:阿尔伯蒂、达· 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帕拉第奥)
美第琪府邸
墙垣仿照中世纪佛罗伦萨市政厅(PalazzoVecchio, 1299~1314)的样子,全用粗糙的大石块砌筑。但是 ,处理得比较精致;底层的大石块只略经粗凿,表
建筑发展:
早期:15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盛期:16世纪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为中心,同时开始传入 欧洲其他国家; 后期:17世纪开始两种风格: 一是以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维琴察为中心的文艺复兴 余波; 一是由罗马教庭的耶稣教会所掀起的巴罗克风格。
形成与发展简介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 型、建筑形制、建筑形 式都比以前增多。 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 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 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 个性,各自创立学派和 个人的独特风格。 总之,文艺复兴建筑, 特别是意大利呈现空前 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 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 提高的时期。
脚手架搭得十分简洁,很省木材,然而又很适用。为了节约工人们
上下的时间,甚至在上面设了小吃部,供应食物和酒。 伯鲁乃列斯基创造垂直运输机械,设计施工方案,用十几年时
间就建成别人认为100年都建不成的工程。
意义
它是在建筑中突破精神 专制的标志 它借鉴了东欧小型教堂 的手法,使用了鼓座, 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 成了城市轮廓线的中心, 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 神的标志 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 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 性的幅度是很大的,这 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 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穹顶-内楼梯
内外拱壳之间从 第二层通往第三层步 道的梯段(右为内壳 顶面,左侧为外壳底 面,可见到三个小的 弓形拱) 。
大 教 堂 穹 顶 - 采 光 亭
建筑形式: 1、涡券 2、成对配置的柱式 3、同心双拱。
大教堂穹顶
穹顶及八角形鼓座仰视内景
大穹顶内部为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所绘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
建筑的基本特征
推崇基本的几何体, 如方形、三角形、 立方体、球体、圆 柱体等,进而由这 些形体倍数关系的 增减创造出理想的 比例;在建筑设计 及建造中大量采用 古罗马的建筑主题: 高低拱券、壁柱、 窗子、穹顶、塔楼 等,不同高度使用 不同的柱式。建筑 物底层多采用粗琢 的石料,故意留下 粗糙的砍凿痕迹, 有些门窗也采用这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 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因为 种作法。文艺复兴 时期的建筑结构、 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和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建筑师和艺术家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古 建筑风格是全新的, 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 突破了风格主义的 常规,创造出—种 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新颖而生动的活力。
佛罗伦萨 巴齐礼拜堂
巴齐礼拜堂穹顶
二.文艺复兴中期----转向宫廷
(15世纪中后期)
背景:佛罗伦萨行会共和制被推翻,美狄奇家族独裁。佛 罗伦萨经济衰落,资本转向土地和房屋。 ① 府邸:大多是四合院,3层,临街建造,平面趋向紧凑、 整齐,外形上只突出一个立面(例:美第奇府邸)
正立面是矩形的,上下左右斩截干净,冠戴檐口挑出深远,同整 个立面的高度大致成柱式的比例,不再象中世纪的那样自由活泼。 窗子也是大小一律,排列整齐。内院则四周一律,不分主次。平 面没有轴线。
育婴院雕刻
巴齐礼拜堂
1420年 ----伯鲁乃列斯基
其形制借鉴了拜占廷的。 正中是一个穹顶,左右各 有一段筒形拱,同大穹顶 一起覆盖一间长方形的大 厅,后面一个小穹顶覆盖 圣坛,前面一个小穹顶在 门前柱廊正中开间上。 它的内外部形式都由柱式 控制,在主立面上,正面 柱廊5开间,突出中央, 发一个大券,把柱廊分为 两半。这种突出中央的做 法,在古典建筑中只见于 罗马东部行省,而在文艺 复兴建筑中比较常见 巴齐礼拜堂同环境很协调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1420--1434), 直径42.5M ,亭子 顶距地面高达115M 穹顶是文艺复兴的第 一朵报春花,标志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开始。 设计师伯鲁乃列斯基, 出身于行会工匠,精 通机械、铸工,是杰 出的雕刻家和工艺家, 在透视学和数学方面 都有建树,文艺复兴 时代巨人。
文艺复兴运动
即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一个时代的话,那么人文主义就是 这个时代的新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特征。 人文主义: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 1.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 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2.以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建筑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时期:时间、地点、代表建筑师、代表建筑 ·早期:佛罗伦萨;伯鲁涅列斯基;佛罗伦萨大教 堂穹顶、巴齐礼拜堂 ·盛期:罗马;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Alberti; 圣彼得大教堂、坦比哀多 ·晚期:维琴察、热那亚;帕拉第奥、维尼奥拉; 维琴察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
8.1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结构
为了突出穹顶,穹顶下 面使用 ----“鼓座” 抵御穹顶侧推力所使用 的方法: a)穹顶轮廓采用尖矢 形,而不是半圆形 b)用骨架券结构 这两点显然不仅借鉴了 古罗马的经验,而且也 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经 验
施工
这个穹顶的施工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它的起脚高于室内地平 55m,顶端底面高91m(或说88m)。这样的高空作业,据瓦萨里 (GiorgioVasari,1511~74,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传记作家)记载,
形制及建造过程
①坎皮奥----平面大体还 是拉丁十字的,但东部却 是一个以歌坛为中心的集 中式的形体 ②伯鲁乃列斯基 设计穹顶 1420年动工,1431年封 顶
结构
8边形的8个角上升起8个主券,8个边上各有两根 次券。每两根主券之间水平砌9道平券,把主券、 次券连成整体。大小券在顶上由一个8边形的环收
形成与发展简介
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建成, 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而关于何时结束,建筑史界 存在不同看法。有认为直到 18世纪末,将近400年部属 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 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到17世纪初结束,此后转为 巴洛克建筑风格。 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 建筑的形成和延续呈现着复 杂、曲折和参差不一的状况。 建筑史学界对各国此类建筑 的性质和延续时间并无一致 见解。但都公认以意大利为 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以后 几百年欧洲及其他许多地区 的风格产生了广泛的持久的 影响。
大教堂穹顶
穹顶的历史意义是: 第一、是在建筑中突破教 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 第二,是文艺复兴时期独 创精神的标志; 第三,标志着文艺复兴时 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大教堂穹顶
构造特点 一、八角形的鼓座; 二、穹顶采用尖拱截面; 三、采用双层壳体。
穹顶-内楼梯
内外拱壳之间连接第 三层和第四层的梯级(在 内壳拱面上砌出,位于两 条中间肋券之间 。
育婴院
1419年 ---伯鲁乃列斯基
①平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面向安农齐阿广场;底 层是连续券廊,连续券架在科林斯式的柱子上, 非常轻快、明朗。科林斯柱式;第二层窗小,墙 面大,但线脚细巧,和券廊的风格很协调。整个 立面构图简洁,比例匀称。 ②廊子的结构是拜占庭式的,逐间用穹顶覆盖,下 面以帆拱承接。 ③房屋的正立面就是广场的某一个立面,券廊使房 屋和广场互相渗透。
外皮上的踏步走到采光亭去。 在穹顶的底部有一道铁链,在将近1/3高度的地方有一道木箍,都为了抵抗穹顶 的侧推力。石块之间,在适当的地方有铁扒钉、榫卯、插销等等。
佛 罗 伦 萨 主 教 堂 的 剖 面
里层厚2.13M,外层下部厚78.6CM ,上部厚61CM 两层之间的空隙宽1.2~1.5M,空隙内设阶梯.
建筑 基本 特征
世俗性建筑类型不断增加,外部形象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灵活多变 的处理手法,建筑平面布局是建筑围绕着庭院布置。临街立面庄严整齐, 外檐装修手法繁多,粗细石结合的墩墙式建筑出现,叠柱、双柱、组合柱、 拱廊大量运用。 融合古典、科技、艺术个性在内的各个因素促进文艺复兴建筑成为建筑史 的大大发展,而世俗性建筑的成就也被教堂建筑大胆的利用起来,造就了 一批富丽堂皇的教堂建筑。
①罗马城成了新的文化中心,文艺复兴运动此时达到盛期。 ②建筑追求雄伟、刚强、纪念碑式的风格;轴线构图,集 中式构图经常被用来塑造庄严肃穆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 水平大有提高。 ③盛期文艺复兴与早期文艺复兴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前 者主要是在教皇的庇护下,而后者主要受到城市贵族和大 资产者的资助。
面起伏达
20但砌缝仍有8cra宽。三层光滑而不留砌缝。它的形 象很沉重。为了求得壮观的形式,沿街立面是屏风
式的,同内部房间很不协调
美第奇府邸
横向三段式,三层不同块石墙面,檐部按古典比例
鲁奇兰府邸
(1451--1455)阿尔伯蒂
佛 罗 伦 萨 鲁 奇 兰 府 邸
三、文艺复兴盛期---新的高涨
(16世纪上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