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和声音实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和声音实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
“小时:分:秒”)如图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以____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其他点的测量准确,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2.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让其自由下滑.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斜面应该保持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除了要用刻度尺测出s1、s2、s3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
(4)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5)在实验中,假设小车通过的全程的速度v1,上段路程的速度v2,下半段路程的速度
v 3,则v 1,v 2,v 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
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速度。
(1)图中AB 段的距离AB s =______cm ,测得时间16s AB t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
AB v =______cm/s 。
(2)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AB v 会偏____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AB v ______AC v (选填“>”、“<”或“=”)。
4.小明同学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 处静止释放,
测出小车从A 滑到坡底C 处的时间t 1=2.6s ;再次将小车从A 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
A 滑到中点
B 处的时间t 2=1.8s .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
填:大于、等于、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处静止
释放,并在B 处开始计时,在C 处停止计时.(选填:A 、B )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
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中
图).屏幕图象如右图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
上滑下时是_____(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m/s .
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 和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选填“>”、“<”、“=”)
6.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7.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块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
钢尺振动的快慢.
(下述填写研究方法的下划线中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等)
(1)图甲实验中,此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2)图乙实验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_____传声(选填“能”或“不能”),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3)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的关系,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9.探究声音的传播。
实例1:用两个纸杯和一条细线制成了“土电话”,如图所示。
甲乙两同学按要求用“土电话”打电话。
甲同学将纸杯扣在耳朵上,乙同学对着另一个纸杯轻声说话。
甲同学可听到清晰的讲话声。
将连接两纸杯的细绳剪断后,则听不到乙同学的讲话声。
实例2:甲同学将耳朵贴在桌面上,乙用手指在桌面上滑动,甲听到清晰的摩擦声。
当耳朵稍微离开桌面,就听不到摩擦声。
以上实验事实说明:
(1)_________;
(2)如果乙用手指轻敲桌面,甲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大,将耳朵离开桌面听,声音变小,这个实验事实说明甲听到声音的强弱______有关。
1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它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 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
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写
出一条即可);
(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11.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如图1 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说明了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棉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 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 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
③若有同学选择c 和d 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v=s/t 小 减小 大 0.2 变大
2.v =s t
较小 时间 停表 变速直线运动 v 3>v 1>v 2 3.40.0 2.5 小 同一位置 <
4.小于 A 加速 0.8
5.刻度尺 秒(停)表 s v t
=
变速 312v v v >> 6.振动 振幅 频率
7.振动 转换法 不能 实验推理法 频率 控制变量法
8.乒乓球弹跳起来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空气 铃声越来越小 真空不能传声
9.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与传播声音的介质
10.不变 有关 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 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 大理石
11.固体能传播声音 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 不能 ad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