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政府转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政府转型摘要: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新世纪的一项宏伟战略,可以加快中部的快速发展,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和经济上,同时政府转型的实现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原经济区整体建设发展。

本文将从构建中原经济区视野上,对政府转型中的职能转变及体制创新进行了有关方面的论述,指出了政府职能转型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最后提出了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政府职能转变;战略意义;途径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以河南为主体,由豫鄂皖晋鲁冀6省25市组成的经济区域。

该区域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对中原经济区的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中部的发展以及对其发展的支持。

作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的政府部门在新的历史阶段也面临着转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非凡意义。

一、政府职能
1、政府职能的概念与内容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的职责和功能。

正确地认识政府职能,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前提。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不同的社会形态、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政府职能既有共性,又有差别。

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以市场为主,从共性上看,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消除市场中的外部性问题;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分配;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等等。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政府职能的特别之处。

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过度,市场还不够完善,因此,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完善市场体制提供制度基础;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政府应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问题。

具体地说,现阶段我国政府主要职能应包括以下内容: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

当然这些应该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政府的主要职能。

2、政府职能转变及其本质
政府的职责和功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要求相应的改变。

因此,所谓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对政府职能从内容、范围、手段和程度上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规范,使政府成为精简统一、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高效廉洁的政府。

具体包括五层含义:其一:政
府职能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时期政府职能是有区别的,各个时期具体政府职能有所不同。

其二: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政企、政社、政事要分开,政府社会管理权力分化。

其三:政府职能的转变,意味着政府管理权限的改变。

要将地方应有权力下放给地方,将经营权还给企业,将社会组织的权力分给社会,将事业单位的行政权力收回政府、管理权力放给单位。

其四:政府职能的转变,最重要的是指政府管理方式的转换。

要变计划管理为市场管理,变单一管理为综合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指挥命令为调节服务,变管理为治理。

其五:政府职能的转变,实际上也是指政府能力的转换与提高。

政府能力是指政府要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政府政策并使之有效推行。

政府能力的转换与提高,同时也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3、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职能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1)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然存在。

一些政府部门在行使职能时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普遍存在。

在经济管理领域,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程序过于繁琐,极大地降低了政府和企业效率;政府与企、事业单位间的关系不明朗,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和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力度不够。

在社会管理领域,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不科学,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合理有序发展;在管理手段上忽视协调、民主和劝服,过分依赖行政管制手段;
在管理过程上,各部门之间扯皮、争功诿过的现象存在,使一些本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有效地承担起来,一些不该由政府过多插手的事务又进行了过多的干预。

(2)政绩至上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存在。

一些地方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浪费严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而一些真正对老百姓有利的民心工程得不到政府重视,不能及时开展;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利益,为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保驾护航”,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当地财政收入的短暂增长,从眼前来看这确实能够制造出一个漂亮的gdp 数据,但它实际上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与中原经济区良性发展背道而驰。

二、加快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1、政府职能转变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选择
随着中原经济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快速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政府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处理好社会中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利益。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能够在整体上协调中原经济区建设。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必然要求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能够为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上项目、拼速度,导致出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生态环境矛盾加剧等突出问题。

只有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原经济区高效发展。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经济、政治等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政企部分、政资不分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现代化的规范企业制度就难以真正建立;如果行政性垄断与地区封锁不彻底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难以真正形成;只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才能有效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稳固的政治经济体制基础。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
1、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要求政府从各个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服务型政府的
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

在政务活动中各级政府要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切实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职能作为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公共服务职能更为重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并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

制度是服务的保证,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监督体系。

四是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

政府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和“忠实的服务员”。

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2、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

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

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
制。

3、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各级领导干部要遵守党对其要求的各项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

要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

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

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特别要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约束力。

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

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加快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

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特别要减少那些形式重于内容的会议、庆典和论坛。

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转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公共职能履行主体多元化,就是把部分公共职能转移给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分担政府负担,促进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也意味着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扩张。

如果政府全盘地承担因中原经济区构建的要求而带来的职能的扩张,容易导致政府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政府
职能履行成本的无限增加,这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符。

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客观上也减轻政府压力,提高政府效率。

5、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未来中原经济区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将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决遏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突破资源、环境对中原经济区的瓶颈制约。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参考文献:
[1]王扬铭:《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载于《商业时代》2007年29期
[2]何畏:《政府职能转变分析》,载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年第1 期。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唐铁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9,(8).
[5]周志忍.新时期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10
[6]张建昌,白献民,常石明.共话中原经济区[j],人大建设,2011年0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