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课件-痿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生石膏——清肺热 桑叶——清宣肺热 麦冬、火麻仁、阿胶——润肺养阴 枇杷叶、杏仁——宣肺利气 人参、甘草——益肺气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临床应用: • 若痰中带血者加百合、生地、玄参 • 低热者加地骨皮 • 气短、声低、汗多加黄芪、五味子 • 心烦不寐者加远志 • 若身热已退,食欲欠佳,口燥咽干较甚者,证属肺胃阴伤,宜用益胃汤加薏
概述
源流
《内经》有专篇论述。 • 病因、证候:“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攮,大筋软短,
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 分类:皮痿、脉痿、筋痿、骨痿。 • 病机:五脏内热、“肺热叶焦……心气热……肝气热” • 治则:“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
脉骨肉,各顺其时、其月”。 • “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六海,主润宗筋
《景岳全书》补充了丹溪血虚论之不足,提出痿证 非尽为火证
源流
• 王纶《名医杂著》提出痿证不可作风治
• 清代邹滋九明确提出本病为“肝、肾、肺、胃四 经之病”
概述
西医学范围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 经根炎
• 急性脊髓灰质炎 • 运动神经元疾病 • 脱髓鞘疾病 • 脊髓颅脑损伤
• 重症肌无力 • 肌营养不良症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 周期性麻痹 • 癔症性瘫痪
实证: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肌肉萎缩尚 不明显,属肺热津伤(温病)或湿热侵淫。
虚证:起病缓,病程长,渐进发展,筋脉弛缓,肌 肉萎缩明显者,属脾胃肝肾亏损之证
辨证论治
治疗要点
➢ 痿证属脏气不足所致,治疗宜扶正补虚为主。可兼用清 湿热、清郁热、祛瘀等法。
➢ 治痿独取阳明法 其一为补益后天,即健脾益气,益胃 养阴;其二为清化阳明湿热
• 病久津亏液伤,肝肾阴血耗损,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 杂
• 若为内伤致病多由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气血津液虚损 引起,临床以虚证为主,但可挟痰、挟瘀、挟热,表现 本虚标实证
• 本病病位在筋脉、肌肉,涉及脏腑以肺胃肝肾为主 • 本病以肾虚为本,肺热为标,内伤为多,热多寒少
类证鉴别
• 痿证与痹证
痹证日久因关节活动障碍,肌肉可出现废用性萎缩,其显 著特点为病变部位因气血 闭阻不通而产生肢体、关节、 肌肉、筋脉疼痛、酸胀、屈伸不利等症。
痿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刘淑清
痿证
• 痿证的定义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或伴有肌肉 萎缩的一类病证。临床以双下肢痿弱不用多见,故又称 “痿躄”,“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 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
• 痿证根据发病脏腑不同可分为皮、肉、筋、脉、骨五痿
• 别名:痿厥 四肢不用
不用”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 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
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肝肾亏虚,髓枯筋痿
《景岳全书》:“痿证之义······元 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
营养者亦不少矣。”
瘀血阻络,血行不畅
病因病机
• 初起外感温邪,湿热所致者,阴津亏耗不甚,以邪热偏 重故属实证
痿证无肢体关节疼痛,以肢体萎软无力或伴肌肉萎缩为主 要表现,病变部位可见于一侧或两侧,或上肢或下肢,或 四肢同时发病;二者在病机及治疗上亦各不相同。
类证鉴别
• 痿证与痱证及偏枯
痱证又称风痱,偏枯又名偏风,以半身不遂,废 而不用为主症。属中风后遗症,病初常有神志改 变,并伴有语言蹇涩或口眼歪斜等症。
• 若出现上述证候,可参考本篇进行治疗
证候特征
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轻者仅上眼泡下 垂,重则四肢瘫痪)
筋脉弛缓不收(软瘫) 肌肉萎缩
证候特征
病因病机
肺热津伤 津液不布
《素问·痿论篇》指出:“肺热 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
痿躄也”
脾胃虚弱,精微不运
《医宗必读·痿》:“阳明虚则 血气少,不能濡润宗筋,故弛纵, 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
苡仁、谷芽、石斛 • 若高热、口渴、汗多为热蒸气分,加金银花、连翘,重用石膏 • 呛咳少痰,加全瓜蒌、川贝清润肃肺;咽干不利,加天花粉、百合、芦根滋
阴清润 • 疫毒伤肺致痿者,可用犀角桔梗汤。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湿热浸淫 ➢ 主症:肢体痿软,身体重着,足径热蒸,小便赤
涩热痛
➢ 兼症:倦怠或麻木、微肿,以下肢多见,或有发 热,脘闷
➢ 泻南方,补北方 即补肾清热
辨证论治
治疗要点
➢ 兼祛邪实以固本
➢ 治痿慎用风燥之剂 “痿证断不可作风不治而用风药”, 风燥之剂,发散风邪,开通腠理之药,温燥之品,俱可 耗津伤液,使阴血愈燥,酿成坏病。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肺热伤津
主症:病起发热,或温热病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 力
兼症:皮肤枯燥,呛咳少痰,心烦口渴,咽干不利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肺热伤津 证候分析: • 温热犯肺,气阴受损,肺不布津,肌肤筋脉失养
——发热,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 • 热伤津液——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 津液不能上润肺系——咽干咳呛 • 热盛伤津——舌红,苔黄,脉细数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肺热伤津 ➢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濡筋
痿证的肢体软弱无力可为身体的某一部位,无半 身的定位症状,亦无口眼歪斜等症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脏腑 • 肺:病起发热、咽干、呛咳,或热病后出现肢体
痿软不用者; • 脾胃:四肢痿软,食少便溏,腹胀; • 肝肾:下肢痿软无力明显,甚则不能站立,伴腰
脊酸软,头晕耳鸣,月经不调
辨证论治
辨虚实缓急
辨证要点
……”。
源流
• 《金匮要略》 从误食及过食咸味等方面讨论了痿 证的病因
• 《诸病源候论》指出本病发生主要因为外风,内 由脾胃亏虚,并运用脏腑经络理论对其病理作用 作了阐发
• 《儒门事亲》明确提出“痿病无寒”的论点,把 痿病与风、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了鉴别 。
源流
《丹溪心法》分列了湿热、湿痰、气虚、血瘀的分 型论治,提出“写南方,补北方”即补肾清热的 治疗大法,并首创虎潜丸
➢ 舌脉: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证候分析 • 湿热浸淫,经脉壅遏,气血阻滞——四肢痿软,
肢体麻木; • 湿热浸渍肌肉——肢体困重,微肿 • 湿热郁蒸,气机不化——发热(身热不扬) • 湿热下注——足胫热蒸,小便赤短 • 湿性粘滞,阻碍气机——胸脘痞闷 • 湿热内蕴——舌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