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摘要:现阶段,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的各个企业在与众多国内、国际同业进行竞争后逐渐发现了内部管理制度上的不足。
并且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日益多元化,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各企业纷纷检视企业内控制度的不足并开始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优化。
本文主要讨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优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优化建议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解析
企业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到达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而进行的协调、控制生产经营等各种经济活动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职能、方法与措施系统化与规范化后形成的严密系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的认识不足,内控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市场已经从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
很多企业将企业盈利作为企业的所用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只重视企业的产能,认识到了将经济权利进行下放的重要性,却没有意识到内控机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有不少企业经营多年却基本没有进行内控的经验。
许多企业缺乏对内控的认知,甚至对内控还存在着不少误解。
这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的认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倾向:一部分人习惯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满足当前状况,认为企业只要按章办事即可,认识不到内控的重要性,害怕改变厌恶改革;另一部分虽然能够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却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内控的强化与跟进达不到。
(二)企业的经验与管理理念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内控机制难以落实
在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各企业面临着国内同业和国际同业的双重竞争。
为了能在残酷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发展,各个企业都开始积极的思考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谋划促进企业进行发展改革的各种战略措施,并开始进行企业运行与管理制度的完善,但是并没有为内控的建设形成良好环境。
比如,现行的人力资源政策不利于内控环境的形成。
以员工的培训为例:现在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首要目标是业务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员工的企业价值观、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培训都比较滞后,但是这些思想教育培训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金融案件并不是因为业务或者技术、法规等方面的缺失引起的,而是价值观与责任心等品质的缺失造成的。
另外,企业在奖惩制度方面存在偏差。
现在不少企业不仅存在着奖惩与功过不对称的问题,有的企业还存在着奖惩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公司结构不是很合理。
大多数企业的
公司结构设置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意义。
不少企业监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三套管理层一套管理班子,权、责、利的划分不明。
公司的内控机制难以落实,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内控制度不科学,方向迷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有些企业过度重视利益,重经营、轻管理。
自我防范与自我审视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
有的企业在建设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并没有没有理解内控的意义在于防范风险从而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保证财会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保护资产的安全。
有的单位在建设内控制度时只是将企业惯用的工作程序文字化后形成一个内控流程,而该流程是否合理、是否能真正起到内控作用并没有被考虑在内。
又或者,有的企业在形式上建立起了内控制度,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只是将内控制度作为应对检查的工具,迷失了建立内控制度的目标方向。
(四)组织结构不完善
当前,有很多企业的监督与评审都需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才能够实现,但是综合大多是企业的情况来看,企业一般是将内控工作室直接设立在了企业的财会部门。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内部审计部门成为了财会部门的一个分支,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从上而下的内控组织体系,内控部门或者因为与财会部门同属相同领导的管辖,缺失了应有的独立性。
在工作人员履行内审的职能时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做内部审计工作时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对于内部的
稽查与制度评价、各部门工作情况的评价等都只流于形式。
二是,因为财会部门不可能熟悉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因此在进行内审时需要与各部门合作完成,审计的结果真实性较低。
三、优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建议
(一)强化内控意识,树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企业管理理念
内控制度对企业的良好发展运行有重大作用,是企业的“软实力”,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间接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要树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管理理念,正确认识企业内控的含义与意义,并采取行动将内控制度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方各面。
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管理者要除了提升自身的意识与水平外还需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树立起全员的内控意识。
企业管理者要积极的参与到内控制度的制定中,同时还要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员工进行思想意识的培训,并着重培养员工的企业观、价值观与责任感。
管理者带头执行领导企业的员工自觉履行内控制度,形成以自我管束为主要手段的内控制约机制,使员工在能够自觉履行内控制度的同时还能够主动向管理者上报内控中存在的缺陷。
(二)改善公司的管理结构,为企业内控创建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因此要对企业进行管理结构等多方面的改善,为企业内控创建环境:
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公司管理结构的不合理会影响到内控制度的实施,而内控制度
能否真正的成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制度还与公司的产权制度有关。
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只有真正的建立起“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因此企业要将监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三层管理人员进行区分,强化每一个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2、建立起先进的管控方法
管控方法是管理部门对其他人的权利使用情况进行直接控制、监督整个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方法。
先进合理的管控方法要包括制定企业的各项计划、制定管理制度、进行业绩与计划执行情况的考评、纠正偏差等各方面。
此外,管控方法要能够有效实施还需要配以积极的人事政策,需要引进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以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风格方式作出改善。
(三)完善公司内部相关制度
完善内部的相关制度首先要杜绝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
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果出现了交叉任职的情况,其直接的后果是企业的管理班子之间权责不清、缺乏制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经营制度的制定、资金的调拨、内部的管理都将受到很大的制约。
因此要避免出现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情况,保持内控管理部门的绝对独立性。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要对企业内控的实施进行管理监督,同时企业的内审部门也要对内控进行再次的监督与评审。
对内控的监
督与评审是确保内控制度能够被切实有效执行的必要手段。
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与评审主要做以下工作:
1、建立起有效的内审机构
企业要设立起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该部门在工作职能与人员安排上不能够与其它只能部门相关联。
内审部门直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它的工作职责有财会账目的审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稽查与评价、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等。
2、做好内部控制评审
企业要进行内控的评审,要首先从检查内控制度方面进行,促使内控工作有章可循。
同时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要不断的对内控制度进行更新,企业要不断的寻找并确立新的控制点,去除或者修订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
内审的进行要独立,并且进行内审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培训具备相关的知识。
3、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检查、考核
企业需要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进行考核。
通过对内控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了解内控制度是否被有效的执行、在执行中产生了什么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问题解决。
同时企业要建立起合理的奖惩制度。
对能够严格按照规则制度执行的部门进行奖励,对虚以委蛇的部门进行必要的惩罚。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要想在当前的市场中立足并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
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发行自身的问题、规避也能出现的风险,是符合当前市场要求的管理手段,因此要大力推行并加以落实。
参考文献:
[1]何巨文.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商业,2011(18)
[2]朱华,贾慧.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j].长三角,2008(6)
[3]林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7(20)
[4]梁文东.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中国总会计师,2009(12)
[5]陈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