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文化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12-18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
“李白文化的民间影响及现实意义———以江油为例”(LB12—1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廖悰(1973 ),男,羌族,四川绵阳人,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2013年1月第32卷第1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3Vol.32No.1
李白文化心理初探
廖
悰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江油621709)
摘
要:李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隐逸为主,又不舍进取的文化心理,在其诗歌中
打下明显而复杂的烙印。李白的“隐逸”与“进取”文化心理皆受唐代社会文化及地域文化的重要影响。通观李白
一生诗歌,其体现“隐逸”意趣的作品占了更大比重,隐逸意趣成其最重要的生命底色,而且呈现多种态势。在
“进”与“退”之间的取舍两难,导向李白的悲剧人生。
关键词:李白;文化心理;隐逸;进取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3)01-0017-05
古往今来,研究李白诗文的先哲时贤众矣。从
李白诗文中可以看出其“隐逸”与“进取”并存的文
化心理。并且,
隐逸的色彩更浓。试述如下,请同仁指正。
一、李白文化心理的形成
(一)李白隐逸意趣的形成
唐代士大夫的隐逸意趣是比较突出的。这与当时崇道的社会文化思潮无不关系。
在唐代,儒、释、道三家思想均受尊崇。唐朝承
袭隋朝的科举制度,
使天下儒生无论贵贱,都有同样的进身之阶。科举考试的内容乃儒家经典,儒家思想的影响可想而知。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漫长时期的几番起起伏伏,在唐代又开始兴盛,禅
宗在唐朝的开宗立派,
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道教作为流传久远的我国本土宗教,在李唐王朝,因尊
奉老子为皇族“远祖”,道教地位崇高。在唐代,所
有的文化思想都受到相应的尊重,体现着当时大度
开阔的胸襟,
这就是唐朝为何“三教合流”的原因。唐代士大夫中,出家皈依佛、道者不在少数,在家居士则更为普遍,从李白“青莲居士”的号可见其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而李白多次表达的“功成身
退”,及大量诗文中体现的对恬淡退隐意趣的追求,当从道家思想找到其自然之基。
另外,从地域文化影响而言,唐代四川道教盛行
自有其渊源。远在汉末,
五斗米道作为早期道教之一便在蜀中出现。据
《三国志.张鲁传》言,张陵“客蜀,
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1]263
其时,“张陵弟子有三百余人,在蜀汉
一带和东都洛阳立有二十四治”,[2]自此,蜀地道家思想影响普遍,初、盛唐时,蜀中又有王玄览、李荣
(绵州人氏)等著名道士,因此,绵州彰明受道家思
想重要影响,
其势必然。现江油市著名旅游景区窦圌山,有着丹霞地貌,适合修道升仙,即为当时道教
修仙养真的处所之一。江油市境内的戴天山、
乾元山、翠屏山等,也多有道观,可见江油当地受道教影响深远。
所以,在唐代道教被奉为“国教”的大背景下,加之绵州彰明当地道教文化兴盛,多有道教胜地,隐逸意趣自然会成为李白文化心理最重要的组成。
(二)李白进取精神的形成唐代是进取的朝代,尤其在李白青少年的初、盛
唐时期。唐朝以武功开国,
建立大一统帝国,以强盛的国力雄视八方,宾服四夷,唐初北方各少数民族部
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即为实证。唐代于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实行有效的实际控制,而且还征讨突厥、百济、高句丽、大食、吐蕃等,宣示
武力。因此,
初、盛唐时,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渴望
建功立业成为典型的时代精神。初唐诗人杨炯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道出了当时天下读书人共同的心声。
就现在学界的一般观点,皆认为李白父亲携家自“胡地”迁来,李白出生于绵州彰明县,即现在四川江油。李白祖辈多年居留陇西胡地,李白诗歌《赠张相镐二首》(其二)言:“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3]1401诗人不忘祖居地,并推崇汉代飞将军李广为自家先祖。由此可见,李白受异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异域文化中的热烈狂放、率性天然、敢作敢为、不受礼法拘束的特点,在李白身上多有体现。唐朝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朝代,对异质文化有极强的包容力,李白自然会力求在这样的时代能够有所作为。
唐朝绵州彰明县,现四川江油,自古以来,民族聚居、汇合。在今天,江油市毗邻北川羌族自治县,同样接壤的平武县是汉、藏、羌等多民族聚居地。在唐代,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交汇地带,有汉、羌、氐等民族聚居。青少年李白也当在这样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积极进取的文化心理。
(三)青少年李白诗歌中的“进”与“退”
1.隐逸意趣的体现。文如其人,历观李白全集可见,李白诗歌如他的人生历程一样,由单纯到复杂,有一个成长过程。
在李白青少年时期,也与任何青少年一样,有着更多理想主义光芒的照射。但从李白编年作品可见,少年李白远非后来的飞扬狂放,而是更多地偏于清净恬淡。这与前文所述的唐代时代精神中的崇道思想及深受道教影响的江油地域文化有直接关联。
如《登太华观》;
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怪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今何在,会见蓬莱十丈花?[4]据《李白与巴蜀资料汇编》言,这首诗在《彰明县志》和《江油县志》上均有记载,《李太白全集》未录。这应是李白最早体现其道家思想的少年诗作。
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3]7
又如《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3]10
这两首诗作于开元六年,时李白18岁,弱冠之年,李白在江油求学、隐居。从诗歌内容可见,李白当时追慕修真养性的道士,常有拜谒。诗句恬静淡泊,无斧凿装饰,全是自然的心理流露。在同年诗作《赠江油尉》中,也能看出同样的意趣。
又如开元15年,李白27岁作《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3]92
开元21年作《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3]261
这两首诗的境界和意趣有相近之处,此时李白已是而立之年前后,个人文化心理渐趋成熟,这两首诗承接着李白少年诗作的恬然自适。这种恬然自适从李白中、晚年诗作中多有相似的表达。
可见,李白的“诗仙”真乃实谓也。其“仙”,不光指其诗才如谪仙人,更重要的,李白一生诗歌,受道家思想影响而“仙风道骨”,是他文化心理中,隐逸思想的真诚表露。
2.进取精神的体现。青年时期起,李白开始初试羽翼,欲展鹏飞之志。开元12年,李白24岁写就《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3]24诗作描写匡山美景,留恋之情眷眷,但最后一句“已将书剑许明时”却道出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对未来建功立业、一展胸襟的渴望。从诗歌也可见,此时李白虽有雄心壮志,却绝无张扬狂放之态。
从25岁出川,到30岁左右而立之际,李白初涉人世,坎坷不少,其诗才也更加展露。在坎坷失意与不舍的努力中,李白的狂放个性借诗歌彰显出来。
开元19年,李白31岁所作《侠客行》中言:“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3]154信陵君、侯生、朱亥,这些战国人物的形象多次出现在李白诗歌里,他们的英雄事迹也一直感召着李白。
同年所作《梁园吟》中,李白进取与退隐同存的文化心理已初步体现。诗歌前面大部分都言及历史、英雄、功业的虚无,但最后的“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3]191突地拔高,一转先前的颓然,傲然以历史人物谢安自喻且自慰,欲达“济苍生”之壮志。
同年所作《行路难》两首,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篇最为脍炙人口。这首诗歌,笔者认为,其中体现李白矛盾的文化心理,起伏跌宕,堪称李白诗歌之最:美酒佳肴,却无心饮食;长剑在手,雄心壮志,而“心茫然”;欲渡黄河,却冰凌塞川;将登太行,风雪满山;刚思退隐垂钓,却又心念朝堂;行路艰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