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落的结构》学习设计

知识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3、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4、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情感目标: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学习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方法

1.探究学习法

2.自主学习法;

3.协作学习法:

学习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群落的结构》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生物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生物。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作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本课通过与图片、事例、模型的有机结合,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种群的概念和种群水平上所研究的问题,本节课就以种群为铺垫在群落的水平上进行研究。

《群落的结构》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最突出的特点,是采取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式教学,注意了概念的生成和建构过程,激活了学生思维活动,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根据现代

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化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思维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必须采取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策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感知生物学事实,通过创设一个互动和探讨的环境,自我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在此过程中达成预期的各项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多的探究、观察、思考、归纳等活动内容,时间较难把握。在尝试画出中间关系的各种曲线时,由于要求较高,有部分同学反映不是很好,无法通过简单指导来完成。

《群落的结构》教材分析

《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的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质、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穿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的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选择题

1.生物群落是指( )

①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②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③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④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右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 ) A.竞争B.捕食 C.互利共生D.共生

3.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4.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5.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的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7.某片成熟的毛竹林长势整齐,没有明显的高矮植株,那么这个群落在垂直结构上( ) A.无分层现象B.有分层现象C.不能判断D.分层未开始

8.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9.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二、非选择题

10.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是_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____。

(3)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

( )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的所有血雉C.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4)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 )

A.群落的垂直结构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海拔结构D.种群的海拔结构

11.(创新探究)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这些小动物对___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如白天或晚上)同一块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请你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