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doc

合集下载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越发重要。

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校园才能算是和谐的校园?如何才能实现和谐校园建设?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实践1. 教师管理在实践中,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教师的管理和引导。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管理,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课外活动、社团组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2. 学生管理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学生管理也非常重要。

学生是校园内的主体,他们的状态和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程度。

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校可以加强班级管理,提倡“班级自治、集体自律”,让学生们从小事学起,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 安全保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安全保障工作也不容忽视。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学校的责任。

学校需要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消防演习、防震演练、交通安全教育等,让学生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群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程度。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遵纪守法,互相帮助,形成师生和谐共处的氛围。

5. 社会实践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部分。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社会的多元化与丰富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同风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体制思考

建设和谐校园体制思考

校园文化的和谐
硬件设施的和谐
学校的文化氛围积极向上,文化活动丰富 多彩,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促进师生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校的硬件设施完善、先进、实用,满足 师生的教学和生活需求,为学校的正常运 转提供保障。
建设和谐校园体制思考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引言 • 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 当前建设和谐校园面临的问题 • 建设和谐校园的体制思考 • 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探索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02
03
社会转型期
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 期,各种价值观和思想观 念相互交织,对校园文化 产生一定冲击。
维护校园稳定
通过建设和谐校园体制,可以化解校 园内的不和谐因素,维护校园稳定和 安全。
提升教育质量
和谐校园体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 性化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 优秀人才。
02
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校园的定义
和谐校园是指一个充满和谐氛围的校园环境,其中师生员工 、校园文化、教育管理、硬件设施等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和学习环境。
教育改革需求
教育改革要求校园体制更 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 性化需求,建设和谐校园 成为必然趋势。
校园问题凸显
校园内存在一些不和谐因 素,如师生关系紧张、学 生心理问题等,需要构建 和谐校园体制来解决。
目的和意义
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体制有助于营造积极向 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的 繁荣发展。
和谐校园的建设旨在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和谐 发展做出贡献。
和谐校园的特征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

它不仅关乎学校管理,而且也关乎学生个人发展。

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应该有一些思考。

第一,学校应使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来打造和谐校园。

学校应当将传统的课堂教育结合新型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如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认知教育、兴趣教育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创造出真正的和谐校园。

第二,学校应坚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当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不断接受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自身的责任,将其渗透到个人的行为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校园的和谐,以达到和谐校园的目的。

第三,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学习压力巨大,考试成绩和社会环境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学校应当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得到心理上的支持,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创造出真正的和谐校园。

第四,学校应当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当在师生交流中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学会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多参与学校活动,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以上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总之,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建立一个真正和谐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发展机会,发挥学生的潜力,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校园。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角色逐渐演变为一个全方位的知识输出和社会服务的机构,而这也使得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毕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高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人,学会与人相处。

如何让高校学子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及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这些问题已成为现代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应该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

在高校里,学生往往在这个时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因此,高校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培养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并富有正义感的精神及健康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思想上愈加成熟健康,具有发自内心的对社会和人民的热爱,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其次,应注意课程设置的全面性。

在适合的年纪中,学生需要得到充分的专业训练,以养成全面而深刻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多种学科的开发,建立文化素质的一种多元体系。

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教育方式多样化,诱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开发其主动思考能力。

再者,应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

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通过“方法的解放、跨越经验的边界、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全貌,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园管理机制。

高校管理应该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在校园建设中,应该做到布局合理、设施完善。

应该协调好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消除学生与教师、各部门之间的障碍,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和教职员工与校方管理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综上所述,校园和谐是学校教育事业取得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上,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实践经验的积累及校园管理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才可以真正把学生塑造成懂得道德、行为端正的社会新人,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对于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需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谐校园建设成为了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和谐校园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

那么,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又是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一、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1. 加强师生关系的建设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打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2.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至关重要。

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师生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漏洞,从而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让学生明白在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需要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4. 宣传和弘扬优秀校风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和弘扬优秀的校风,如举办文明校园评选活动、校园文化节、撰写校园文化宣传资料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优秀的校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 营造阳光心态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学校需要多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以阳光心态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应该建立起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顺畅沟通的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家长的需求和意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增进彼此信任和了解。

3. 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载体,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培养自身的良好品质和修养,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一直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质量,还能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实践中,和谐校园建设往往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探讨和思考。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追求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们开展了以“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主题的征文、绘画比赛等,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建设和谐校园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沟通和互动。

师生关系是塑造和谐校园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愉悦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家长会、班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解决了一些师生之间的矛盾和矛盾,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

我们还鼓励教师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亲和、友好的师生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强调学校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是营造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规范的管理可以确保学校运行有序,教育教学工作高效。

我们学校通过建立健全校园管理制度,规范校内各项管理工作,如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等,明确了每项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具体程序,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我们还加强了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校园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校园的平安稳定。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宣传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手段。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于校园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和谐校园建设已经成为了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关于环境和设施的改善,更是关乎人文关怀和精神文明的构建。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的角度探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1. 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和谐校园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增强学生的生活幸福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校园建设可以培养学生和教职工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

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和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 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通过改善教学设施和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更新实验室设备、提升图书馆资源、改善教学楼设施等,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心理健康,故而有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 建设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学校应该建立健康文明校园文化,让学校充满活力、创意、积极向上的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校园节庆等活动,让学校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

4.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应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举办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等,让学生成为健康、阳光、和谐的人。

5. 安全稳定校园环境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督导机制等措施,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1. 校园自治学校应该推行校园自治,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

2. 家校合作学校应该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和谐家校关系。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 2 3
弘扬校园文化
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竞赛、文艺比赛等活 动,弘扬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归属 感。
促进跨文化交流
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留学生交流、国际志 愿者活动等,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 保行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 考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引言 • 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 • 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措施 • 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机制 • 构建和谐校园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01
02
0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和谐校园能够提供良好的 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 展。
提高教育质量
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增 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
培养社会责任感
和谐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当前校园存在的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焦虑、抑郁 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 到关注和解决。
校园欺凌问题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互联网+教 育”模式,推进信息化 教学和数字化校园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 手段。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拓展国际合作项目
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 、教师互访、联合科研等合作项目。
提升学术影响力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校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 力。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社会服务与社会责任:鼓励高校师生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责任,提 升高校的社会形象与地位。同时,高校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政府决
策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以上思考与实践,可以进一步创新高校管理体制,为构建高校和谐 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06
总结与展望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成果展望
校园氛围融洽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高 校可以营造出宽容、包容、尊 重的多元文化氛围,使师生员 工感受到校园的温暖与和谐。
01
引入绩效管理
在高校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绩 效评估体系,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 02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更合理地配置高校的人力 、财力、物力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产学研结合:深化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提 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营造积极向上校园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
美丽的校园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高校应加大投入,提升校园环境品质,为 师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条件。
丰富校园活动
举办各类学术、艺术、体育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感受校园活力,提高校园文 化凝聚力。
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尊重文化差异:高校师生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应尊重每个人的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 解和包容。
师生关系和谐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师生关系将更 加和谐,彼此尊重,互相关心,共 同促进学术进步和个人成长。
校园安全稳定
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构建和谐 校园,将有效降低校园意外事故发 生率,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 全。
未来发展方向与改进措施
提升师生素质
持续推进师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综 合素质培养,提高师生文明素养

建设和谐校园体制思考

建设和谐校园体制思考

建设和谐校园体制思考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建设和谐校园越来越成为我们所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作为校园中的每一位师生,我们都应该从自我出发,思考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本文将从体制层面出发,探讨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些思考与措施。

一、建立和谐校园管理模式和谐校园管理模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措施之一。

机构、规则和制度是建立和谐校园管理模式的基础,要从校园内部管理开始规范。

学校应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增加办学透明度等。

此外,学校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方法,提高管理的效能,进而更好地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推进民主管理,提高师生参与度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之一就是推进民主管理,增强师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推进民主管理可以通过开展师生代表选举、组建学生会、学生议事会等形式,让师生有机会参与各种校务决策,并且学校需要认真听取师生意见,尊重师生权益,适时为师生的合理要求提供渠道和平台,提高校园内部公平与正义。

三、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前提。

学校应当积极建立起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沟通平台,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这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体竞赛、组织志愿活动等方式进行。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认真解答学生的疑惑,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

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及后果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保障学校安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防为主,制定并完善学校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同时做好安全检查、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校园安全保障能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校园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

只有各方面因素的有力配合,才能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

学校要明确管理目标和需求,提高管理机制的效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通过不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稳健、文明、宜居之地。

关于高校营造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高校营造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高校营造和谐校园的思考
高校营造和谐校园,这是一项持久而又繁琐的工作,是每一位学生、老师以及高校管
理者共同努力的重要结果。

和谐校园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帮助我们一起追
求良好的发展。

我认为,要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做法:
首先,应当增强团结精神,尊重他人,尊重彼此的差异,谦虚和宽容,支持宽容包容
的原则,建立起一种互助互济的氛围。

即学校应当切实做到不因个人政治理念的不同而造
成矛盾,来营造一个可以相容宽恕、尊重彼此的校园环境。

其次,要打造全员参与的良好学习环境,加强课程设置,开设有趣而又有营养的课程,让学生们可以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外活动来参与,让学生们有机会
发挥自己所长,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实践自己的技能,增强自身的灵活性,从而营造
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再次,各级领导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注意分析学生情绪变化,针对具体情况加以现
场解决;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和
谐的校园环境。

最后,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师生关系的沟通交流,用心去感
受和体恤学生的感受,切实把这种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落实到校园环境中来。

总之,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无论是从校园的管理还是学校的艺术课程,都需要每一
位学生、老师以及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方可把责任和目标实现。

只有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下,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和成长的乐趣,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达到和谐校园的最
佳效果。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2000字大学和谐校园是指一个以学术交流、人文关怀、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和谐社区。

它是大学的魂和灵,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学和谐校园需要营造健康、和谐、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

大学要通过文化建设,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思想认识、培养道德素质。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文化墙、文化节、茶话会和各种文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传递文化信息和传承文化传统。

二、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好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大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师生关系,如组织互动式座谈会、开展实践活动、举行聚餐、组织教师学生联赛等,以拉进双方的距离。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和平衡的心态。

目前,很多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危及性,其中学业压力也是其中一个带头大哥。

大学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辅导师团队、健康沙龙等手段,向学生普及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加强志愿服务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志愿服务教育,培养大学生做贡献的精神。

学校可以举办爱心义卖、南山公益活动、乐于助人、参与志愿工作的学生可评优秀志愿者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志愿服务浓郁的氛围。

五、加强校内安全管理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学校应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多方面措施,如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安装监控设备、实施进出校园的严格管理等,保证学校的平安稳定。

总之,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各方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大学和谐校园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缺少,需要全面、细致和效果明显地进行推进。

期望大家共同努力,让大学和谐校园更加美好。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一、引言和谐校园建设是当今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是指学校环境的整体协调,还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关系、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团结合作等方面。

要实现和谐校园建设,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

二、实践1. 建立和谐校园氛围要建立和谐校园氛围,需要从校园文化、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入手。

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关键。

学校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和不良习气,让学校成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教学环境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该提倡公平、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

师生关系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

学校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也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尊重。

2. 开展和谐教育活动为了促进学校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和谐教育活动的开展。

这些活动可以是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节、主题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和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校应该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互信、相互尊重,鼓励师生之间的亲近交流。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师生交流活动、开展师生合作研究、邀请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多种方式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睦。

教师也要注重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鼓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 加强家校合作和谐校园建设还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作,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高校作为一个肩负着培养人才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师生沟通高校作为学习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师生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

而当前的现实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无人可述,与老师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营造一个开放、真诚、互相尊重的沟通环境,通过举办校园活动、开展主题教育、举行聚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师生互动,把学生当做朋友,让学生更容易向老师或辅导员述说自己的想法和困难。

二、加强宿舍管理,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宿舍是学生在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感受校园和谐氛围的重要依据。

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高校的宿舍管理水平不尽如人意,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

例如,五脏俱全的卫生间、嘈杂的环境、宿舍制度的不合理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宿舍管理,建设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加强卫生保洁、完善宿舍设施、合理制定宿舍规定等,保证学生在校舍已有一个安全、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和谐校园进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由于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在就业、学业、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学生面对挑战,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迫切需要高校治理者的重视。

如今,在很多大学校园,由于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忽视,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并增加了治理方面的难度。

故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创新心理咨询与治疗机制,构建心理健康方便快捷的网上平台,提供快速专业的服务,能真正体现实质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校园文化、艺术和体育氛围的建设文化、艺术和体育是高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高校塑造和谐校园岛国的重要手段。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
挖掘和传承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精神和学校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 涵。
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质
通过举办高品质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科技节、艺术展览等以及鼓励学生参与 社团活动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还要鼓励学 生自主策划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
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责任人,确保校园安全管 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开设安全课程等方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 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
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确保校园安全稳 定。
和谐校园的特点
充满活力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师生们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 创造力和潜能。
公平公正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地方 ,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 会。
团结友爱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地方 ,师生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关 爱。
环保节能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环保节能的地方 ,师生们在这里可以积极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增强学校竞争力
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吸引优秀师资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 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增加生源吸引力
优秀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环境可以吸引更多优 秀的生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对化解高校矛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精选5篇)

对化解高校矛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精选5篇)

对化解高校矛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精选5篇)第一篇:对化解高校矛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对化解高校矛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王剑敏闻曙明严志(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苏州215006)摘要:本文从社会转型论的视角认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协调化解矛盾。

当前高校内部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有效化解这些矛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的能力;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建构化解矛盾的稳定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矛盾化解;和谐校园;构建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Reflections on the Solution of a University’s Contradictions and Forma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WANG Jian-min, WEN Shu-ming, YAN Zhi(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Abstract: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forma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 is the solution of its contradictions.A university’s contradictions result from various causes.To resolve them and form a harmonious campus, the university leaders ability to coordinate various relationships and interests must be enhanced, the university’s system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resolving contradictions strengthened, and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work brought into full play.Key words: solution of a contradiction;harmonious campus;formation“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师生互动
北京大学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开展师生共建 项目、组织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与 合作。
社会服务
北京大学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 务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清华大学的和谐校园建设
科技创新
清华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立科技创 新基金、组织科技竞赛等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
未来研究可以从更广泛的视角探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如跨文化比较 、国际交流等。
02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挖掘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机制,探究其与社会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03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具体实践,总结成功经验,为 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04
未来研究可以加强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 探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02
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校园的定义
和谐校园是指一个充满和谐氛围、师生融洽相处、资源有效 利用的校园环境。它不仅表现为校园内外部环境的整洁、美 观,更表现为全校师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融洽与 协调。
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平 衡,以及学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促进,从而为师生的成长和 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促进师生发展
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 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高教
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提升学校形象
和谐校园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提高学校的声誉 和影响力。
推动社会和谐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 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促进整 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 义。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前言大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是培养未来领袖人才的关键环节。

而为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大学并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责任。

因此,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难点之一。

建立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想要校园文化建设能够顺利推进,需要涉及到的层面包括:1.学校玄关和主要场所的艺术装饰、雕塑和宣传栏,要引起师生注意,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2.举行各类讲座、专题讲座、兴趣班等活动,以满足学生在不同方面的需求。

3.多元化的文化交流项目,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校内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校园安全问题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学校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保障校园内部的稳定与安全。

以下是一些保障校园安全的举措:1.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制度体系,协调各种安全防范资源,包括人员、技术和物资。

2.加强安全防范宣传,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完善校园课外活动管理规定,严格标准,加强监管,确保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4.建立公平公正的校内冲突解决机制,及时解决校内纷争,维护校园稳定和谐。

社会责任现代大学对社会的责任不仅在于培养优秀的硕士、博士和学生,还包括为社会贡献所需的技术和经验。

构建和谐校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校内,更需要大学发挥社会责任。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积极推广科技和理论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贡献智力和力量。

2.加强与地方社区的联系,以促进沟通交流、加强相互合作、助力地方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3.制定校内志愿者服务计划,让大学生义工走出校门,到社区为社会提供更多帮助。

总结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安全的保障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

2013年第3期■杜越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一、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

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高校的调整、合并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合理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进一步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就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

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看,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首先,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

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率先垂范。

其次,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而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让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再次,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建设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从校园内部要求来说,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不仅是培养合格接班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而且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作者:陈宗贵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22期[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高校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现实课题。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为把高校建设成和谐校园和精神家园,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认识,强化四种意识,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才能有效地实施和谐校园建设工程,加速推进建设进程。

[关键词]和谐校园强化意识内涵建设[作者简介]陈宗贵(1962- ),男,湖南常德人,东华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部,副教授。

(江西抚州 344000)[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052-0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肩负着教育人、培养人重任的高校,更应从战略的高度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坚决贯彻落实。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形态和运行机制等客观因素的变化,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必随之更为艰巨。

为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深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认识。

从高校的特殊地位和工作特点出发,笔者认为,应强化四种意识,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才能有效地实施和谐校园建设工程,加速推进建设进程。

一、强化学术意识,在求高的学术氛围中实现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首先要遵循的一项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

就高校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把教师和学生看做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通过教与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

高校是名师汇聚、大师云集的地方,大学内在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就是它的文化影响,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时间的积淀而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成才根基,这种文化通过其教师的教学及其学术成果的辐射功能对学生和社会产生影响。

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它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一种精神活动,无论是大学师生之间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活动,还是师生之间的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感染、同化、模仿、熏陶活动,都是一种学术活动。

师生在学术活动中实现知识传递、智力开启,在学术氛围中实现道德感染、思想同化,在学术环境中实现精神融通、品德模仿。

因此,和谐校园建设理应成为学术活动与大学生思想品格发育的结合平台,从而激活教育功能,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学生思想品格养成的重要资源,将和谐校园建设渗透到求高的学术氛围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切精神活动的实践都证明,偶像的作用是巨大的。

许多成功人士都在青少年时代受到过偶像的激励,许多优秀思想品格的养成都离不开偶像的召唤。

高校作为知识与精神的圣殿,许多学术大师都成为学生的偶像。

这些学者对于高校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传播前沿科学知识、引导尖端学术研究,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崇高的精神追求,特别在当前,在东西方各种思潮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师们那种不为环境所扰、不为物欲所累,淡泊、宁静、求真、奉献的精神境界,对于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引导作用。

认识到这一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着力点应强调教师必须具备学识渊博、学业精深、学风正派的品质,必须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学校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以加强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二、强化责任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先进理念和育人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全社会的共同建设。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在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力量,也是育人的主体力量。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

同时,教师还主要从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学科教学活动直接渗透着德育,在学生的培养和人格发展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

教师、学生、教育影响等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总是以育人为指向。

因此,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就成为必然。

爱因斯坦说得好:“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善的鲜明辨别能力。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专业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当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作用的发挥。

要把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渗透到教师工作的各个领域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老师,使和谐校园建设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具体而言,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科特色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也可以发掘学科本身隐含的科学精神、务实态度、创新思维、协作意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教与学的交融,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过程,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成为他们全面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思想的渗透、职业道德的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渗透及道德因子的随机渗透等。

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

当每位教师都对自己充满了责任感时,他们就可以把这种责任感提升到国家责任感的高度;如果每位教师的道德责任感都上升到了这个高度,那么他的感召力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当中去;当每位学生也建立起自身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时,我们的校园就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三、强化沟通意识,在师生双向互动中化解各种矛盾及不和谐因素高校作为社会思想、文化、知识和人才的高地,理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范。

高校面临着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撞击,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校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构建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任务更为艰巨。

以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己任的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难度无疑会不断加大。

然而,只要我们把握这一新的形势和特点,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强化沟通意识,利用高校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独具优势的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的特点,就能将建设活动融入教与学、师与生的双向互动中,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通过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爱岗敬业、精心施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要突破传统师生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以服务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教师要破除不必要的师道尊严,加强与学生在思想、情感、知识、人生体验、兴趣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对学生要做到以诚相待、平易近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要以极大的耐心给予关心和帮助,切忌挖苦、讽刺、训斥。

在与学生交往中,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展现个人魅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信其人、服其理”。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消除不和谐因素,预防不测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的稳定。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手段有很多种,因人而异。

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手段有三种:首先,是在沟通中给学生以微笑。

“微笑是和谐最好的表现形式”,只要在相互交流中教师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就可以在不经意间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不信任感,化解学生的紧张心理。

其次,是在沟通中时刻保持倾听的状态。

倾听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倾听是促进和谐的有效融合剂”,倾听对方诉求要耐心,在倾听中了解对方,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最后,是在沟通中适当地给予学生赞美。

“赞美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硕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和工作学习成就能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的每一句赞美之词,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加倍的努力来回报教师的赏识。

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强化管理意识,在加大管理力度中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不是在无序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各级管理者加强协同管理才能达到的。

因此,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强化管理职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师生权益保障机制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在校党委领导下进行,党委要把和谐校园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强化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党委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成为促进和谐的表率。

强化管理与校园和谐并不矛盾,有人认为严格管理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相反,放松管理,必然会乱象环生,工作失序,各自为是,产生诸多矛盾,影响校园和谐。

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各方协调、全员参与的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形成目标明确、行为规范、动作协调、公正透明、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时,必须注意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学校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从而增强师生的安全感,确保学校稳定。

和谐校园的外部形态表现为生态环境的优美、整洁、舒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学校应加强美化环境建设,制定校园建设与绿化、美化规划,达到建筑物格调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同时,还应维护好公共环境卫生,对于那些损坏树木花草、乱扔果皮纸屑、乱吐痰、乱刻乱画等影响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除了教育外,还要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争取把学校建设成校风端正、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校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