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中国文字的起源

(1)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和铭文。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共发现甲骨文字有五千多个。

2.书法字体的演变

3.历代书法名家

(1)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2)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和行书,被后代尊为“书圣”。

(3)唐代: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的三位书法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而怀素和张旭的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

(4)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5)元代:书法家首推赵孟頫,创赵体,明代出现文征明和董其昌等书法家。

二、画中有诗

1.演变

(1)石器时代:陶画、岩画和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

(2)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分类

(1)按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2)按表现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3.特点

(1)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它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及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三、金声玉振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

五、戏曲

1.历史渊源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2.发展演变

(1)宋代: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2)元代: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是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

(3)明代:传奇剧逐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昆山腔的“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戏曲舞台上的主腔。

(4)清代: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①形成:徽戏与汉戏相互融合,并吸取昆曲、秦腔等其他剧种的艺术优点和特长而形成。 ②特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

③地位: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1.中国古代的汉字和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与演变:

①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②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③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 (2)书法:

①阶段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②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鼎盛;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完全成熟。

2.文人画的特点

中国“文人画”,有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其突出特点是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三

(1)依据图一《兰亭序》,谈谈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

(2)图二书法有何特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图三这幅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

提示:(1)王羲之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继承汉魏雄奇伟丽的传统,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飘逸潇洒,浸透了晋人诗文、绘画、雕塑“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神韵,达到了当时士大夫追求的美的极致。

(2)特点:图二的书法是楷书,豪迈雄壮,笔画详备,结构严整,重视规范和法度。反映了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折射到文化上便是讲究规范法度。

(3)张旭的书法狂放不羁,这与当时的时代风貌有密切关系。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

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与自信,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拓展升华]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对点训练]

在书法艺术方面,“宋四家”各有千秋。下列图文信息( )

苏胜在趣 黄胜在韵 米胜在姿 蔡胜在度 A .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 .体现作者个性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C .表现封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标志宋代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峰

解析:选B 材料中各种书法的“趣”“韵”“姿”“度”并非是社会矛盾的反映,而是个性的表现,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从书法中无法看出文人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故C 项错误;不能因为书法风格多样就判定其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峰,故D 项错误。

命题角度:1.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

2.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

[典题例析]

[例1]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