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变特点:肺组织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症 属急性传染病 空气传播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军团菌 (2)发病机制:
军团菌→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黏附,吞噬 →不被杀灭,增生繁殖→细胞破裂,释放酶和细胞 毒因子→损伤肺组织
2、病理变化
(1)镜下: ① 肺组织和细支气管坏死 ② 大量纤维素、中性粒细胞渗出 ③ 脓液形成 ④ 崩解组织中见较多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⑤ 晚期坏死组织机化,间质纤维化
小 脓 肿
(2)肉眼: 肺体积增大、质变硬,表面粗糙 切面:病灶片状或团块状,边缘模糊,暗灰色 严重的见肺脓肿形成
三、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
病理变化:间质性肺炎 (间质的非特异性炎症)
(1) 间质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肺泡间隔明显增宽
(2) 肺泡腔内一般无渗出或少量浆液
4、并发症
(1)肺肉质变: (机化性肺炎)
机体抵抗力下降→中性粒细胞数量过少→纤维 素不能被完全溶解→由肉芽组织机化→病变肺组织 呈褐色肉样外观,质韧象肉。
(2)胸膜肥厚粘连 (3)肺脓肿及脓胸 (4)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5)感染性休克
(二)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病毒性肺炎
严重病例
(1)肺泡腔有渗出物 (2)透明膜形成:渗出物的血浆蛋白在肺泡中受空气压 迫挤压成薄膜,紧贴肺泡壁内面,形成均质红染物质。
透明膜
严重病例
(1)肺泡腔有渗出物 (2)透明膜形成:渗出物的血浆蛋白在肺泡中受空气压 迫挤压成薄膜,紧贴肺泡壁内面,形成均质红染物质。
严重病例
(1)肺泡腔有渗出物 (2)透明膜形成:渗出物的血浆蛋白在肺泡中受空气压 迫挤压成薄膜,紧贴肺泡壁内面,形成均质红染物质。 (3)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融合成多核巨细胞。
通过肺泡间孔蔓延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肺炎链球菌
(2)诱因: 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 (3)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肺泡内繁殖
Ⅰ型变态反应
毛细血管壁扩张,通透性↑ 浆液渗出
纤维蛋白原渗出 波及肺大叶
通过肺泡间孔蔓延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肺炎链球菌
(2)诱因: 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 (3)发病机制:
③ 代偿性肺气肿 (2)肉眼:病灶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色暗红或 带黄色,严重者,病灶融合形成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4、并发症:
(1) 呼吸衰竭 (2) 心力衰竭 (3) 肺脓肿和脓胸 (4) 支气管扩张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1)充血水肿期 (1-2天) ① 形成: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浆液渗出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 B、肺泡腔:大量浆液渗出
3、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充血水肿期 (1-2天) ① 形成: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浆液渗出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 B、肺泡腔:大量浆液渗出
(3)灰色肝样变期 (5-6天) ① 形成:变态反应达到高峰并逐渐减弱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充血消退。 B、肺泡腔: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纤维素丝 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中的纤维素网相连
(3)灰色肝样变期 (5-6天) ① 形成:变态反应达到高峰并逐渐减弱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充血消退。 B、肺泡腔: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纤维素丝 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中的纤维素网相连
(3)病变过程中无肺组织结构的破坏。
4、并发症
(1)肺肉质变: (机化性肺炎)
机体抵抗力下降→中性粒细胞数量过少→纤维 素不能被完全溶解→由肉芽组织机化→病变肺组织 呈褐色肉样外观,质韧象肉。
4、并发症
(1)肺肉质变: (机化性肺炎)
机体抵抗力下降→中性粒细胞数量过少→纤维 素不能被完全溶解→由肉芽组织机化→病变肺组织 呈褐色肉样外观,质韧象肉。
肺大叶:叶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 肺小叶: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 肺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所属的范围直至肺泡。 肺间质:支气管、肺泡壁周围的结缔组织。 肺实质: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及终末大量肺泡。 小气道:直径在2mm以下的小、细支气管。
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单层 黏膜层
包涵体
(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drome, SARS)
1、病因: 新型冠状病毒
2、传播途径 近距离飞沫传播及直接接触便、尿、血等
3、临床表现 (1)高热为首发症状,>38℃ (2)干咳,少痰,严重的出现呼吸窘迫 (3)主要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1、概述
(1)病变特征: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纤维素性 炎症,病变常从肺泡开始,迅速波及部分或整 个肺大叶,下叶多见。
1、概述
(1)病变特征: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纤维素性 炎症,病变常从肺泡开始,迅速波及部分或整 个肺大叶,下叶多见。
1、概述
(1)病变特征: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纤维素性 炎症,病变常从肺泡开始,迅速波及部分或整 个肺大叶,下叶多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尘埃沉着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癌
Section 1
Pneumonia 肺炎
概述:
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分类依据
病因 性质 病变部位 范围
一、细菌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2)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主要 症状为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 锈色痰,自然病程7-10天,预后一般好。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肺炎链球菌
(2)诱因: 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 (3)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肺泡内繁殖
Ⅰ型变态反应
毛细血管壁扩张,通透性↑ 浆液渗出
纤维蛋白原渗出 波及肺大叶
麻疹病毒肺炎,多核巨细胞较多(巨细胞肺炎)
巨细胞
(4)病毒包涵体 ① 圆形或椭圆形,约红细胞大小,均质或细颗
粒状,其周围常有一清晰的透明晕。 ② 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 ③ 呼吸道合胞病毒→胞浆内(嗜酸性) 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胞核内(嗜碱性) 麻疹病毒→胞浆、胞核内
(2)红色肝样变期 (3-4天) ① 形成:变态反应增强,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 更加明显,纤维蛋白原渗出。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大量红细胞、一定量的纤维素
(2)红色肝样变期 (3-4天) ① 形成:变态反应增强,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 更加明显,纤维蛋白原渗出。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大量红细胞、一定量的纤维素
4 、病理变化
(1)肺部: ① 特点:间质性肺炎 ② 严重的病毒性肺炎表现:
弥漫性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内可见大量脱落 和增生的上皮细胞
肺组织严重充血出血,水肿 肺内小血管发生纤维素样坏死伴血栓形成。
微血管见纤维素性血栓。
(2)免疫系统: 脾脏和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3)心、肝、肾、肾上腺:不同程度变性、坏 死和出血。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病因 年龄 开始部位 病变范围 性质 肺泡破坏 胸膜炎 并发症 临床
大叶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 青壮年 肺泡 肺大叶 纤维素性炎 () (+) 少 实变体征明显
小叶性肺炎 化脓菌
小儿、老人 细支气管、肺泡
肺小叶 化脓性炎
(+) ()、融合性可能有
多 无实变体征
(三)军团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nia)
③ 肉眼: 病变肺叶肿胀、暗红色,质实如肝。
④ 临床病理联系:
A、毒血症:高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B、呼吸道症状:咳嗽、咳铁锈色痰。 C、缺氧:发绀 D、渗出物中可检出肺炎球菌。 E、X线:大片致密阴影。
(3)灰色肝样变期 (5-6天) ① 形成:变态反应达到高峰并逐渐减弱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充血消退。 B、肺泡腔: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纤维素丝 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中的纤维素网相连
细菌侵入肺泡内繁殖
Ⅰ型变态反应
毛细血管壁扩张,通透性↑ 浆液渗出
纤维蛋白原渗出 波及肺大叶
通过肺泡间孔蔓延
3、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充血水肿期 (1-2天) ① 形成: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浆液渗出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 B、肺泡腔:大量浆液渗出
3、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崩解,释出蛋白水解酶,溶解纤维素,咳出或被淋 巴管吸收,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
② 镜下: 肺泡逐渐恢复正常 ③ 肉眼:实变病灶消失,肺组织结构恢复正常 ④ 临床病理联系: 症状、体征逐渐消失。
说明:
(1)大叶性肺炎本质:肺泡的纤维素性炎。 (2)由于抗生素的干预,目前很少见到典型的 四期病变过程。
固有层: 大量弹性纤维
支气管壁 黏膜下层 混合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膜
C 形软骨环,弹力纤维(支架) 平滑肌束:缺口处
Ⅰ型上皮:与内皮细胞、基底膜组成气血屏障
肺 泡
Ⅱ型上皮: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表面张力
肺泡间孔:使相邻肺泡相通
呼吸道防御机制: (1)纤毛:排出异物 (2)杯状细胞、腺体:黏液屏障 (3)上皮细胞、浆细胞分泌sIgA:杀灭病原微生物 (4)肺巨噬细胞:清除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
② 镜下: 肺泡逐渐恢复正常
(4)溶解消散期 (1周后,持续1-3周)
① 形成:机体防御功能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 崩解,释出蛋白水解酶,溶解纤维素,咳出或被淋 巴管吸收,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
② 镜下: 肺泡逐渐恢复正常
(4)溶解消散期 (1周后,持续1-3周) ① 形成:机体防御功能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
四、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一)概念: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
(二)病理变化: 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肺泡腔内一般无渗出物
Section 2
Chapter 7
DISEASE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左右主支气管


叶支气管

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肺泡 肺泡囊 肺泡管 呼吸细支气管
构成:鼻→终末细支气管
导气部

作用:通畅、净化


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统 呼吸部
作用:气体交换
肺大叶:叶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 肺小叶: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 肺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所属的范围直至肺泡,
③ 肉眼:病变肺叶肿胀、暗红色,切面可挤出 泡沫状血性浆液。
lobar pneumonia(大叶性肺炎)
④ 临床病理联系:
A、毒血症: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B、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 C、渗出液中可检出肺炎链球菌。 D、X线:片状模糊阴影。
(2)红色肝样变期 (3-4天) ① 形成:变态反应增强,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 更加明显,纤维蛋白原渗出。 ② 镜下: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大量红细胞、一定量的纤维素
1、概述: (1)化脓菌引起,肺小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主要发生在小儿、老人
2、病因机理:
(1)病因:化脓菌 (2)诱因: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受损
3、病理改变: (1)镜下: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① 细支气管: A、黏膜上皮坏死、崩解、脱落 B、管壁及周围间质充血水肿,弥漫中性粒 细胞浸润 C、管腔内脓液形成
③ 肉眼: 病变肺叶肿胀,充血消退,灰白色, 质实如肝,切面干燥粗颗粒。
④ 临床病理联系:
A、毒血症减轻 B、呼吸道症状:咳嗽、咳黏液脓痰 C、缺氧改善
D、渗出物中检不出肺炎球菌 E、X线:片状模糊阴影
(4)溶解消散期 (1周后,持续1-3周)
① 形成:机体防御功能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 崩解,释出蛋白水解酶,溶解纤维素,咳出或被淋 巴管吸收,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
小叶性肺炎
② 肺泡: A、上皮坏死、崩解、脱落 B、肺泡壁充血水肿,弥漫中性粒细胞浸润 C、肺泡腔内脓液形成
③ 代偿性肺气肿
② 肺泡: A、上皮坏死、崩解、脱落 B、肺泡壁充血水肿,弥漫中性粒细胞浸润 C、肺泡腔内脓液形成
③ 代偿性肺气肿
② 肺泡: A、上皮坏死、崩解、脱落 B、肺泡壁充血水肿,弥漫中性粒细胞浸润 C、肺泡腔内脓液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