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社会、人文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市的人文环境
昭通人文
邮编:650000
区号:0870
面积:面积23021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467万
位置:云南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下游
气候:昭通受金沙江水系的切割,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高低差异大,北部雾气沉沉,日照时数少;南部降雨量少,积温多,致使南北两部分的整个生物群落各具鲜明的特色。
行政区划:全市辖昭阳区及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水富县10县1区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幅员 2.3万平方公里。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区10县172个乡镇(办事处)。2004年末总人口524万人,有彝、苗、回等23个少数民族52万人。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后,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近现代以来,这里曾诞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早在1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后,昭通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著名的“陆上南丝绸之路”的要冲和云、贵、川三省经济、文化交汇重地。在历史上为加强中原与云南的联系,为西南地区的开发和繁荣起过重要的作用。
历史
昭通历史悠久,西周末年的“望帝”在这里带领他的部落崛起,教民务农;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李冰在云南开凿“五尺道”,自此,云南地区开始接受中原的文明,而昭通正处在“五尺道”的枢纽位置。昭通境内各地海拔差异较大,基本属于高山立体气候,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昭通山地资源丰富,各种山珍以及水果十分丰富,而且还是中草药之乡。
昭通境内少数民族众多,热爱音乐和舞蹈,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而且少数民族有不少盛大的节日,在这些日子里少数民族人民美妙的音乐和曼妙的舞姿让节日变得异彩纷呈。昭通也养育了许多名人志士,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当属被中央军委确认为共和国33位军事家的罗炳辉将军。将军故乡昭通彝良县,建有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昭通市昭阳区市内,也建起了以将军命名的广场。
昭通人文历史
根据1982年至1983年文化部门对全区境内进行的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境内存有古人类遗址、古城址、古建筑(会馆、庙宇)、古墓群、近代水利设施、古街道、外国传教士遗迹等等二百余项。出土和传世文物2000余件。经过普查筛选,对有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上报政府立项保护。现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共23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过山洞古人类遗址、清官亭、龙云故居。市级保护单位五个:思波楼、大龙洞
市院、卢氏宗祠、象鼻岭、卧洪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五个。23个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昭阳区26个乡镇办事处。
北边以辕门口为中心至北闸大龙洞共有清官亭、大龙洞、卧洪桥、过山洞等一线文物景点。在北城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半边街西式建筑、北正街四川建筑、大吉街内的民居及栅栏门、四合院等。李家祠堂这些是昭通多元文化的真实写照。南门有文庙、汉孟孝琚碑、东晋霍承嗣壁画墓、陕西庙、恩波楼、烈士陵园、凤凰山、龙云故居、卢氏祠堂。西门有陡街、西街、西狱庙(蒙泉乡)、龙绳武小洋房、老昭通城遗址(土城乡)。
东门有牧师楼、象鼻岭古墓群(是我省在一个文物保护点上有多民族墓葬,还有早至汉代的土坑墓、封土堆墓、梁堆墓、崖墓等现存的保护单位)诸葛营、张家营墓群等。
其它乡镇还遗留许多遗迹,他们是:北沙地梁子汉墓群、守望乡的八仙清真寺、宋家清真寺、文家老包汉墓群及大顺墓址、景风公园等。洒渔乡的营盘古墓群、大桥小湾子崖墓群、巡龙野猫洞新石器遗址、巡龙冶炼遗址、遇仙洞等。乐居中河的象化石遗址、仁和的梁堆墓群等。
早在五万年前“昭通人”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发展进化这一漫长的进程中一路走来,他们继往开来,在这片古老而诚实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从人类社会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再进入封建社会。汉晋时期,昭通称朱提,760多年的盛衰兴亡,浮沉荣辱,是一部让人品读、回肠荡气的断代史。朱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的融汇、演变。蕃盛都遗留在今天的文物遗迹中。如:秦开五尺道,汉设置犍为郡,文齐穿龙池,朱提银矿开采,诸葛亮平定南中提出的“抚和”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创立夷汉部曲。以农为本,兴水利,劝农桑,移民屯垦,安家富国,富民强政等,使朱提的政治、经济、军事、商贸达到空前鼎盛,文化艺术更加繁荣。“其民好学”从盖房、烧陶、制作青铜器、壁画墓、画像砖、三联印、双鱼洗演义出了相当史学家梦萦魂绕,心驰神往,永久不衰的话题。
这样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是昭通人民的骄傲,因为有它,昭通人才倍出,如魏定昭通府科考中试第三位举人:吕清,道光十七年元,主讲凤池书院,而最让吕清骄傲的是他的外孙饶起孝以诗闻名世,一副清官
亭对联成了万人吟诵的千古绝唱。者点水无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间尘不染,何人更踏软红来?谢文翘(翰林),谢崇基对地方文化做出了最大贡献。汉孟孝琚碑是他运到凤池书院保存,并撰写跋文:“寰宇稀世之奇珍”、“海内第一石”得以传世。有清代昭通士林群星璀璨。民国时期,风云际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小昆明”不仅仅指昭通已成为云南第二大城市,也隐喻了昭通与云南权力中枢的特殊关系。
龙云、卢汉积极投身护国运动,昭通籍官兵舍生忘死,奋勇冲杀,百余人慷慨捐躯。在护国之战昭通人留下了波澜壮阔的一页,而龙云、卢汉投考云南讲武堂,在护国讨袁的战斗中显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由于军阀割据,云南一度混乱动荡,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1928年龙云彻底控制了云南军政财文大权后,昭通才获得稳定发展。
七七事变后,龙云赴南京开会,会上他慷慨陈词“为救民族生存,当尽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期挽救危亡”。仅用28天完成六十军护编奔赴台儿庄。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祖国完整,捍卫了民族的尊严。龙云、卢汉经历了我国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大变革时期,他们的一生是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昭通的人文盛景数不胜数,自清雍正改土归流后百年间,昭通社会安宁,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文人士子吟诗作对,留下了“昭阳八景”的记述:龙潭印月、锦屏彩霞、花依酒路、红山莺声、九龙奇珠、八仙倒海、柳闸含烟、利济浮光。(乾隆、嘉庆年间)新昭阳八景:龙洞吸月、花苹食鹿、珠泉永碧、宝山环翠、雨公云寰、洒渔烟柳、凤岭飞霞、恩波蜃影。
有些在随着岁月流逝中已被淹没,但有的景致却因其卓而不群的风光和博大正影响着现代人。如:大山包的黑颈鹤、鸡公山、洒渔烟柳、渔洞小库、花突破大桥、样板苹果园、蔬菜园,原始的村落、农家小院、原汁原味的唱书、剪纸、山歌、四筒鼓、民间的民俗的文化溶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们要让这样的作品永远留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