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对于所有的高中生来说,要学好这门学科,却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大多数高中生对数学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又不得不学。“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成了学子们问得最多的问题。而

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便成了教师们的难题。很多人便单纯的认为要学好数学就是要多做

题,见的题多了,做的题多了,自然就熟练了,成绩就提高了!于是,“题海战术”便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熟话说,“熟能生巧”,当然,多做体肯定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好处。但长期这样,只会使数学越来越枯燥,让学生越来越厌烦,于是出现厌学、抄作业等现象。

众所周知,数学题是做不完的。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还是要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工夫。要利用书本上有限的例题和习题来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一切有用条件,进行对比、联想,

采取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探索性、灵活性、独创性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另外,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

自然增强,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中,兴趣油然而生。

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学过程的重点不外乎为:讲解定义推导公式,例题演练,练习,及习题的安排。下面就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教学中的运用谈谈我个人

的几点看法。

一、在公式的推导中运用一题多解

数学的公式在数学的解题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并且,要学好数学,就必须

熟练的运用公式。但很多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对公式的推导往

往不够重视。其实,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一种解题的方法,或是一种解题技巧。我们如

果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一题多解的话,就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同时掌

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也便于公式的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通项公

式a n=a1+(n-1)d 时,

方法一:

a2a1 d

a3 a2 d a1 2d

a4 a3 d a1 3d ⋯⋯⋯⋯⋯⋯⋯

由此得到a n=a1+(n-1)d

方法二:

有等差数列定义知:a n a n 1 d

所以有a n 1a n 2 d

a

n 2a

n 3

d

⋯⋯⋯⋯⋯

a3a2 d

a2a1 d

累加得a n a1n 1 d 从而得到a n=a1+(n-1)d

方法二就是我们常用的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累差法。这样的话,学生对这个公式

的产生过程印象就更深刻,对公式也就更难忘。另外,在记忆公式的同时,也学到了

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路,更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这种实例在高中阶段的新课

教学中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二、在例题讲解中运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变式在教学之中,往往能起到一座桥的作用,在最近发展区之中能把学生从已知的彼岸渡到未知的彼岸。一题多解,一道数学题,因思考的角

度不同可得到多种不同的思路,广阔寻求多种解法,有助于拓宽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

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题多变,对一道数学题或联想,或类比,或推广,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题目,甚至得到更一般的结论,积极开展多种变式题的求解,

哪怕是不能解决,有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增强学生面

对新问题敢于联想分析予以解决的意识。在例题讲解中运用一题多解和一题

多变,就不用列举大量的例题让学生感到无法接受。而是从一个题中获得解题的规律,技巧,从而举一反三。

下面仅举一例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说明:

例:已知 x、y≥0 且 x+y=1,求 x2+y2的取值范围。

解答此题的方法比较多,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思想方法,以作示例。

解法一:(函数思想)由 x+y=1 得 y=1-x ,则

2 2 2 2 2 1

2

1

x +y = x +( 1-x ) =2x -2x+1=2(x-2 ) +2 由于 x∈[0 ,1]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

1

2 2 1

2 2

当 x=2 时, x +y 取最小值2 ;当 x=0 或 1 时, x +y 取最大值 1。

评注:函数思想是中学阶段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揭示了一种变量之间的联系,

往往用函数观点来探求变量的最值。对于二元或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往往是通过变

量替换转化为一元函数来解决,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我们已经有比较深的函数理论,函数性质,如单调性的运用、导数的运用等都可以求

函数的最值。

解法二:(三角换元思想)由于x+y=1, x、 y≥ 0,则可设

2 2

π

x=cos θ, y=sin θ其中θ∈ [0 ,2 ]

则x2+y2 = cos 4θ +sin 4θ=(cos2θ+sin 2θ)2- 2 cos 2θ sin 2θ

1

2 1

2

=1 -2 (2sin θ cosθ)=1-2 sin 2θ

1 1- cos4θ 3 1

=1-2 × 2 = 4 + 4 cos4 θ

于是,当 cos4θ=-1 时, x 2+y 2

取最小值

1

2 ;

当 cos4θ=1 时, x 2 +y 2 取最小值 1。

评注: 三角换元思想也是高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通过三角换元就将问题转化为三角恒等式变形后来解决,而三角恒等变形却有着一系列的三角公式,所以运用三角换元解决某些问题往往比较方便。

解法三: (对称换元思想)由于 x+y=1, x 、 y ≥ 0,则可设

1 1 1 1

x=

2 +t , y=

2 - t ,其中 t ∈[ -2 ,2 ]

2

2

1

2 1 2 1 2 2

1

于是, x +y = (2 +t ) +(2 -t ) =2 +2t

t ∈ [0 ,4 ]

2 2 2 1 2 1 2

2

所以,当 t =0 时, x +y 取最小值 2 ;当 t =4 时, x +y 取最大值 1。

评注: 对称换元将减元结果进行简化了,从而更容易求最值。

这三种方法,在本质上都一样,都是通过函数观点来求最值,只是换元方式的不同而已,也就导致了化简运算量大小不同,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运用,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解法四: (运用基本不等式)由于 x 、y ≥0 且 x+y=1

(x+y ) 2 1 1 则

xy ≤ 4 = 4 ,从而 0≤ xy ≤4

于是, x 2+y 2=(x+y )2 -2xy=1-2xy

2 2

1 2

2

1

所以,当 xy=0 时, x +y 取最大值 1;当 xy=4 时, x +y 取最小值 2 。

评注: 运用基本不等式可以解决一些含有两个未知量的最值问题,但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同时满足。

解法四: (解析几何思想)设 d= x 2+y 2 ,则 d 为动点 C ( x , y )到原点( 0, 0)

x y 1

的距离,于是只需求线段

x 0

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和最小距离就可。

y 0

y

当点 C 与 A 或 B 重合时, d =1,则( x +y ) =1

1

B

max

2

2

max

2

22

1

C 当 OC ⊥ AB 时 d min = 2

,则( x +y )min =2

O

A

1 x

评注: 用几何的观点研究代数问题,可以加强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养成,使学生

在数和形的理解把握好一个联系的尺度, 能够由数想到形的意义, 由形想到数的结构,从而达到快速解决这类问题的目的。事实上,有许多解析几何最值问题和代数中许多

最值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解决,这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解法五:(数形结合思想)设 x 2 +y 2=r 2(r >0),此二元方程表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动圆,记为⊙ F 。 x y 1

于是,问题转化为⊙ F 与线段 x

y 0

y

1 B

A

O

1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