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 中国当代戏剧思潮

13 2 中国当代戏剧思潮
13 2 中国当代戏剧思潮

第二节中国当代戏剧思潮

?中国当代戏剧思潮的演变

?一、现实主义戏剧思潮主要特征与表现

?1、50年代、60年代戏剧概述

?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是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1958年至1976年是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时期;

1977年后中国当代戏剧进入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戏曲、话剧和歌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三大主要剧体。

?2、文革时期的八个样板戏

?这八部“样板戏”是: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和《奇袭白虎团》,

?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以及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

?《人民日报》对这次会演评价说:“八部革命样板戏突出地宣传了光焰天际的毛泽东思想,突出地歌颂了工农兵。这次会演是革命文艺史上的一件大事,大长了无产阶级志气,大灭了资产阶级威风……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由于把这些剧目当成了“样板”,因此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推广。

?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杜鹃山》

?3、新时期的戏剧

?1)揭批“四人帮”

?《枫叶红了的时候》和《曙光》的问世,标志着话剧创作的再生。

?苏叔阳《丹心谱》、宗福先《于无声处》

?表现人民群众在「文化大革命」中与「四人帮」及其爪牙的斗争

?2)反映新时期现实生活的作品

?《报春花》(崔德志编1978年)

?《未来在召唤》(赵梓雄编剧,1979年)

?《救救她》(赵国庆编剧,1979年)

?《权与法》(邢益勋编剧,1979年〉

?《灰色王国的黎明》(中英杰编剧,1989年)

?3)冲破禁区的作品相继上演

?《爱情之歌》、《原子与爱情》爱情

?《闯江湖》(吴祖光编剧,1979年) 旧艺人人生

?《泪血樱花》、《鉴真东渡》中日关系的故事

?4)人物形象的塑造从“神化”走向“人化”

?梁言明(《未来在召唤》)

?李健、白洁(《报春花》)

?方凌轩、丁文忠(《丹心谱》)

?除此之外还有李龙云《小井胡同》《荒原与人》、沙叶新《陈毅市长》、苏叔阳《左邻右舍》、魏敏等的《红白喜事》、李杰《高粱红了》、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

?社会问题剧:

?1、社会问题剧的恢复,发扬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批判意识空前强化,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2、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参与意识,忧患意识。

?3、艺术性、政治性、社会性溶为一体,使人警醒,关注人的命运、兴趣、人的价值。

?二、实验戏剧思潮主要特征与表现

?最早实验戏剧:《我为什么死了》

?1980年上海的马中骏等人编剧的《屋外有热流》在戏剧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树纲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拷问》、王培公的《wm》、陶骏的《魔方》陈欲航等的《走出死谷》、贺子壮等的《山祭》、沙叶新的《耶稣、孔子和披头士列侬》马中骏的《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老风流镇》、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陈子度等的《桑树坪纪事》。

?90年代的实验戏剧代表人物是孟京辉和牟森。

?孟京辉:《等待戈多》、《秃头歌女》、《坏话一条街》、《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盗版浮士德》等。

?牟森:《彼岸》、《与艾滋有关》、《红鲱鱼》等。

?三、后现代主义戏剧思潮与贬斥文学的戏剧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戏剧思潮主要特征与表现

?1、“精神分裂症”2、同其它艺术相融汇和混合3、即兴、偶发、随即4、戏剧空间的革命——打破戏剧场地演出的界限5、行动性、参与性与政治性6、取消剧本、取消语言,强调肢体语言动作7、艺术上的混杂和拼贴。

?孟京辉的《思凡》将《思凡·下天山》和《十日谈》混合,《放下你的鞭子》和《沃伊采克》杂交,而在《我爱。。。》中则玩起了语言组接。

?《暗恋桃花源》

?个人实验、游戏性质,称之为“另类戏剧”。

?(二)贬斥文学的戏剧思潮主要特征与表现

中国当代戏剧思潮的启示

?“探索戏剧”兴起,主要突破之点在于:在戏剧观念上大力提倡假定性和综合性;在戏剧创作上,以形式革新为先导,追求戏剧结构的散文化,增强器叙述成分;在戏剧表现手法上,则追求戏剧时空的自然转换;对象征、隐喻、荒诞、变形等手法的借鉴运用,以及现代灯光技术的广泛使用;在戏剧内涵上追求对人的内心世界以及所谓潜意识的舞台呈现。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辞海》中的社会思潮解释是:“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涌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核心是一定阶级、阶层价值观念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存在着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拜金主义,新左派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一、中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又一种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以强调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其主要观点,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替身。它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国际性政治社会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社会福利政策和民主化措施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渐传播到中国社会,在知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过分强调价值的多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和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具有消解的负面作用。首先,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实行高福利的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其次,超前推行全民普选制,在缺乏公民社会的条件下,会演变为街头民粹政治,反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社会现代化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而只能批判地吸收其部分理念,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以经济自由市场化为内核并拓展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的现时代承继

20位现代戏剧作家

27、陈静 (1929年——1993年),原名陈允祥,江苏省铜山县人。一级编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他的作品都是自己自编自导的,比如:《宝莲灯》、《小二黑结婚》、《庵堂认母》、《刘伯温结亲》、《双玉蝉》等戏。但是其最著名的要数1955年改编、导演的昆剧《十五贯》,而且此剧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28、范钧宏(1916年——1986年),原名范学蠡,汉族,祖籍杭州,生于北京。浙江杭州人。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而且是戏剧界首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京剧剧本《满江红》、《猎虎记》、《杨门女将》、《白毛女》,《九江口》、《强项令》、《望江亭》、《蝶恋花》、《捉水鬼》,作品集《范钧宏戏曲选》、《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范钧宏戏曲评论选》、《戏曲编剧论集》。 29、王安祈,剧作家。浙江人,1955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中文博士(1985),现为台湾大学戏剧学系特聘教授,国光剧团客席艺术总监。并且被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 学术专长是中国古典戏曲、当代戏曲。 创作《阎罗梦》(与陈亚先、沈惠如合编)、《三个人儿两盏灯》(与赵雪君合编)、《金锁记》(与赵雪君合编,京剧现代戏,张爱玲原著小说)、《王有道休妻》、《青冢前的对话》、《王子复仇记》、《通济桥》、《陆文龙》等多部京剧剧本。以及歌剧《画魂》。讲评剧本:沈杏莲戏曲《长相守》、蒋东敏越剧《如花似玉》、苏逸茹京剧《伍员求剑》[1] 30、陈仁鉴(1913年—1995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我国著名剧作家,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鲤声剧团创始人之一。 他写了现代剧《大牛与小牛》、《三家林》,甚至整理改编了莆仙戏《团圆之后》(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又相继写出了《春草闯堂》(与人合作,由他主笔)、《嵩口令》等名剧。作品莆仙戏《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也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他一生著作等身,起先从事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的写作,中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创作。先有六十八部剧作、三十多篇剧论传世。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了《陈仁鉴戏曲选》《陈仁鉴评传》《陈仁鉴戏剧精品选》。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1、“十七年文学”又指的是1949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3、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4、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周立波。 5、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 6、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7、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的《爸爸爸》的作者是韩少功。 8、《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白嘉轩、鹿子霖和郭举人。 9、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和浩然的《艳阳天》,都将目光对准了农村合作化运动。 10、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又被称为“大连会议”。 11、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的作品分别是表现了“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的《暴风骤雨》和表现了“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山乡巨变》。 12、记录了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3、60年代初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剧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智取虎威山》、《芦荡火种》等。 14、京剧《智取虎威山》取材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5、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唯一一篇不在“褒贬毁誉之间”的小说是《登记》。 16、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包括《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想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蝴蝶》中的张思远以及《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等。 17、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后,许多作家转向历史题材创作,期间的主要成就有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和田汉的《关汉卿》等。 18、朦胧诗派中的“三个崛起“分别指的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邵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9、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20、“山药蛋派“又称为“山西派”或“火花派”。 21、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红灯记》、《沙家滨》、《智取虎威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芦荡火种》。 22、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 23、“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分别指的是梁羽生、金庸和古龙。 24、50年代中期之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社团主要有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蓝星诗社等。 25、今天派的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和顾城,其代表作分别是《回答》、《宣告》;《致橡树》、《祖国啊,亲爱的祖国》和《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等。 26、韩少功、王安忆、梁晓声等作家通常被称为“知青作家”。 27、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三红一创“中,’’三红”指的是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一创”指的是柳青的《创业史》。 28、归来派指的是文革结束后从各处归来的受迫害的作家们的总称,其代表人有《光之礼赞》

2019年继续教育专业课中外教育史题库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 1 .福禄贝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的“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认的教育,从而提出() ?A.适应自然 ?B.全面发展 ?C.创造性 ?D.统一性 ?参考答案:A ? 2 .梁漱溟是()的代表人物。 ?A.生活教育 ?B.职业教育 ?C.乡村教育 ?D.平民教育 ?参考答案:C ? ? 3 .“癸卯学制”文件的正式名称是()。 ?A. ?《钦定学堂章程》 ? ?B. ?《高等学堂章程》 ? ?C. ?《奏定学堂章程》 ? ?D. ?《中小学堂章程》 ? ? ?参考答案:C ? ? 4 .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A. ?持志养气 ? ?B. ?立志乐道 ?

?C. ?克己内省 ? ?D. ?改过迁善 ? ? ?参考答案:A ? ? 5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A. ?荀子 ? ?B. ?孔子 ? ?C. ?孟子 ? ?D. ?庄子 ? ? ?参考答案:C ? ? 6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 ?王充 ? ?B. ?董仲舒 ? ?C. ?贾谊 ? ?D. ?郑玄 ?

? ?参考答案:B ? ?7 .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的最终目的是()。 ?A. ?发展人的个性 ? ?B. ?涵养道德 ? ?C. ?开发“民智” ? ?D. ?造就“完全人格” ? ? ?参考答案:D ? ?8 .夸美纽斯关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念被称为()思想。?A. ?“泛智” ? ?B. ?全民教育 ? ?C. ?和谐发展 ? ?D. ?全面发展 ? ? ?参考答案:A ? ?9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作。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 ?A.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特征及价值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特征及价值 08中师2班史斐20084021072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向前发展的现代中国面一个动荡的大变革的时代,处於这样历史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不同阶级、不同趋向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纷然杂陈,彼此冲突而又互相影响与吸收的复杂面貌。这种情况决定了现代文学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取得自身的辩证发展。在现代文学的历史发轫期,新文学即是通过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在对封建传统文学的猛烈批判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此后,新文学每前进一步,都遇到旧文学的顽犟反抗。从20年代封建主义的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鸳鸯蝴蝶派文学,到30年代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法西斯民族主义文学,直至40年代的战国策派、“勘乱文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汉奸文学,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逆流。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与上述形形色色的文学逆流的斗争,决定著新文学的命运。 新民主主义文学所具有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缐性质,决定了其内部各种成分的文学之间,存在著既团结又斗争的关系。无产阶级和革命民主主义文艺思想同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之间,展开过反覆的讨论和斗争。从20年代的现代评论派,到30年代的新月派、“第三种人”、论语派,直至4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尽管政治倾向十分复杂,就其文艺观而言,则是属於资产阶级范畴的。通过这些讨论和斗争,无产阶级和革命民主主义的文艺从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都获得了更健康的发展,为文学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主流;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也首先是“经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转变,而开始形成起来,然后逐渐的动员劳动民众和工人之中的新的力量”(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如何对待小资产阶级作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对於现代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代文学史上的多次论争都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曾经发生过否定或贬低小资产阶级作家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的“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也有过混淆小资产阶级革命性与无产阶级革命性,放弃或削弱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右的偏差,这两种倾向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正是在纠正上述错误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渐渐团结了大多数小资产阶级作家,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在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小资产阶级作家仍然作为可靠同盟军,与无产阶级作家一起组成了新中国的文艺大军。 “五四”文学革命由倡导白话文开始,就体现了文学必须能为最广大的群众所接受的历史要求。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并提出了“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以表现普通人民生活、改造民族性格和社会人生为文学的根本任务。在创作实践上,出现了中

关于当代中国当代戏剧的一点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当代戏剧的一点思考 序言 不可否认,除戏曲外,中国其他戏剧种类均可称之为“舶来品”,既是“舶来品”,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行为方式,就必须加入“中国式”的精神理念才可去其“糟粕”,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东西,羞羞答答间也总要留存些表象的概念。而在这个“去芜存菁”的过程中,“中国新戏剧”就难免含混了很多西方戏剧所特有的毛发,皮囊。中国人的优点是聪明,谦逊兼大度,但缺点是极好面子,于是乎,随着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中国戏剧也自然在与时俱进中产生了一些自家创立的“新流派”以图标新立异。而此中挂着“某某派系”的羊头,却卖着自家狗肉的勾当,却也曾风靡一时。但大浪淘沙,时至今日,中国当代戏剧界,也就剩下两个人的名字值得一提,一个是戏剧家高行健先生,另一个则是导演林兆华先生。20世纪80年代,两人对中国戏剧的改革作过很多创见性的工作,我那时年纪尚幼,对戏剧还没有什么概念,成年后(90年代中后期),翻阅当时的相关史料,感佩之余,却也唏嘘不已。我愿意将他们称为中国的布莱西特和莱因哈特,但与那对德国挚友不同的是,中国的“柏林剧院”终究还是没有诞生。两人一个西去做了“生活在世界边缘的人—àla lisière du monde”(高行健在接受法国杂志《magazine litt éraire》的采访时谈到过,他是一切价值观之外的—en dehors

de tout jugement de valeur),而另一个虽仍在中国做话剧改革,却因时世变迁,贡献也大不如前(我对林先生极为尊敬,于他对戏剧事业的执着也倍感钦佩,只是有些惋惜)。我无意于 对两位先生作出某种评判,因为我既没有资格如此,而这也不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在这篇文字里,我想分析一下自己对中国当代戏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现状的一些看法,以及对新的戏剧改革作一番浅论。虽可能贻笑方家,但确是我的沉重之思。?第一部分21世 纪中国戏剧的“五害” 第一部分21世纪中国戏剧的“五害” 《晋书》里讲周处年少柶,“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意,州里患之”?与南籱猛虎、长桥大蟒合称为“三害”,京剧里也有《除三箳?这幈一出戏。我以为中国罓代戏剧界与其时相较却更为之甚,趻足“五害”有余。而周处之害只延及州里,中国当代戏剧之“五害”却遍及全国。何者?屨处为伀地之屨处,戏剧却为举国之戏剧。 何谓“五害”? 第一害,戏剧教育及培训体系滞后、单一,且不成系统。 第二害,戏剧的思想传播方式混乱,觢众无所适从。 第三害,戏剧传播者缺乏“戏剧精神”,存在着“先市场,再戏剧”纄理解短板。第四害,戏剧的市场化管理模式混乱无序,无章可循。 第四害,戏剧的市场化管理模式混乱无序,无章可循。 第五害,与世界戏剧发籕的整体方向存眨偏緮。 第二 部分“五害”产生之分析 第二部分“五害”产生之分析

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摘要】十八大以后各种社会思潮发展出现新变化,在复杂多元的局面中不断寻求与党的理论政策的契合点,谋求新发展,在保持群体性特征的前提下走平民化路线。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就要实行尊重包容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现先进文化对社会思潮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社会思潮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思潮是对主体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的反映,将社会环境中的现实问题以思想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十八大的召开为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探讨争论的平台,它们或者将十八大中的某些改变当做自派理论观点的写照,或者对十八大的某些观点提出批判,或者借此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改造使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十八大以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了新趋向、新特点,引起了学者与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新变化 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的同时,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措施。其中关于道路、体制的新提法、新观点引起了激烈探讨,各种社会思潮在激流暗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出现了新变化。 首先,十八大以后各种社会思潮出现复杂多元的局面,消极与积极共存。2013年《人民论坛》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2013年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思潮、民粹主义、

新左派、新儒学、伪科学。①其中有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新自由主义、新左派等老牌社会思潮,也有近几年来不断兴起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新儒学等新社会思潮。新老社会思潮的不断发展使中国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化局面。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同时存在,积极的与消极的并存,进步的与倒退的同在。新自由主义过度推崇私有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威胁;普世价值过分强调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理念,企图以“普世价值”影响中国发展,但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完美结合;历史虚无主义大肆重评历史,质疑当前中国发展道路,企图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消极的、倒退的社会思潮存在着破坏社会发展、阻碍发展道路的因素。当然,也有符合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的、进步的思潮,如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不断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各种相互对立、相互融合的社会思潮共同发展,在跌宕起伏、暗涌激流之下形成多元复杂局面,影响着民众的价值选择。 其次,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寻求与党的理论政策的契合点,在稳定中实现新发展。十八大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新提法、新观点受到了各种社会思潮的推崇,不断将其引入自己的思想流派,以期证实自己理论的可行性。例如新自由主义抓住了十八大报告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观点,企图证实私有化道路的可行性。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在政治上主张改造社会主义,实现西方民主自由;在意识形态上主张多元化,提倡实现思想自由化。

当代社会思潮教学大纲[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8级北京(石景山、化工)班、农业部班 社会学专业 《当代社会思潮》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向春玲 (标★者为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讲现代化及有关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 (一)一般了解: 现代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重点了解 1、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2、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缺陷:★ 二、依附理论 (一)一般了解 1、普雷维什的“核心—边陲”理论。 2、弗兰克的依附理论。 (二)重点掌握★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现代化理论的分歧。 三、世界体系论 重点掌握: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 1、世界体系论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拓展而 逐步形成的。 2、世界体系的结构,是由核心国家、边陲国家、半边陲国家等三部分组成的。 3、在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是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履行 不同的经济职能。 4、在一定时期内,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的数目是不会改变的。一些国 家地位的上升,必然会伴随着另一些国家地位的下降。因此,所有国家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 5、在世界体系崩溃之前,核心、半边陲、边陲这一结构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一个 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是可以改变的。 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受到两重因素的影响:一是世界体系扩张的极限;二是反 体系的力量。 思考题: 1、现代化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如何对它进行评价? 2、依附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主要存在哪些分歧?

3、世界体系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第二讲新自由主义 一、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 了解不同时期古典自由主义的特征和主要观点: (一)17-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产物。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自由主义具有了新的特征,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自由放任主义阶段。实现自由经营、自由 竞争和自由贸易。 1、把功利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 2、个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3、只要不妨碍他人,国家对个人的自由不可加以干涉;任何对自由的干涉都 会造成社会停滞的后果。 二、新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二)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主要代表人物及特点。 三、格林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格林的主要贡献: 1、共同利益的存在;积极的自由和积极的国家的思想。 2、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共同的利益;国家是共同利益的体现者。 3、自由就是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 四、霍布豪斯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霍布豪斯关于自由主义的八个要素: 1、公民自由 2、财政自由 3、个人自由 4、社会自由 5、经济自由 6、家庭自由 7、民族自由和国际自由 五、罗斯福的“新政”自由主义★ 掌握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提出的社会背景、主要观点和对新自由主义发展的贡献、: 1、为自由而斗争,就是要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不安全,把千百万人从垄断组织的 经济专制下解放出来。 2、必须通过国家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重大问题。 3、罗斯福“新政”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和改革措施,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强有力的 干预和调节,使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国家”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4、罗斯福关于“四大自由”的主张及人们的八大权力。 六、罗尔斯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总结 掌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对新自由主义的贡献。 七、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1).docx

绪论: 一、现代性——历史的使然 基于历史要求的戏剧思潮和戏剧观念的根本转变,或者说戏剧之启蒙理性与现代意识的强化,是中国戏剧脱离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基本标志。 1、中国戏剧向现代化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戏剧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戏剧精神内涵的变化。 第三:舞台任务形象体系的变化。 第四:戏剧艺术生态构成上的变化。 二、中国现代戏剧的崛起 变革先是在旧戏营垒的内部进行,这就是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前后的戏剧改良运动。 首先:杂剧和传奇这种古老的戏剧文学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其实:当时在舞台上处于“霸主”地位的京剧,也惊醒了改革的尝试。 三、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四十年代,便是现代戏剧发展、成熟和繁荣的时期。 二十年代的话剧,在艺术上较文明新戏时期已有长足的发展。首先:剧本文学的创作打开了新局面。其次:对戏剧演出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导演艺术,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十年代的中国话剧在曲折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时期。 左翼戏剧运动成为戏剧运动的主力。首先表现为政治上对战斗性的追求明显加强。艺术发展上呈现相当复杂的局面。主题大于形象,思想和艺术处于不平衡状态。 四十年代是中国人名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经受血与火的考验的伟大时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扬的伟大时代,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第一:在三十年代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向丰富性、多样性方面开拓了新路。 第二:在戏剧艺术的探索上,对五四以来只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忽视中国戏剧传统的偏向进行了拨正,戏剧的民族化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二十年代戏剧以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主题。 三十年代以阶级斗争、社会解放的主题。 四十年代民族解放的总主题,得到深入的表现。 四、中国现代戏剧的历史特征 1、反帝反封的土壤诞生,左倾。 2、中国现代戏剧史,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戏剧变革、发展的历史。

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研究生课程)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研究生课程) 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研究生课程)教者: 陈军目录第一章: 现当代戏剧研究概述 2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戏剧的生存现状 1 3 第三章: 论文写作方法指导 19 第四章: 戏剧文体特征研究 44 第五章: 话剧文学的欣赏及戏剧文本的细读 52 第六章: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1 03 第七讲: 曹禺研究概况 112 第八讲: 相关学科知识及硕(博)士论文写作举隅 1 69 第二章: 中国现代戏剧的生存现状中国话剧的衰落与消亡是一个历史 必然趋势吗?与宋剑华先生商榷陈军在中国话剧即将迎来 它的百年诞辰的时候,宋剑华先生却在《百年沉浮: 20 世纪中国话剧运动之反省》(《文艺争鸣》 2005 年第 3 期, 以下简称宋文)一文中为它撞响了丧钟,他说: 我个人认为,中国话剧的衰落与消亡是一个历史必然趋势,是 一个正在逐渐加速的时间进程。 这不禁使我们要问: 难道几代戏剧人为之奋斗、为之含辛茹苦的戏剧事业就这么消 1 / 2

解了吗?此种观点,笔者实难苟同,且觉得有著文商榷之必要。 一宋文得出如此结论的一个逻辑起点是: 话剧是舶来品,在中国没有接受它的传统和基础。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特别指出: 它(指话剧)不仅缺少该门艺术的悠久传统,同时也缺乏该种艺术的忠实观众,它的骤然兴起与迅速衰落完全是属于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 接着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来了一个呼应: 我个人所感兴趣的,还不是话剧表演形式的门类消亡问题,而是能否在其光荣退役之后,像西方社会那样成为博物馆里的精品艺术问题。 对于我们这个没有话剧传统和话剧观众的东方民族来说,这恐怕已经算是一种奢侈的妄想了!宋文一再强调中国没有接受话剧的传统和观众,质疑话剧存在的合理性,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一)、话剧虽系舶来品,但它作为一种戏剧样式,在中国是有被接纳的文化基础的,中国戏剧中早就有话剧的因子存在。 众所周知,中国戏剧在表演形式上讲究唱、念、做、打的融汇贯通,这里包含了音乐、歌舞、对白诸方面的艺术要素,其中生活化的念白是有话剧的因子的,古代戏曲中就不乏偏于对白而很少唱腔的戏。 从构成戏剧艺术内部的各种要素来看,中...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1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16.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7.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8.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等。 19.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 20.《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C)。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C.“亭面糊” D.陈先晋

九年级思品第6、7、8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第六、七、八课复习提纲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1、在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答:(1)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2)人 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是保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答:(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答:(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4、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是什么? 答:(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2)重要性(地位和意义):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如何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1)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 ....(关 ....(前提)、有法必依 ....(中心环节)、执法必严 键)、违法必究 ....(必要保证)。(2)一切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规定。(4)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6、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是什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什么必须依法行政?) 答:(1)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规定。 7、我国现行宪法及其构成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8、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依宪治国 在国家治理中,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2006-11-26 戏剧论文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面临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处境。奇就奇在台上振兴,台下冷清。当代戏剧的实际状况,不能笼统视为戏剧衰败。准确地概括,当代戏剧的特征是观众稀少。不是没好戏,而是戏再好,也少有观众上门。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当代戏剧家艰苦拼搏,勇敢探索,平心而论,台上确实有所振兴。从剧本到演出,从内容到形式,从发扬传统到紧跟新潮,从京津沪渝到南北省会,人材辈出,好戏连台。许多方面超越前人,有的方面超越影视。为了争取观众,使尽千方百计,却仍然改变不了门前冷落,与台上热闹形成反讽式对照。这种现象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变换视角,有所发现。以一家之言,供学术探讨。简而言之:当代戏剧观众稀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方式、文娱方式的巨大变化。戏剧的基本属性是剧场文娱、舞台艺术。观众须到剧场之内,舞台之下,与演出对面交流。在信息时代之前,剧场舞台是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场所,到台下看戏是人们的时尚。千百年来,一以贯之,几度促成戏剧的黄金时代。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进剧场看戏仍然是人们的时尚。可与剧场舞台艺术分庭抗礼的只有电影。而电影也须观众去到放映场所才能观赏。影院与剧场同等,当时都有观众踊跃上门。电影再发达,也未夺走戏剧的鼎盛春秋。但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新纪元,潘多拉盒子大开,进入电视电脑时代。当代人生活方式大改,文娱方式随之巨变,文娱场所必然转移。电视电脑的时代,就是居室文娱,斗室文娱的时代。当代人坐在家里看电视,泡在网吧玩电脑,舒适自由地饱览一切,用不着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参考书目 1、勒内·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佛克马、蚁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4、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谢冕、孟繁华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7、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 16、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胡明:《胡适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唐宝林:《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0、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21、黄侯兴:《茅盾——“人生派”的大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2、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3、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4、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5、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现当代戏剧史笔记(中)

第五章:曹禺 第一节曹禺的戏剧创作道路 1、《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 2、《雷雨》描写资产阶级化封建家庭的悲剧,《日出》进一步抨击了半殖民地金钱化社会的罪恶,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统治下农民的遭遇和反抗在《原野》中得到反映。这三部剧作显示出曹禺独特的戏剧风格和悲剧艺术才华,显示出他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描写戏剧冲突的卓越艺术。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第二节《雷雨》《日出》《原野》 1、《雷雨》、《日出》,这两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不仅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而且对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 2、《雷雨》在艺术精神上受到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戏剧情节的展开借助于过多的血缘伦常纠葛,悲剧的结局染上神秘的命运色彩。 3、《雷雨》家庭悲剧,《日出》社会悲剧。 第三节《北京人》和《家》 1、两部戏剧显示出曹禺的戏剧创作在四十年代达到了新的高度。 2、话剧《家》是一首情思凄婉、深沉美丽的诗,不像原小说是一支战斗的经兴趣。控诉与战斗不见了,而是以另一种熨帖人心的诗意抒情境界出现在观众面前。 3、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出发,有机的吸收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推动了个人民族风格的成熟,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鲜明特点。 4、曹禺说“契科夫叫我懂得了艺术上的平淡。一个戏不要写得那么张牙舞爪。在平淡的人生的铺述中照样有吸引人的东西。” 5、受契科夫影响,标志着曹禺戏剧的民族风格达到了新的美学境界。 第四节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 1、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

2、《北京人》的悲剧人物于忧郁哀伤中表现出明朗的色调,平淡而深沉、忧郁而明朗,构成了曹禺戏剧风格的新特色。 3、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则表现人物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则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4、曹禺的戏剧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5、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A、他的戏剧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主题,有力的冲击了封建主义和黑暗社会,成为五四新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 B、曹禺戏剧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文学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深度,为悲剧艺术提供了典范。 C、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新兴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生文学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6、《雷雨》、《日出》标志着我国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 第六章: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1937-1949) 第一节概述 一、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 1、以话剧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戏剧,经过二十世纪初的萌芽期、五四运动和二十年代的发展期,三十年代的成熟期,它在抗日战争年代进入了一个空前普及和繁荣的黄金时代。 2、新旧戏剧观念的杂陈——现代戏剧化——戏剧民族化。 3、抗战开始后,戏剧思潮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戏剧艺术如何进一步大众化、民族化。二是,在创作上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精神。 4、孤岛和沦陷后的上海的戏剧运动是在特殊的环境中坚持现实主义道理的。 二、戏剧文学创作 1、抗日时期的代表性文学就是话剧。

中国现当代文学40年代戏剧

第六章 40年代戏剧 教学要点: 1、主要题材剧作 2、郭沫若的历史剧 第一节概述 一、抗战时期的演剧特点 呈现广场戏剧的特点:政治的、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艺术。 出现以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等战争时事为题材的剧作。《咱们要反攻》、《打回老家去》、《打鬼子去》等剧作鲜明表达了爱国情感,号召人民保家卫国。 二、剧场戏剧的繁荣 1、大后方和孤岛:重庆和上海是抗战时期中国的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1)历史剧创作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雄浑阔大的气势。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关注于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开掘及对于读者观众的精神感化作用。将旧戏和电影手法融入话剧,表现力丰富。 阿英(钱杏邨):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明末遗恨》《葛嫰娘》)、《海国英雄》(《郑成功》)、《杨娥传》太平天国史剧《洪宣娇》 历史剧出现的原因、意义:重新认识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思潮,国统下失去公开抨击时弊的自由,因而借古讽今,有强烈的现实的政治功利性。因而剧作家们立足现实生活,选取与今人气质相通的历史人物,与今事精神相通的历史政治事件为题材。 (2)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对知识分子正面主人公历史地位的确认。处于矛盾冲突中的并不高大完美的正面人物。设置歧途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反衬。抗日背景下浓厚的时代气氛。偏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夏衍:《法西斯细菌》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悲剧的英雄,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时代、民族的悲剧,文明暂时无力战胜“愚蠢和野蛮“的悲剧。 五幕剧中十年的政治风云,人生舞台与戏剧舞台的大转移,史诗性追求。人物心理刻画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的简洁、含蓄、准确。 《芳草天涯》试图对正面展开政治性主题的创作模式有所突破。知识分子个人感情生活中的困窘和无能,黑暗的现实世界投射到心灵深处的阴影。(心理学教授与其妻、学生之间的感情纠葛,反映国统区知识分子在相持阶段的痛苦。报国无门,压抑、焦躁、孤独、挣扎。 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慷慨激昂的情调取胜,而以发掘富有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含蓄隽永的抒情见长;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在平易亲切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讽刺喜剧创作 初期讽刺中夹杂愤激,喜剧内含着悲剧,后只剩下辛辣的嘲弄,出现纯粹的喜剧。 陈白尘:《魔窟》暴露沦陷区敌伪丑态。《乱世男女》嘲弄由南京逃难的“都市的渣滓”。《结婚进行曲》借妇女职业问题写国统区社会不合理现象。“悲喜剧”。《后方小喜剧》讽刺官僚机构的腐朽性。《升官图》纯粹的喜剧。手法夸张,人物、情节漫画化,追求痛快淋漓的戏剧效果。反映了特定的时代情绪。 抗战胜利后创作的《升官图》是陈白尘讽刺喜剧的主要代表作。剧作通过两个流氓强盗的梦境,展开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场现形记”,最后让历史的真正主人——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登场,当众表演了“历史的审判”。剧作借鉴并揉合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中国传统戏曲中丑角戏的经验,在喜剧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胆而合理的夸张,荒诞而又真实的情节,使作品成为梦境与现实、荒诞与真实的统一,收到了“假中有真”、“情伪毕露”的艺术效果。 老舍:《残雾》嘲讽抗战官僚。 2、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繁荣 (1)职业性剧团涌现,1944“话剧年”。 (2)商业性演出 早期文明戏的影响,舞台演出成为戏剧的中心环节,也有商业化之负面后果。 (3)市民化倾向 ①追逐热点题材,市民伦理观的贯穿,体现传统市民理想。 反映宫廷政治为主的历史剧:姚克《清宫怨》、周贻白《天外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