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痕迹检验

合集下载

痕迹检验学资料word精品

痕迹检验学资料word精品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

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一)痕迹的含义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解读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解读
构成的整体形态(图案)。
(1)、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
指单根纹线的宏观几何形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
棒形线:呈棒状或近
似直线状的纹线
弧 形 线 :
呈 圆 弧 状 的 纹 线
弓形线:从一侧流至
另一侧,弯曲成 “箭弓”状的纹线
波 伏 浪 呈 线 波 :
浪 上 状 下 的 起 纹 线
箕形线:从一侧流向另一侧,流出一段后
第三章 痕迹检验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一、手印
1、手印的概念 2、手印的分类
二、手纹
1、手纹的特点 2、乳突线花纹的形态 3、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 4、指节乳突花纹 5、手掌乳突花纹的基本形态 6、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 7、屈肌褶纹与皱纹
手 第 印 二 检 节 验
8、伤疤,脱皮,汗孔
一、手印
1、手印的概念
层叠而成(纹线弧度自上而下渐小,至褶纹趋于平直)
分类3:弓形线顶点连线的倾斜情况
左倾弧形纹
无倾弧形纹
右倾弧形纹
(B).帐形纹
组成:较多顶部弧度较大的弓形线与较少的横行线上下
层叠组成(花纹中心腔内有一根以上支撑线)
分类3:主支撑线的倾斜情况
高低差显,高者为主 高度相近,多者为主
左倾帐
右倾帐
无倾帐形纹
2、手印的分类
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平面手印,立体手印
附着物的变化状态——加层手印,减层手印
手印物质的色调———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手印物质的成分—汗液手印,油质手印,灰尘
手印,血质手印,精液及阴道分泌物手印, 各类果汁手印,饮料手印,乳汁手印等等
二、手纹
人手掌面的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伤痕,脱皮, 汗孔等。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指纹(指头纹),指节纹,掌纹。

痕迹检验学-自考-笔记

痕迹检验学-自考-笔记

痕迹检验学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

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

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痕迹的特点?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第二节痕迹形成与分类(一)痕迹形成1.痕迹形成的机理造痕体与承痕体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使承痕体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反映并保留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形象,即形成痕迹。

2.痕迹形成的因素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者缺一不可。

平面痕迹的形成还需要介质参与。

(1)造痕体:指留下痕迹的人、物和动物,是痕迹的创造者。

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能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2)承痕体:指保留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保存者。

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表结构形态和动作习惯痕迹保留并反映出来。

承痕体具有吸附性、渗透性、硬度、可塑性。

(3)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

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4)介质:造痕体表面附着的介质转移到承痕体上形成加层平面痕迹;承痕体表面粘附的介质转移到造痕体上形成减层平面痕迹。

(二)痕迹的分类1.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人体痕迹,物体痕迹,动物痕迹。

工具痕迹检验

工具痕迹检验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1、正打:凹痕面积最大,深度最浅; 2、斜打: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有时形成
擦划线痕; 3、掠打:接近于平行方向打击,形成擦划
线痕,痕起缘明显。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三、常见打击工具及痕迹 1、铁锤:木工锤(羊角锤)、钳工锤、锻
工锤、石工锤,橡胶锤、木制锤等。
注意:军用特种工具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二、造痕体(工具)
(二)工具的特征 1 、外部特征:式样、规格、牌号、凸凹特征; 2 、特征的来源:
①生产加工(机械加工、手工加工) ②使用过程(崩损、磨损、缺角等) ③自然腐蚀(铁锈等) 3 、特征的稳定性: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重 要特征相对稳定不变的性质。
三、常见打击工具及痕迹 3、棍棒 4(、1其)他特替定代性工强具; (2)就地取材多; (3)微量物质多。
第二节 打击痕迹
四、不同客体上打击痕迹的反映 1、木质客体 2、人体 3、颅骨客体(三找两注意)
第三节 擦划痕迹
一、擦划痕迹的形成
工具在压划作用下, 在与客体接触部位形成 的凸凹线条状痕迹,称 为擦划痕迹。
特征,在剪切时都会以不同的形式留在剪 切坡面上。
(1)铣纹 (2)锉纹(外刃)
(3)铲纹(里刃)
第四节 钳剪痕迹
7、刃侧特征及痕迹反映:
第四节 钳剪痕迹
8、钢丝钳剪切痕迹特征:
种类特征: (1)断头形状:断头侧面形状、立顶的形状; (2)断头峰角的角度大小; (3)断头斜坡上反映出来的加工花纹种类、
1、各部分名称:
第四节 钳剪痕迹
二、常见的钳剪工具及痕迹特征 (一)钢丝钳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魏中礼刘道朋编写司法检验实验室目录第一章痕迹检验概述第一节痕迹的形成与分类第二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第三节痕迹检验的条件第四节痕迹检验的程序第二章手印检验第一节手印检验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二节手印检验的程序和方法第三节手印检验结论的评断与运用第三章足迹检验第一节足迹检验概述第二节足迹检验的特征和依据第三节足迹检验方法和综合评断第四章工具痕迹检验第一节工具痕迹检验概述第二节工具痕迹检验的分类第三节工具痕迹检验的方法第四节工具痕迹检验结论评断与运用第五章枪弹痕迹检验第一节枪弹痕迹检验概述第二节射击弹头痕迹检验第三节射击弹壳痕迹检验第四节射击情况的分析与判断第六章其他痕迹检验第一节牙齿痕迹第二节车辆痕迹第三节锁痕第四节整体分离痕迹第五节纺织物痕迹第六节玻璃破碎痕迹《痕迹检验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时】36【开课学期】第5学期【教学对象】法学普通本科一、课程特点和教学定位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和司法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案件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痕迹检验技术对于促进侦查、狱政管理、法学等专业的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素养,提高法学综合能力意义重大。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性、实践操作性、文理综合性的特点。

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专业知识理论的内涵及司法实务所包含的丰富实践经验;学习和养育实践意识和职业精神;学习和掌握法律专业人才所必要的观察分析技术和技能。

本课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是培养法学和司法检验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理解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各种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常规的检验原理、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巩固所学法学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实验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
内容:鞋袜特征
第三章 足迹检验
第三节 鞋袜特征
▪ 鞋、袜特征——是指足迹中反映 出的鞋、袜与承痕体接触部位的 外表结构特征。
一、鞋的结构
鞋是由鞋帮、鞋底以及其他部分组成,但不同种类鞋 的结构又有较大的差异。
穿鞋足迹各部位名称
▪ 分为尖区、掌区、弓区和跟区四个部分。
二、鞋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二)按鞋底原料
5、龟裂纹特征
▪ 是指鞋底物质在穿用过程中受物理、化学 条件的影响导致老化,在鞋外底表面产生 的纵横交错的细小条状裂纹。
▪ 龟裂纹出现的部位、形态、大小、长短以 及同一方位多条裂纹构成的特殊稳定的图 案的形状、边长、角度等,都是很好的个 别特征。
6、附着物特征
▪ 附着物的形状、大小、数量、成分 都是比较独特的特征。
(1)全长 (2)掌部长:掌内侧长,掌外侧长。 (3)弓部长:弓内侧长,弓外侧长。 (4)跟部长 (5)掌部宽 (6)弓部宽 (7)跟部宽
Hale Waihona Puke 四、鞋底生产工艺特征鞋底生产工艺:
▪ 注塑工艺 ▪ 模压工艺 ▪ 压延冲切工艺 ▪ 线纳工艺 ▪ 手工裁切工艺
(一)注塑工艺及特征
注塑工艺主要用于塑料底的加工。将绷好帮的半 制品与底模结合,通过注塑机将原料溶化并注进模 具内,使帮底一次结合成型。
五、鞋底穿用与修补特征
(一)鞋底穿用特征 1、硬伤特征
鞋底在坚硬锐利的客体上磨、蹭、蹬、踢、碰撞而 形成的小沟、缺损、裂口,以及鞋底踩踏在烟头、 碳渣、灼热金属等物体上而形成的烫伤、凹坑、疤 块和孔洞等。
2、磨损特征
▪ 磨损特征是鞋底在 穿用过程中与地面 产生摩擦、挤压, 使鞋底外表形态结 构发生变化而形成 的特征。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

2、手印的分类
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平面手印,立体手印
附着物的变化状态——加层手印,减层手印 手印物质的色调———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手印物质的成分—汗液手印,油质手印,灰尘
手印,血质手印,精液及阴道分泌物手印, 各类果汁手印,饮料手印,乳汁手印等等
二、手纹
人手掌面的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伤痕,脱皮, 汗孔等。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指纹(指头纹),指节纹,掌纹。
人的手指手掌表面接触物体时在物体表面所形 成的印痕,它能反映手的外形结构和手掌面皮肤 花纹的形态特征。
手的外形结构包括手的长短,大小,指头的个数,宽窄, 手的凸凹,胖瘦等等。 手掌面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脱 皮,伤疤,汗孔等(即手纹)。
手的外形结构和手掌面皮肤形象特征是通过客体的 形象或表面附着物的变化反映的。
分类3:按螺形线旋转方向分
\
\
\
\

(旋
逆逆
时时
绞旋
右 绞
绞 形 斗
)型


(旋
顺顺
时时
绞旋

绞 形
绞斗
)型

(E).曲形斗
定义:花纹中心仅有一条完整,独立的曲形线组成的斗型纹。
界限:当曲形线的假箕头内出现箕形线时应归入双箕斗 分类3:按螺形线旋转方向分
\
\
\
\
( 逆 时
右 旋
逆 时
曲旋

曲 形
曲斗
高_
中_
低_
空心
抬头箕
横头箕
俯头箕
4 倒头箕 5
长圆— 中圆— 短圆—
高头箕 中头箕 矮头箕
棒线

痕迹检验学

痕迹检验学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

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一)痕迹的含义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

一、痕迹的概念?痕迹的概念? 痕迹是指事物运动所遗留下来的印象或迹象,刑事侦查学科领域所研究的是同犯罪事件相关联的痕迹,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一)广义痕迹:指由犯罪行为引起的一切宏观和微观的环境与物质的变化。

人们依据这种变化的事实以及客观物质内在的因果联系,可以分析和再现犯罪的情景和过程。

广义的痕迹包括:犯罪现场上原有物品和物质的所有变化、变动现象;犯罪现场上遗留的与犯罪活动有关联的外来物;在犯罪过程中,由于物体相互接触,使某些物体在另一些物体上形成的反映形象;其他能揭示犯罪活动情节的物质或现象。

广义痕迹可以提供研究犯罪实施过程,分析案件性质的材料,或提供进行检验鉴定的物质基础,它涉及整个刑事科学技术。

而痕迹检验涉及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狭义痕迹。

(二)狭义痕迹:指两个客体在相互接触作用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反映形象。

这个反映形象所反映的内涵,既可能是留痕客体的外部形态结构;也可能是留痕客体作用力特性的形态化;还可能是痕迹的承载客体自身固有的形态与结构特性(整体分离痕迹)。

痕迹检验中常把狭义痕迹简称为痕迹。

检验这种痕迹可以解决同一认定问题——即现场犯罪痕迹是何人,何物所留的问题。

?? 二、痕迹的四个基本特性? 痕迹的四个基本特性? (一)具有存在的普遍性。

? (二)具有物质的客观性。

? (三)具有同犯罪行为密切的关联性。

? (四)具有明显的直观性。

? 三、痕迹对于侦查工作的意义? 痕迹对于侦查工作的意义? (一)判断犯罪的实施过程及具体情节。

?(二)提供侦查方向、线索,划定范围。

? (三)可以为串并案件提供可靠依据。

? (四)证明犯罪事实、揭露犯罪人的重要证据。

? (五)痕迹可以建档储存,为侦破现行案件提供查询线索和证据资料。

? 四、痕迹形成的基本要素? 痕迹形成的基本要素立体痕迹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造型客体、承受客体、作用力。

平面痕迹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造型客体、承受客体、作用力、中介质。

痕迹检验概述

痕迹检验概述

“01.13”西虢村抢劫杀人案现场遗留痕迹
一楼窗台上的鞋印和墙上的蹬擦痕
“01.13”西虢村抢劫杀人案分析意见

1、作案人数:进入院内或室内作案的1人,不排除外 围现场有人望风的可能性; 2、作案手段特点:选择院外较低的矮墙或易攀蹬的地 方攀爬院墙,戴手套作案,沿院墙相互攀爬,一盗数 家,不带撬压工具,进院内,不撬房门、窗户,从未 锁的屋门或窗入室。 3、西虢村四起盗窃案的先后顺序:首先将目标选定在 王勇家,由于王勇家院墙较高,犯罪分子在四周徘徊 后未能选择合适的地点进入其家中;之后,到东南方 向的两家(焦会立及邻居家)盗窃,而后到刘跃家 (由于屋门内锁,未能盗窃,此时,南邻居反映听到 狗叫声,时间在1月12日夜12点半左右),看到院内 木梯后,将此梯搬至王勇家西院墙处,翻墙入院,由 于房门内锁,未能盗窃,随将木梯搬至北侧农贸市场 抛掉,向西到小蜜蜂网吧处。
按照研究对象的性质与特点进行划分1痕迹检验2文件检验3微量物证检验4法医检验5图像技术6声像检验7电子证据检验8物证信息管理技术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机构内部设置dna检测心理测试枪弹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技术电子物证声纹检验物证鉴定中心各省公安厅直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或物证鉴定中心各地市公安局或直辖市各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或技术队刑事侦查局鉴定机构承担部分鉴定内容鉴定机构规模大鉴定内容全面鉴定机构已被撤消发展迅速一痕迹犯罪痕迹狭义的犯罪痕刑事技术中的痕迹痕迹检验中的痕迹痕旧时侯指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如伤疤创痕也泛指泪迹指脚印痕迹以及前人留下来的事物功绩和言论等
痕迹检验中 的痕迹
作 用 (一)痕迹的概念 力
承 痕 体
造 痕 体
即狭义的犯罪痕迹,简称为痕迹,是指作 案人在案件现场上直接用人体某部位或使用工 具在力的作用下,在另一物体上上留下来的形 象及动作习惯反映。

痕迹检验概述[知识研究]

痕迹检验概述[知识研究]

专业知识
6
(二)痕迹的形成
3.作用力
又称载荷,使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痕迹 的一种机械力量。
作用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影响痕迹 形成的种类与质量。
专业知识
7
(二)痕迹的形成
4.第四要素(中介质)
是形成平面痕迹时的必要因素。
专业知识
8
(三)痕迹的分类
1.按造痕体的不同分类 人体痕迹 器械痕迹 动物痕迹
专业知识
18
专业知识
13
二、痕迹检验研究的对象
手印 足迹 工具痕迹 枪弹痕迹 其他痕迹
专业知识
14
三、痕迹检验的原理和程序
(一)痕迹检验的基本原理
事物的客观反映性是痕迹检验的基础 事物的自身特殊性是痕迹检验的依据 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是痕迹检验的条件 同一认定理论是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
专业知识
15
三、痕迹检验的原理和程序
专业知识
4
(二)痕迹的形成
1.造痕体
形成自己反映形象的客体,是痕迹所反映的 主体。
A、硬度大,靠引起对方的塑性形变而留痕。 B、分泌物、附着物,遗留在承体上形成痕迹。 C、粘走承痕体表面微量物质而留下自己接触面的形态。
专业知识
5
(二)痕迹的形成
2.承痕体
相互作用后出现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载体。 对应造痕体形成痕迹的3种情况,承痕体通过 自身塑性形变或体表微量物质的转移而形成痕迹。
(二)痕迹检验的程序 1.预备检验 2.分别检验 3.比较检验 4.综合判断 5.制作检验鉴定书
专业知识
16
四、痕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
(一)痕迹检验的基本任务 勘查犯罪现场 检验鉴定犯罪痕迹 建立和管理各类痕迹档案 研究开发新的检验手段及预防犯罪手段

痕迹检验课件

痕迹检验课件

案例二:足 迹分析
案例五:枪 弹痕迹分析
案例三: DNA鉴定
案例六:爆 炸痕迹分析
案例选择:选 择具有代表性 的痕迹检验案

现场勘查:对 现场进行详细 勘查,记录现
场情况
痕迹提取:提 取现场留下的 痕迹,如指纹、
脚印等
痕迹分析:对 提取的痕迹进 行详细分析, 确定痕迹的来
源和性质
结论得出:根 据痕迹分析结 果,得出案件
同一认定原理的 应用包括指纹鉴 定、笔迹鉴定、 足迹鉴定等
同一认定原理的 准确性取决于对 比点的数量和质 量,以及鉴定人 员的经验和技能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 风速等
痕迹形成:环境因素对痕迹的 形成、发展和消失产生影响
痕迹分析:通过对痕迹的分析, 可以推断出环境因素的变化
应用:环境影响原理在痕迹检 验中的应用,如判断痕迹形成 时间、地点等
生物医学:如DNA鉴 定、病原理之一 物质交换原理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行为人与犯罪现场之间会发生物 质交换 物质交换包括接触痕迹、工具痕迹、生物痕迹等
物质交换原理为痕迹检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同一认定原理是 痕迹检验的基本 原理之一
同一认定原理是 指通过对比两个 或两个以上痕迹 的相同点,判断 它们是否由同一 物体或人留下的
法律挑战: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需要适应和遵守
伦理挑战: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需要解决和应对 应对策略: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遵守;加强伦理教育 和道德建设,提高职业素养。
汇报人:资料超市
PART SIX
提高检验效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痕迹,提高检验效率。
增强检验准确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出人眼难以发现的细微痕迹,提高检验准确性。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

二、手纹
人手掌面的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伤痕,脱皮, 汗孔等。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指纹(指头纹),指节纹,掌纹。
1、手纹的特点: 、手纹的特点:
(1)、人各不同 (2)、终身基本不变 (3)、触物留痕 (4)、认定个人
(1)、人各不同
是指乳突花纹的结构,形态,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 是指乳突花纹的结构,形态,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 位置,距离, 位置,距离,相隔线数和角度关系等在总体上构成的特定 亦即独特性,不可重复性。 性,亦即独特性,不可重复性。
分类2 分类2:按斗型纹内部花纹形态的不同
1囊形斗
2环形斗
3螺形斗
4绞形斗
5曲形斗
7杂形斗
6双箕斗
(A).囊形斗 囊形斗
定义:中心有一根以上的大头闭口箕,其中心腔内至少有一根凸向 定义:中心有一根以上的大头闭口箕 其中心腔内至少有一根凸向
箕口的弧形线(多由上箕枝回转形成 所组成的形似囊袋状的花纹 箕口的弧形线 多由上箕枝回转形成)所组成的形似囊袋状的花纹 多由上箕枝回转形成
C、斗型纹
组成: 组成:中心由一根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或曲形线相套
叠或层叠,或由环形线与螺形线相套叠构成内部系统
特点: 特点:3系统,2三角(极个别3\4个),中心呈环绕体系
界限: 界限:
当花纹中心仅有一条完整或近完整的环形线,或螺形线, 当花纹中心仅有一条完整或近完整的环形线,或螺形线, 或曲形线时,其正对三角的部分必须是不折、不断的,并不 或曲形线时,其正对三角的部分必须是不折、不断的, 与来自外角的纹线相接触,否则不能将此花纹列人斗型纹。 与来自外角的纹线相接触,否则不能将此花纹列人斗型纹。
a.外角点起按上 下支线开始 外角点起按上,下支线开始 外角点起按上 追迹,当终止 分叉,中断时 当终止,分叉 中断时,按增 追迹 当终止 分叉 中断时 按增 大范围原则追迹 b. 上,下支线选择 下支线选择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足迹检验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足迹检验

3、承痕体:
各类不同的客体,它们的不同的物理性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足迹的 质量。
(二)足迹的特点
1、特定性
祖父足迹
父亲足迹
儿子足迹
(二)足迹的特点
2、相对稳定性
27 岁 时 的 足 迹
37 岁 时 的 足 迹
(二)足迹的特点
3、反映性
(三)足迹分类
1、按造痕体分:赤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和其它足迹
(七)足迹样本的采集
1.样本分类:捺印样本、实验样本、自然样本 2.采集要求:①清晰、完整、不变形; ②根据现场足迹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采集。
自然样本
实验样本
捺印样本
(八)足迹记录
1.现场足迹记录内容: 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地点,足迹遗留部位、性状、形成
方式、数量、分析情况。
2.样本足迹记录内容: 嫌疑人自然条件、足迹性状、捺印方法、数量、形成方式。
(四)寻找,发现足迹应注意问题
2.室外现场大部分利用自然光就可
有些仍需利用光源侧光观察。在划定勘查范围后,方法上应采 取由外向内圈踪的方式进行,发现足迹后立即加以保护、固定。 必须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
3. 地面外注意在其它物体上寻找发现足迹
如尸体、犯罪分子攀登过的被褥、椅子、窗台、货架、柜台及
掉落在地面上的纸张、衣物和房门、墙面等。
赤足
赤足足迹
(一)足迹的概念
足迹(footmark)是指人的赤足或穿着鞋、袜等包裹物 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体表面作用所形成的痕迹。包 括赤足足迹、穿鞋(袜)足迹及其它足迹。
鞋 穿鞋足迹
(一)足迹的概念
足迹(footmark)是指人的赤足或穿着鞋、袜等包裹物 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体表面作用所形成的痕迹。包 括赤足足迹、穿鞋(袜)足迹及其它足迹。

痕迹检验学 资料

痕迹检验学 资料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痕迹检验学》课程,就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得专业课.就是为培养与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而设置得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得痕迹物证形成机理与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得理论与方法得一门应用科学。

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得特点与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得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得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得专家学者研究得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得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与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痕迹检验学得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得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得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得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得勘查、提取、分析方法与技能.三、与本专业其她课程得关系痕迹检验学,就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得一门重要得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得研究范畴及相关得课程内容增设.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一、学习目得与要求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得范畴与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得任务、作用与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痕迹检验学,就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得痕迹物证形成机理与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得理论与方法.痕迹检验,就是依据同一认定得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得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得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就是否为某人或某人得某物留得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得概念(一)痕迹得含义痕迹,就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得事物或现象,就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得映像或迹象。

痕迹检验课件

痕迹检验课件

5.硬塑料提取法
四、车辆痕迹的分析 (一)推断车辆种类
1.根据车轴、车轮的数目确定。
2.根据轮胎的花纹类型、轮距、胎 面宽度和轮径等确定。
3.根据其他痕迹确定。
(二)判断车辆行驶方向
1.根据车辆行驶后,轮胎两侧的尘土、
细沙等物质形成的扇形纹进行判断。
2.根据轮胎胎面的花纹进行判断。人
字形、八字形花纹的开口方向为行驶方向。
(三)整体分离痕迹的概念 整体分离痕迹,又称分离痕迹, 是指整体物质在力的作用下,由于断
裂或分解而成若干分离体时形成的新
界面的形态。
二、整体分离痕迹的特征
(一)分离体的固有特征
(二)分离体的加工、使用特征 (三)分离时形成的分离特征
三、整体分离痕迹的发现提取
(一)整体分离痕迹的发现、寻找 1.从现场的入口处寻找
(二)钢化玻璃 (三)夹层玻璃
(四)其他玻璃
三、玻璃破碎痕迹特征
(一)枪击裂纹特征
(二)爆炸冲击裂纹
(三)抛击裂纹特征
(四)敲击裂纹特征
(五)撬压裂纹特征
(六)热冲击裂纹特征
四、根据玻璃破碎裂纹判断方向 1.根据断口弓形纹分布情况。
2.边沿锯齿纹。
3.辐射裂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牙齿痕迹的形成及痕迹特征
(一)牙齿痕迹的形成 牙齿痕迹是由咬合作用而形成的。
(二)牙齿痕迹的结构及分类
牙齿痕迹的结构主要有:咬起缘、 咬止缘、咬切面。
根据研究和检验的需要,牙齿痕迹 的分类为: 1.根据牙齿数量分类: 牙痕、牙弓痕、咬痕
2.根据客体变形分类:
平面牙印、立体牙印
3.根据咬合力的大小及客体被咬 的结果分类: 咬压痕迹、咬切痕迹

痕迹检验学-资料

痕迹检验学-资料

课程代码:00380痕迹检验学-资料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 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

是为培养和 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 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 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 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一)痕迹的含义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工具痕迹检验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工具痕迹检验
触面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接触状态,也
称为印压接触.
凹陷状痕迹:承痕体在工具法
向力作用下,在接触部位形成的凹
陷变形痕迹,又称静态痕迹。撬压 痕迹和打击痕迹均属于凹陷状痕迹
(三)作用方式与两类痕迹
2.动态接触→线条状痕迹 动态接触:指工具与客体的接
触部位发生相对位移滑动的接触状
态.
线条状痕迹:承痕体在工具切
(四)工痕检验的概念
工具痕迹检验是指刑事技术人员运用现代科学知识 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具痕迹的形成和分类、
工具痕迹特征、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工具痕迹
分析和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为侦查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 据的一门应用技术。
(五)工痕检验的作用
1、推断工具种类,突出侦查重点 2、分析痕迹形成,确定事件性质
被破坏客体分类: (1)金属客体,如锁、铁门、铁窗、保险柜等; (2)木制客体,如木桌、木门、木柜等;
(3)人体组织,人体遭工具伤害时,躯体、骨骼、软组织等;
(4)土质客体,如土墙、土地等; (5)其他客体,如玻璃、橡胶、塑料、纺织物等。
(1)金属客体、如锁\铁门\铁窗\保险柜\电缆等
(2)木制客体、如木桌、木门、木柜等;
向力作用下,在接触部位形成的切
划痕迹,其形态为一组凸凹线条, 又称动态痕迹。擦划痕迹、剪切痕
迹、割削痕迹均属于线条状痕迹。
凹陷状痕迹
A、撬压痕迹:撬压痕迹是指作案人持工具,以杠杆作用方式破坏
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B、打击痕迹:工具与客体发生碰撞作用,在客体的接触部位产生
的塑性变形或破坏而形成的痕迹,称为打击痕迹。工具施加冲击载荷 于客体之上,工具与客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痕迹。
(二)现场的破坏方式类型

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以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

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以客体在力的作用在接触另一个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痕迹的特点:客观反映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关联性。

痕迹形成因素: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

造痕体:留下痕迹的人动物和物体,是痕迹的创造者。

痕迹分类:造痕体类型:人体痕迹物体痕迹动物痕迹;痕迹的形态:立体痕迹平面痕迹;痕体与承痕体的作用方式:静态痕迹动态痕迹;痕迹特征反映内涵:形象痕迹动作习惯痕迹痕迹检验的理论:物质转移和交换原理同一认定原理同一认定: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先后出现的客体特征,对这些客体是否同一作出判断。

种类认定:侦查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依据客体特征对与案件有关的客体的种类所属,或先后出现客体的种类是否相同等问题作出判断。

痕迹检验的任务:寻找显现痕迹固定采取痕迹痕迹分析收集嫌疑人的痕迹样本痕迹的检验鉴定显现痕迹手段:物理法:附着法镀膜法光致荧光法不可见光摄像法;化学法:颜色反应沉淀反应痕迹提取:转移法制膜法复印法原物提取法照相法痕迹固定:防锈(镀膜贴膜喷膜变压器油防腐剂) 防腐(恒定低温保存冷冻防腐剂) 照相痕迹检验的作用:确定真伪与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材料;缩小侦查范围,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

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手段;发现提取固定痕迹提供技术方法;案件的终结起诉审判提供重要的证据。

痕迹检验的程序与方法: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判与结论制作鉴定书。

手纹:生长分布在人手指掌表面上的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等皮肤花纹的总称。

手印:人手掌表面皮肤花纹印痕的总称。

手纹特点:人个不同终身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人身手印的作用:手印可以为侦查提供线索,有利于缩小侦查范围(判断进出口判断案件性质判断作案人现场活动过程判断作案人数作案人的人身特点以及职业特点) 。

手印可以提供诉讼审判的证据,从而证实犯罪(认定作案人提供确凿证据排除嫌疑人员提供依据串并侦破案件提供同一认定的依据查对手印档案,缉捕前科犯罪可以和侦查讯问的口供相互印证,利于避免错案和深挖余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检验,是指侦查机关运用专门的 理论和方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各种文字材 料的勘验、检查。
第五节
文件检验概述
三、文件检验的内容 (一)笔迹检验 (二)言语识别 (三)印刷文件检验 (四)伪造文件和票证的检验 (五)印章印文检验 (六)不易看见文字的检验 (七)判明文件制成时间
(八)人相检验
足迹,是指人体在运动中, 赤足或穿着鞋袜的足作为造痕体 与地面等承痕体表面接触所形成 的痕迹的总称。
第三节
足迹检验
二、足迹的分类
(一)按造痕体的类别划分 (二)按足迹表现形式划分
(三)按行走运动周期性划分
第三节
足迹检验
三、足迹的特征
(一)足迹的形态特征 (二)足迹的步法特征 1、步幅特征 2、步态特征
第一节 痕迹检验概述
(二)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是运用本门学科 的专门理论和方法检验案件中的 痕迹,确定痕迹与案件事实,痕 迹与一定人或物的关系的一门科 学技术与司法鉴定工作。
第一节 痕迹检验概述
三、形成痕迹的要素
(一)造痕体 (二)承痕体 (三)作用力 (四)介质
第一节 痕迹检验概述
四、痕迹的分类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二、手印的形成和分类
(一)手印的形成
(二)手印的分类
1、按手印的形象反映划分
2、按附着物的变化形态划分 3、按手印的色泽划分
三、手纹特征
(一)乳突纹线 乳突纹线,是指手掌或脚掌面上有规则 排列的凸起线状皮肤组织结构。
1、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
2、乳突纹线的组合形态
3、指纹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五)硝酸银显现法
(六)茚三酮显现法
(七)“502”显现法
(八)DFO显现法
(九)理化结合法
第二节 手印检验
六、现场手印的固定和提取
(一)照相法
(二)实物提取法
(三)胶带粘取法 (四)制作立体模型法
七、样本手印的收取
(一)三面捺印 (二)平面捺印
(三)局部捺印
第三节
足迹检验
一、足迹的概念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
二、工具痕迹的特点
(一)多发性 (二)多变性 (三)立体性 (四)附着物多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
三、工具痕迹的种类
(一)按形成痕迹的工具分类 (二)按痕迹的形态分类 (三)按作用力的作用方式分类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
四、发现工具痕迹的重点部位
(一)案犯进入现场的入口处
(二)作案的袭击对象
第二节 手印检验
四、现场手印的发现
(一)寻找发现手印的重点部位
(二)寻找手印的一般方法
1、利用光源观察 2、借助于各种仪器观察 3、哈气法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五、显现汗潜手印的常用方法
(一)粉末显现法
1、普通粉末
2、荧光粉末 3、磁性粉末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二)熏染法
1、碘熏法
2、烟熏法
(三)微粒悬浮液显现法 (四)真空镀膜法
第三章 痕迹检验
第一节 痕迹检验概述
一、刑事物证技术的概念 刑事物证技术,是指公安、司
法部门的专业人员,依法为侦查破 案,研究涉及刑事案件的物证与犯 罪活动的联系,以及发现、提取、 分析、检验各种物证的理论和方法 的总称。
第一节 痕迹检验概述
二、痕迹检验
(一)痕迹的概念 1、广义痕迹 2、狭义痕迹 狭义痕迹是指由于犯罪行为使造痕体与承 痕体产生接触或分离作用,在作用部位上出现 的反映形象。
(1)弓型纹 (2)箕型纹 (3)斗型纹 (4)混杂型纹
4、指节乳突花纹的结构和分类 5、手掌乳突花纹的基本形态 6、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 所谓细节特征,是指乳突纹线局部的细小 结构和具体形态。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二)屈肌褶纹和皱纹 屈肌褶纹,简称屈肌线, 是手的指、掌关节一定部位所 固有的粗大、明显的沟纹。 皱纹,是指由于皮肤的张弛、堆 挤活动所形成的细小、浅表的沟纹。 (三)其他特征:伤疤、脱皮、汗孔
(一)按照承痕体保留的痕迹状态分类 (二)按照造痕体的类型分类 (三)按照两客体接触面是否平行滑动分类 (四)按照痕迹反映的可见程度分类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一、手印的概念和特点
(一)手印的概念
1、手印
手印是指手的掌面作用于有形客体所留下的痕迹。
第二节 手印检验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二)手纹的特点 1、人各不同 2、终身基本不变 3、触物留痕 4、认定人身
(三)现场遗留物 (四)嫌疑人的工作生活场所 (五)案犯逃跑路线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
五、工具痕迹的记录与提取
(一)工具痕迹的记录方法
(1)照相记录 (2)文字记录 (3)绘图与录像记录
(二)工具痕迹的提取
第五节
一、文件
文件检验概述
在刑事物证技术检验领域, 文件是指一切以文字、数字、 图形以及其他形式与犯罪有关 的各种书证、物证。 二、文件检验
步 长 分 类
步 宽 分 类
步 角 分 类
第三节
足迹检验
四、足迹的发现和提取 (一)现场足迹的发现 (二)足迹的提取
1、照相法 2、石膏制模法 3、石蜡制模法 4、复印提取法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
工具痕迹,是指案 犯持工具破坏(或侵害) 某种客体时,在承痕体 接触部位上出现的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