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首先就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就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它不但给予无产阶级与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她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她们的精神支柱与奋斗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一种崭新的信仰,它的产生就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

信仰就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主宰,就是人们关于生命与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就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它就是一种附着于一定对象的相信心态。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科学信仰的代表,更确切地说,科学信仰的理论信仰典型形式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实践信仰典型形式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其实质就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就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创立者。她们创立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使自发地流行于部分工人群众与同情工人群众境遇的仁人志士中的带有幻想性质的共产主义信仰获得了科学的基础,成为科学的自觉的信仰,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精神动力与奋斗的旗帜。然而,当她们创立这一科学信仰时,却并没有对其进行命名,她们没有使用过象“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共产主义理想”这样的概念,而且甚至有意识地避免与反对这样的提法。比如,马克思与恩格斯不赞同把共产主义说成一种“理想”:“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就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就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就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她们也不赞同把共产主义说成就是一种“信仰”或“信仰的象征”。马克思在纪念第一国际成立七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讲,明确指出:“国际没有提出任何特殊的信念的象征。它的任务就就是把劳动的力量组织起来,在工人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建立联系并把它们联合起来。”恩格斯反对“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仰象征”,认为这只能就是为神效劳,而且也反对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这样一些人,在她们那里“‘革命’本身成了某种象童贞女马利亚之类的东西,理论成了信仰,参加运动成了祭祀。”

科学与真理在本性上就是相通的,为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科

学信仰的真理性即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其汲取了前人创造

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就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不仅就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而且就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其次,在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大趋势,确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并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它立足当时的历史现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做出了合理推论;它根植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实践,与时俱进,决不使基本结论成为僵化的教条。再次,在于它以经济学为实证支撑,以辩证法为哲学指导与概括的历史观科学地证明了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用经济学来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她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经济学证明本身也就是一种历史观的证明。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证明首先与主要地就是经济学与历史的证明,然后才就是哲学对这种证明的概括。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科学性还在于“它十分完备而严整”,就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认识与实践相一致、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人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证明主要体现为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一方面就是在这种信仰的鼓舞下开创与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这种运动的每一步发展与成功,都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

一种新的证明。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对于全面、正确地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与精神实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

觉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客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哲学方面,“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就是给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它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在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具有正确的导向价值。150多年的世界历史

发展与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的行动说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为人生价值取舍定标的作用;具有为个人行为与活动指明道路的作用;具有促进个人形成高尚思想品德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具有精神支柱价值。它能把人的活动从现实引向未来,从一个目标引向更高目标的追求;同时也使人的活动成为其精神价值尺度,用以衡量与评价现实。它鼓舞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理想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根本指导价值。科学信仰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去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与社会精神,使人们既有自身的自由又不使行为失控,自觉地为共同的社会目标而奋斗。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意义:其一、表现为对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的坚信;其二、表现为对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其三、表现为对共产主义实践的坚定执著。科学信仰的建构需要三个条件:一就是对真理的坚信;二就是对价值的认同;三就是感情的融入。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就是共产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与共产主义科学信仰的内在价值的统一,它们两者内在地统一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之中,内在地统一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之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就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作为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身来讲,它不仅包含知识性、科学性,尤以革命性与价值性见长。作为科学信仰的真理,其确定与实现既要诉诸人的工具理性,也要诉诸人的价值理性;既就是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也就是人的情感与意志的体现。

首先,体现在科学与信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就是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就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对科学真理的尊崇与信服,就是对扎根于现实世界、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从思维方式上瞧,它确定了以实践为核心的统一理性与信仰这对矛盾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上瞧,它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