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2007-08-12 23:05:21| 分类:ET-教育技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
⒈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⒉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1、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2、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1920)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二、发展时期(1920~60)
弗洛伊德
杜威
维果斯基
三、成熟时期(60~80)
布鲁纳
罗杰斯
四、完善时期(1980~)
布鲁纳1994年总结十几年来的成果:
1、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只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控的学习,过去是讲学习的传递,现在是将知识的建构和获得。
3、合作,共享教——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把个人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
4、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他指出,任何学习的发生都不是在白板上进行,而是在文化背景上建构而产生。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刺激变量S:指能够引起机体反映的刺激特征,包括:1、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2、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3、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机体变量O:个体自身特征。如人们在性别、年龄、学历、健康状况、智力水平、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自我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反应变量R: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映种类和特征。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⒈名词解释:心理发展
⒉了解心理发展的实质
⒊阐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⒋阐述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⒌了解语言获得和发展
⒍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⒎理解爱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标签: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2006复习考研资料专题《教育心理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⒈教育心理学
⒉学习
⒊支架式教学
⒋认知策略
⒌批判性思维
二、简答
⒈简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及其对教学的观点。
⒉如何在教学和学习中应用元认知策略。
⒊简述斯金纳德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⒋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三、论述题
⒈选择一种学习理论来阐述其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启示。(如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布鲁纳的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等等。)
⒉如何根据学习心理,来进行教学设计。
四、案例分析题
1、分析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其中“基本问题”、“内容问题”的设计和运用是如何体现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
参考书目:
⒈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网站:
2006-11-13 13:43:11
匿名
第十一章品德形成与培养
⒈名词解释:品德、道德、德育心理学
⒉了解道德认知发展论
⒊了解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⒈名词解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⒉掌握教学目标表述方法
⒊掌握各种教学目标的设置
⒋阐述各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⒌了解教学环境的设置
第十三章有效的教学
⒈名词解释:QAIT模式、发现学习、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⒉了解几种有效教学的模式
3.了解有效教师的特征
4掌握几种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5了解几种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
第十四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⒈名词解释:个别差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特殊儿童
⒉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
⒊掌握学习方式的差异
⒋理解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因材施教
⒌了解学校教学中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
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⒈名词解释:课堂生态学
⒉掌握课堂管理设计
⒊了解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⒋了解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十六章教师心理
⒈名词解释: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
⒉掌握教师的角色
⒊阐述教师的专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