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学习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的学习观

一、学习的态度

1、爱学乐学(勤奋刻苦地学)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⑴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注释】⑴箪——音单,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孔子曾站在河岸上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9·17),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着。

因此,他劝勉学生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8·17)意思是学习像追逐什么而赶不上那样,即使追赶上了还担心再失去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准买寸光阴,要惜时如金地、夜以继日地抓紧学习,这就要勤奋,“发愤忘食”,就要刻苦,“乐以忘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

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的一生都是

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2、脚踏实地

7.2 子曰:“默而识⑴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⑵?”【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注释】⑴识——音志,zhì,记住。⑵何有于我哉——“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像《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的“何有”便是“有什么”的意思,译文就是用的这一意义。也有人说,《论语》的“何有”都是“不难之辞”,那么,这句话便该译为“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这种译法便不是孔子谦虚之词,而和下文第二十八章的“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以及“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相同了。

启示:踏实是基本要求

3、知难而上

7.19 叶公⑴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⑵。”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如此罢了。”

【注释】⑴叶——旧音摄,shè,地名,当时属楚,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

有古叶城。叶公是叶地方的县长,楚君称王,那县长便称公。此人叫沈诸梁,字子高,《左传》定公、哀公之间有一些关于他的记载,在楚国当时还算是一位贤者。

⑵云尔——云,如此;尔同“耳”,而已,罢了。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启示:知难不惧的坚定决心

4、虚心求教(要虚心老实地学)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⑴。”【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注释】⑴子曰……改之——子贡说孔子没有特定的老师(见 19.22),意思就是随处都有老师,和这章可以以互相证明,老子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未尝不是这个道理。

启示: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子张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

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

【评析】

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孔子谁人不学?又何尝有固定的老师呢?孔子正是由于“焉不学”、“无常师”,故能集大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里仁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无论贤善与否,不管地位之高下,年龄之长少,知识之多寡,凡可学之处皆从之,即使别人的缺点也可作为反面教材,反躬自省,吸取教训,警示自己,这就要有虚心好学、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

曾参所讲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泰伯8·5)【译文】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本领却好像没有,学问厚实却似乎空空如也。

【评析】这里说的就是虚心好学、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虚心与老实,这两种学习态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不自欺欺人,然后才能求知、致知,变不知为知,因而是明智的;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不仅是愚蠢的,而且是虚伪的。

孔子入周公之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八佾3·15),孔子回答道,不懂就问,正是礼。

【译文】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发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正是礼呀!”

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14·24),意思是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提高自己的修养,现在学者却为取悦于人,博得好评。也是批评当时舍本逐末、哗众取宠的不老实的学风。

二、学习的方法

1、经常复习

1.1 子⑴曰:“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⑴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⑵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