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行政案例分析《第六小组作业》

目录

案例一:2003年武汉市政府禁止“麻木”事件分析

1.武汉市“禁麻”案例简述 2

2.为什么武汉市要“禁麻”? 2

2.1数量庞大的“麻木”造成环境污染 2

2.2“麻木”严重扰乱交通秩序 3

2.3“麻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3

2.4“麻木”横行影响市容 3

2.5“麻木”系武汉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3

3.武汉市不“禁麻”会产生什么后果? 3

3.1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持续混乱,事故数量攀升。 4 3.2民怨加剧,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矛盾 4

3.3城市形象日益下降,进一步影响城市发展 4

3.4政府能力受质疑,政府公信力下降 4

4.武汉市政府如何“禁麻”? 4

4.1“禁麻”政策制定 4

4.1.1征集市民意见 4

涉及内容:行政文化、行政改革 4

4.1.2建立政策议程 5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 5

4.1.3规划政策方案 5

涉及内容:行政领导、行政决策 5

4.2“禁麻”政策执行 6

4.2.1宣传“禁麻”政策 6

涉及内容:行政改革、行政执行、行政文化 6

4.2.2全面实施“禁麻”政策 7

涉及内容:行政执行、行政文化 7

4.2.3相关配套措施 8

涉及内容:行政领导、行政执行 8

5.武汉市的“禁麻”效果 9

5.1环境明显改善 9

5.2交通事故减少,交通阻塞缓解 9

5.3公交的士收益上升,但市民交通选择余地减少 9 5.4“禁麻”得到肯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显 9

6.关于武汉市“禁麻”案例的总结 10

6.1刚性规定柔性操作,体现政府平等意识 10

涉及内容:行政文化、行政改革 10

6.2科学决策,阳光作业 10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行政领导 10

6.3形成统筹解决问题机制 11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行政执行 11

6.4“禁麻”政策的不足 11

案例二:三峡观光明珠塔拆除事件分析 (12)

案例一:

行政案例分析:2003年武汉市政府禁止“麻木”事件分析

(行政综合篇)

1.武汉市“禁麻”案例简述

“麻木”,是武汉市民对三轮车和蹬三轮车的人的统称。人力三轮叫“土麻木”,电动三轮叫“电麻木”。

长期以来,“麻木”满街跑一直是武汉三镇一大怪。到2003年4月1日,武汉市开始取缔“麻木”之前,全市无证“麻木”约有1.6万多辆;有证“电麻木”18242辆;“土麻木”2200多辆,总数达37000多辆。这些“麻木”每天穿梭

于大街小巷,构成了武汉街头一道独特的景观。所以有人戏称武汉为“麻木”城市,市长为“麻木”市长。

麻木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交通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仅1998年以来,全市因“麻木”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就达2890余起,造成154人丧生,1400余人受伤。武汉市民早就强烈呼吁取缔“麻木”。

武汉市政府自1989年就开始动议取缔“麻木”。由于“麻木”车主大多是残疾人或下岗失业职工,每次取缔都造成车主大规模上访、闹事,有的在酝酿阶段就先期流产,有的正式发文通告后半途而废,14年屡治屡败。

2003年,武汉市下决心妥善解决“麻木”问题,并将之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作为今年政府工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由于工作到位,全市3万多辆“麻木”在短短21天内被全部取缔,车主满意,市民拥护,政府形象也大大提升。

2.为什么武汉市要“禁麻”?

2.1数量庞大的“麻木”造成环境污染

武汉市“麻木”总是高达37000多辆,如此庞大的“麻木”数量所产生的尾气排放影响城市环境,“麻木”运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从城市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减少城市噪音污染,武汉市须采取“禁麻”措施。

2.2“麻木”严重扰乱交通秩序

武汉市的“麻木”不受红绿灯管制,也没有单行线的限制,庞大的“麻木”运输群不守交通规则,占道停车、违规拉客的现象屡见不鲜,常常引起交通堵塞,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2.3“麻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麻木”本身的安全性能较低(特别是正三轮摩托车)再加上“麻木”司机为了贪图时间多做几桩生意常常超速驾驶和违规驾驶,因为“麻木”而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不在少数。据武汉市交管局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以来,正三轮摩托车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2890余起,其中154人丧生,1400余人受伤。

2.4“麻木”横行影响市容

武汉市“麻木”的横行及其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武汉市的市容,不仅市民反对声四起,就连到武汉旅游观光的游客、投资的商人等都认为“麻木”有损武汉这座城市的形象。武汉市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痛心疾首地说过,“一个拥有落后交通工具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城市;一个常被落后的交通工具阻塞交通的城市,必定是一个办事效率低和污染严重的城市。”

2.5“麻木”系武汉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麻木”问题可以说是武汉市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武汉市复杂的道路状况,小街小巷众多,小巧灵活的“麻木”自然比的士更胜一筹,社会的需求催生了庞大的“麻木”市场。再加上近些年来武汉市失业率的不断上升,在无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不少失业人员都加入到“麻木”运输的行列当中。而武汉市政府自1989年以来就开始整治“麻木”,但由于行政手段的强硬和相关配套决策的迟滞,使得“治麻”工作14年来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一直循环在“整治、反弹、再整治、在反弹”的怪圈当中,民怨四起。

所以,整治“麻木”,对于武汉市政府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武汉市不“禁麻”会产生什么后果?

3.1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持续混乱,事故数量攀升。

3.2民怨加剧,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矛盾

虽然“麻木”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在特定时期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也方便了不少市民的出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民对于城市生活环境的需求已从最初的便利快捷上升到对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麻木”已不再如从前深入民心,相反已成了武汉市民的眼中钉。“麻木”问题一日不解决,民怨便一日难除,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社会矛盾。

3.3城市形象日益下降,进一步影响城市发展

“麻木”对武汉市市容造成的影响,不仅令本地市民不满,也令外来人员失望。第一印象的减分和由“麻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令不少有意投资的商人望而却步,无形中阻碍了武汉这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4政府能力受质疑,政府公信力下降

“麻木”问题14年来一直未解决,整治过程反反复复,市民看得到决心,看不到决行,看得到政策,看不到结果。长此以往,武汉市民对于自己政府的能力不免产生质疑,政府公信力也不如从前,这对于武汉市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场危机。

4.武汉市政府如何“禁麻”?

4.1“禁麻”政策制定

4.1.1征集市民意见

涉及内容:行政文化、行政改革

在制定关于取缔“麻木”政策之前,武汉市政府通过报纸、网络、电台等多种途径,征集了市民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是《楚天都市报》于2003年5月22日

刊登了一篇民意调查。市民的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充分表达,为“禁麻”行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分析:

武汉市政府大开信息渠道,广泛收集民意,在政策制定之初充分了解市民诉求,一改往年在“麻木”问题政策制定上的习惯。制定保障人民利益的政策,前提是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正所谓“执政为民”,不保障人民的表达,不了解人民的意愿,又怎能做到真正的为民?武汉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健康良好的行政文化,较之过去政策制定的不透明,“麻木”屡禁不止的现象,武汉市政府此次的转变,也是其行政改革过程的一次体现。

4.1.2建立政策议程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

仅2002年以来,省、市人大、政协提出加强正三轮摩托车管理的议、提案和意见、建议13件,市民群众来信72件。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在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有计划地解决“麻木”问题的工作要求。市委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市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作出决策,确定了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工作目标。

2003年初,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妥善解决正三轮摩托车问题明确作为2003年政府工作中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分析:

面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明确的政策目标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面对多次的提案与市民来信,武汉市委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市委内部会议和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的方式,明确了“禁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工作目标,为政策的制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另外,通过借鉴往年“禁麻”工作的经验,吸取以往失败的教训,将“禁麻”工作列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该问

题为2003年政府工作中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体现了政府对“禁麻”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武汉市政府“禁麻”态度的坚决。武汉市政府在此次行政决策中较之以往的细致、准确与重视程度,是使此次“禁麻”最后得以成功,一改往年屡禁不止现象的关键。

4.1.3规划政策方案

涉及内容:行政领导、行政决策

早在2001年,武汉市就组织了一个五人小组先后奔赴北京、沈阳、大连、上海、杭州、南京,进行了一场有关“麻木”问题的特殊调研,2003年2月27日,武汉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奔赴上海和南昌学习考察,随后,有关部门有深入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车辆类别及车主家庭构成、收入等详细情况,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完善公交路线、政府提供岗位等。

2003年3月20日,武汉市委副书记程康彦主持召开解决正三轮摩托车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其他市领导小组成员,七个中心城区及东西湖区区委书记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禁麻”工作的指导思想,“禁麻”实施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强调。

与此同时,武汉市法制、公安、公安交管部门草拟了《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修正案)》,并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大常委就该问题三次召开主任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于3月24日审议通过。4月2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解决三车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市领导小组还组织公安、公安交管、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等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对“三车”车主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市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也进行了多次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了报经市委、市政府批转的《有关解决有证正三轮摩托车问题的实施方案》。

分析:

在一项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领导小组的领导方式及态度关系着该政策方案的能否顺利完成与开展,领导小组通过组织工作过程中所传达的意图与态度也影响着具体实施方案的其他工作小组。武汉市委在此次政策方案的规划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与审慎,给参与工作的有关部门发出了必须妥善解决“麻木”问题的明确讯号。另外,武汉市委在前期工作中所体现的周全与按部就班,也给开展工作的有关部门铺平了道路。这是行政领导当中一次成功的典范。而在行政决策中,这种多做前期工作,考虑各方利益,遵循行政程序,寻求法律保障的做法,也是正确决策所必不可少的。

4.2“禁麻”政策执行

4.2.1宣传“禁麻”政策

涉及内容:行政改革、行政执行、行政文化

5月13日至5月19日,武汉市组织63000余人组成了5673个“五包”工作小组,实行“包入户调查、包宣传政策、包车辆上交、包帮助择业、包维护稳定”的五包责任制,变过去单纯依靠交警、强行上路执法的作法,依靠群众、疏堵结合,把思想工作做进社区、做到家庭,上门入户送达了《致有证正三轮摩托车车主的信》、《致有证残疾人正三轮摩托车车主的信》和《致有证人力三轮车车主的信》,宣传法规,解释政策。

5月20日至6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关于修改<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的决定》,当天“五包”工作人员就走访了所有的有证“三车”车主家庭。

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的“放大器”作用,实行正面引导。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调度下,《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电视台、武

汉电台等新闻单位纷纷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版面进行宣传报道,共刊播各类稿件1300多篇,为“三车”问题的顺利解决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了重大作用。

分析:

良好有效的政策宣传,既不会使民众对政策反感又可以促使民众积极配合政策的开展。此次“禁麻”的政策宣传,政府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一改往日单一灌输宣传的作风,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一方面,武汉市政府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交警强行执法的做法,成立了“五包”工作小组,把政策送上门,把诚意送上门,这使得原本抗拒的“麻木”车主变抵触为配合,这是政府行政方式改革的一次探索,也是创造政府与人民和谐共处、相互配合、共同前进的行政文化的良好开端。而5673个工作小组的高效执行,也是短时间内是宣传达到最大效果的关键。“五包”工作小组分工明确,方式温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做法使得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媒体的加入使此次宣传工作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政府通过媒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也更好地解释了政策,使宣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在形成良性的沟通与交流的情形下,一项公共政策的顺利开展与推进,这是当今中国行政文化中相对欠缺的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4.2.2全面实施“禁麻”政策

涉及内容:行政执行、行政文化

4月1日至25日,组织上交无证正三轮摩托车工作。5月20日至31日,组织回收有证正三轮摩托车工作。6月19日至24日,组织回收有证人力三轮车工作。由于科学安排,组织有序,服务到位,全市禁用了43天的时间,就全面完成了36985辆“三车”的上交回收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的回收工作中政府的服务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全市所有的交车点都做到了有咨询服务台、有遮阳棚、有茶水、有板凳、有复印机的“五

有”服务措施。各区还千方百计组织了集中交车,社区群干民警护送残疾车主回家,把自谋职业补助款送到车主家中等服务,把亲民、爱民、为民、利民的情感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之中。

分析:

如何做到高效执行,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明确职责,服从指挥,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在此次“禁麻”的全面实施行动中,工作人员在科学组织的前提下担起重任,不懈怠,守纪律,顾大局,出色的完成了执行任务。而众多车主在前期宣传的号召下,纷纷前往交车,在交车过程中受到了政府的周到服务,更主动,更积极地配合政府完成了回收工作。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健康的社会氛围,也是一种健康的行政文化,体现了政府在工作中方式的转变,也体现了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4.2.3相关配套措施

涉及内容:行政领导、行政执行

市“三车”领导小组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组织市交委、市公交集团、市物价和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意见,研究出台了优化公交路线、调整出租车起步价的工作方案。

而在解决下肢残疾人出行的问题上,市公安交管局和市残联相互配合,在选择好残疾人代步车型的同时,严格把关,热情服务,做好残车置换工作,并免费办牌办证。

另外,市区工商部门依法取缔了非法生产、拼装、销售“三车”的窝点,从源头上控制了来源。市区公安、交管、城管部门组织执法小组,设立了120多个路面至发电,严格清查了收车行动之后残余的“三车”。

分析:

政策的执行不仅要观前,更需顾后。“三车”领导小组放远眼光,及时出台配套措施,避免了收车之后所可能产生的问题。而后期清查工作的跟进,更是促进了“三车”问题的快速解决,避免反复,巩固了工作成果。在后期的配套工作上,武汉市政府所展现出来的领导眼光与执行效率,值得肯定与称赞。

4.2.4终结“禁麻”政策

随着“三车”问题顺利解决,“禁麻”政策完成了使命。为配合“禁麻”所设立的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也随着“禁麻”政策的终结而结束了使命。

5.武汉市的“禁麻”效果

5.1环境明显改善

武汉环保局副局长王家源宣布:江城“禁麻”后,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平均减少20%,城区噪音值至少下降了1个分贝。“麻木”退出江城后,市环保局对原“麻木”集中的汉口利济路、利济北路、花桥、汉阳鹦鹉大道、武昌紫阳路等多处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发现城区噪声值、每立方米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均明显下降。

2003年6月至9月,武汉市连续85天空气质量为优、良,是实行空气质量日报制3年来优、良天数持续最长的阶段。

5.2交通事故减少,交通阻塞缓解

“禁麻”之后,仅公共汽车的交通事故率较以前就下降了20%左右,各主干道的通行能力较之以前增加了10%。

5.3公交的士收益上升,但市民交通选择余地减少

“禁麻”之后,武汉公交集团下属几个分公司在经过线网优化后平均收益上升了10%左右,而在“禁麻”前空载率解决近40%的的士调价后上座率也会有15%左右的提高。但也有市民投诉部分的士出现短途拒载的现象,拒载投诉率达13.4%,可见“禁麻”也导致部分市民失去了交通选择方面的余地,出行不便。

5.4“禁麻”得到肯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显

武汉市政府的“禁麻”工作不仅得到当地居民的肯定,也得到了外来人员的赞扬。大家表示“禁麻”后的武汉显得更加有序与稳定,这无形中增加了投资的吸引力,也为武汉日后进一步的规划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关于武汉市“禁麻”案例的总结

6.1刚性规定柔性操作,体现政府平等意识

涉及内容:行政文化、行政改革

在此次“禁麻”工作中,武汉市政府真正做到了把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民众呼吁、亟待解决的“麻木”问题,政府一方面拿出了必须解决且尽快解决的决心,另一方面,政府在响应民意的同时也周全考虑广大车主的利益,平等对待该问题所涉及的所有民众。而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武汉市政府也真正做到了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从前期的大开民意渠道、送政策上门、发动媒体解释宣传政策,到中期的组织集中交车、交车现场周到服务、送残疾车主回家,再到后期的保障措施完善,武汉市政府自始至终服务到位,车主满意,市民踏实。

良好的行政文化影响着行政体制朝着更便民更利民的方向改变,在良好行政文化熏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下,也带动了行政人员的行政过程中的方式与态度的转变,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6.2科学决策,阳光作业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行政领导

武汉市政府吸取以往的教训,借鉴以往的经验,在“禁麻”过程中避免重蹈14年来的覆辙。政策制定前期,武汉市政府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征集了广泛的民意,做到了科学为民而不是擅自为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武汉市政府召开了大量的专题研讨会,请专业人员就政策作出专业性的分析,相关部门针对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力求做到科学决策,政策合法合理。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禁麻”领导小组每天碰头,共召开了21次协调会议,旨在确保“禁麻”工作的稳定与高效。此外,武汉市政府在此次“禁麻”过程中从分尊重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事前通知,实时通报,展现了阳光作业的方式。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依法遵循相应的法律条文,是作出行之有效的行政决策的保障。这需要行政领导的全局眼光、审时度势与借鉴创新。正确有效的行政领导,能推动行政决策顺利进行,确保行政活动的全面开展。

6.3形成统筹解决问题机制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行政执行

武汉市政府在取缔“麻木”的同时,也顾及到广大“麻木”车主的切身利益,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偿交车措施、失业车主再就业辅助和残疾车主出行方式保障等政策。一方面通过政策保障免除了车主的后顾之忧,使车主更好地配合交车,另一方面也消化了大量的失业人员,维护了社会稳定。而这些保障措施的及时落实和“麻木”问题顺利解决,也少不了所有工作小组的高效执行。正是有那些勤勤恳恳、热情服务的前线人员,才有了武汉市从“麻木”城市印象中的漂亮转身。

科学有效的行政决策,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的本身,还应重视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附带问题。只有做到旧病除又不落新病根,才是真正的良方,才是真正的科学决策。而科学的行政决策,也要依赖有效的行政执行,只有充分明确政策目标,

充分调动政府资源,认真贯彻落实政策,认真依法执行政策,才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执行。

6.4“禁麻”政策的不足

武汉市雷厉风行的“禁麻”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禁麻”行动落下帷幕之后,也有不少人对武汉市政府此次“禁麻”的美中不足提出了疑问。诸如在政策出台之前为何没有举行听证?政策宣传当中为何存在不符合客观的夸大现象?“禁麻”为何说禁就禁没有给车主一段“缓冲期”?回收的“麻木”到底如何处置?短期得到妥善安置的车主将来的生活是否存在隐患?

武汉市政府短期解决了拖延14年之久的“麻木”问题,这诚然是为广大的武汉市民办了一件实事好事,但所引发的这一系列的疑问同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案例二:

“三峡明珠塔”的倒掉

——三峡观光明珠塔拆除事件分析

2009年1月5日,随着一声巨响和一阵地动山摇的震动,昔日设计总投资3500余万元、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塔高92米、连同塔尖共135米、顶部有旋转观光厅、能俯瞰万州城全景、有万州形象工程之称的“三峡明珠观光塔”,在人们多年的期盼中,结束其“光荣”的历史使命,轰然“谢幕”。

拆除的全过程不超过5秒,这样的拆除速度令人叹服。“三峡明珠观光塔”。这个观光塔由万州区龙宝管委会投资建设,计划投资3500万,于2004年3月开工,却在2005年4月17日被突然叫停,前期工程耗资1000多万。停工后,

观光塔被当地市民称为烂尾楼。观光塔变烂尾楼,地标工程毁形象。建也有理,炸也有理,巨额损失没人理。建塔一年多,爆破五秒钟,一千万灰飞烟灭。

观光塔的命运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1. 为什么要拆它,领导三个理由

理由一:规划调整。

万州区2005年行政体制调整后龙宝管委会被撤销,观光塔成了“无主工程”。万州区政府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2005年4月,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撤销了原龙宝等3个移民开发区,“三峡明珠观光塔”的业主单位龙宝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划归万州区渝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理由二:财力有限,有两千多万不如干民生。

渝东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洪维俊说:“龙宝城投公司划归渝东开发区后,在清理时发现这家企业已经负债1亿多元,仅剩一副空壳,而‘三峡明珠观光塔’后续建设还需要大量资金,渝东开发区财力有限,不可能提供资金,工程只有被迫停工。”而且工程至少还要投入2000万元,这笔钱还不如投资更实际的民生项目,区里经过研究决定将其拆除。

理由三:不赚钱,没有商家接手。

万州区一位干部表示,关键是工程立项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建成后的效益问题,作为西部地区的中等城市,市民自身消费能力有限,城市旅游资源也相对贫乏,“三峡明珠观光塔”即便建成,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洪维俊坦承,项目的实际效益很难达到立项上马时的预期。

2.政府决策,拟定解决方案

汪夔万表示,在招商无果、已拖近4年的情况下,市民及社会各界普遍要求尽快处理遗留问题,区政府反复研究、慎重决策,要求渝东开发区和有关方面委托技术单位进行解决方案的比选,力争“影响最小、损失最小”。

2008年9月,万州区建委组织重庆大学、重庆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召开“三峡明珠观光塔”建设方案论证会,方案一为续建原方案,该方案预计需继续投入1600万元以上,建成后运营难以盈利;方案二为改建方案,即保持塔体现状高度进行改造,该方案估计还需投入约1000万元,加之受塔体原结构制约,改造后预期效果不理想;方案三即拆除方案。专家对上述3个建议方案进行综合研究后结论认为“续建难度大,改建不可取,建议拆除”。

2008年10月,万州区政府在专题征求多方意见后,赞成专家论证及区人大、政协意见,决定拆除已建部分。

2009年1月5日,“三峡明珠观光塔”这座城市“碉堡”被拆,市民纷纷前来观看,人们对近千万元资金投入被白白浪费感到惋惜。

3.群众意见:

(1)忧心!这才四五年的事,怎么规划又调整了?一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规划不断地调整吗?每一届领导都来一个新规划,谁受得了

(2)说什么成了“无主工程”,难道每一次政府的更迭都会带来这样的问题?政府不应该推卸责任,有很多决策要具有长期性。

(3)“三峡明珠塔”的炸掉,很容易让我想起不久前被炸掉的奉节“移民纪念塔”。两“塔”都是在重庆,都是为了给三峡工程“留个念想”,不过是一段暂时失败的政绩工程史,却无法掩盖其背后的体制痼疾与复杂现实。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了所谓“良好的投资环境”,一些地方官员喜欢“大干快上”,也就出现了许多不合实际的“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这也与一些地方官员扭曲的政绩观有关。“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就能上。关键不是让老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让领导看到政绩。” 真是颠倒了是非的政绩观。

(4)“三峡明珠塔”被炸掉了,但公众心中的疑问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一项设计总投资3500余万元的工程,钱从何来?谁做的决策?如何通过的论证?这些都要交代清楚,以便于为将来的政府工程总结经验。有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对涉事官员问责,这样才能平息民众的不满。

4.小组成员见解:

既然要拆,当初为什么要建?已经耗去的千万资金如何追责?地方官员为什么喜欢“瞎折腾”?“ 瞎折腾”的官员为什么能轻轻松松“拍屁股”走人?我们认为,根源在于,不正确的评价机制,导致官员产生政绩冲动;“一言堂”、无迹可循的决策机制,又使得相应的问责无从入手。

当前一些地方官员之所以喜欢‘折腾’,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首要原因是评价机制出了问题,让一些官员感觉政绩是‘折腾’出来的。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在执政能力考评上缺乏综合考量,往往注重于表面上的一些绩效指标和工作数据。在这样的指挥棒下,下级官员自然也喜欢搞大工程,追求所谓的“大手笔”。

另一方面,因为‘折腾’起来成本低,一些官员在一个地方‘折腾’完,即便大笔的投资血本无归,也可以照样异地任职,在另外一个地方继续‘折腾’,累积其‘政绩’。

很多时候,并不是将某个工程拆了,让其消失了,问题就解决了。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质疑,这是不是在用一个错误替代另一个错误?缺乏科学化决策机制支撑的大拆与大建一样,都是‘折腾’。

5.如何制止“ 瞎折腾”的冲动

(1)应该完善和充实决策,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有效制约某些官员“拍脑袋”决策。

(2)合理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将政务公开化,提高透明度,让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决策的形成和运行情况,并有权利随时提出不同意见。即便公众不能从实体上进行监督,也应从程序上进行监督,最起码应该能在财政上进行监督,保证行政体系高效合理地运转。

(3)施政行为应该保持延续性、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

(4)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机制,对决策形成过程中的权力、义务和责任予以明确界定,让责任追究变得切实有效。

6.小组总结:

行政综合体系是将当代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引入行政管理工作中,使科学的管理理念与行政工作形成有机整体,使其成为建立“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

行政综合体系建设需要强化五个意识:

(1)强化服务意识。坚定不移地加强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一切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为出发点的宗旨,寓管理、把关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和服务型队伍。

(2)强化忧患意识。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并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正视问题和差距,摒弃满足现状思维,谋求事业的新发展。

(3)强化团队意识。树立“业兴我荣、业衰我耻”的思想,事事处处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不断增强队伍的协作意识,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

(4)强化创新意识。鼓励每一位工作人员不断地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模式、新的管理方法,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5)强化学习意识。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先进理念,通过岗位职业培训,使工作人员与时俱进、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改革用人考核机制创造条件,力求做到岗位资质与岗位权限相结合,岗位资质业绩与个人待遇、职务升迁及人员进出相结合。

行政综合体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质量:

(1)加强行政工作组织领导。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各行政执法部门按规定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岗位职责明确。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文:曹小平来源:网络] 案例一:管理者干什么? 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该邮购部每天要处理大量的邮购业务,在一般情况下,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货物等都是由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但在前一段时间里,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给了B,B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的事,引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今天又有一大批书要发送,蒋华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问:他应该亲自核对这批书,还是仍由业务员们来处理? 案例二:管理工作的特性。 A是某建筑公司安装部经理,B是安装部下属的管道安装队队长。上个月,A吩咐B带领一班人马去某工地安装一套管道系统。在工程验收时,发现这套管道存在着严重的渗透现象。公司经理认为A应该对此负责,哪怕管道安装时A正出差在外。同样,A会认为B必须对此负责,哪怕B已不拿扳头干活。 问:A和B为什么要对这一失误负责?他们究竟该负什么责任?

案例三:如何进行管理? 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二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 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长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厂长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问: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管理学概论 案例分析答案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 案例1-1 日本一个小老板的一天 问题:用明茨伯格的框架分析这个日本小老板的活动。 (1)你认为该企业老板有效利用了他的时间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并将十种角色划分为三大方面。案例中的企业老板隶属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博茨伯格框架强调,管理者角色的侧重点是随组织的等级层次变化的,特别是传播者、挂名首脑、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角色,对于高层管理者要比低层管理者更重要。基于案例素材显然企业老板没有涉及相关角色任务,因此没有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安排时间?为什么? 参考答案: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传播者、挂名首脑、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角色的扮演,将更多时间应用于这些方面。因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侧重的是概念技能,主导的是企业战略、宏观、方向性的决策,应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置于此。 (3)讨论:该老板“上班迎、下班送,与员工共同进餐”,会不会削弱管理者的权威? 参考答案:视角一:日系文化视角。上班迎,下班送;与员工共同进餐等,这不是华夏式家族管理中盯员工的监督功能,而是老板对员工尊重的表现形式(形);内涵实际是增强企业的亲和力,以提高员工内在的积极性(神)。于此,某种程度不会削弱管理者的权威。视角二:中国文化视角。在我国企业管理过程中,受科层行政理念的影响,如果企业老板每天都“上班迎、下班送,与员工共进晚餐”,一定程度上是会削弱领导者权威的。 案例1-2李经理的烦劳 问题:如果你是李经理,将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开动你的脑静,培养你的管理才能吧! 参考答案:制定解决方案应该分为三步。第一步:从侧面了解小王为什么要离职(薪酬待遇、职业晋升、人际关系等),并从该方面予以改善;第二步:在短时间内稳住小王的同时寻找可以替代小王的人选,以防小王离职影响项目进展;第三步:如果企业频繁出现“像小王此等员工”离职现象,企业需要反思自

国开大学 大专行政管理《管理学历届试题》案例分析(含答案)

提示 本作业中所有案例参考答案皆为简答,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详细作答,且管理学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管理学基础》作业-案例分析 第1题 陈华已经在一家IT公司工作了5个年头。在这期间,他从普通编程员升到资深的编程分析员。他对自己所服务的这家公司相当满意,不管是工作职位还是收入,都让陈华感到有成就感,而且他还为工作中的创造性要求所激励。 一个周末的下午,陈华和他的朋友及同事王迪一起打高尔夫球。他了解到他所在的部门新雇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编程分析员。尽管陈华是个好脾气的人,但当他听说这位新来者的起薪仅比他现在的工资少30元,不禁发火了。 下周一的早上,陈华找到了人事部主任李江林,问他自己听说的事是不是真的,李江林带有歉意地说,确有这么回事,但他试图解释公司的处境:“陈华,编程分析员的市场相当紧俏,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的人员,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我们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编程分析员,因此我们只能这么做。” 陈华问能否相应调高他的工资。李江林回答说:“你的工资需按照正常的绩效评估时间评定后再调。你干得非常不错,!我相信老板到时会给你提薪的。”陈华在李江林道了声“打扰了!”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边走边不停地摇头,很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疑虑。 问题: 1、本例描述的事件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 事件会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因为对于陈华来说,他在工作中所获得的激励主要来自于成就激励和创造性激励,而体现他的成就的重要表现或者说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薪水,当他感觉自己的因成就感而带来的自信受到打击,处境很尴尬时,一个有成就需要的人就会有很强的受挫感,会影响其工作的动力。 2、哪一种激励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陈华的困惑?简述其理论内容。 答: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理论内容: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一种激励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个人主观地将自己投入(诸如努力、经济、教育等许多因素)同别人相比,看自己所得的报酬是否公正或公平。如果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报酬不公平,就可能产生不满,降低产出的数量、质量,甚至离开这个组织;如果认为报酬是公平的,就会继续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上工作;如果认为个人报酬比认为的公平报酬大,则会继

《行政事务管理》案例分析

《行政事务管理》案例分析 日常工作 1、小王是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值班工作的秘书。2005年9月17日上午9时,他在值班时接到该县所属某乡人民政府办公室李主任的电话,李主任报告称,该乡某村二组刘某喂养的400只鸭子突然死亡,怀疑是禽流感所致,李主任说乡政府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求县人民政府紧急支援。值班秘书小王接到李主任关于该乡某村发生的疑似禽流感事件的电话后,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有人认为,现在讲分层负责,各部门的责、权、利都捆在一起,叫责任承包。如果协调中出现为顾全大局必须牺牲局部利益的情况,“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不如改为“利益补偿”原则,这种提法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局部利益“堤外损失堤内补”,全局利益也因整体效益的提高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双方都有好处。而提“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补偿”只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地位不醒目,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也不利于在新形式下开展协调工作。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3、某公司总经理告诉秘书小王,今天上午要集中精力写一份重要的报告,不希望被任何事情所打扰。但不久,来了一位陌生人,说要向总经理推荐他们的一种新产品。小王告诉他,今天总经理不在公司。谁知恰巧这时总经理打开房门,要小王进总经理办公室给他找一份文件。此情形令小王非常尴尬,只好解释今天总经理工作特别忙,不接待任何来访。客人非常不高兴地离开了。请问,这件事小王怎样处置会更妥当一些? 并简要说明理由。 4、广州金桥公司李总经理拟于2003年5月15日至5月18日自广州赴北京会见美商安德森先生,然后经青岛考察市场后返回广州。请拟制一份要素完整、内容具体的李总经理的旅行日程表。 5、情景题:明天上午×市制药厂×副厂长来访,领导指示你把接待室整理一下,你将怎样做好这项工作? 6、情景题:总经理外出参加一次交谊活动,按要求草拟一份活动安排方案。 信息工作 1、我国南方地区一到每年的七月份,便要投入到抗洪抢险的工作中去。某县政府新来的秘书小王在二月就将防汛材料提供给了领导,结果领导并没有对所提供的材料予以高度的重视。这使小王大惑不解。试从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来分析问题出在何处。 2、某公司A秘书从媒体上获知我国数处发生森林大火的信息,预测我国木材、纸张将大幅涨价,便建议公司大批购进纸张库存起来,不久公司赢利10余万元。其后,他了解到在一次全国订货会上,传出机电产品从过去供不应求转到了供过于求的市场信息,于是建议公司加速销售库存机电产品,并对该类商品实行限购方针。此举使公司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经济效益。A秘书也被员工们称为“神算子”。请结合秘书的信息工作对以上案例作出评析。 3、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卢主任的信息很及时,试从信息搜集、加工、处理方面设想下下卢主任此前信息

行政管理学案例

下面是某报2002年7月26日的一则报道。请运用行政职能原理分析这一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谁来牵走这条破船? 编辑同志:环岛路是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太阳湾海滨浴场的潮间带却长期搁置着一条废弃的渔船,实在有碍观瞻。在媒体曝光后,这条破船仍“巍然不动”。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除这一瑕疵,恢复环岛路的美丽风光。 ——读者王某 一条破旧不堪的渔船,却让几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皱起了眉头。因为“目前没有相关规定,我们没办法解决。” 16日,记者以《破船脏了环境》为题对王某反映的问题作了报道。18日早晨,记者再次来到该处,看到这条已经腐朽的渔船依然占据着沙滩一隅。记者绕船走了一圈,发现船体上没有牌照或可以显示主人身份的标志。“太阳湾”海滨浴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渔船从今年4月份就停靠在这里。他还说,环岛路沙滩上还有不少这类破船,它们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而且船体的碎片也成了沙滩垃圾的“制造者”。 哪个部门对清理这条木船负有责任?受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委托,当日下午,记者以游客身份,在近一个小时内拨打了多个单位的电话,可是仍然无法找到能牵走这条破船的“主管部门”。 某管理办。工作人员态度还算温和,询问了渔船的停放地,然后说他们管的是海上,沙滩上的事情他们会和执法部门联系。记者追问这个问题究竟属于哪个部门管,他回答说,环岛路由很多部门管辖,“职责有交叉”。“有没有直接主管的部门呢?”对记者这一问题,他没有回答,只是记下了记者的联系电话,表示“处理后会给一个反馈”。

城监某大队。工作人员听到记者的陈述后,回答说:“可以去看一下”。记者问他们是不是主管部门,他回答说:“如果是侵占沙滩、影响市容就可以管。如果是在水上我们就管不了。”“这艘船是停在海边的沙滩上,你们能管吗?”“如果是沙滩公共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管。如果是营利性的,应该别的部门管。”并说该片沙滩属于“太阳湾”的卫生管理范围,应该由“太阳湾”管理处找到船主,视情况清理。“如果找不到呢?”“这个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也解决不了。” 某监督局。记者问:“渔船上一般都应该有船牌号,渔船的报废归哪里管?”“归我们。渔船报废后,由我们就地拆解”。“如果是停在海滩上的报废的渔船呢?你们会管吗?”“那要请示领导。”“为什么要请示领导?”“我们现在没有接到通知要管这件事情。”他还说,“这件事情比较复杂,我是值班的,不太清楚该事的具体过程”。同时,他还对记者的游客身份表示质疑。后来他还是记录下记者所说的情况,表示要调查一下这艘船的船主。 某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船可能是当地渔民的,要记者与那里的相关部门联系。记者问,这种情况究竟有没有部门管,他回答说:“目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最好能找到船主,事情会比较好办,在没有找到船主之前,各个部门都不好贸然处理。” 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要市里统一协调,我们没有办法管”。记者说:“一条破旧的渔船停在那儿,跟周围环境很不协调。”“那种船停在环岛路的沙滩上有几百条,有的还停了好几年呢。”这位工作人员很快打断了记者的话。她还说,她们已经接到不少类似的反映,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没办法解决”。 大概由于这些原因,直至25日,这条破旧渔船仍停在太阳湾的沙滩上。 行政管理学案例(1)

《管理学历届试题》案例分析(含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案例分析 第1题 陈华已经在一家IT公司工作了5个年头。在这期间,他从普通编程员升到资深的编程分析员。他对自己所服务的这家公司相当满意,不管是工作职位还是收入,都让陈华感到有成就感,而且他还为工作中的创造性要求所激励。 一个周末的下午,陈华和他的朋友及同事王迪一起打高尔夫球。他了解到他所在的部门新雇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编程分析员。尽管陈华是个好脾气的人,但当他听说这位新来者的起薪仅比他现在的工资少30元,不禁发火了。 下周一的早上,陈华找到了人事部主任李江林,问他自己听说的事是不是真的,李江林带有歉意地说,确有这么回事,但他试图解释公司的处境:“陈华,编程分析员的市场相当紧俏,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的人员,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我们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编程分析员,因此我们只能这么做。” 陈华问能否相应调高他的工资。李江林回答说:“你的工资需按照正常的绩效评估时间评定后再调。你干得非常不错,!我相信老板到时会给你提薪的。”陈华在李江林道了声“打扰了!”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边走边不停地摇头,很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疑虑。 问题: 1、本例描述的事件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 事件会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因为对于陈华来说,他在工作中所获得的激励主要来自于成就激励和创造性激励,而体现他的成就的重要表现或

者说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薪水,当他感觉自己的因成就感而带来的自信受到打击,处境很尴尬时,一个有成就需要的人就会有很强的受挫感,会影响其工作的动力。 2、哪一种激励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陈华的困惑?简述其理论内容。 答: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理论内容: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一种激励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个人主观地将自己投入(诸如努力、经济、教育等许多因素)同别人相比,看自己所得的报酬是否公正或公平。如果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报酬不公平,就可能产生不满,降低产出的数量、质量,甚至离开这个组织;如果认为报酬是公平的,就会继续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上工作;如果认为个人报酬比认为的公平报酬大,则会继 1 续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上工作;如果认为个人报酬比认为的公平报酬大,则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该理论还指出,职工的某些不公平感虽然可以暂时忍耐,但如果长时间维持,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你觉得李江林的解释会让陈华感到满意吗?请说明理由。 答: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根据每个案例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据报道,*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 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 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 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 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 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

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2.从8月12日到8月21日,在京、津、杭、深四个城市里,公安交管部门发放的“二○○二”式机动车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短短的十天中,人们从最初的兴奋、好奇、肯定中,慢慢咂过味来,直至最后理性的思考占了上风:“个性化”也应该有“法度”!8月21日,新车牌被暂停发放。四城市交管部门发放“个性化”车牌依据的是《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2〕85号),无疑问题就出在这个依据上。按照这一“通知”,纪念日、**、公司名称等都有可能“化”为新车车牌号。于是,被称为最具“创意”的,如“USA·911”、“FBI·001”、“IBM·001”、“SE*·001”、“CHN·001”等相继出炉,车主们在享受个性*扬带来的巨大精神满足的同时,这一“通知”也开始接受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的拷问。依照行政法有关理论,任何行政规*性文件都必须依法制定,既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法规、规章相抵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现有的法律规*中没有明确的关于注册车牌的法律规定,但问题就出在,“通知”对现行法律条文尽到了应有的注意,却忽略了法律中所体现出的法律原则与理念。如,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进行了严格规*,如第九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二)、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等等。 在个性化车牌政策的整个酝酿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媒体报道过政策制定者为此召开过听证会。政策叫停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车管部门甚至还在叫停几天前通过媒体向人们保证,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制作一个车牌,车主们大可不必扎堆儿办照。而叫停之后,相关部门也没有随之给出正式的解释,一纸公告“系统故障”,任凭广大群众云山雾罩。而作为政策的相关者,群众本来是有知情权的。更何况,承诺无法兑现也会影响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一项政策的推出应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酝酿、实施、废止都应当有一个科学论证的前提,否则,其可行性在理论上就会遭受怀疑,在实践中很可能遭受否定。 (6)上述材料表明(A) A、政策和法律往往是矛盾和冲突的 B、公共政策的结果和预期之间经常有重大的偏差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1、食品安全监管:“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 人民网2009年2月27日消息:[案例]多部门的食品监管——为何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由于食品安全的特点,涉及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对食品的监管由多个部门执行,交叉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 试运用有关行政学理论来分析,为什么“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 “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说明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问题:政府行政部门齐抓不管,多头管理,却责任不清、权限不明。这就造成“比较好管的,或者有一定好处的,有一定权力的,大家抢着管”。而责任大、问题多、难管理的,彼此相互推诿,没有主要部门管理。在多个部门管理,却又互相推诿责任的食品安全监管中,本质上是部门利益在阻碍高效的监管体制。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机构也具有追求经济利益的动机。监管机构会选择性地执行对机构利益最大化的措施,按照部门利益来衡量监管环节。 解决“多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难题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立法,明确责任。通过立法明确食品监管机构的责任分工、权限划分,并统一监管标准。通过立法强化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明确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食品安全监管执行上,必须克服政出多门,都管却管不好的现象,监管主体和主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必须清晰和明确。 同时,还必须建立部门的责任制度,即问责制,严格执法。 食品安全监管的低效反映出了行政机构的多头管理、职责重叠、权利交叉的弊端。必须订立明确的法律规定、划分职权、严格执法。 2、“大部门体制”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2007年出现的中国出口商品在欧美遭遇查封和质量起诉的一系事件表明,我国现有政府体制在新的对外开放条件下遇到了新的挑战,分头行使同类性质职能的政府部门(海关、边检、出入境检疫检验、商务部、农业部、质检总局)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未能迅速作出一致反应。

管理学行政案例分析《第六小组作业》

目录 案例一:2003年武汉市政府禁止“麻木”事件分析 1.武汉市“禁麻”案例简述 2 2.为什么武汉市要“禁麻”? 2 2.1数量庞大的“麻木”造成环境污染 2 2.2“麻木”严重扰乱交通秩序 3 2.3“麻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3 2.4“麻木”横行影响市容 3 2.5“麻木”系武汉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3 3.武汉市不“禁麻”会产生什么后果? 3 3.1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持续混乱,事故数量攀升。 4 3.2民怨加剧,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矛盾 4 3.3城市形象日益下降,进一步影响城市发展 4 3.4政府能力受质疑,政府公信力下降 4 4.武汉市政府如何“禁麻”? 4 4.1“禁麻”政策制定 4 4.1.1征集市民意见 4

涉及内容:行政文化、行政改革 4 4.1.2建立政策议程 5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 5 4.1.3规划政策方案 5 涉及内容:行政领导、行政决策 5 4.2“禁麻”政策执行 6 4.2.1宣传“禁麻”政策 6 涉及内容:行政改革、行政执行、行政文化 6 4.2.2全面实施“禁麻”政策 7 涉及内容:行政执行、行政文化 7 4.2.3相关配套措施 8 涉及内容:行政领导、行政执行 8 5.武汉市的“禁麻”效果 9 5.1环境明显改善 9 5.2交通事故减少,交通阻塞缓解 9 5.3公交的士收益上升,但市民交通选择余地减少 9 5.4“禁麻”得到肯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显 9

6.关于武汉市“禁麻”案例的总结 10 6.1刚性规定柔性操作,体现政府平等意识 10 涉及内容:行政文化、行政改革 10 6.2科学决策,阳光作业 10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行政领导 10 6.3形成统筹解决问题机制 11 涉及内容:行政决策、行政执行 11 6.4“禁麻”政策的不足 11 案例二:三峡观光明珠塔拆除事件分析 (12) 案例一: 行政案例分析:2003年武汉市政府禁止“麻木”事件分析 (行政综合篇) 1.武汉市“禁麻”案例简述 “麻木”,是武汉市民对三轮车和蹬三轮车的人的统称。人力三轮叫“土麻木”,电动三轮叫“电麻木”。 长期以来,“麻木”满街跑一直是武汉三镇一大怪。到2003年4月1日,武汉市开始取缔“麻木”之前,全市无证“麻木”约有1.6万多辆;有证“电麻木”18242辆;“土麻木”2200多辆,总数达37000多辆。这些“麻木”每天穿梭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案例分析 人间奇迹:"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宇航中心发射场上气氛异常紧张。一枚36层楼高的巨型火箭庄严地耸立云天,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等3名宇航员早已在火箭顶部的”阿波罗"号飞船的指令舱内落坐,正焦急地等待着那开始人类第一次登月飞行时刻的到来。 一切准备就绪,电子计算机发出"点火"信号,”土星-V”第一级火箭的五台发动机发出隆隆的轰响,喷吐出了巨大的火焰,300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大约10秒之后,5公里外看台上的人们感到有强烈的震波.12分钟之后,第三级火箭把飞船送入地球轨道。当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时,经过对飞船作了检查和调整之后,第三级火箭重新启动,将飞船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于。”阿波罗"逸出地球轨道,奔向月球. 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3时51分,"阿波罗"号飞抵月球,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小心地爬出舱门,先在5米高的小平台上停了几分钟,然后他伸出左脚,慢慢地走下扶梯:4时零7分,他用左脚疑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接着,他又挪动右脚,终于站到了月球之上,他是有幸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人类. 据知,"阿波罗"登月计划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1的提出的。他请他的科学顾问就这样一项计划的可行性提供咨询。经过详细地调查研究之后,科学的回答是:从设计、制造、发射到回收等阶段看,在工程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已有的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但是问题可能出在管理上。 事实上,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为实施这项人类史上空前宏大的计划,须动员2万多家工厂,120所大学参加,参与此项计划的人数多达400万,要生产300多万个零部件,共耗资250亿美元,该计划的每一个主要步骤都得经过周密的计算,而每一个主要步骤又都需要次级计划和第三级计划的支持和配合,显然,这些人力、物力、财力都需要周密地组织与协调,为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设计、制造、发射、回收等各个程序,必须进行精确无误的控制,倘有某一个环节出现一个哪怕极微小的差错,都可能给整个计划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强有力的领导. 然而,无论人们是怎样地担心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计划终究是实现了-—月球上有了人类的足迹。 讨论思考题: 1.据认为,从技术实力来看,”阿波罗"计划所需要的一切零部件,日本均能创造,那么为什么日本人没有把人推上月球呢? 2.您从”阿波罗”登月飞行计划的实现受到哪些启示? 案例分析参考要点 1、科技和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助推器.这两大助推器就象鸟的两翼,推动着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国家不断创造奇迹.本案例中,日本的技术力量虽然达到了人类登月的水平,但日本的管理水平在当时远远达不到组织这么宏大的高科技攻关和使之协调运行的水平。而美国,不但技术水平达到了登月的水平,管理理论中的管理过程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较典型的管理学派都产生于美国,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诞生于美国。美国的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水平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行政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有机结合,使美国创造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奇迹。 2.管理也是先进的生产力.人类社会的重大创新和突破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政府不该当冤大头 问题: 1、政府应不应该为矿难买单? 2、政府在煤矿生产中应承担什么职能? 答案: 1、不应该。正如案例中所说,政府当“孝子”,埋单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当“孝子”,我想没有哪个纳税人会同意这样做。当然在抢险救援应急时,生命攸关,政府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大局出发,毫不迟疑拿出资金是正确的,但这种“毫不迟疑”的同时,还应尽快冻结黑心矿主所有的银行账户,待到抢险救援结束核算经费后,由他们来承担这些经费才是公正合理的。 2、基本职能中的社会职能:维持社会秩序;保证人身安全和私人财产安全;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 3、运行职能中的协调职能:通过行政协调,理顺、沟通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消除不必要的冲突和能量消耗,从而建立合理的分工合作、相互促进的联系,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事与愿违 问题: 试用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分析该市政府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 实现行政组织的科学化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首先是行政组织的职能目标要完整统一。这就是说,行政组织建设时要实行目标归类,同类行政目标应归同一个行政机构承担。某市在设置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时,恰恰违背了完整统一原则。同一城市建设职能目标设置了二个(三个)机构分别承担,相互扯皮、争功倭过在所难免。原本是想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结果事与愿违。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该市为了协调矛盾双方的关系而增设专门的城市建设办公室是错上加错,不仅不能消除矛盾,而且使矛盾更多更复杂。 解决的办法就是成立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回避 问题: 什么是公务员的回避制度?公务员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回避类型有哪些?上述两案例所述属何种回避?他们是什么亲属关系? 答案: 公务员的回避制度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利用职权为亲属谋私而对其执行公务和任职所所限制的制度。 公务员应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 公务员回避的类型有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 上述两案例所述都属任职回避,即国家公务员在担任某特定职务涉及应回避的亲属关系时,必须回避。既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别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等工作。其中,案例1 所述的回避双方是近姻亲关系;案例2所述的回避双方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本事强不过“人事”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萍服装叶店 私营企业“叶萍服装店”店主兼经理吕叶萍三年前办起这家服装店以来,一直经营得很顺利。最近,她不断收到许多顾客的口头或书面抱怨,反映该店在产品质量和交货方面都有很多问题,还常常碰上原材料不足的情况;有两家关键主顾甚至取消了对该店的大宗订货。这使她困惑不解,不明白她的生意究竟出了什么毛病。小吕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下乡插队落户。那时,她就迷上了服装裁剪缝制这门手艺,在生产队的缝纫组里跟一位老裁缝学习与实践操练,并赢得过“巧手姑娘”的美誉。1977年她返城回家,大学没考上,在家待业,很觉技痒,就先参加了一个里弄缝纫组的工作。一年多以后,她进入街道成衣厂当了一名集体所有制工人。她的经验、手艺和才能,使她很快脱颖而出,当上了厂服装设计组组长。 小吕十分喜爱这工作,白天干活,晚上买来有关书籍自学,还自费先后进了服装设计和剪裁训练班。1980—1982年期间,厂里交给她各式各样的任务,有些还相当艰巨,她都欣然接受,因为她认为这对于她全面掌握成衣业务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她参加设计了妇女时装和童装,跟各种布匹供应商打交道,选购合适的衣料,与有特殊订货要求的客户磋商,讨价还价,洽淡合同,她还负责过特殊订货设计、剪裁和缝制间的协调工作,甚至协助过会计整理账目。到1983年初,小吕觉得自己已经熟谙服装业务,可称“羽翼丰满”,终于决定停薪留职自己筹资开办服装店。这样,经过积极准备,在当年6月正式办起了这家“叶萍服装店”。创业之初,一切从简,她自己任经理,包揽了内、外的全部管理工作,还兼任服装设计师;找来几位熟悉业务的待业知青,一个当秘书兼会计,一个负责下样剪裁,另两人操作缝纫机。小吕觉得一开始就在顾客中建立起信誉,这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过去在厂里她参加过跟顾客打交道的活动,一些老“关系户”对她的手艺有些了解,所以开店伊始就得到了几小笔订货。她兢兢业业地加工这几批衣服,力求做到优质低价,打响第一炮。这头批主顾果然对“叶萍服装店”的活计十分满意。到翌年春天,这小店已经以质量优异、价格公道并能承做特制服装而赢得了声誉。订货额提高了60%,大主顾也由6家增加到了11家。 为了配合生产的增长,小吕又增聘了一位剪裁师傅,并把缝纫机操作工从2人增加到4人。她自己主要还是搞服装设计,同顾客谈判特殊订货,以及走访各家供应商选购布料。生意在继续迅速扩展,到1986年春,订货额又增加了150%,并招来了8位成批订货的大主顾。考虑到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小吕再请了一位兼职会计员,负责顾客应付账款的造表、登记,以及编制职工工资表和发放工资;还增加了两位剪裁师傅和四名缝纫工。小吕自己则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服装尤其是时装设计上,因为“叶萍服装店”已经以其优质特制时装而声誉远扬;同时,她还去采购布料,走访可能的主顾,以争取更多的业务。 可是,到了1986年初夏,她开始听到了一些顾客的埋怨,反映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交货也不及时。这使小吕警觉起来,她十分关心主顾们的感觉,便通过打电话、走访和写信等方式,对出现的问题再三表示抱歉,并保证改进。但是,以后的日子里,顾客们的牢骚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位老主顾甚至取消了一笔订货,并且扬言今后不再跟“叶萍服装店”做生意,另一位老主顾则说,情况若不见改善,他也要撤消订货,断绝往来。为此,小吕召开了一次全体职工会议,向职员们说明了顾客反映的情况,并征求大家意见。职工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缝纫机买来是旧货,活又重,早就该维修了;有的说,买来的布料有不少疵点;还有的提醒说,有一种布料存货已经用光了。后来她又收到一张没署名的便条,说有几位工人午餐时间太长,干活还常常磨洋工,等等。 因此,小吕认为如今真该去请求管理专家来给她一些指点和帮助了。有人告诉她,本地一所大学有一位管理学教授赵博士,对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丰富,造诣颇深。她决定登门请教,只要确实能改善她家店的营业状况,即使付一笔咨询费也心甘情愿。如果你就是赵博士,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试分析“叶萍服装店”目前的经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原因

周五集《管理学-案例与分析》第十六版笔记整理

周五集《管理学-案例与分析》第十六版 笔记整理 引言 《管理学-案例与分析》是一本经典的管理学教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第十六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修订,增加了新的案例和分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这份笔记整理将为您提供本版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第一章:管理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的定义、目的和功能。管理被视为一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实现组织的基本目标。管理功能包括决策、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和领导力。 第二章:管理理论

本章探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流程管理和变革管理理论。每个理论都以其独特的观点和贡献为特点,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 本章重点关注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的类型、层次结构和决策制定过程。案例分析将帮助读者理解不同组织结构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员工的招聘、培训、评估和激励。本章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功能,并分析如何有效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 第五章:领导力

领导力是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章将讨论领导力的定义、特质和理论,并提供案例分析,以展示不同领导力风格在实践中的 应用。 第六章:决策与问题解决 管理者需要不断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本章将介绍决策过程和 问题解决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技术和工具来支持决策制定。 第七章: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组织长期成功的关键。本章将讨论战略规划的过程、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案例分析将帮助读者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第八章:变革与创新 变革是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章将探讨变革的原因、过程和 挑战,并提供策略和工具,以帮助管理者推动和组织一起变革和创新。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第2章案例分析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5年4 月1日施行. 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利服务机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中国专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设置专利工作机构的通知》。专利管理机关具有执法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据此,广州市于1984年l0月成立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属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纠纷案、专利侵权案、假冒专利案也逐年上升,专利处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人大两次检查广告专利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市委、市府有关部门也想了许多办法,决定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局级单位管理,编制增加至25人。 1992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加强了执法的力度,增加了打假的内容、手段,给专利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专利法的调整,专利工作量的增加,得到市委、市府的关注。考虑到广州专利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广州市1995年机构改革时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局.编制增至3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并明确:市专利局是市政府授权主管全市专利执法和行政管理的机构,安排有13项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增加:参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专利保护评价、管理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专利为主的无形资产评估等内容;专利执法方面增加:查处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并做出处理决定等新的内容,并定性专利局就是行政管理和执法. 问题: 1.广州市专利机构设置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机构和人员,为什么专利管理机构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呢? 2.广州市专利机构经历了专利处、专利办、专利局的变化,人员编制由10人,25人.再增至35人。机构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是否是所有行政机构发展的必然规律?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1.答案要点: (1)广州市专利机构的设置是根据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而设立的. (2)专利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其一,尽管在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机构和人员,但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相应地裁减,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案例分析答案

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 一、谁是管理者。 (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 1、管理的定义。 (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方法) 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结果) 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见空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朋茨伯格) (1)管理者角色:指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 (2)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 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 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改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5、管理者工作的普遍性。 ①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 @㈠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的位置而变化。 ㈡无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 ㈢管理者在小型组织和大型组织中从事着基本规模上相同的工作,区别仅在于程度和侧重不同,以及具体做法和花费的时间不同。营利性组织:有明确的一般指标衡量-利润等。非营利性:没有明确的一般指标。小企业:加强与外部联系,管理者是通才、多面手,处理各层次的管理工作。大企业:正规性好于小企业。 三、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可以获得基础知识,有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2)对于不打算从事管理的人来说,可使他们领悟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 (3) 第二章管理的演进 一.历史背景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提问: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 答案: 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害”必须清除。 2.答案要点:针对“会海”、“会害”,对会议的科学管理提出两点意见: (1) 会议管理必须以提高会议效率、重视会议质量为核心。 (2) 遵循精简节约原则。

公共行政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 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 最近,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通过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追究责任,对行政首长追究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小到诫勉、批评。大至停职反省、劝其辞职。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5种: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违反法定程序,肓目决策;不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 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到"当官有责"。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 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 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 二、在我国,学而优则仕,在美国,学而优则商,请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两 种观点都谈或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谈均可,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 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的一个政治口号,它所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如果说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的区别,值得深思。作一个不尽恰当的区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