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内容提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科学教学强调以探究为核心,问题情境是探究的前提,因此突显情境的重要。本文探讨了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教师应思考的一些问题,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归纳总结了一些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意在为科学教师“抛砖”,使科学教师创造出更多的情境创设的方法,使科学教学更有效率,更丰富多彩,更受学生的欢迎。

主题词建构主义问题情境教学设计案例

正文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等。很显然,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就成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起始环节。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搭建沟通学生新旧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桥梁,建构当前所要探究的问题,顺利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设计问题情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能简单的不繁琐,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以免冲淡主要的探究学习活动。2.能让学生观察实验的,尽量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创设情境,充分体现科学教学的特点。

3.尽量选用学生熟知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4.问题情境应尽量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和个性。

5.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多种教育功能,如:兴趣、德育、思维训练、技能训练等,不能只考虑能提出问题就行。

6.能用真实的情境,不用虚拟的情境,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观察实验。

7.使用信息技术,尽量做到图文并茂,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方法

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被教师所认识,因此教师

在教学设计中想了许多办法,出现了许多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精彩的问题情境。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近些年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情境创设案例,归纳出如下创设问题情境方法,以供借鉴。

1.观察法

观察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早、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认识物体,了解事物最基本的手段。科学研究也大多从观察入手。科学课的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所要探究的问题,对于师生双方都是有益的。利用观察法,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有结构的观察材料,并组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条理的、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后要进行讨论,并进行归纳概括,以此发现要探究的问题。

案例1:《溶解》一课。本课旨在通过观察和归纳概括和推理的方法,探究溶解的概念,使学生知道,溶解“是物体在水中变(分解)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并均匀的分散在了水中”。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白糖(或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产生白糖(或食盐)上哪里去了?肯定在水中,在水中是什么样子?什么是化了?白糖(或食盐)是没有了么?等等的思考和疑问,从而提出探究的问题,并为用高锰酸钾进行溶解实验打下基础。

2.实验法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小学科学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小学生的特点,对科学实验情有独钟,在创设问题情境环节,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发现所要探究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学科学志趣、培养动手能力等十分重要。利用实验法创设问题情境,即可演示,也可进行分组实验,但应注意实验应有趣,简单,学生能对实验进行初步的解释。

案例2:《磁铁的性质》一课,学生对磁铁能吸铁;磁铁隔着较薄的物体也能吸铁是了解的。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情境时,可以采用让学生做磁铁吸铁的实验的方法,即可以让学生回忆磁铁吸铁的性质,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如“猴子爬竿的实验”;“飞鱼实验”;“猜一猜包里是什么的实验”等。实验结束,通过教师的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吸铁,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除了具有吸铁的性质,还有哪些性质呢?”以此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磁铁其他性质的活动。

3.信息技术法

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是科学课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可以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不但可以利用课件、网页、网络等等,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而且可以有效支持问题情景的创设。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声光电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制作课件、网页等,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更主要的是将有些课堂上不可能的情境变成可能。

课例3:《动物世界》。本课的科学探究目标是通过观察、收集、阅读、交流等方法,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丰富的资料。实物不现实;大篇幅、多内容的文字资料小学生阅读困难;图片资料共享效率低。应用电脑网页,将丰富多彩的动物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录象等收录其中,可高效率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4.发散法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方式途径很多,但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非常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