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演示课件
2024年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ppt课件
定期消毒
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 中的滞留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 全面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桌面、水 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
8
加强健康教育
传授防病知识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册、讲座等 形式,向师生传授传染病防控知 识,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家校双方应共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孩 子自我防护能力。
23
加强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协作
学校应积极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沟通协作,及时了解传染病防控政策和要求。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助学校做好疫情处置 工作。
报告疫情
如疑似病例被确诊,学校应立即 向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部门报告。
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学校应积极配合疾控中心的流行 病学调查,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
13
患者隔离与治疗管理
隔离措施
确诊患者应立即被隔离,避免与 其他学生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治疗管理
学校应协助患者及时就医,并跟 进其治疗情况,确保患者得到妥
24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消除恐慌情绪
学校应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 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及时报告给相 关部门。
学校应积极做好舆情引导工作,消除 学生和家长的恐慌情绪,维护校园稳 定。
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及时发布疫情 信息,公开透明地通报疫情进展和防 控措施。
25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
学校应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 定期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 训,不断完善防控措施。
5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建立监测机制
建立学生健康状况监测机 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情况。
应急处理方案
隔离治疗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 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 毒传播。
报告制度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 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启动 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疫情发展。
加强心理疏导
针对学生和教职工可能出 现的恐慌、焦虑等情绪问 题,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 。
和消怀
提高师生健康素养意识
01 普及健康知识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师生传 授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和急救技能。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03 提高健康意识
引导师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
关注特殊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
1 2
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针对身体残疾、心理障碍等特殊学生群体,制定 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方案。
提供专门服务
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专门的健康咨询、心理辅导 等服务,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关注。
3
加强与特殊学生家长的沟通
与特殊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 健康状况和需求,共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和帮助。
季节性特点与流行趋势
季节性特点
春冬季为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夏秋季为肠道传 染病高发期。
流行趋势
近年来,学校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种 多样化。随着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学 校传染病的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
03
预防与控制策略
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不 随地吐痰等。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44张)
《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
►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包 括鼠疫和霍乱两种,乙类有传染性非典性肺炎、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 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 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 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等25种, 丙类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 丝虫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11种,共38种,其中乙 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性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 要时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 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 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污 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四) 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 及皮疹起病。可伴咽痛、轻咳和流涕。浅 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伴轻度触痛。皮疹于发 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 面部及躯干部位。 ► 预防:同其它呼吸道传染病一样,做到 患者隔离治疗,易感人群注射风疹疫苗, 无条件可口服抗病毒冲剂。环境进行紫外 线或消毒剂消毒。
►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分为前驱期和 出疹期,发病较急,前驱期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 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咳嗽等, 持续1—2天进入皮疹期。皮疹初为红斑疹,数小时 后变为深红色的丘疹,再经数小时后发展为疱疹。 疱疹直径3—5mm,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瘙痒。 1—2天后疱疹从中间开始结痂,数日后脱落,一般 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 部,四肢远端较少。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
其他常见传染病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通 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发 热、皮疹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
疫苗等。
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 播,症状包括腮腺肿痛等。预防
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等。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通过飞沫 传播,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加强室
内通风等。
症状表现
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 或溃疡。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 患者分泌物及污染物、加强室内通 风等。
诺如病毒感染
01
02
03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 ,主要通过食物、水和接 触传播。
症状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 海鲜等高风险食品、加强 水源保护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明确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等方面的法律要求,为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提 供了法律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制定了应急处理措施和预案,保障公 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规定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包括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学校师生员 工的身体健康。
职责划分
明确各成员在应急预案中的具体 职责,如指挥、协调、报告、处 置等。
信息报告和通报流程
信息报告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疑似或 确诊病例,立即向校领导和上级主管 部门报告。
通报流程
及时将疫情信息通报给全校师生员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现场处置措施
隔离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PPT课件
储备防疫物资
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液、 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确保 应急处置时能够及时调配。
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应急 演练,提高学校应对突发 疫情的能力。
04 常见学校传染病及预防
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 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 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 感疫苗,勤洗手,避 免接触生病的人,开 窗通风等。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总结词
明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切断传播链,降低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飞沫、尘埃等在空气中传播,如流感、结核等;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 触传播,如皮肤接触、握手等,如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消化道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水等传播,如霍乱、 痢疾等;血液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血液、体液等传播,如艾滋病、乙肝等。
定期检查和巡查
建立长效机制
定期对学校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巡查,及 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防控工作的持 续性和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成功案例二
某中学在流感高发季节,严格执行晨检和午检制度,及时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采取隔离治 疗措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预防了流感的爆发。
防控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幼儿园未及时发现病例,导致疫情在校园内迅速传播。事后调查发现,该幼儿园缺乏 有效的晨检和午检制度,未能及时发现病例,且在疫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
01
定期对学生开展健康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和异常情况。
开展传染病筛查
02
根据疫情情况,开展特定传染病的筛查工作,如肺结核、流感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幻灯片
疾病
潜伏期 最短 最长 平均
病人隔离期
接触者观察期
霍乱
数小时 7天 1~3天
症状小时,连续3次粪 观察5天,粪便培养3次
便培养阴性
阴性
甲肝
15天 45天 30天
发病日起4周
医学观察40天
麻疹 风疹
6天 14天
21天 21天
10天
出疹后5天,伴有并发 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4天
16~18天 出疹后1周
医学观察21天 医学观察21天
本地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标准
疾病 霍乱 甲肝 麻疹 风疹 流脑
乙脑
流感
腮腺炎 腹泻 水痘
时间 范围
病例数 发病1例及以上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发病5例及以上
1周内 1周内 3天内 1周内
1周内 1周内 1周内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发病10例及以上
流脑
数小时 10天 3~4天 发病日起10天
医学观察10天
乙脑 流感 腮腺炎
4天 数小时 14天
21天 10~14天 症状消失后
4天 1~3天
症状消失后2天或者发 病之日起5~7天
25天 18天
腮腺肿大消失或发病之 日起3周
疑似病例医学观察21天 医学观察3天 医学观察21天
感染性腹泻 数小时 7天 1~3天 症状消失后
2、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 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 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 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 (六)、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以下简称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课件
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传染病防控情况,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 作。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等因素, 传染病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等。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 的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 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 该病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 等。
常见学校传染病介绍
流行性感冒
水痘
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 以上,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
和病毒。
生熟分开
避免生食和熟食接触,使用不 同的砊板和刀具处理生熟食品
。
定期清洗餐具
使用清洁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餐具,并进行消毒处理。
保持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定期开窗通风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 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使用空调时注意事项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细菌 滋生;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 差不宜过大,避免感冒。
保持充足照明
教室和宿舍应保证充足的光照 ,避免阴暗潮湿环境导致细菌 滋生。
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或消毒液对教室 、宿舍等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处
理。
05 合作与沟通机制 建立
家长、学校、医疗机构三方合作
01
02
03
家长参与
01
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症状询问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加强因病缺勤追踪
02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病情和就诊情况。
建立异常情况报告机制
03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立即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学校传染病培训ppt课件
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 发热、口腔溃疡、手 足部皮疹等。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 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结核病的症状包括低热、盗汗 、咳嗽、咳痰等。
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包括接 种卡介苗、避免接触病人等。
04
个人卫生与防护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定期洗澡、洗头,保持身体清洁 。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 缝,定期洗牙。
等。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水痘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同时会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瘙痒等症状。
预防水痘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水痘疫苗、避免接触病人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 毒引起的皮肤病,通 过直接接触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 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 生、避免接触病人等 。
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特别是 在接触公共物品、上厕所后和吃
饭前。
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在公共场所和接触公共物品后,务必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在可能存在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情况下 ,如咳嗽、打喷嚏等,应佩戴口罩。
在无法洗手的情况下,可使用含有至 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避免拥挤、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建议
详细描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 的疾病。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 播和血液传播等类型。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消化 道传播和血液传播等。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飞沫、 尘埃等在空气中传播,如流感、结核病等。接触传播是 指病原体通过接触患者或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如皮肤 炭疽、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饮水 、食物等进入消化道传播,如霍乱、痢疾等。血液传播 是指病原体通过血液、伤口等进入人体传播,如乙肝、 丙肝等。
2024版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播,症状包括发热、 咳嗽、皮疹等。
肠道传染病
01
02
03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通过食 物或水传播,症状包括腹 痛、腹泻等。
伤寒
由伤寒杆菌引起,通过食 物或水传播,症状包括持 续发热、头痛等。
霍乱
由霍乱弧菌引起,通过污 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症 状包括剧烈腹泻、呕吐等。
血液传播类传染病
乙型肝炎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血液 或体液传播,症状包括乏力、食
欲不振等。
丙型肝炎
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血液传 播,症状包括轻度发热、恶心等。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通过血 液或体液传播,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疟疾
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 叮咬传播,症状包括寒战、 高热等。
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与完善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网
01 络,实现全面覆盖
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
03 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时效性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
02 并应对疫情
加强信息报告和公开透明,
04
保障公众知情权
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途径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 置流程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 能力
集体活动安全风险评估
在组织集体活动前,进行传染病 风险评估,了解活动场所的卫生
状况和参与人员的健康状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 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活动安全
顺利进行。
在活动过程中,加强现场卫生管 理和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和
疫情传播。
家长参与支持方式探讨
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 学校防控措施。
2024版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学校传染病现状分析•预防策略与措施•早期发现与报告机制建立目录•应急处置方案制定与实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重点01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大多数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等特点。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定义及特点如流感、麻疹、水痘等,通过飞沫或空气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通过食物、饮水或接触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如艾滋病、乙肝等,通过血液、精液等体液传播。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如鼠疫、登革热等,通过昆虫叮咬或接触传播。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常见传染病类型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不同年龄段和免疫力水平的人群易感性有所不同。
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染某些传染病。
02学校传染病现状分析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流感、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接触传播疾病虫媒及动物源性传染病皮肤感染、结膜炎等。
乙脑、疟疾、登革热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因素等。
危险因素人员密集,接触频繁,卫生条件差,个人防护不足等。
疫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防控难度大。
学校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易造成传播。
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部分学校卫生条件和医疗资源配置不足。
01020304疫情影响下学校防控挑战03预防策略与措施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和餐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
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保持个人卫生引导学生避免随地吐痰,使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要求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02
症状与诊断
2024/1/26
预防和控制措 施
03
04
学校应对策略 和案例分析
10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特点及传播途径
2024/1/26
预防和控制措施
症状与诊断
学校应对策略和案例分析
11
03
预防与控制措施
2024/1/26
12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
01
02
03
04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 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 免直接用手。
不随地吐痰
将痰液吐在纸巾或专用容器中 ,然后及时清理。
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洗澡、更换干净衣物,保 持身体清洁。
2024/1/26
13
校园环境整治与消毒
定期清扫
保持教室、宿舍、食堂 等场所的清洁,定期清
扫垃圾。
2024/1/26
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 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
的能力。
24
06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要求
2024/1/26
25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明确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等方面的法律要求,保障公众健
康。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了应急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
2024/1/26
03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倡导科学防治
积极宣传科学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不信 谣传谣,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
28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 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 又称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 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等。
细菌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猩红热、细菌性痢疾等
。
寄生虫病
如血吸虫病、疟疾、钩 虫病等。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临床症状 应对策略:隔离治疗、疫情报告、消毒处理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0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 口罩等 02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通风换气
03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疫苗接种活动
04
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疫情
未来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展望
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预 警系统建设
01
02
03
0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
儿童中。
症状包括发热、手、足、口腔 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如接触病患的疱疹液、呼吸道 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等。
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包括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患
、定期消毒等。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 起的急性胃肠炎。
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保持身体健 康。
接种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了解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疫苗
按照接种计划,按时完成疫苗接种。
关注疫苗效果和副作用
了解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做好应对措施。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消毒操作
对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所处环境进 行彻底消毒,包括空气、物品表面、 地面等。
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追踪调查
对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 追踪调查,了解其行动轨迹、
接触人员等信息。
隔离观察
将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进行 医学观察和健康状况监测。
采样检测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检测, 确认是否感染病毒。
心理干预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全球化趋势下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更加频繁, 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将不断扩大,防控难度将越来 越大。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未来将有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传染病防控领域, 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将为传染病防控提供 更加精准、高效的手段。
社会共治模式的探索
常见寄生虫性传染病包括血吸 虫病、疟疾等。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 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 播、虫媒传播等。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 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群,如儿童、老人、孕妇等。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易感 人群,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 控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 染。
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 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 力。
实施消毒措施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 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 传播风险。
疫苗接种政策
推广疫苗接种
加强疫苗研发、生产、流通等环 节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
。
实施免费接种
将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居民 提供免费接种服务。
建立接种档案
建立个人疫苗接种档案,记录接种 时间、疫苗品种等信息,方便管理 和查询。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组织各类健康促进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等,提高公众健康意 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
介绍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校之间如何加强协作,共同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挑战,包括信 息通报、技术交流和联合行动等。
THANK YOU.
1 2
全球传染病疫情现状与趋势
概述全球范围内新发和常见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和防控重点。
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
介绍世卫组织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职责、策略 和重点任务。
3
国际公共卫生合作机制
简述国际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包括疫情信息 共享、防控技术交流和紧急援助等。
国际合作项目与经验分享
国际合作项目
列举并介绍国内外针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国际合作项目 ,如全球抗疫合作计划、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等。
《传染病防治法》相关内容
01
传染病的分类与报告
02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法律责任与处罚
03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相关内容
01
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职责
02
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要求
03
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与评价
地方政策法规介绍
1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控的有关要求
2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 督
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立即向学校疫情报
告人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按规定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03
响应分级及措施
根据疫情等级,启动学校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措施,配合属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
工作。
疫情现场处置措施
总结词
规范、科学、迅速
01
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02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目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 校园常见传染病介绍及危害 • 校园传染病预防措施与策略 • 校园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 •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传染病定义及特点
01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指导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孩子个人卫生习 惯培养,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 和课外锻炼,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和免疫
力。
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定期发布传染病防控 知识和健康提示。
在校园内张贴传染病防控宣传海报,提高师生对传染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病原体污染食物后通过消化道 进入人体,如细菌性痢疾、甲 型肝炎等。
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或吸血而 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 炎等。
常见校园传染病类型
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甲型 肝炎、伤寒等。
虫媒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 脑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麻疹、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等 。
接触性传染病
手足口病、沙眼、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等。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皮 疹等,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 疱疹,最后结痂脱落。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水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 脑炎等,孕妇感染水痘可能导致胎儿 畸形或死亡。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皮疹等,皮 疹为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手足口病的预防
该病目前无特异性的疫苗可预防,也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 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 生冷食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条件具备时可煮沸 30分钟。 二 是要经常对教室、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多通风差的公共场所, 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三是注意教室寝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孩子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每日对座 椅、扶手、门把手、餐具、玩具、毛巾、口杯等重要部位及物件进行消毒。 四是要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睡眠充足,多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11
各年龄组均
可发病,但5 岁以下好发,
尤其3岁以下 为主
3、手足口病流行特点
夏季高发, 4-6月为高峰
传染性 强
隐性感 染比例
大
传播途 径复杂
传播速 度快
控制难 度大
12
4、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临床症状表现: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 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 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 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 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隔离期限:发病后14天
13
手足:斑、丘诊,不易溃破,很快 结痂或疱疹。
口:快速融合成片,易破溃,疼痛明显。
2019/12/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为了孩子的健康
请学校及幼儿园老师、家长一定牢记,教 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 23 45
饭前便 后洗手
不喝 生水
不吃生 冷食物
勤晒衣 被多通风
发现可疑 症状及时 就诊
16
二、流行性腮腺炎(mumps)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与冬春季。 主要发生在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除引起腮腺炎
7
传染病的几个特点
一、病原微生物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二、传染性
这是与其他疾病最重要的区别
三、流行性:散发、流行、暴发
三个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四、感染后免疫
绝大多数传染病病愈后都具有免疫力,如水痘、麻疹 患病后可终身免疫。
8
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及性传播、 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9
一、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的传染病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该病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广泛: (1)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2)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咳嗽、
打喷嚏传播 (3)间接接触传播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
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 用品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外,还可引起脑膜炎或脑炎,重症可导致死亡。 男孩合并睾丸炎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不育。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可预防。
隔离期:发病后21天
17
典型临床表现
初期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但多 数患儿症状不重或不明显。
起病1-2 d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1-2d后对侧 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蔓延,边缘 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触痛明显。 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 咀嚼时更明显。部分患儿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同时伴 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 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18
三、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性很高,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 全身症状轻微:发热 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头
面部、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
病后终身免疫。
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风疹 麻疹 猩红热 细菌性痢疾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 流感 肺结核 甲肝
10
(一)手足口病
1、概念: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71、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 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 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发热、咽峡炎、全身 弥漫性红疹,可见帕 氏线,杨梅舌(草莓 舌),口周苍白圈, 皮疹消退脱皮呈糠屑 状,重症者可见大片 脱皮。
秋季学校及托幼机构 传染病防控培训
1
内容提示
一、学校及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
2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 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 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细菌、病毒、 螺旋体),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 又称寄生虫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 共39种。
3
4
低度发热:37.3℃~37.9 ℃ 中度发热:38.0 ℃~38.9 ℃ 重度发热:39.0 ℃~40.9 ℃ 超高热: >41.0 ℃
5
充血疹 出血疹 疱疹
猩红热皮疹
手足口病 水痘
6
全身乏力 食欲不振 头昏头痛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
经空气飞沫传播。 6月—5岁小孩发病最多。主
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 咽部充血、眼结合膜充血、 麻疹粘膜斑、全身皮疹,易 引起肺炎、脑炎,重者可死 亡。 预防:接种麻疹疫苗
隔离期:出疹后5天,合 并肺炎者隔离至出疹后 10天
21
六、猩红热
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 起呼吸道传染病
隔离期至少14天,至完全结痂。
19
四、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空气飞沫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
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 结肿大。 风疹出疹的特点:发热 第一天出疹,细点状淡 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向 躯干、四肢蔓延。 风疹疫苗预防。
隔离期:出疹后5天
20
五、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