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金融投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金融投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对西南大学学生投资金融产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logistic数据模型,分析了大学生金融投资的基本情况与影响金融投资行为的因素,进而对大学生金融投资行为的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增强大学生的金融投资意识,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适度参与金融市场。
标签:西南大学;大学生;金融投资;调查;logistic模型;分析
一、导言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和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异军突起并迅速蔓延开,与此同时金融投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金融产品中,以各种“理财宝”为代表货币基金迅速发展,货币基金的狂热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产品的关注,风险小、门槛低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金融投资越来越趋于平名化,更多人参与到金融市场。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积极参与这场全民理财风暴,其投资行为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对重庆市西南大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金融投资现状,并通过建立logitics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是否进行金融投资的因素。
柯宝红等逐步去除不显著变量后的回归结果:
根据回归模型,可以得到一个广义logit模型:
结果分析:模型的卡方值为67.93,Prob > chi2=0.0000,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回归模型显著。
在95%的置信水平下,自变量中,年级(研一)、专业、性别、家庭理财情况、可支配存款余额、月支出对个人投资金融产品情况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向与假设吻合。
研一的被调查者投资金融产品发生比约为2013级的6倍(OR=6.04)。
由于研一大学生知识储备较本科大学生更多,有投资经验的学生相比2013级更多,因此投资金融产品的比例更大。
文科类、工科类大学生投资金融产品的发生比分别为商科类大学生的27%和22%,商科大学生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更丰富,投资技能更强,投资意愿和投资观念也更强,因此金融投资发生比远高于工科和文科生。
女性金融投资发生比为男性的32%(OR=0.32)。
样本中有19%的男性属于风险爱好者,而女性中仅4%属于风险爱好者,男性的风险偏好程度远高于女性,而金融投资尤其是股票外汇投资风险大,大学生中更愿意冒风险的男性也更愿意参与金融投资。
家庭成员未投资过金融产品的大学生投资金融产品的发生比远小于家庭成员投资过金融产品的大学生的投资发生比,仅为其0.175倍。
月支出、可支配存款余额均与金融投资比例正相关。
可支配余额的发生比为1.843,可支配存款余额每提高一个等级,投资率将变为原来的1.843倍;月支出发生比为2.515,月支出提高一个等级将使投资率增加1.5倍,说明月支出对大学生是否进行金融投资作用程度远大于可支配余额。
除研一外的其他年级学生与2013级相比,投资金融产品的比例并没有显著提高,本科阶段的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大学生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并没有显著差异,而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有明显提高,因此,金融投资比例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明显差异,而研究生的投资比例远大于刚进校的大一学生。
大学生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对是否参与金融投资也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来自东部和中部的大学生与来自西部地区大学生相比其投资比例并没有显著提高。
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主要以学校作为认识金融投资的渠道,接受同样的教育,投资信息也主要通过学校宣传、校园模拟投资活动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投资经验等方式获得,与生源地并无太大关系。
收入主要来源于勤工俭学、奖助学金和其他的大学生与收入主要来源于亲人提供的大学生相比其投资参与率也并没有显著提高。
由于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和奖助学金所得收入甚微,其他收入不稳定,因此,这些独立、额外收入并不会显著提高大学生的金融投资参与率。
最后,网购支出也并没有对大学生金融投资参与率产生假设中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随着科技进步,通过互联网进行转账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互联网转账的普及使得那些即使是较少进行网上消费的大学生也愿意使用通过快捷安全的互联网转账技术购买金融产品。
虽然各种互联网理财宝兴起于网上消费支付业务,但其已经以极快的速度在大学生普及开来。
四、小结与讨论
在调查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调查的西大学生当中只有少部分人进行了金融产品投资(21.13%),这些人当中对金融产品知识比较匮乏,其中商科专业以及高年级学生的投资情况相对较好,为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市场动向和投资风险,选择适合的投资组合,避免盲目跟风。
金融机构应该针对大学生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大学生资金和风险偏好情况的金融产品,增强产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在宣传方式上,应该从校园出发,通过与校园组织合作举办如模拟股市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对金融投资的关注度和兴趣,或者举办校园宣讲会,向大学生宣传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吸引更多人参与金融投资。
由于近年来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兴起,其低风险、操作简单、无资金门槛限制、利率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等特点使得货币基金深
受大学生的喜爱,引起了大学生对金融投资的关注。
由于互联网金融投资存在一定的资金安全风险,学校有义务向学生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以避免学生由于不安全的操作方式而造成不必要非投资损失。
在未投资金融产品的学生中,其原因主要是对金融产品不了解。
而由于对金融产品并不了解,因此他们对于投资金融产品的行为也会持相对谨慎的态度,这也是投资倾向无法转化为实际投资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应该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如理财知识讲座和相关校园活动普及金融知识,包括对产品以及操作方法的普及,提高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投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