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执笔:陈芬妹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自新课程改革以来PEP 教材的使用已经一轮了。而学生却从最初的积极参与、主动开口说英语到被动参与、被动开口说英语。英语课堂也从最初的热闹活跃变得有些沉闷。不仅是学生,老师也面临着尴尬的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文难度的加深,单纯的游戏活动,闹哄哄的课堂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简单的情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冗长的阅读材料对他们来说又稍显枯燥乏味。随着学生知识结构日趋完善,心理逐渐成熟,思维活泼更富表现力;他们迫切希望有一种形式能够综合运用并检验自己的语言学习成果,以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心理满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课堂的质量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面对不容乐观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身在教育第一线上的小学英语教师们纷纷投入到思考实践创新的行列中。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对作为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模式。如: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即实行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任务型”学习;也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合作学习”等;再如: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对英语的字、词、句以及其它语言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说英语。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扩大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小学英语教学既要有外显的交际性语言活动,更应有内在的思维性语言活动,两者融合统一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更趋优化,才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儿童智能结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能具有一种叙事性结构。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并获取信息时,常把周围的事物想象成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以故事情节为教学载体,采用故事型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发挥学生想象力,激活其思维,从根本上突破以“模仿———记忆”为主的英语学习模式,使英语学习更具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同时,理解和运用也是语言学习的两个主要方面。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既能理解、掌握知识,又要让他们会灵活运用知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故事教学有助于学生达到这两个目标。学习故事包含了理解和运用两个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理解故事内容,必须运用所学词汇和语言结构,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自己语
言水平。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故事教学解决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故事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生动有趣的表演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变幻的情节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故事营造的氛围之中学习语言。同时,教材中故事都具有哲理内容和道德寓意,使英语教学与真善美教育统一起来,这与新课标推崇的素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故事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以故事为载体,进行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在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的好办法。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日前,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 )
“课堂教学论坛”上,也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孩子天生对听故事,讲故事乐此不疲。英语故事同样是学生们喜欢的学习材料,也是老师平时苦于寻找的教学补充材料。通过讲故事,表演故事等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
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我国英语教学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始终有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学生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学习,识记了上万个单词,但仍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造成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既有重视语法,词汇教学,忽视听说训练的偏差,也有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单一,脱离语言环境,不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等原因。以语法为中心,而不是以交流活动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教学有助于突破这个瓶颈,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这一前提下,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的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张,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故事的表演更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而倍受欢迎。
(三)研究的目的:
1、通过教材内容故事化,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拓宽英语教学的渠道,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使得教学无痕地延续,无痕地拓展。
2、将小学英语教学与故事有效结合,创设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生动直观的语言情景,把枯燥的语言知识变成简单有趣的英语故事,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3、使教材的内容更接近于教学实际,更利于教师具体操作。让学生能通过语言的操练获得语言技能并自然地运用。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教师隐蔽自己的教学意图,用轻松的语言和行动启发和感染学生,学生自然而习得,教师实现不教而教的无痕教学。
4、探索故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技巧和测试评价方法。让学生通过故事教学法大量增加词汇量,大面积提高学习水平,并运用讲故事,理解故事,并通过故事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性、教育性及其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发挥其个性,培养其健康的人格。
课题理论依据
(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故事教学法解决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故事教学法以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生动有趣的表演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变幻的情节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故事营造的氛围之中学习语言。同时,教材中故事都具有哲理内容和道德寓意,使英语教学与真善美教育统一起来,这与新课标推崇的素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故事教学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1)小学儿童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具有“边做边玩”的天性。故事教学法把英语词汇、语句教学渗透在生动的故事里,让小学生在听、演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