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课件ppt
下降
细胞浓度达 到最大值, 细胞的比生 长速率为0
活细胞浓 度不断下降
延迟期
对数生长期
减速期
静止期
衰亡期
10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 对数生长期:
❖
dX /dt =µ X
❖ 其中:
X--- 细胞干重
❖
t--- 时间
❖
µ --- 比生长速率
❖ 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µ 与微生物的种类、培养温度、pH 、 培养基成分及限制性基质浓度等因素有关。
把多个发酵罐 串连起来,第 一个罐的情况
与单罐培养相 同,以后下一
罐的进料便是 前一发酵罐的 出料,这样就
组成了多级串 联连续培养。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 单级连续培养进入稳定状态后,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与稀释率 相等。
❖ 连续培养的最大特点: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产物
❖
的代谢均处于恒定状态,可达
基
养基原料的单耗
的
减少副产物, 利于产品的 分离纯化
要
求
利于提高培养 及产物的浓度
24
利于减少能耗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适当 配比
营养 需要
原则
氧化还 原电位
渗透压
pH
25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 典型培养基
26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5.3 培养基的设计
❖ 完善的培养基设计是实验室的实验,实验工 厂的放大和生产规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 ❖ 培养基的组成必须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所
需的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活力所 需要的能量。
27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一.培养基的成分
细胞浓度达 到最大值, 细胞的比生 长速率为0
活细胞浓 度不断下降
延迟期
对数生长期
减速期
静止期
衰亡期
10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 对数生长期:
❖
dX /dt =µ X
❖ 其中:
X--- 细胞干重
❖
t--- 时间
❖
µ --- 比生长速率
❖ 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µ 与微生物的种类、培养温度、pH 、 培养基成分及限制性基质浓度等因素有关。
把多个发酵罐 串连起来,第 一个罐的情况
与单罐培养相 同,以后下一
罐的进料便是 前一发酵罐的 出料,这样就
组成了多级串 联连续培养。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 单级连续培养进入稳定状态后,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与稀释率 相等。
❖ 连续培养的最大特点: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产物
❖
的代谢均处于恒定状态,可达
基
养基原料的单耗
的
减少副产物, 利于产品的 分离纯化
要
求
利于提高培养 及产物的浓度
24
利于减少能耗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适当 配比
营养 需要
原则
氧化还 原电位
渗透压
pH
25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 典型培养基
26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5.3 培养基的设计
❖ 完善的培养基设计是实验室的实验,实验工 厂的放大和生产规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 ❖ 培养基的组成必须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所
需的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活力所 需要的能量。
27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一.培养基的成分
第五节发酵工程简介ppt课件
灭菌
• 发酵工程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 整个发酵过程中不能混入杂菌。为什么呢?
– 在发酵过程中如混入其他微生物,将与 菌种形成竞争关系,对发酵过程造成不良 影响。
– 例如:如果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混入放 线菌,则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就会使大量 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死亡。
灭菌
• 那如何防止杂菌的污染呢?
发酵过程(中心阶段)
检测进程,满足营养需要; 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 转速等
灭菌
杀灭杂菌(胞体、 孢子及芽孢)
扩大培养和接种
2、培养基的配制
• 这种培养基从组成成分和物理性质上看属于 哪种培养基?
– 从物理性质上成看分是液体培养基,从化学酸成碱分度上看是天 然培养基。问题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采用这种天然成 豆分饼作水为解营液养、物玉质米的浆液、体尿培素养、基磷,酸这在发p酵H:生7产—中8有什么 二好氢处钾呢、?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
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一定 的条件下能够利用环境 中的营养物质来合成谷 氨酸。
在工厂里是 怎样应用谷氨酸 棒状杆菌来生产 谷氨酸的?
• 菌种选育
分离纯化
自然界选种、诱变育种、菌 体:过滤、沉淀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
交换
培养基配制
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原 则制备,实践中需多 次试验
– (1)根据不同的菌种,应选择不同的材料配 制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在碳源、 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等方面的营养要求, 并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pH。
– (2)培养基的营养要协调,以利于产物的合 成。
3、灭菌
• 配制好培养液后,是否可以立即加入菌种?
– 不能 – 需要进行灭菌
发酵工程PPT教学课件
15、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由复杂的营养物质分 解成简单化合物的过程。
16、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由简单化合物合成复 杂的细胞物质的过程。
一 17、代谢控制发酵: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
、 方法,人为地在DNA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
概 述
使有用目的产物大量生成和积累的发酵。
容
稀释
表型 → 出现表型
2、发酵
(1)发酵生物反应器
二 、
① 类型 p203:搅拌式生物反应器、鼓泡式反应器、
发 气升式反应器
酵
工
② 优点:染菌率极低、发酵设备大型化、利用生物
程 的
技术提高了产量和降低了本、提高了产品的回收率和
内 质量
容
③ 要求:内壁与管道焊接部位都要求平整光滑、无
裂缝、无塌陷,便于测量器内的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
一 、
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
概 的生物化学过程。
述
21、膜生物反应器:利用膜的阴留性能将生物催化剂限制
在膜组件的固定空间,供给所需的底物和营养物,即可在
固定空间内进行生物反应,而产生的产物造成真空膜,进
入膜的另一侧空间,脱离生物催化剂,达到了生物反应与
产物分离同时进行的目的。
始的。当时主要是以酒精发酵、甘油发酵和丙醇发酵等为
一 、
主。20世纪40年代,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开始采用深层
概 发酵法大量生产。此后,链霉素等几十种重要的抗菌素相
述 继问世,带动了抗菌素工业的诞生。发酵工业由无氧条件
下的发酵发展到了有氧发酵。
长期以来,几乎都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发酵的原料,
而到60年代增加了正烷烃、醋酸、醇类和天然气等。发酵
发酵工程 ppt课件
4.1 主要发酵类型
微生物菌体发酵
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 例如:①酵母的生产。
②生物防治。 鳞翅目、双翅目害虫 苏云金杆菌、蜡样芽胞杆菌、 侧孢芽孢杆菌 松毛虫——白僵菌、绿僵菌
问题草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一则关于草莓的报道让不 少消费者感到担心 —— 报道说,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 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 8 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检测,结果都检出了乙草胺成分, 它被列为 b - 2 类致癌物。但对于这个结果,很多业内人士都觉 得不可思议,理论上,乙草胺不应该出现在草莓里。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 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路易斯· 巴斯德(Louis Pasteur)
近代微生物奠基人 巴氏消毒法
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
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
力,病菌可以被改造成防病的疫苗。
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能维持基质浓度 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便于自动控制 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缺点
4.3.1.3 补料分批发酵
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 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分批 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补加一定物 料的培养技术。
进作用,也有可能有抑制作用。
4.3.2.4 CO2 对发酵的影响
CO2对菌体具有抑制作用,当排气中CO2的浓度 高于4%时,微生物的糖代谢和呼吸速率下降。 例如,发酵液中CO2的浓度达到1.6×10-1mol,就 会严重抑制酵母的生长;当进气口CO2的含量占混 合气体的80%时,酵母活力与对照相比降低20%。
发酵工程 ppt课件
100%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 ,有产孢子繁殖和水生、好气性 生长及醇发酵和糖发酵等类型。
80%
霉菌
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多细胞的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水
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良好的溶剂,能维持酶活性 ,参与代谢反应。
无机盐
参与细胞构成和代谢反应,对 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面包、啤酒 、酸奶等食品。
医药工业
生产抗生素、疫苗、干扰素等 生物药物。
化学工业
生产燃料、化学品、塑料等物 质。
环境治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废气, 实现环境保护和治理。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80%
细菌
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 旋菌等,根据对人类的关系可分 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益生菌 。
细胞分离
通过离心、过滤等技术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 来。
产物纯化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蒸馏、结晶、色 谱等,将产物纯化至所需的规格和纯度。
04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 菌将糖类物质转化为乙醇 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酒精 饮料、化工等领域。
酒精发酵工艺流程
提高产物的产量与质量
代谢工程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优化,提高目标产 物的产量和纯度。
过程控制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实现精 准控制,提高产物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与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新型发酵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发酵工程六PPT课件
.
24
二、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手段
(一)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控制
代谢调节控制育种通过特定突变型的选育,达到改变代谢 通路、降低支路代谢总产物的产生或切断代谢途径及提高 细胞膜的透性,使代谢流向目的产物积累方向进行。
1、代谢缺陷型菌株
2、利用抗代谢类似物的突变积累氨基酸
3、产物降解酶缺失突变株
4、细胞膜组分的缺失突变
.
30
生物素是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在低于亚适浓度之
前有,利例增于加谷1:生氨谷物酸氨素的酸有合棒利成杆于;菌丙(酮生酸物的素羧缺化陷产型生)草生酰产乙谷酸氨,酸进而
生物素是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初始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 辅酶,该酶催化乙酰辅酶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再 经一系列转化合成脂肪酸,而脂肪酸又是构成细胞膜磷脂 的主P要EP成分,因P此y生r 物素可间A接cC地o影A 响细胞膜的透性。
真核微生物细胞里,各种酶系被细胞器隔离分布,使
其代谢活动只能在特定的部位上进行,如与呼吸产能有 关的酶系集中于线粒体内膜上,DNA合成的某些酶位于 细胞核里。
.
5
(二)代谢流向的调控
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通过控制各代谢途径中某个酶促反应的速 率来控制代谢物的流向,从而保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1、由一个关键酶控制的可逆反应
第六章 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
第一节 发酵工程微生物的基本代谢及产物代谢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调节机制 第三节 糖代谢产物的发酵机制 第四节 氨基酸和核苷酸发酵机制 第五节 抗生素发酵机制 第六节 微生物发酵动力学
.
1
本章要求
掌握初级与次级代谢的产物 掌握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 掌握酶活性被抑制的方式 了解发酵产物的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抑制来自抑制DE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课件
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交替使用可获高产菌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4
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组成型突变株 抗(敏感)性突变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7
高丝氨酸缺陷菌生产赖氨酸
必需氨基酸 食品、医药、畜牧业需要量很大 但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有反馈抑制, 另一方面还同时生成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赖氨酸不能在细 胞内累积 高丝氨酸缺陷菌(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补充适量高丝 氨酸)则合成大量赖氨酸
2
3
2
1
3 2
对照(HC0 =HC1+ HC2 + HC3) 诱变
3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HC1> HC0 能力增强)
( HC2< HC0 能力减弱) ( HC3= HC0 能力不变)•42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3
诱变后的突变株会继续变异,低单位菌株在传代过程 中往往占优势,因此复筛中常常出现产量高低不稳的状态, 必须进行自然分离—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必须环节。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21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利用菌种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自然突变: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 引起自然突变两个原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和互变 异构效应。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前进
•22
自然突变
多因素低剂量诱变效应:自然突变实质上是由一些原 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引起的长期综合效应,如宇宙 空间各种短波辐射、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低浓度诱 变物质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诱变物 质(如H2O2)的作用等。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4
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组成型突变株 抗(敏感)性突变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7
高丝氨酸缺陷菌生产赖氨酸
必需氨基酸 食品、医药、畜牧业需要量很大 但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有反馈抑制, 另一方面还同时生成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赖氨酸不能在细 胞内累积 高丝氨酸缺陷菌(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补充适量高丝 氨酸)则合成大量赖氨酸
2
3
2
1
3 2
对照(HC0 =HC1+ HC2 + HC3) 诱变
3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HC1> HC0 能力增强)
( HC2< HC0 能力减弱) ( HC3= HC0 能力不变)•42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3
诱变后的突变株会继续变异,低单位菌株在传代过程 中往往占优势,因此复筛中常常出现产量高低不稳的状态, 必须进行自然分离—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必须环节。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21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利用菌种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自然突变: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 引起自然突变两个原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和互变 异构效应。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前进
•22
自然突变
多因素低剂量诱变效应:自然突变实质上是由一些原 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引起的长期综合效应,如宇宙 空间各种短波辐射、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低浓度诱 变物质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诱变物 质(如H2O2)的作用等。
生物技术制药第七章发酵工程技术ppt课件
酵液预处理 提取 精制
第四节 发酵方式
第六节 发酵产物的提取
吸附法、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
第七章 发酵工程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发酵工程 的概念
发酵工程又成为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
并提供服务的技术 微生物发酵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催化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工程,用
于: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都与发酵工程相关
二、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20C以前时期,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酿造技术)生产酒、 醋、酱、奶酪等食品
制造原料)等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1953年,本阶段是发酵工业的大发 展时期,青霉素实现工业化生产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发展;特点是: 纯菌培养、大规模、产品多为抗生素、氨基酸、核酸、甾体等次级 代谢产物
第四阶段 1953年至今,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阶段;如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质粒载体的发现及成功应用、分子杂交、克隆 技术等
并置于0-4℃冰箱(库)中
二、种子的制备
种子制备在在摇瓶或小罐内进行,种子要经过两次扩大培养才能进入 发酵罐
三、发酵
注意:通气(一般0.3-1m3/m3)、搅拌(一般搅拌消耗功率12KW/m3)、温度(26-37℃)、罐压(一般0.3-0.5kg/cm3);发酵 时间因不同品种而异,大多数微生物的发酵周期为2-8d
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首次观察到了微生物体, 为人类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
19C中叶,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出现问题,巴斯德经研究发现时由 于传统“酿造”技术环境中的杂菌(乳酸杆菌)干扰了酿酒的正常生化反应 过程;指出对酿造原料进行灭菌,可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 1900—1940年,准“纯菌培养”阶段,规模增大,产品主要 有酵母、甘油、乳酸、柠檬酸、丁醇、丙酮(第一次世界大战弹药
第四节 发酵方式
第六节 发酵产物的提取
吸附法、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
第七章 发酵工程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发酵工程 的概念
发酵工程又成为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
并提供服务的技术 微生物发酵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催化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工程,用
于: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都与发酵工程相关
二、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20C以前时期,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酿造技术)生产酒、 醋、酱、奶酪等食品
制造原料)等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1953年,本阶段是发酵工业的大发 展时期,青霉素实现工业化生产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发展;特点是: 纯菌培养、大规模、产品多为抗生素、氨基酸、核酸、甾体等次级 代谢产物
第四阶段 1953年至今,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阶段;如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质粒载体的发现及成功应用、分子杂交、克隆 技术等
并置于0-4℃冰箱(库)中
二、种子的制备
种子制备在在摇瓶或小罐内进行,种子要经过两次扩大培养才能进入 发酵罐
三、发酵
注意:通气(一般0.3-1m3/m3)、搅拌(一般搅拌消耗功率12KW/m3)、温度(26-37℃)、罐压(一般0.3-0.5kg/cm3);发酵 时间因不同品种而异,大多数微生物的发酵周期为2-8d
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首次观察到了微生物体, 为人类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
19C中叶,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出现问题,巴斯德经研究发现时由 于传统“酿造”技术环境中的杂菌(乳酸杆菌)干扰了酿酒的正常生化反应 过程;指出对酿造原料进行灭菌,可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 1900—1940年,准“纯菌培养”阶段,规模增大,产品主要 有酵母、甘油、乳酸、柠檬酸、丁醇、丙酮(第一次世界大战弹药
发酵工程简介PPT课件
发酵罐示意图
加料口 搅拌器 冷却水进口
放料口
电动机 pH检测及 控制装置 排气口 冷却水出口 培养液
无菌空气
发酵罐 控制 发酵
温度
PH
溶氧
通气量
转速
酿造工业 分离提纯
酒、醋
菌体 单细胞蛋白
人造肉
代谢 产物
抗生素、维生素、动物激 素、核苷酸、要用氨基酸
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需求。
培养基: 培养液
碳 源: 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
氮 源: 尿素
无机盐: 磷酸氢二钾、氧化钾、硫酸镁 生长因子:生长素
5、结合教材实例,说明如果发酵条件控制不当, 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这些条件是通过影响什么而实 现的?
一是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二是影响菌种代谢产 物的形成。例如: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 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当溶 氧不足时,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
温度、氧气、pH等条件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 实现的,最终改变代谢途径、代谢产物。
1、可以作为自养微生物氮源的是( D)
A.N2、尿素 C.尿素、酵母粉
B.牛肉膏、蛋白胨 D.铵盐、硝酸盐
2、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不正确的是(B ) A.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B.温度不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C.温度能影响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D.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 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浅色范围大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 实验目的。
•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 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催化活性高,菌体Ⅱ的淀粉 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 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 发生在 编码 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 非编码区
发酵工程 ppt课件
同时,也可以把发酵的微生物分离出来,通过人工培 养,根据不同的要求去诱发各种类型的发酵,获得所需的 发酵产品。
Louis Pasteur 1822-1895
• Paster最终使科学界信服在发酵过程中酵母所遵循的规律
• 其后不久,科赫(Koch)建立了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 术,利用这些技术研究炭疽病时,发现动物的传染病是由 特定的细菌引起的。从而得知,微生物也和高等植物一样, 可以根据它们的种属关系明确地加以区分,从此以后,各 种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获得成功。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 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18世纪后期,Ha nsen在Calsberg 酿造厂建立了酵 母纯种培养技术
发酵工程 ppt课件
科赫 (Koch)
科赫的主要贡献
➢ 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
➢ 创造了细菌染色方法。 ➢ 发现了许多病原菌,为以后研究药物和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证实炭疽病因 — 炭疽杆菌 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
spirillum (螺旋菌 )
spirochaeta 发酵工程 ppt课件 (螺旋体 )
Some particular bacteria morphology
亮发菌的形态 示丝状特殊形态
发酵工程 ppt课件
细菌分裂方式是裂殖,根据其核的分 裂方式不同分无丝分裂核有丝分裂等。
❖生存环境: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都有大量细菌活
它描述酵母作用于果汁 或麦芽浸出液时产生气泡 的现象。产生气泡的现象 是由浸出液中的糖在缺氧 条件下降解而产生的二氧 化碳所引起的。
发酵工程 ppt课件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研究发酵工业生产过程 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工艺和设备的一门科学。具体包括菌种选 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Louis Pasteur 1822-1895
• Paster最终使科学界信服在发酵过程中酵母所遵循的规律
• 其后不久,科赫(Koch)建立了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 术,利用这些技术研究炭疽病时,发现动物的传染病是由 特定的细菌引起的。从而得知,微生物也和高等植物一样, 可以根据它们的种属关系明确地加以区分,从此以后,各 种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获得成功。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 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18世纪后期,Ha nsen在Calsberg 酿造厂建立了酵 母纯种培养技术
发酵工程 ppt课件
科赫 (Koch)
科赫的主要贡献
➢ 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
➢ 创造了细菌染色方法。 ➢ 发现了许多病原菌,为以后研究药物和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证实炭疽病因 — 炭疽杆菌 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
spirillum (螺旋菌 )
spirochaeta 发酵工程 ppt课件 (螺旋体 )
Some particular bacteria morphology
亮发菌的形态 示丝状特殊形态
发酵工程 ppt课件
细菌分裂方式是裂殖,根据其核的分 裂方式不同分无丝分裂核有丝分裂等。
❖生存环境: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都有大量细菌活
它描述酵母作用于果汁 或麦芽浸出液时产生气泡 的现象。产生气泡的现象 是由浸出液中的糖在缺氧 条件下降解而产生的二氧 化碳所引起的。
发酵工程 ppt课件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研究发酵工业生产过程 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工艺和设备的一门科学。具体包括菌种选 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发酵工程简介(共17张PPT)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如果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杂菌,这些杂菌则会分泌青霉素酶,将合成的青霉素分解掉。 豆饼水解液、玉米浆中的水
如:通过青霉发酵能生产青霉素。 有了用于生产的充足的菌体,在接种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发酵产物主要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产生。 发酵工程能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
二、发酵工程概念
▪ 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 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 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 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 的一种新技术。
三、发酵工程的内容
▪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了以下的基本步骤:
1. 菌种的选育 有了用于生产的充足的菌体,在接种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单细胞蛋白年产量已达2. 例如:通过发酵可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单细胞蛋白。2.培Biblioteka 基的配置1.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1. 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不同的材料配制培养基。
▪ 配制的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在碳源、氮源长因子、水、无机盐 等方面的营养要求,并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PH。
2. 培养基的营养要协调,以利于产物的合成。 3. 培养基在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生产
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培养基在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6. 分离提纯
1.菌种的选育
1.选育的方法:
1) 从自然界中先分离出相应的菌种;
2) 利用诱变筛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菌种 ;
3)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 程菌。
2.举例:
▪ 可将人工合成的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结 合,形成重组DNA,再把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细胞 内形成工程菌。通过筛选则可培养出能生产人的胰岛 素的菌种。
如:通过青霉发酵能生产青霉素。 有了用于生产的充足的菌体,在接种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发酵产物主要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产生。 发酵工程能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
二、发酵工程概念
▪ 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 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 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 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 的一种新技术。
三、发酵工程的内容
▪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了以下的基本步骤:
1. 菌种的选育 有了用于生产的充足的菌体,在接种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单细胞蛋白年产量已达2. 例如:通过发酵可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单细胞蛋白。2.培Biblioteka 基的配置1.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1. 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不同的材料配制培养基。
▪ 配制的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在碳源、氮源长因子、水、无机盐 等方面的营养要求,并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PH。
2. 培养基的营养要协调,以利于产物的合成。 3. 培养基在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生产
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培养基在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6. 分离提纯
1.菌种的选育
1.选育的方法:
1) 从自然界中先分离出相应的菌种;
2) 利用诱变筛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菌种 ;
3)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 程菌。
2.举例:
▪ 可将人工合成的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结 合,形成重组DNA,再把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细胞 内形成工程菌。通过筛选则可培养出能生产人的胰岛 素的菌种。
发酵工程PPT课件
一 、
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
概 的生物化学过程。
述
21、膜生物反应器:利用膜的阴留性能将生物催化剂限制
在膜组件的固定空间,供给所需的底物和营养物,即可在
固定空间内进行生物反应,而产生的产物造成真空膜,进
入膜的另一侧空间,脱离生物催化剂,达到了生物反应与
产物分离同时进行的目的。
15、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由复杂的营养物质分 解成简单化合物的过程。
16、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由简单化合物合成复 杂的细胞物质的过程。
一 17、代谢控制发酵: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
、 方法,人为地在DNA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
概 述
使有用目的产物大量生成和积累的发酵。
的
特别是丝状菌生长的情况 p198式(5-8)
内 容
C 、细胞死亡动力学
p198式(5-9)
② 产物形成动力学
a、 L-P模型:
二
、
p198式(5-10)
发 酵
b、菌龄模型
工 程
p199式(5-11、12)
的
c、 生化模型
内
容
1)基质抑制模型: p199式(5-13)
2)氧限制模型: p199式(5-14)
、 发
(恒定的必需营养)
酵
工
优点:稳定、自动化、利用率高、持续性好、体积
程
的
小、探头长寿、发酵产率高
内
容
缺点:成本高、杂菌污染、微生物易变异、粘性丝
状菌易结团、保持无菌难
(3)发酵动力学
研究方法 p195:宏观处理法、质量平衡法
二
宏观处理法:结构模型与非结构模型 p212
《发酵工程》PPT演示课件
应的压力降也较小。
35
36
❖ 过滤器进行灭菌时,一般是自上而下通入0.20.4 Mpa的蒸汽,灭菌45min后用压缩空气吹 干备用。总过滤器约每月灭菌一次。
37
2). 滤纸过滤器:
❖ 介质:超细玻璃纤维纸。 ❖ 孔径:1-1.5μm ❖厚度: 0.25-0.4mm ❖ 实密度:2600Kg/m3 ❖ 填充率:14.8%。
❖ 求灭菌失败几率为0.001 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
❖
解:N0 = 40 X106 X 2 X105 = 8X 1012个
❖
Nt= 0.001个
❖
K = 1.8 min-1
❖
灭菌时间:t = 2.303 /1.8 lg (8X
1012/0.001) = 20.34min
15
❖ 例2.若将例1中的培养基采用连续灭菌,灭菌温度 131℃,此温度下灭菌速率为15min-1。求灭菌所 需的维持时间。
连续
便于自 动控制
蒸汽负 荷均衡
22
23
24
25
6.3 空气过滤除菌 一、发酵用无菌空气的质量标准: 发酵用的无菌空气,就是将自然界的空气 经过压缩,冷却,减湿,过滤等过程达到:
26
1
❖连续提供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
2
空气的压强为0.2-0.4Mpa
3
进入过滤器之前,空气的相对湿度≤ 70%
31
32
❖
2.空气的过滤除菌
绝对过滤
介质的空隙 小于被拦截的 微生物大小, 如用聚四氟乙 烯或纤维素酯 材料做成的微 孔滤膜。
过滤 拦截的微生物 大小,但介质有 一定厚度,机理 是静电,扩散, 惯性及拦截作用。 如棉花过滤器, 超细玻璃纤维纸, 金属烧结管等。
35
36
❖ 过滤器进行灭菌时,一般是自上而下通入0.20.4 Mpa的蒸汽,灭菌45min后用压缩空气吹 干备用。总过滤器约每月灭菌一次。
37
2). 滤纸过滤器:
❖ 介质:超细玻璃纤维纸。 ❖ 孔径:1-1.5μm ❖厚度: 0.25-0.4mm ❖ 实密度:2600Kg/m3 ❖ 填充率:14.8%。
❖ 求灭菌失败几率为0.001 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
❖
解:N0 = 40 X106 X 2 X105 = 8X 1012个
❖
Nt= 0.001个
❖
K = 1.8 min-1
❖
灭菌时间:t = 2.303 /1.8 lg (8X
1012/0.001) = 20.34min
15
❖ 例2.若将例1中的培养基采用连续灭菌,灭菌温度 131℃,此温度下灭菌速率为15min-1。求灭菌所 需的维持时间。
连续
便于自 动控制
蒸汽负 荷均衡
22
23
24
25
6.3 空气过滤除菌 一、发酵用无菌空气的质量标准: 发酵用的无菌空气,就是将自然界的空气 经过压缩,冷却,减湿,过滤等过程达到:
26
1
❖连续提供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
2
空气的压强为0.2-0.4Mpa
3
进入过滤器之前,空气的相对湿度≤ 70%
31
32
❖
2.空气的过滤除菌
绝对过滤
介质的空隙 小于被拦截的 微生物大小, 如用聚四氟乙 烯或纤维素酯 材料做成的微 孔滤膜。
过滤 拦截的微生物 大小,但介质有 一定厚度,机理 是静电,扩散, 惯性及拦截作用。 如棉花过滤器, 超细玻璃纤维纸, 金属烧结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3.3 厌氧发酵设备
厌氧发酵也称静止培养, 因其不需供氧, 所以 设备和工艺都较好氧发酵简单。严格的厌氧液 体深层发酵的主要特色是排除发酵罐中的氧。 酒精、丙酮、丁醇、乳酸和啤酒等都是采用液 体厌氧发酵工艺生产的。
啤酒发酵罐
4.3.4 下游加工过程
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生 产的下游加工过程(Down stream processing)。
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是微生物在一定环 境条件下代谢活动的综合指标,是一项重要的发酵 参数。它对菌体的生长和产品的积累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掌握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及时 监测并加以控制,使它处于最佳的状态。尽管多数 微生物能在3~4个pH单位的pH范围内生长,但是 在发酵工艺中,为了达到高生长速率和最佳产物形 成,必须使pH在很窄的范围内保持恒定。
最适pH的选择
原则: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的合成。一般根
据实验结果确定。
最适pH与菌株,培养基组成,发酵工艺有关。 应按发酵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控制不同的pH范 围。
pH的控制
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 -调节碳氮比(C/N)
氮源过多,会使菌体生长过于旺盛,pH偏高,不利于代谢 产物的积累,氮源不足,则菌体繁殖量少,从而影响产量。
CO2对发酵也有影响。 对发酵促进。如牛链球菌发酵生产多糖,最
重要的发酵条件是提供的空气中要含5%的CO2。
对发酵抑制。如对肌苷、异亮氨酸、组氨酸、 抗生素等发酵的抑制。 影响发酵液的酸碱平衡。
在发酵过程中通常通过调节通风和搅拌来控制。
4.3.2.5 发酵过程中的泡沫及其控制 泡沫是气体被分散在少量液体中的胶体体系。 泡沫间被一层液膜隔开而彼此不相连通。发酵过程 中所遇到的泡沫,其分散相是无菌空气和代谢气体, 连续相是发酵液。
DNA 重组的“工程菌”理论上可以生产出多种代 谢产物。
4.1.2 发酵技术的特点
发酵过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的方式进行,数十
个反应可以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
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能耗少。 发酵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
可以是农副产品、工业废水。
能够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发酵过程需要防止杂菌污染。
培养基灭菌
无细胞上清液
培养基配制
产品抽提
培养基原料
产品精制
废水处理
产品包装
4.3 液体深层发酵 4.3.1 发酵的操作方式
分批发酵 连续发酵 补料分批发酵
4.3 液体深层发酵
4.3.1 发酵的操作方式
4.3.1.1 分批发酵
பைடு நூலகம்
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 罐,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与外部没 有物料交换。 传统的生物产品发酵多用此过程。
泡沫的类型 一类存在于发酵液的液面上。 另一种泡沫是出现在粘稠的菌丝发酵 液当中。
泡沫对发酵的不利影响
降低发酵设备的利用率
增加了菌群的非均一性
增加了染菌的机会
导致产物的损失
消泡剂会给后提取工序带来困难
发酵过程泡沫控制的方法 • 物理消沫法
-罐内消沫法
-罐外消沫法
• 化学消沫法:消泡剂
4.1 主要发酵类型
微生物菌体发酵
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 例如:①酵母的生产。
②生物防治。 鳞翅目、双翅目害虫 苏云金杆菌、蜡样芽胞杆菌、 侧孢芽孢杆菌 松毛虫——白僵菌、绿僵菌
问题草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一则关于草莓的报道让不 少消费者感到担心 —— 报道说,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 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 8 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检测,结果都检出了乙草胺成分, 它被列为 b - 2 类致癌物。但对于这个结果,很多业内人士都觉 得不可思议,理论上,乙草胺不应该出现在草莓里。
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能维持基质浓度 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便于自动控制 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缺点
4.3.2 发酵工艺控制
4.3.2.1 温度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影响各 种酶反应的速率,改变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除这些直接影响外, 温度还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如发酵液 的黏度、基质和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 率、某些基质的分解和吸收速率等,进而影响发 酵的动力学特性和产物的生物合成。
• 气升式发酵罐 机械搅拌发酵罐其通风原 理是罐内通风,靠机械搅 拌作用使气泡分割细碎, 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密切 接触,以提高氧的吸收系 数;设备构造比较复杂, 动能消耗较太。采用气升 式发酵罐可以克服上述的 缺点。
• 自吸式发酵罐是一种不需要 空气压缩机,而在搅拌过程 中自动吸入空气的发酵罐。 这种设备的耗电量小,能保 证发酵所需的空气,并能使 气液分离细小,均匀地接触 ,吸入空气中70~80%的氧 被利用。采用了不同型式、 容积的自吸式发酵罐生产葡 萄糖酸钙、力复霉素、维生 素C、酵母、蛋白酶等,都 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乳酸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
②放线菌
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素60%以上来自放线菌
链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主要来自以下 几个属:链霉属、小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
③酵母菌 单细胞真核生物
酿酒酵母、假丝酵母和类酵母 ④霉菌 ⑤其他微生物 A.担子菌 B.藻类
4.2.2 培养基
(1)孢子培养基 形成大量优质孢子
4.3.3.2 通风搅拌式发酵罐
在通风搅拌式发酵罐中,通风的目的不仅是供 给微生物所需要的氧,同时还利用通入发酵罐 的空气,代替搅拌器使发酵液均匀混合。
小型发酵罐
通风发酵罐的类型
• 机械通风搅拌发酵罐 • 气升式发酵罐 • 自吸式发酵罐
• 伍式发酵罐
• 文氏管发酵罐
• 机械搅拌发酵罐是发酵工厂常用类型之一。 它是利用机械搅拌器的作用,使空气和发酵 液充分混合,促使氧在发酵液中溶解,以保 证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发酵所需要的氧气。
典型的分批发酵工艺流程图
微生物分批培养的生长曲线
1.延滞期 2.加速生长期 3.指数生长期 4.减速期 5.稳定期 6.衰亡期
4.3.1.2 连续发酵
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 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 内的液量维持,微生物在稳定状态(恒定的基 质浓度、恒定的产物浓度、恒定的pH、恒定的 菌体浓度、恒定的比生长速率)下生长。
碳源过多,则容易形成较低的pH,若碳源不足,易引起菌
体衰老和自溶。
-添加缓冲剂 补料控制 –直接加酸加碱
–补加碳源(降低pH)或氮源(升高pH)
4.3.2.3 溶解氧浓度
对于好氧发酵,溶解氧浓度是最重要的参数之 一。好氧性微生物在进行深层培养时,需要适 量的溶解氧以维持其呼吸代谢和某些产物的合 成,氧的不足会造成代谢异常,产量降低。现 在可采用复膜氧电极来检测发酵液中的溶解氧 浓度。
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单 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 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问题 缺点 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
根据不同发酵类型,每批发酵需要十 几个小时到几周时间。 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 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 罐,所需时间的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能维持基质浓度 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便于自动控制 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缺点
4.3.1.3 补料分批发酵
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 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分批 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补加一定物 料的培养技术。
最适温度是一种相对概念,是指在该温度 下最适于菌的生长或发酵产物的生成。 最适发酵温度与菌种,培养基成分,培养 条件和菌体生长阶段有关。 最适发酵温度的选择
在发酵的整个周期内仅选一个最适培养温 度 不一定好。 温度的选择要参考其它发酵条件。 温度的选择还应考虑培养基成分和浓度
4.3.2.2 pH值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 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路易斯· 巴斯德(Louis Pasteur)
近代微生物奠基人 巴氏消毒法
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
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
力,病菌可以被改造成防病的疫苗。
进作用,也有可能有抑制作用。
4.3.2.4 CO2 对发酵的影响
CO2对菌体具有抑制作用,当排气中CO2的浓度 高于4%时,微生物的糖代谢和呼吸速率下降。 例如,发酵液中CO2的浓度达到1.6×10-1mol,就 会严重抑制酵母的生长;当进气口CO2的含量占混 合气体的80%时,酵母活力与对照相比降低20%。
4.2 发酵过程
依据微生物种类不同
好氧性发酵、厌氧性发酵
酵母 胞
厌氧时→积累酒精;有氧→大量繁殖菌体细
依据培养基状态不同: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按发酵设备来分:敞口、密闭、浅盘、深层
敞口发酵设备简单,有利于好氧菌迅速繁殖
4.2.1 常用微生物
土壤中有丰富的微生物
青霉素的提纯
葡萄等避雨栽培
①细菌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04 年 10 月 11 日,中科院上海巴斯 德研究所举行揭牌仪式,法国总统 希拉克、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上海 市副市长唐登杰共同为研究所揭牌。
上海巴斯德所研究的战略方向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转化 型研究: -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机制; - 免疫应答机制和病毒感染调节; - 新型疫苗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