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罗丹的雕塑-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丹的雕塑》教学方案
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7课
初中美术教案《罗丹的雕塑》
教学目标: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作品通过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和艺术的理解。
扬。1880年,他的强调表现人类美德为主题的裸体塑像“施洗约翰”展出,进一步提高了罗丹的声望。自此罗丹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并接受政府定件,题材自定。他便选择了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结合“地狱之门”完成的“吻”、“思想者”、“亚当”、“夏娃”等获得普遍的赞扬。1886年完成历史纪念雕像“加莱义民”。其后,完成“巴尔扎克”、“雨果”等一系列名作家、艺术家的塑像。
1916年法国政府为答谢罗丹把全部作品捐献国家,特建立罗丹博物馆。1917年11月17日罗丹在巴黎附近的缪当去世。资料的同学要事先进行筛选。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向其他组或同组的同学提问。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四、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10分钟)
深入分析《加莱义民》(10分钟)1、《加莱义民》
历史背景: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
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
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
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
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
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
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
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
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
怀的历史悲剧。
图片展示加莱义民的不同角度。加深
学生对雕塑是三维立体作品的印象。
作品题材:六位市民慷慨赴死的情
景。刻画了不同身份的市民在面对死
亡时的内心活动。
形式分析:雕塑构思新颖。罗丹用深
学生根据教
师提出的问
题进一步思
考。
学生配合教
师共同完成
局部分析。
学生可以展
开联想,充分
引导学生
通过美术
作品的审
美特征发
掘其内在
的历史价
值。
五、课堂作业(15分钟)
六、小结
(3分钟)体上,就这样花费了七年时间,最后
完成了“巴尔扎克像”。
4.《思想者》:198×129.5×134厘米,
1880-1900年
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时,费劲心
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
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被
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
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
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
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
恶幽灵的思考。
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
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把
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
门》的顶上,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
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
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
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
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
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
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
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
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
悲痛。
临摹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1、雕塑的分类
2、泥塑的基本手法
3、临摹要求:
a、比例确当
b、形体基本准确
c、注意人物内在神情的表现
(四)、思考与讨论:
1、谈谈你对罗丹雕塑的理解及感受。
2、试分析罗丹作品的风格。
空缺。
跟随教师的
步骤一步步
构图,刻画小
部分细节。注
重罗丹雕塑
内心表达,线
条刚劲有力。
学生倾听,及
时反馈知识
点。学生自己
总结本课体
会。
尽量达到
比例准确,
构图完整。
有意识的
加强课程
内容延伸,
进一步培
养学生审
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