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以时限分析,中小学美术教学目的是一个多极系列
1、
2、
3、
4、
5、
二、从组合要素分析,中小学美术教学目的是一个双层次结 构
• 1、智育目的 增长学生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智力
• 2、德育目的 包含德育的内容和任务“美术可以辅翼道 德”
• 3、美育目的(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2)培养审美感受 力
• 力
(3)培养审美鉴赏力 (4)培养审美创造
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
• 一、趋势: • 1、 时代发展无限,教育有限,教材要适应社
会发展,就要改革。 • 2、世界各地都在改(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 • 二、继承加创新: • 1、继承传统,超越前人,不能“O”起点。 • 2、对待国外和中国即--别人的经验:不是样样都
好,有选择的吸收。 • 三、从本地实际出发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全面发展
• 1、【三为】—育人为本、办学为人才、学生

为主体。
• 2、【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

力、基本情感。
• 3、【有差异的发展】—扬长避短、发展特长。
五、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
• 1、离不开基础知识,离不开教师的作用。
• 2、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也要受社会的制约。
本形式、基本评价 •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美术教学备课、
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功有哪些?
• 1、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2、教学基本功;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美术教育科研能力; 5、美术技能基本功;(概括为“三笔”) 自信心-爱心-责任心-进取心
教师应扮演的六种角色
• 1、前瞻着; • 2、学习的启迪者; • 3、生活的示范者; • 4、信息者; • 5、问题的诊断者; • 6、团队工作者;
一、美术教科书的作用: 1 体现大纲 2 教学的主要依据 3 指导学习的工具
4 评估教学效果的参考 二、美术教科书的特点:
1 学科性 2 图像性 3 多样性 灵活性 4 可开发性 5 实用性 6 综合探索性 三、美术教科书的基本结构:
看课本78----86页
(看《美术课程与教材》课件)
第三节 美术教学目的的基本构成
四、通过课前的导入,学生能够明白接下来老师要开始讲哪 些内容,并且有兴趣也很期待。
第一章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的
• 第一节 确立中小学美术教学目的的基本依据
• 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 中学美术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设置,体现了美术在文
化中的作用,美术的教育活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 • 1、清末至民初的中小学美术课 • 2、“五四”运动至1949年解放前的中小学美术课 • 3、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的中小学美术课 • 4、1980年至1999年的中小学美术课 • 5、新世纪的中小学美术课
80年代美术课本
90年代美术课本
21世纪人民美术出版社
21世纪岭南美术出版社
21世纪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课本
东莞塘厦第二小学
东莞凤岗小学
东莞石龙二中学生作品
二、依据教育方针和教学法规 教育方针规定着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人才培养的
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人才。
• 看课本18页“思考与练习”第3题—为课下作 业
观看《面具》一课回答问题
一、《面具》一课有哪些教学环节?运用了 哪些教学方法?
3、后现代课程观: 课程与文化 不主张学科纯技术 重视研究课程意义本质 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和创造性 重视整体、联系 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
我们如何学习
《美术学科教学论》?
(插入“学科教学论1”)
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学科内容体系
• 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教材 • 中小学美术学科的基本性质、目的、原则 • 中小学美术“双基”教学、基本过程、基
• 理想-信念-责任=职业道德
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
一、美术教师的社会职能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2、塑造人的心灵、思想和品格
3、辛勤的园丁
二、美术教师的劳动特点
1、审美性
3、示范性
2、情感性
4、个别性
5、创造性
三、美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
1、热爱美术教育事业 2、教书育人 3、为人师表 四、美术教师的智能结构 1、知识结构 2、教育能力 3、艺术创造力 五、美术教师的备课、教学实验研究能力
三、遵循学生的身心特征 要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具有针对性。
(小学、初中一二三、高中)
四、注重美术学科自身的性质 注重美术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的特质,内容。
五、学习、借鉴和应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分类理论的目标是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自
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中小学美术教材—课本74页
二、学科教学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如何做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学习教学目标 学习教学教法 学习新课标 学习如何写教案 学习授课的技能 学习编写教材
三、现代美术教育的背景 (课本第3页)
1、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共存 学会生存
2、理解世界的形式: △图像模式替代文本模式; △将非视觉的东西视像化; △它比语言更易理解、更便捷、更有效;
美术新课程标准内容说明
• 《新课标》把美术课程分成四个学习领域:
• 一、【造型﹡表现】-所有的绘画与造型种类;
• 二、【设计﹡应用】-设计、手工类;
• 三、【欣赏﹡评述】-多角度、多元欣赏;
• 四、【综合﹡探索】-综合性美术活动,美

术与其它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ຫໍສະໝຸດ 。• (看课本70页—美术课程与课程标准)
如何用“导入法”引入新课?
一、导入法:根据《课题》内容,在讲授新课前快速把学生 吸引入新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语言、游 戏、猜谜、提问、音乐、视频等等。
二、导入时间不能过长,控制在1-2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3 分钟。
三、导入的方法要与授课的内容紧密相关,方法要新颖灵活。 有足够的吸引力。
美术学科教学论
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学科教学论的重要性及基本内容
一、学科教学论的重要性
1、德 (师德、为人师表、人的本分、教师的本分 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责任)
2、学 (学教学技能,学教学手段、学教法、学授 课)
3、智 (靠智慧将所学的知识用最好的方法传授 给学生,研究教学的各种手段及教学方法)
4、用 (学以致用、为实习做准备,为以后的工作 做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