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视觉语言
一、画面
(一)画面:画幅、银幕等上面呈现的形象
(二)画面构图:
1.三部分:主体、陪体和环境三部分。

环境包括前景和后景。

2.风格:封闭式和开放式
3.几何构图:
1)三角形:正三角形给人稳定感,倒三角形给人不稳定的危机感,在两排房屋,两行树木中间,常有V
字缺口,具有神秘感
2)L形构图:使图形有趣味性。

3)S形构图:流动感、流动舒展。

4)C形构图:让人轻松、舒适,如果主体沿着C形线条运动,会十分引人注目。

5)O形构图: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

6)框架式构图:通过边框拍摄,使框架的外框成为画面又一个边线。

使画面增加了空间深度感。

也平添
了装饰意味。

7)多画面构图:利用画面中心线将画面分割,将两组和两组以上的画面同时呈现在荧幕中。

二、镜头
(一)含义:光学元件,摄影机每拍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的画面。

(二)光学镜头:
1.景别——远、全、中、近、特写
1)远景:镜头相对被摄对象来说,位置最远的景别。

2)全景: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

作用:a.塑造人生b.交代环境c.确立空间关系和其他的影像元素的总体基调d..展示多人运动场面的华丽或动作的可观赏性。

注:全景中的人物众多,重要人物的形象在面积上,难以辨别时需要用其他手段来加以强化。

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
作用:适合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展现重要动作造型,人物关系。

注:表现成人腰部以上范围叫——中近景别。

4)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其画面占据画幅一半以上的景别。

作用:用于表现亲密的对话,细微的表情,小幅度动作或重要道具,特别是人物的表情和眼神。

5)特写:成年人肩部以上、头像,或某些对象,微小局部的电影画面。

作用:细腻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心理情绪,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的目的。

注:1. 特写表现物体时,实际使用夸张的方式,将该物体强调出来。

2. 人物特写出现在情绪高潮处,物品出现在情节关键处。

被摄人或物的极小局部,占据画框内
大部分空间时,该景别叫——大特写
2.镜头分类
1)固定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的机位,镜头的光轴和焦距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
可静可动。

a)作用:外部运动因素消失,摄像机视域面积始终如一。

b)特点:画面视点稳定,符合日常注视详观的视觉体验。

c)功能:1.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如庆典、事故、会场等。

2.客观记录和反应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

3.固定镜头给人深沉、庄重、宁静、肃穆的感受。

2)运动镜头:通过移动摄影机机位或改变镜头光轴或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3)推镜头:画面特征:1.视觉迁移效果2.明确的主体目标3.被摄主体由小到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功能:
a)突出主体人物,以缓慢推进人物面部特写的方式,表示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b)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
c)介绍整体与局部,主体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d)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e)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
f)代表人物的视点。

4)拉镜头:拍摄技巧:摄影机后退,使画面产生远离被摄主体,或从一个对象到更多个对象的变化。

特点:视觉后移效果,被摄主体由大到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a)功能:利于表现主体和环境的关系。

能够使画面构图形式多结构的变化
b)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的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伏,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
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推测。

c)要能发挥感情的余韵,产生微妙的感情色彩。

d)结束一次叙述,进行转场或收尾。

5)摇镜头:摄影机位置不动的情况下,机身进行上下左右甚至旋转式摇动的镜头。

分三种:纯描述性展现空间场面。

表现性,表现心理或意识形态。

戏剧性,介绍同一场镜头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

6)扫摇镜头(甩镜头):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
不漏剪辑的痕迹,甩镜头只有在起幅时才是清楚的,中间的过程是移动的虚像。

7)移动镜头: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拍摄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

作用:1.进行全景式的展开叙述。

2.建立微观的全景画面,再把这些点综合起来,就是宏观全景式的叙述。

注:《钢的琴》视觉语言最突出的是移动镜头。

8)跟镜头:拍摄方向与物体被摄方向一致或完全相反,且与被摄物体,保持等距离运动的镜头。

作用:1.连续而详尽的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

2.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

3.从人物背后跟拍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9)升降镜头: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

特点:1.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2.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

功能:1.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3.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4.可以表现出感情状态的变化
3.角度
定义:摄影机的三角架的活动底座可以使镜头上下左右活动,这就使镜头与水平间形成不同的夹角。

1)平拍:真是平稳庄重的感觉
2)俯拍:1.能使被摄物的体积压缩以至于形状奇异,给观众渺小、可怜、压抑、宿命的感觉。

2.可获得开阔的视野,表现大的场景。

3.当俯视的角度达到或接近90°时,可称为大俯或顶俯。

3)仰拍:能夸大物象的体积,表现高大、威严、壮观、权威感等
4.焦距
1)标准镜头:这类镜头拍摄的影像接近人眼对空间的习惯透视感受,视角相当于人眼最清晰的视野,
因此被称之为“标准镜头”即常用镜头。

对于35mm摄影机而言,焦距在40mm-50mm的透镜都可用作标准镜头。

由于这类镜头在成像效果上不易变形,因此在影片中使用最多,通常配合常规的摄影方法与光色处理,也带来较强的写实感。

2)50mm,可以把距离很远的景物处理成近景的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


用此类镜头拍摄的画面,视角窄,景深浅,对纵向距离有压缩效果,有利于凸显焦点中的主体,有
效引导观众的视觉重心。

使用超长焦镜头(望远镜头)进行动体的跟拍,可以使动体在纵向的运动
弱化。

在近景与特写的处理中,可以获得极微小物体的放大影像,并有利于将主体与环境重叠起来,
制造浪漫的视觉情调。

3)40mm,可拍摄出视野广阔的景物的镜头,称为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
运用此类镜头拍摄的画面正好相反,视角广,景深大,视野宽广,前后景大小对比鲜明,对纵向距
离有夸大效果,有利于空间的扩大感,适于营多层次的环境,和位于不用纵向距离中的多层次动作,
利于表现动体,纵向上的速度,使用超广角镜头进行近景和特写处理时,可以获得奇特的曲像效果,
是一种典型的形式化的视觉处理方式。

4)变焦距镜头:将许多不同焦距的光学结构组合在一个光学镜头里,使之可以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
任意调节焦距的长短,即能表现出演员所处环境的全貌,又能渐变成近景,刻画其动作细节,他的
出现还可以使摄影师取得模拟推拉或跟拍的摄影效果。

能够为运动摄影营造强烈的电影节奏。

5)标准镜头变长焦为——推,变为短焦距镜头为——拉
5.方位
1)正面拍摄:直面跟观众交流的效果
2)侧面拍摄:从角度划分,可分为正侧拍和斜侧拍,斜侧拍又分为前侧面和后侧面。

作用:1.体现人物轮廓2.体现物体的内部空间层次3.侧拍蕴含潜在的动势。

3)背面拍摄:为人物营造悬念,演员的表演信息几乎为零,在恐怖片中可以营造恐怖的分为。

6.视点
1)客观镜头:也成中立镜头
2)主观镜头:摄影机代表片中某一人物的观点。

3)正反打镜头:他模仿剧中人对话时各自的视点。

一边表现为从听话人的观点观看说话人,
7.空镜头
定义:影片中做自然场景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相关的人物)的镜头。

作用:1.环境、时空、情绪、情节等。

2.写景的空镜头,常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写物的镜头,又称为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

8.短镜头
9.长镜头
定义:在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的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的镜头;从技术的角度看一般认为时间在30秒以上的镜头就是长镜头,长镜头一定是单镜头。

功能:1.创造相对完整的时空。

2.形成丰富的表意性。

3.抒情化和风格化的长镜头,一般来说能形成凝重、舒缓、纪实性强的抒情风格。

例:《俄罗斯方舟》;《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海上传奇》《小武》贾樟柯
10.快慢镜头
慢镜头:升格拍摄,也就是快速摄影,一般称为“慢镜头”。

在正常状态下,拍摄和放映的速度均为每秒24格,如果在拍摄时加快速度,超过每秒24格,
却仍以正常速度放映,就会出现慢节奏的动作,慢镜头在创作中可以创造出特定的艺术气氛,
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分解动作等。

快镜头:降格拍摄,也就是慢速摄影,一般称为“快镜头”。

以低于每秒24格的速度摄影,再以原速放映,就会出现快节奏的动作。

快镜头可以使画面或
人物动作的速度大大加快,这种镜头大都运用于喜剧影片中,以创造一种高度夸张的艺术效果。

(三)镜头的组接技巧
1.切(切换):无技巧组接
2.A淡入:渐显、渐明
3.B淡出:隐、渐隐、渐暗
4.化(溶化、溶变)
5.划
6.甩镜头
7.多画面(多荧幕或画幅分割)
8.定格(呆照)
9.叠印
三、色彩
(一)色彩引发的心理效应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写事;二是写意;三是写情。

(二)色彩基调:《红高粱》:九儿、花轿、高粱酒、血、日蚀。

红;
《黄土地》:黄土地、黄河水。

黄;
《金色池塘》金黄;《孔雀》灰。

(三)作用:描写环境渲染气氛,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在细节描绘和创造臆想等方向,起到重要作用,
区分叙事段落与时空。

四、光影
(一)1摄影用光的分类:从造型效果上可以分为自然光效和塑型光效(戏剧光效)两种。

2从光的质量划分:柔光和硬光
3从光的亮度划分:强光和弱光
4从光的方向划分:前置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等。

(二)电影中光线的作用:A塑造人物B表现影片视觉风格C创造环境的气氛
第二部分——声音
一、录音
分三种:先期录音、后期配音、同期录音。

二、人物语言(人声)
电影中的人物语言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物对白,一类是画外音(独白、旁白、解说)
(一)对白即对话,作用:表达人物情感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空间的故事背景,叙述事件,激化人物间
矛盾,把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

(二)画外音:在电影画外音中,人声部分实际上包括人声、旁白、解说等几类。

1)心声(独白)
作用:唤起观众认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细腻刻画人物性格。

2)旁白作用:介绍故事的时间地点等,结合人的肖像造型,对人物相关情况做简要介绍;塑造人物形
象,带有议论抒情色彩的旁白,往往具有点明深化主题的作用。

3)解说词
三、电影的音乐功能:描绘抒情,展示背景,评论、剧作、结构贯穿,表达深化主题。

四、电影音响
类型:自然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动作音响、
特殊音响:人工制造出来的非常见性音响,主要用于神话、魔幻、鬼怪、恐怖、惊悚等电影类型中。

作用:A增强立体空间感,营造真实声音空间B渲染画面氛围C音响做主观化处理,以突出人物内心情绪与体验。

D可识别的自然声音,往往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E追忆、回忆功能
第三部分——蒙太奇
一、定义:至电影艺术中,电影镜头的剪辑与组合,也即声音与画面等组合。

A包括画面的组织关系B音响、
音乐的组织关系C画面与音响的组织关系D由这些组织关系而发生的意义和作用。

二、按艺术功能分类
叙事蒙太奇:顺叙蒙太奇、倒叙蒙太奇、闪回式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复现式蒙太奇。

1)复现式蒙太奇:反复出现的意向,形成一种象征性符号。

2)隐喻式蒙太奇:含蓄的象征起来有一定意义。

三、艺术功能:创造新时空、进行叙事、创造运动感、创造节奏感、创造思想。

四、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
长镜头是蒙太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在镜头内部进行场面调度的蒙太奇,或者说是单镜头的蒙太奇,长镜头不仅指时常较长的镜头,而且是指长镜头中,包含着丰富的场面调度。

第四部分——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布景、灯光、服装及角色的行动
第五部分——声画组合的形式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从形式类型上分为:声画合一(声画同步)和声画分立。

从内涵类型上分为: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声画串位(声音串前、声音串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