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建筑群(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纯阳宫
• 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 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 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琼台观
• 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 垂直距离 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 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 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 (1856年),毁于兵火。现已修复部分庙 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 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南言宫
•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 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 等建筑共21栋。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 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 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 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 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 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 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治世玄岳
•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 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 道门户。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 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 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 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紫霄宫
•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 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 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 (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 (公元1552年)扩建。主体建筑紫霄殿是 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 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 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 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 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 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 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世界委员会评价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 ~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 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 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当山建筑 群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以八宫两观为主 体的庞大规模。其中主要的文化遗产包括:太和 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 等。
武当山建筑群(1)
净乐宫
• 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 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 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 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 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 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 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 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 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 范例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ຫໍສະໝຸດ Baidu
武当山建筑群(1)
隐仙岩
• 隐仙岩位于竹关之上,五龙宫之北。高耸 云烟,石如玉壁,呈瑰纳奇。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紫金城
• 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 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 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 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 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 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 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 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文化遗产
•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 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布局、 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 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 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 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 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在 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 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 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 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金殿
• 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 台正中,面积约160 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 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 周立柱12根。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 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 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 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 “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 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 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 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 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 灿烂明珠。
-----武当山历史背景和组成部分
武当山建筑群(1)
武当山建筑群(1)
太和宫
•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 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太和宫主要 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紫禁城始 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 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 顶。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 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 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金殿始 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 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 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 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 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 、“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
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