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高三年级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卷 1(文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1(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
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确立了“家天下”制度
2.西汉时期形成的“中朝”()
A.与外朝同属一个机构B.与皇帝容易产生矛盾
C.掌握司法与行政大权D.行使国家的决策职能
3.2019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

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 中正 B. 刺史 C. 御史大夫 D. 通判
4.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

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

此称谓
A. 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B.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C. 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
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5.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

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6.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
怀柔远人之道。

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

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7.“奴隶是根据万民法的制度,一人违反自然的权利沦为他人财产的一部分……一切奴隶地位没有任何差别”,“对于一切被释放的自由人(原奴隶),不问被释放者的年龄、释放者的权益或释放的方式,一律给予罗马公民资格”。

由此可见
A.万民法已取代公民法B.奴隶作为法律客体受到保护
C.法律赋予奴隶人格平等D.罗马人均为社会的权利主体
8.亚里士多德警惕“纯粹民主”,他如此评价道:“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
B. 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
C. 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
D. 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
9.在公元116年的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

这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通行于帝国范围内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①是近代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1969年,尼克松曾说:“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可能也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这反映出
A. 中国是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中心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美国考虑改变孤立中国的既定政策
D.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12.“……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国民大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南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13.某学者在比较东西方古代专制制度过程中指出:“专制主义不是无限王权,而是有限王权,它大致都受到法律、习俗、官僚机构和各种社会力量的限制。

历史上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统治者一人取得绝对的权力,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君主制、共和制、城邦制,甚至民主制、民主集中制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古代专制实际上是开明专制B.个人独裁和当时的政体没有太大关系
C.有限王权是民主的源头之一D.专制主义统治在古代有其存在的必然性14.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材料说明汉代
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15.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
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1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

”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B.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D.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17.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张骞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A.洋务运动的诱导B.群众性的反常爱国运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8.有学者认为,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从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

这一现象反映了()
A.洋务运动资金保障严重短缺B.洋务运动背离了近代化潮流
C.晚清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D.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19.“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19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19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

”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向
A. 广东省
B. 海南省
C. 四川省
D. 安徽省
20.“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
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
21.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其准确含义是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
C.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22.2019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23.1937年罗斯福总统呼吁法院改革时说道:“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

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拽;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

”由此可见,罗斯福推动法院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 )
A.改革分权制衡的体制
B.减少推行新政的阻力
C.全面扩张总统的权力
D.反对法院的越权行为
24.2009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孔子的标准像。

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

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D.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25.“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

王道之三纲,所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这一理论有利于
A.将自然之天发展为神灵之天B.提升儒生的社会地位
C.利用宗教神学为统治服务D.构建完整的天人之学
26.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这说明程朱理学
A.实行虚伪教条B.强调知行合一
C.追求普遍真理D.蔑视君主权威
2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

”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28.钱玄同在《中国今后文字问题》中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废以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的主要原因是
A. 汉字是旧学说旧道德载体
B. 汉字违背自然进化原理
C. 汉字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
D. 汉字记载三纲五常说教
29.费孝通认为,西洋的格局好比是一捆一捆扎得很清楚的柴,人们通常都属于若干人组成的团体。

而我们则好比是将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而产生的一圈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这从侧面反映出
A.西方文化注重个性凸显B.中国文化影响范围广大
C.修齐治平的推及逻辑D.民主法治的哲学依据
30.1899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己,农之所以困也。

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援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

”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巩固民国政权D.减轻农民负担
31.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

这一变化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32.李大钊在反驳胡适的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中国的说法时就曾明确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它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适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

”李大钊所阐述的核心思想是
A.社会主义已产生重大影响B.社会主义一定会胜利
C.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D.马克思主义需中国化
33.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
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
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
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
34.下图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35.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

后来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残的何迟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

”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进步人士的抵制
B.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得不到一些人的理解
C.文艺和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36.《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

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

”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37.“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

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

”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A.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B.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
C.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D.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38.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
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

这一主张
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39.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

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C.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
40.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元曲兴盛的原因与政府政策改变有关B.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元曲的地位C.元曲反映社会现实,赢得人民的喜爱D.科考功名的需要促使才子们的投入
二、材料解析题
41. 阅渎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早在周初,周公旦鉴于商朝失德亡国,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明德慎罚等主张,强调“明德”、“敬德”、“成德”作为施政的理论基础和以德化民的具体措施。

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并将这种本用关系提升到与自然现象“昏晓阳秋”一样永恒而不变。

明太祖在《大明律》成时,特别宣誓臣民“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据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材料二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
献于神”。

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

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

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不发达的状况深刻地影响了古罗马刑法中公犯与私犯的规定,以至造成两者的失衡。

——据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评价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积极作用。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12分)
42. 阅读系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右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

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

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
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8分)
(3)据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4分)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1(文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5:ADAAC 6—10:BBCDD 11—15:CBBBA
16—20:DCCAB 21—25:CABCD 26—30:BAACD
31—35:BDCAD 36—40:DCDBA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41. (1)法律传统:重视以德化民,强调德主刑辅。

作用:德主刑辅使法律涂上了德的色彩.减少了推行法律的阻力;德礼入律,道德条文化、道德法律化增加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可行性,也支持了法律的稳定;古代中国以德化民,德主刑辅的法律传统利于调控封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2)不同: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

原因: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

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然繁荣、对外贸易活跃。

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
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

42. (1)关系: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呈正比关系。

作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书籍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了学术的繁荣;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2)背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印刷术的进步;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印刷技术发展;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3)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