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我国学者王吉庆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通过教育培养,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和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祝智庭指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他把教师信息素养分为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4个层次。另有学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社会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职业素养,是教师各种职业能力要素的综合提升。尤其对幼儿教师而言,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非常短暂,直接经验相对匮乏,而信息化手段具有直观形象性、真实可感性和方便快捷性的特点,为幼儿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周围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以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化教学能力,我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幼儿园教育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园内资源、家长资源和网络资源。为了充分发挥3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我园积极创造条件,营造顺畅快捷的信息化环境,使各种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第一,我园创建了“xingfubaby”网站,由园所网页、班级网页、教师博客、幼儿网页组成,实现了全园信息的共享。在日常管理中,我园注重对网站建设的管理,网站主页栏目由中层领导分工负责上传,班级网页上传由各班教师负责,内容包括:班级月、周教育计划、家园直通车、主要活动照片等。为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园还与中国移动合作,创建校讯通平台,通过短信实现了幼儿园、班级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各种教育信息的传递及时方便快捷。
跨越时空的网络拉近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距离,这里成为信息交流和展示教育智慧的平台。为了提高教师运用网络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我园每月开展各班网页评比活动,以家长的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教师们运用网络的能力在建设班级网页的任务驱动下快速提升。
第二,在建设网站基础上,我园还尝试建设具有本园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以五大领域课程为内容,收集各领域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主题网、教育活动计划等,以实现园内信息资源共享。
第三,为每班安装童易教学软件。童易教学软件是很多幼教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括278个主题,为教师开展各领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相关信息资源,缩短了教师盲目上网查找信息的时间,使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设计课堂教学和对
幼儿的关注上。尽管我们无法获得专家的亲自指导,但通过这套教学软件,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专家的引领,分享众多幼教专家的教育智慧。
丰富的信息资源,顺畅的交流环境,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园本教研,培训教师信息化技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熟练的信息化技能,遵循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的原则,将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与园本教研有机结合。在园本研修中,建立以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为基本要素的教师“研究共同体”,图1,图2为我园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
在行动的过程中,我园着力建设两个共同体,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能。
一是建设常规教研共同体,以年龄班为单位,以班级全面工作为研究内容,提高保教质量,活动形式以月末评估检查为载体。
以前,我们的评估形式以年龄班全体教师下班实地检查各班环境和班长汇报工作为主,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这样的评估形式:(1)耗费时间较长;(2)不能反映各班一个月活动的动态发展过程;(3)无法看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了改进这些弊端,我园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月末评估过程。
我们为每个年龄班配备了DV机和数码相机,并利用休息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集中培训。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一般按以下步骤设计制作:(1)根据课题收集和整理原始图片、文字资料。(2)通过扫描仪将原始图片资料输入计算机将其转换成计算机所能接收的数字文件。(3)利用Photoshop,PhotImpact,Fireworks等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文件进行处理和制作。如:完成对图片的缩放、反转、淡化、清晰、润色、合成、修改、强化等特殊效果的处理,甚至可以根据需要从图片中删除于教学无关的东西;利用CorelDraw,Freehand 等图形处理软件绘制插图;利用Animator Pro,Flash MX,3Ds MAX等动画制作软件来制作动画。(4)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 MX等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将处理好的文件,即图片、文字、动画、声音进行编辑合成,借助计算机轻松快捷地进行“板书”“画图”“演示”“比较”“总结”等操作,制作成完整的教学课件。这一系列的操作与应用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应用的科学性、准确性。我们要求各班运用所学技术记录和展示班级一个月的重点活动,包括班级环境、主题活动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的关键行为等。评估检查方式以各班通过视频和演示文稿演示为主,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再去各班实地考察。这样做,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设备的能力,增加了月末评估工作的科学性,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加自然和全面。
二是建设实验研究共同体,以课题组为单位,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载体,打造园本特色和研究型教师队伍。
我们本着“问题即课题”的理念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围绕我园“十一五”立项课题《提高教师指导科学区活动能力研究》,教师们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技能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迅速提升。
操作和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本质,幼儿的知识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建构的,通过亲自摆弄和探索,幼儿学会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自操作和实验。然而由于幼儿实验尝试的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而且科学活动多为小组活动形式,幼儿教师不能做到及时指导每一组幼儿,这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记录每个(组)幼儿的实验过程,然后根据录像或照片,与幼儿一起回忆实验过程,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自己操作的问题,从而澄清自己的模糊认识,建构正确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例如:我园大一班幼儿的自然测量活动中,4名幼儿分别用小棍测量桌子的长度,结果却差异很大。为什么同样的测量工具、同样的桌子,结果却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同时,播放每个幼儿测量过程的视频,并将关键细节用数码照片进行再现,请幼儿进行对比观察,看看每个小朋友是怎样进行测量的?这种生动直观的形式非常利于幼儿观察和思考,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如:不是从桌子的头开始量;小棍与小棍之间的缝隙太大,不是一根挨着一根量;测量时小棍摆歪了,不在一条直线上等等。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孩子们也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而正确经验的建构正是来源于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真实再现了幼儿操作实验的过程,使幼儿不但看到了自己的实验过程,还能与别人的实验过程进行比较,从而丰富了所有幼儿的经验,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它可以再现,可以重复,可以放大,可以缩小,将多媒体技术的这些特点适时的应用于我们的科学课堂,让抽象的转化为具体,虚幻的转换为真实,消失的进行重现,引领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小培养幼儿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