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三讲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考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三讲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一、考点详解

第七部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3)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联系是多样性的:直接、间接、内外、本质与现象、必然和偶然等

(5)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切记主观随意性和表面性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注意搞好局部

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把握其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6)把握联系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八部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发展的观点与方法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永恒发展过程中

(2)发展的实质(含义)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灭亡(3)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果断地促成质变和飞跃

第九部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十部分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考纲主干和重点精讲

(1)

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

基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普遍性

和客观性构成事物发展的条件,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

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过程)。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是对

旧事物的扬弃。但是它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和战胜旧事物

阻碍的过程,所以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

折的迂回的。我们要保护支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形而上

学的否定观或者只承认质变,“激变论”否认量变,或者

是否认质变,如庸俗“进化论”。坚持发展的观点,促进

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它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

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创新的社会作用

(2)

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

重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

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是认识世界就是认

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事物联系(矛盾)

具有多样性,如直接、间接、必然、偶然等,把握联

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又如,正确认识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立足整体,搞好局部。还如,

重视量变促成质变,实现发展。

掌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学说,重点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理解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统一以对立为前提,对立寓

于统一性之中,二者相反相成,进一步掌握矛盾的共

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它的应用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

新意识的灵魂就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途径。(3)

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

难点系统优化方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与方法,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

法。把事物看成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性,简而言之是联系构成发展,而发展是有序的,是需要

统筹和优化组合的。实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掌握

矛盾分析方法,有以下几个层次:

1事物就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研究矛盾的对立统一性要在普遍性原则下研究它

的特殊性。

3特殊性的表现有两种情况:办事情促发展要分清

主次矛盾,兼顾次要矛盾,才能促发展;看问题定性质要

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要方面,兼顾次要方面,这就

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认

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

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典例剖析

例1(07高考江苏卷10)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例2(07高考宁夏卷23)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答案:A

例3(09高考上海卷13)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答案:B

例4(08高考宁夏卷21)“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