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二章 采用国际标准的编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数值进行修约的规则。” • 例如 GB/T ***** -****的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对非婴儿用奶粉的要求,不适用于对婴儿用奶粉的 要求” 写范围时最好不用列举法,以防列举不全,造成使用困难。 例如: GB/T 20741-2006
2017/9/12 33
• 例如 GB/T 8170-2008
6、可以不写标准提出单位;
2017/9/12
17
找出错误
2017/9/12
18
上述前言的错误: 1、 没写起草规则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起草规则起草
2、 不应写附录A 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2017/9/12
19
3.4 引言
引言是可选要素,写标准自己的事情。 4.3.1 引言可包含的信息: (1)促使编制该标准的原因 (2)有关标准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 4.3.2 编写引言注意事项 (1)引言不应包含要求。 (2)“引言”标题本身不编号,当需对引言的内容分条表述 更合适时,条的编号分别为0.1、0.2等。(见ISO5725.1 )
2.5.4 技术要求
2017/9/12
27
2.5.1 范围
正文前可以写“警告”或“重要提示” 例 GB/T 25576 附录的正文前的“警告”。 20001.10
GB18883
2017/9/12
28
2.5.1 范围
正文前可以写“警告”或“重要提示” 1 范围 标准中一切技术内容的规定,都是在“范围”所界定的界限内 起作用,超出了标准的“范围”,这些规定就不合适。 范围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说明本标准中“有什么”;另一 部分说明本标准能“干什么用”。
2017/9/12
12
前言中
1、先写与其他国家标准的关系
2、后写与国际标准的关系
与国际标准的技术性差异:
(1)增加、修改、删除 (2)编辑性修改
2017/9/12
13
示例1: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5414-1:2002《削平型
直柄刀具用紧固螺钉的刀具夹头(立铣刀夹头) 第1部分:刀
具柄部传动系统的尺寸》。 示例2: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ISO3864-1:2002 《图 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 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可选,规范性一般要素) ——3 术语和定义(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5 分类和命名或分类和标记(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6 技术要求(必备,规范性技术要素) ——7 规范性附录(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8 资料性附录(可选,资料性补充要素)
示例3: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EC指南104:1997 《安全
出版物的编写及基础安全出版物和多专业 公用安全出版物的 应用》编制,与IEC指南104:199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2017/9/12
14
6)专利
▬▬认为不涉及专利
▬▬涉及专利 把GB/T 1.1中的 C.2 的一段话写入引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 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标准提供了……的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的特征”
• “本标准确立了……的系统” • “本标准确立了……的一般原则” • “本标准给出了……的指南” • “本标准界定了……的术语”
2017/9/12 30
• 在给出了上述陈述之后,还应给出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如有必要,
还可给出标准不适用的范围.标准适用性的陈述一般另起一段,
• 前言写与其他文件的关系和规定的内容。前言是必备要素, 是一定要有的。前言应包含的内容:(1.1 6.1.3 )
1)如果是系列标准,说明整个结构
2)如果是分部分标准,说明所有(或拟定)部分 • ****分为两个部分: (1.1) • ****分为以下几部分: (20000.2) • ****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20000.2)
3)部分声明
本部分为******的第2部分。
2017/9/12
10
GB/T 49862《食品卫生》分为以下几部分:
• ——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 ——第2部分:重金属含量 • ——第3部分:致病菌含量 • ——第4部分:营养成份 • 本部分为GB/T 49862的第2部分。
2017/9/12
11
4)如果是修订标准,说明与前一版的差异(重大技术变化) 5)如果有相应的国际标准,说明一致性程度(2000版1.1先说
14)发布部门或单位
2017/9/12
8
2.2 名称
产品标准命名规则 a).产品“名称” ; b).产品“名称”+“通用规范”或“总规范”;或“分 规范” ; c).产品“型号”+产品“名称”+“规范” ﹙适用于整 机、设备、装置﹚或“详细规范” ﹙适用于元器件、线缆﹚;
2017/9/12
9
2.3 前言来自百度文库
前言 不分章节(不编号),只分段,段下列项。
GB 25576 前言严重错误 GB21861前言正确
2017/9/12
16
2009版1.1 前言中的变化: 1、增加了按1.1规则起草; 2、先说明同上一版的差异,后说明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3、使用*****法等同(修改)采用ISO*****; 4、增加了对专利的说明; 5、去掉了对附录情况(规范性、资料性)的说明;
2017/9/12
26
2.5.1 范围(必备) (见1.1 2.5.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1.1
6.2.2
20001.10
6.3)
6.2.3 )
2.5.3 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这是固定的前三章,必要时也可以将符号、代号和缩略语作
为第四章) 例如:3.1 测量系统 4.1 MS 测量系统
——9 参考文献(可选,资料性补充要素)
——10 索引
注意: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应依据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 序赋予的相应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6 标准的要素:
必备要素:封面、 名称、 前言、 范围、 技术要求 (1.1 P7)
可选要素:除上述要素之外的其他所有要素。 规范性要素与资料性要素
2017/9/12
“范围”通常只写“有什么”和“干什么用”。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写“没有什么”和“不能干什么用”。但是不能写其他内
容。(见20001.10 范围)
2017/9/12 29
•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P12 • “本标准规定了乳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的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的尺寸”
• “本标准规定了……的方法”
(4)引言的有关内容允许使用图、表、公式等形式来表述。 此时,引言中如有图、表、公式或脚注,均应用阿拉伯数字 从1开始分别对它们进行编号。 (5)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为我国标准时,要将国际标准的引言
转化(翻译)为我国标准的引言。
2.5 正文
正文的层次 1.1 P37
1 2 3 4 5 6 7 3.3 3.2 3.1 3.2.1 3.2.2 3.2.3
序,也可把规范性附录放在前面,资料性附录放在后面。
2017/9/12
2
1.5 标准的内容划分和要素
1.1 P6 20004.1 P6
——封面(必备,资料性概述要素) ——名称(必备,规范性一般要素) ——目次(可选,资料性概述要素) ——前言(必备,资料性概述要素) ——引言(可选,资料性概述要素) ——1 范围(必备,规范性一般要素)
2017/9/12
34
• 例如 GB/T 28863-2012
2017/9/12
35
• 例如 GB/T 27041-2006
2017/9/12
36
21861
2017/9/12
37
20001.10
GB18883
2017/9/12
38
• 编写“有什么”时,要“前”、“后”照应。
•
“前”是指范围之前的标准名称。对于标准名称,范围要做
6
第二节
2.1 封面
封面上有(共14个信息) 1)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标准中各要素详解(1)
8)被代替标准的编号
2)中国标准分类号
3)备案号(国家标准没有) 4)标准的标志 5)标准的类别 6)标准的编号 7)相应的国际标准号 (20000.2 P5&6)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GB/T XXXX的本部分……”或“本部分……”。
• 范围的编写应力求简洁,要使范围能起到“内容提要”的作用。 因此,范围一章应高度提炼所要表达的所有内容。 企业制定内控标准时,应首先明确制定的内控标准是作为交付 用还是内控用,并在标准“范围”中写明。
2017/9/12
32
• 例如 GB/T 8170-2008的
其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 “本标准适用于……” • “本标准适用于……,也适用于……。” • “本标准适用于……, ……也可参照(参考)使用。” • “本标准适用于……,不适用于…….” • 对限制使用的范围也可另起一段陈述,如: • “本标准不适用于……”
2017/9/12 31
• 当标准分部分出版时,应将上述表述中的“本标准……”改为
编号最多到第6个层次,第7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段”不 编号。
2017/9/12 25
标准化的名称分别称为:
章、条、条、条、条、条 、段 非标准化的名称分别称为: 章、节、条、款、目、项、段 无论在哪个层次上都可以列项,但应注意避免悬置段。(关于列 项的规定见1.1 5.2.6 章必须要有标题(1.1 5.2.3 最后一句) 附录最多设3个层次。
第三章 采用国际标准的编写
第一节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5.2.2.3)
编写部分与单独标准规则相同 (1.1
每个标准或每个部分
—结构 1) 封面(必备) 2)名称 3 )目次
4 )前言(必备)
5 ) 引言
2017/9/12 1
6 )正文 7 )附录
8) 参考文献
附录 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可以按正文引用的顺序排
2017/9/12 20
促使编制该标准的原因
2017/9/12
21
(3)对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果在编制该标准的过程中
已经识别出涉及专利的内容,则在发布的标准的引言中应有
如下说明性的陈述内容: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 能涉及到……[条]……与……[内容]……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 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
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
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 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 地址: ……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国际、后说与前一版的变化)
示例1:本标准(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示例2:本标准(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 示例3:本标准(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 编制,与ISO*****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到:
• —— 不要拆台,标准名称中有的内容,在范围中一定要重复,
要有;
• ——要补台,标准名称中写不下的内容,在范围中一定要补全。
• “后”是指范围之后的标准中的规范性要素。对于标准中的 规范性要素,要按照章的顺序,将章的标题恰当地、有机地 组织到“有什么”的条款中去。
2017/9/12 39
7)起草规则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起草规则起草。
8)提出与归口(可以不写提出)
9)批准(仅限于行业、地方、企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前言中可 不写此项内容)
2017/9/12 15
10)起草单位(每个单位间顿号,最后句号)
11)起草人(每个人名间顿号,最后句号)
12)版本情况(每个版本间顿号,最后句号)
2017/9/12
9)中文名称
10)与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11)采标的标准封面上 应有“一 致性程度标识” ( 一致性代号 20000.2 P6)
12)发布日期
13)实施日期 14)发布部门或单位
7
2.1 封面
封面上有(共14个信息)
1)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0)与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2)中国标准分类号 11)采标的标准封面上 应有“一 致性程度标识” ( 一致性代号 20000.2 P6) 12)发布日期 13)实施日期
2017/9/12 33
• 例如 GB/T 8170-2008
6、可以不写标准提出单位;
2017/9/12
17
找出错误
2017/9/12
18
上述前言的错误: 1、 没写起草规则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起草规则起草
2、 不应写附录A 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2017/9/12
19
3.4 引言
引言是可选要素,写标准自己的事情。 4.3.1 引言可包含的信息: (1)促使编制该标准的原因 (2)有关标准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 4.3.2 编写引言注意事项 (1)引言不应包含要求。 (2)“引言”标题本身不编号,当需对引言的内容分条表述 更合适时,条的编号分别为0.1、0.2等。(见ISO5725.1 )
2.5.4 技术要求
2017/9/12
27
2.5.1 范围
正文前可以写“警告”或“重要提示” 例 GB/T 25576 附录的正文前的“警告”。 20001.10
GB18883
2017/9/12
28
2.5.1 范围
正文前可以写“警告”或“重要提示” 1 范围 标准中一切技术内容的规定,都是在“范围”所界定的界限内 起作用,超出了标准的“范围”,这些规定就不合适。 范围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说明本标准中“有什么”;另一 部分说明本标准能“干什么用”。
2017/9/12
12
前言中
1、先写与其他国家标准的关系
2、后写与国际标准的关系
与国际标准的技术性差异:
(1)增加、修改、删除 (2)编辑性修改
2017/9/12
13
示例1: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5414-1:2002《削平型
直柄刀具用紧固螺钉的刀具夹头(立铣刀夹头) 第1部分:刀
具柄部传动系统的尺寸》。 示例2: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ISO3864-1:2002 《图 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 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可选,规范性一般要素) ——3 术语和定义(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5 分类和命名或分类和标记(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6 技术要求(必备,规范性技术要素) ——7 规范性附录(可选,规范性技术要素) ——8 资料性附录(可选,资料性补充要素)
示例3: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EC指南104:1997 《安全
出版物的编写及基础安全出版物和多专业 公用安全出版物的 应用》编制,与IEC指南104:199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2017/9/12
14
6)专利
▬▬认为不涉及专利
▬▬涉及专利 把GB/T 1.1中的 C.2 的一段话写入引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 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标准提供了……的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的特征”
• “本标准确立了……的系统” • “本标准确立了……的一般原则” • “本标准给出了……的指南” • “本标准界定了……的术语”
2017/9/12 30
• 在给出了上述陈述之后,还应给出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如有必要,
还可给出标准不适用的范围.标准适用性的陈述一般另起一段,
• 前言写与其他文件的关系和规定的内容。前言是必备要素, 是一定要有的。前言应包含的内容:(1.1 6.1.3 )
1)如果是系列标准,说明整个结构
2)如果是分部分标准,说明所有(或拟定)部分 • ****分为两个部分: (1.1) • ****分为以下几部分: (20000.2) • ****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20000.2)
3)部分声明
本部分为******的第2部分。
2017/9/12
10
GB/T 49862《食品卫生》分为以下几部分:
• ——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 ——第2部分:重金属含量 • ——第3部分:致病菌含量 • ——第4部分:营养成份 • 本部分为GB/T 49862的第2部分。
2017/9/12
11
4)如果是修订标准,说明与前一版的差异(重大技术变化) 5)如果有相应的国际标准,说明一致性程度(2000版1.1先说
14)发布部门或单位
2017/9/12
8
2.2 名称
产品标准命名规则 a).产品“名称” ; b).产品“名称”+“通用规范”或“总规范”;或“分 规范” ; c).产品“型号”+产品“名称”+“规范” ﹙适用于整 机、设备、装置﹚或“详细规范” ﹙适用于元器件、线缆﹚;
2017/9/12
9
2.3 前言来自百度文库
前言 不分章节(不编号),只分段,段下列项。
GB 25576 前言严重错误 GB21861前言正确
2017/9/12
16
2009版1.1 前言中的变化: 1、增加了按1.1规则起草; 2、先说明同上一版的差异,后说明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3、使用*****法等同(修改)采用ISO*****; 4、增加了对专利的说明; 5、去掉了对附录情况(规范性、资料性)的说明;
2017/9/12
26
2.5.1 范围(必备) (见1.1 2.5.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1.1
6.2.2
20001.10
6.3)
6.2.3 )
2.5.3 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这是固定的前三章,必要时也可以将符号、代号和缩略语作
为第四章) 例如:3.1 测量系统 4.1 MS 测量系统
——9 参考文献(可选,资料性补充要素)
——10 索引
注意: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应依据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 序赋予的相应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6 标准的要素:
必备要素:封面、 名称、 前言、 范围、 技术要求 (1.1 P7)
可选要素:除上述要素之外的其他所有要素。 规范性要素与资料性要素
2017/9/12
“范围”通常只写“有什么”和“干什么用”。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写“没有什么”和“不能干什么用”。但是不能写其他内
容。(见20001.10 范围)
2017/9/12 29
•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P12 • “本标准规定了乳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的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的尺寸”
• “本标准规定了……的方法”
(4)引言的有关内容允许使用图、表、公式等形式来表述。 此时,引言中如有图、表、公式或脚注,均应用阿拉伯数字 从1开始分别对它们进行编号。 (5)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为我国标准时,要将国际标准的引言
转化(翻译)为我国标准的引言。
2.5 正文
正文的层次 1.1 P37
1 2 3 4 5 6 7 3.3 3.2 3.1 3.2.1 3.2.2 3.2.3
序,也可把规范性附录放在前面,资料性附录放在后面。
2017/9/12
2
1.5 标准的内容划分和要素
1.1 P6 20004.1 P6
——封面(必备,资料性概述要素) ——名称(必备,规范性一般要素) ——目次(可选,资料性概述要素) ——前言(必备,资料性概述要素) ——引言(可选,资料性概述要素) ——1 范围(必备,规范性一般要素)
2017/9/12
34
• 例如 GB/T 28863-2012
2017/9/12
35
• 例如 GB/T 27041-2006
2017/9/12
36
21861
2017/9/12
37
20001.10
GB18883
2017/9/12
38
• 编写“有什么”时,要“前”、“后”照应。
•
“前”是指范围之前的标准名称。对于标准名称,范围要做
6
第二节
2.1 封面
封面上有(共14个信息) 1)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标准中各要素详解(1)
8)被代替标准的编号
2)中国标准分类号
3)备案号(国家标准没有) 4)标准的标志 5)标准的类别 6)标准的编号 7)相应的国际标准号 (20000.2 P5&6)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GB/T XXXX的本部分……”或“本部分……”。
• 范围的编写应力求简洁,要使范围能起到“内容提要”的作用。 因此,范围一章应高度提炼所要表达的所有内容。 企业制定内控标准时,应首先明确制定的内控标准是作为交付 用还是内控用,并在标准“范围”中写明。
2017/9/12
32
• 例如 GB/T 8170-2008的
其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 “本标准适用于……” • “本标准适用于……,也适用于……。” • “本标准适用于……, ……也可参照(参考)使用。” • “本标准适用于……,不适用于…….” • 对限制使用的范围也可另起一段陈述,如: • “本标准不适用于……”
2017/9/12 31
• 当标准分部分出版时,应将上述表述中的“本标准……”改为
编号最多到第6个层次,第7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段”不 编号。
2017/9/12 25
标准化的名称分别称为:
章、条、条、条、条、条 、段 非标准化的名称分别称为: 章、节、条、款、目、项、段 无论在哪个层次上都可以列项,但应注意避免悬置段。(关于列 项的规定见1.1 5.2.6 章必须要有标题(1.1 5.2.3 最后一句) 附录最多设3个层次。
第三章 采用国际标准的编写
第一节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5.2.2.3)
编写部分与单独标准规则相同 (1.1
每个标准或每个部分
—结构 1) 封面(必备) 2)名称 3 )目次
4 )前言(必备)
5 ) 引言
2017/9/12 1
6 )正文 7 )附录
8) 参考文献
附录 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可以按正文引用的顺序排
2017/9/12 20
促使编制该标准的原因
2017/9/12
21
(3)对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果在编制该标准的过程中
已经识别出涉及专利的内容,则在发布的标准的引言中应有
如下说明性的陈述内容: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 能涉及到……[条]……与……[内容]……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 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
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
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 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 地址: ……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国际、后说与前一版的变化)
示例1:本标准(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示例2:本标准(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 示例3:本标准(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 编制,与ISO*****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到:
• —— 不要拆台,标准名称中有的内容,在范围中一定要重复,
要有;
• ——要补台,标准名称中写不下的内容,在范围中一定要补全。
• “后”是指范围之后的标准中的规范性要素。对于标准中的 规范性要素,要按照章的顺序,将章的标题恰当地、有机地 组织到“有什么”的条款中去。
2017/9/12 39
7)起草规则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起草规则起草。
8)提出与归口(可以不写提出)
9)批准(仅限于行业、地方、企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前言中可 不写此项内容)
2017/9/12 15
10)起草单位(每个单位间顿号,最后句号)
11)起草人(每个人名间顿号,最后句号)
12)版本情况(每个版本间顿号,最后句号)
2017/9/12
9)中文名称
10)与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11)采标的标准封面上 应有“一 致性程度标识” ( 一致性代号 20000.2 P6)
12)发布日期
13)实施日期 14)发布部门或单位
7
2.1 封面
封面上有(共14个信息)
1)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0)与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2)中国标准分类号 11)采标的标准封面上 应有“一 致性程度标识” ( 一致性代号 20000.2 P6) 12)发布日期 13)实施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