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信息化的度量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图书馆学武亚静01 国内外信息化的度量指标
一、国外对信息化的度量指标准
1.波拉特法
最早开始信息产业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 他于1962 年设计了一套测评信息产业的指标体系与方法。1977 年, 波拉特在他的9卷巨著《信息经济: 定义和测量》中,提出了第四次产业的论点, 并在马克卢普开创的有关知识产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又叫信息经济法。波拉特法从经济学角度, 对信息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考察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所占的比例。其基本理论是: 首先, 将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 称为第四产业。其次,根据信息活动的情况将国民经济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一级信息部门是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 其产值的测度可采用测度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般方法, 比如: 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 数据来源是美国商业部分析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级信息部门主要指为内部消费而创造信息服务的政府或非信息企业, 其产值由该部门中信息劳动者的收入和信息资本的折扣构成, 他用了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职业结构矩阵”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资本流通矩阵”两个数据库。
2. 信息化指数法
1965 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清介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信息化指数法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
平、信息系数四个要素来体现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四个要素具体又细分为11 个变量,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得到的就是社会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既可以从时间序列角度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差别。测算方法是: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值定为100,然后分别测算某年度的同类指标值的指数,再采用一步算术平均法或分步算术平均法求得信息化指数。其中前者是直接将末级指标的指数相加之和除以项数;后者是先计算出二级指数值再求最终的信息化指数。两种算法的权重基础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但由于信息化指数值只具有相对意义,所以并不影响人们运用该模型来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纵向历史进程,以及横向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差异。
3. 厄斯的经济--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
厄斯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49 个变量作相关分析, 衡量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信息活动水平的相关性, 然后确定以三个主要因子来衡量每个国家的信息活动水平。这三个因子是文字传播总量(Written communication )、技术( technology )、图书馆( 1ibraries) 。每个因子下面又分多个参数,这样就构成三因子多参数模型。然后根据每个因子的分析结果对87 个欠发达国家进行排序、分类。同时,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则按GNP 值排序, 以反映经济实力对信息活动的影响。
4. 国际电信联盟法
20世纪90年代初, 国际电信联盟严格界定了信息产业的范畴: 电信服务与设备、计算机服务与设备、声音与图像传播及其设备、音像娱乐业。该联盟使用的评价各国信息化水平的方法是: 首先计算出每一部分的产值(增加值) , 然后与GDP相比较, 算出信息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以及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对于GDP发展速度的贡献率。
5. 加拿大“ 信息技术和电信( I TT) 分类”的测度指标体系
加拿大工业部、统计局和文化部提出了本国新的信息技术和电信(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lecommunication, 简称I TT) 分类法。它将通讯、广播、计算机设备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硬件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体系, 被认为有助于解以前各种分类法在技术和法规方面的滞后问题, 并使该分类拥有国际可比性(尤其在北美地区) , 所以它可以作为测度和比较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基础。
6. RI TE 模型
该模型是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小松崎清介于1965 年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模型测评方法,又称信息指数法。其指标体系由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4 大类11 项活动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 这些分指标因为不同质而无法直接运算, 所以应先根据统计数据求出各自的绝对值, 再将此绝对值转换成指数( 按百分比计算) , 最后才能求得信息化指数。
7. IDC 的“信息社会坐标法”
国际数据公司( IDC) 是国际数据集团下属的信息研究机构, 他们提出了用“ 信息社会指标”( 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 简称ISI) 方法, 并以此作为测度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基础。I SI坐标变量分3大类20 个指标, 具体内容如下: (1)社会基础结构:①在校小学生人数; ②①校中学生人数;③阅读报刊人数;④新闻自由程度;⑤公民自由程度。(2)信息基础结构: ①家庭话普及率; ②电话故障发生率; ③人均收音机拥有量;④人均电视机拥有量;⑤人均传真机拥有量;⑥人均移动电话拥有量; ⑦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覆盖率。(3)计算机基础结构: ①人均计算拥有量;②家庭计算机普及率; ③每1千从业人员商用机数量;
④每1 千师生教育用计算机拥量;⑤联网计算机比重;⑥软件支出与硬件支出之比; ⑦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数量; 每万人⑧平均互联网主机数。
8. IUP (信息利用潜力指数) 模型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情报研究院H. Borko 教授和该组织顾问、法国学者M I Menou 主持提出的一种测度方法。1980年11 月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1982年11月发表最终报告。IUP模型是多变量、多层次的信息环境评估模型, 包括反映一个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利用潜在能力的各种变量共达230 个。其中, 27%反映国家的基本条件,20%反映信息的需求和使用, 53%反映信息资源和活动。这230 个变量按结构和功能两大方面进行分组, 产生出21 个结构组和l7 个功能组, 分别属于3 个结构子集和6 个功能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