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城市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内外部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在大脑中形成的对城市各要素的综合感知与评价。作为人与环境之间双向互动的产物,城市形象与城市的产生、发展可谓如影相随。城市形象是历史、文化、经济综合发展的结果。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到名牌云集的“青岛现象”,青岛的城市形象发生了质的飞跃,青岛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山东半岛乃至全国极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新世纪,要深入推进城市经营活动,就必须继续寻求青岛城市形象定位,通过青岛城市形象战略的实施与运作,打造城市品牌,凸现城市个性,创建城市文明,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青岛城市形象特质,影响因素,城市形象战略
1.文献综述
1.1城市形象的产生
城市形象的产生非常复杂。阿尔文·托夫勒认为,外部环境向我们倾注了大量的刺激,来源于我们之外的信号( 声波、光等) 触动了我们的感觉器官,这些信号一旦被接受,便通过一种仍然还很神秘的过程转变为现实的象征,转变为形象。Foot认为,城市形象这一主观的图像是整合语言、大众传媒、记忆、照片、电影和环境而成的。钱智指出,城市形象的生成是城市与公众之间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相互沟通的过程,其中既有公众进行的信息接受、处理、行动及反馈环节,又有城市进行的信息编码$信息传递及行为调整等环节。尽管人们对城市形象产生的机制和具体过程尚有争议,但一般都认同城市形象的产生,核心点主要是三个: 城市的客观存在、媒介和公众的主观认知效果。城市的客观存在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累积,其外延包括城市中的一切,它是城市形象得以产生的客观物源( 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 "媒介是人开展信息传播的手段、方式或工具,如语言、文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公众的认知效果是城市内外部公众心理选择和心理反应的一种结果。
1.2城市形象研究的路径及其理论观点
该路径研究的开启者,是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1960年出版的 The image of the city( 中译本名为(城市的印象)和(城市意象) 一书中,他以小样本的长期面谈调查结果为基础,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提取出意境地图,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居民中多数人拥有的共同的心理图像,主要由路径(paths) 、边界( edges)) 、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 和
地标(landmarks) 五要素构成,城市设计就是运用这些“积木”进行有规律地穿插和叠合。但林奇的上述研究侧重城市的物质性和感觉方面,排除了影响城市印象性的其他因素!为弥补这一局限,他在1988年出版的good city forms 一书中,扩充了城市形象的社会文
化内涵,将"管理$效率和公平#列为一个好的城市形态不可或缺的因素!
林奇的理论贡献,在于开创了一种认知人们心理地图的新方法,并将城市形象的内涵,从物质层扩展到社会和文化层!这一基于物质形体的规划与设计理论,在西方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直到系统方法$理性决策和控制论等被引入,才宣告其主导地位的终结。当代城市形象的规划与设计,则又增加了人文内涵$审美取同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主题。
在中国,这一路径的研究萌生于民国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出现的背景主要是: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对美好环境的需求日益要求尽快解决城市化伴生的种种“城市病”其所借助的,主要是欧美的规划与设计理论和企业形象设计理论。其代表性的人物和成果主要有: 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1991年),罗治英的《花都市形象设计课题报告》( 1993) 和《崇文之邦: <广东省兴宁市形象建设>课题报告》(1997),陈俊鸿的《城市形象设计: 城市规划的新课题》(1994),仇保兴的《优化城市形象的十大方略》(1995年) ,张鸿雁的《城市建设的“CT 方略”》(1995) 和《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 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2005),卢继传的《持续发展观与城市形象设计》(1997年) ,钱智的《城市形象设计》(2002),周朝霞的《多维视角的城市形象定位、设计与传播》(2006),郑宏的《通向2008年的北京形象工程:城市形象艺术设计》(2006),孟建、何伟的《城市形象与软实力》(2008)。
综观该路径的研究,城市形象是城市内外部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在大脑中形成的对城市各要素的综合感知与评价。作为人与环境之间双向互动的产物,城市形象与城市的产生、发展可谓如影相随但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在环境认知研究者们的关注下发展起来。人类城市的形态万千,要素多元,人们感知城市的途径和结果不一,使得人们对城市形象的内涵和理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而基于不同的概念原点所展开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因此色彩纷呈,摇曳多姿。本论文基于城市形象发生的角度,梳理了城市形象的内涵、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青岛城市形象的特质,影响因素及城市形象战略,为青岛城市经营的发展寻求青岛城市形象定位,通过青岛城市形象战略的实施与运作,打造城市品牌,凸现城市个性,创建城市文明,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1.3创造城市形象的因素
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记忆与回味。城市形象的创造者往往也是城市形象的感受者。换句话说,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特色、民俗与工艺等这些城市形象中最关键的组成形式也就是创造城市形象的最主要因素。公共设施、道路建设、建筑景物、旅游景点等,都是构成这种印象和感受的直接元素。而城市的文化氛围、市民的风俗习惯、行为规则、风土人情等,又都是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的最关键的部分。甚至是一方方言、一道小吃、一种习惯,都可能构成这个城市形象的长久印记。
2.青岛城市形象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貌保护城市,青岛秉承“打造优美环境,构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个性突出、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
2.1 青岛城市形象特质分析
城市形象特质是城市历史与现实文化精华的浓缩体现,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总概括。从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生活总和的最基本定义出发,城市形象特质正是城市文化资源的总呈现。青岛从开埠起便成为异族侵略的领地,在城市形成的初期便被洋化了,走在青岛市的中心地带,如同置身于异国他乡。但来自胶东各地及四面八方的中国人仍不同程度地守护着他们的生活习俗,听着他们喜欢的乡音、乡曲,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传承着地域的传统文化。因此,青岛市一个华洋混杂,中西合璧的城市,是旧中国饱受殖民统治城市的缩影。
2.1.1 由岛名到市名
“青岛”原本是胶州湾入海口青岛湾中的一个岛屿,因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后来,北岸市区扩展始享其美名,原岛屿更名为小青岛。自明代开始“青岛”这个名字便从海中逐渐移向了陆地,当时在“青岛”对岸陆地上的一个村庄就被称为青岛村,而其附近的海湾、河流、山脉基本都是以“青岛”二字来命名,如“青岛”北面的海湾被称为青岛湾;青岛村南的小河被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据《胶州湾》记载,1898 年 10 月 12 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是“青岛”二字第一次成为城市的名称。当时的青岛范围很小,只有如今市南区和市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