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辩论中,需根解损的观念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辯論中,需根解損的觀念調整(一)
這篇文章,源自幾年前紹良對我所問過的一個,有關比賽論點的問題。
一般而言,我總覺得所謂比賽論點上的問題,其實,往往都只是技術上或資訊上的問題。所以,當時為了回答學弟的這個問題,我手起刀落,匆匆打了篇差不多七百字的短文。不過,就在按下回覆鍵之前,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越看越不滿意。
於是,我嚼著口香糖,坐直身子,開始增添刪改,一個多小時後,短文延伸成了長文……但看起來還是很怪……於是,我一邊含著山楂糖,一邊轉身開始翻書,這次,長文擴張到了五千字……嗯,依然不對勁……又在不知道多久之後,我拍掉桌上芝麻糖的碎屑,沮喪的,刪掉了整篇文章,當時,全文是一萬四千字。
那天深夜,我最後寫到手指微微發抖,嗯,不是因為糖中毒,而是因為當我開始試著用圈內既有的解釋過程來解釋我對一個稍嫌無趣(紹良,請原諒我這麼說)論點的解釋時,我卻發現──喔,我希望這真的是我的發現──過去既有的解釋方式之所以能夠解釋,其實是源自我們在不經意間所套入了的已然解釋。
用白話來說,這叫做「理論的循環論證」。
所以第二天一早,我起身,用最快的速度寫下了我前一晚的整個思考過程。雖然,這最後可能是我想錯了,雖然,這最後依舊沒有回答到學弟的問題……不過,誰知道呢?
我們都知道,在政策辯論中有所謂的四大核心議題,分別為需要、根屬、解決與損益。傳統上,在理解與擬定辯題架構的時候,其討論流程往往依序是「需要→ 根屬→ 解決→ 損益」。不過我認為,這個流程用在辯論上,其實並不正確──要能夠真正理解並解釋政策辯論的架構脈絡,其所應遵循順序,反而應該是「解決→ 根屬→ 需要→ 損益」。
這兩種順序,前者,我個人暫稱為「醫生模式」,後者,則暫稱為「推銷員模式」。
什麼是醫生模式?
比如說:看病的時候,醫生會問病人:「你哪裡不舒服啊(你的需要是什麼)?」這時,病人也許會說:「我的肚子痛(我的需要是讓肚子不痛)!」
可是,引起肚子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胃癌,也可能是胃炎,而醫生總不能什麼藥都開一點(只知需要無法判斷解決方案)。所以,他必須先試著找出是什麼造成了病人的肚子痛(找出肚子痛所根屬的原因)。而在一連串的檢查後,醫生終於發現,這位病人的肚子痛,原來是胃潰瘍引起的(肚子痛根屬於胃潰瘍)。
此時,醫生便可以向病人建議各種治療胃潰瘍的方法(向決策者提出可能的解決方
案),看他是要選擇用藥物,還是要動手術。
不過,每一種治療法,多半都有其各自的利弊,像吃藥或許安全、便宜,卻是復原慢、療效差;而開刀雖然能快速根治,卻是費用高、風險大……這時,病人就得根據自己的條件與偏好,去評估利弊(損益比),選出一個最好的治療方式(當然,所謂的最好,必定是一種價值判斷)。
以上,就是醫生模式在處理問題時的基本流程。
在此,讓我先強調幾個觀念:
一、確認根屬性,是確認解決力「有/無」與「強/弱」的關鍵
對每一個決策者而言,他們最需要、卻同時也是最難以判斷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在某方案實際執行之前,確認此一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說:由於高登市的治安持續惡化,亟待改善(需要),因而市政府提出了一個警力增強計畫,打算擴編警察員額,加強打擊犯罪(解決方案),並將此案送進市議會,希望可以爭取到預算(提交決策)。此時,盯著厚厚的一本計畫書,市議員們又怎麼知道這項耗資不菲的計畫,是否能解決高登市的治安問題(解決力的有無)?又能解決多少問題(解決力的強弱)?
所以,他們必須要先搞清楚:高登市的治安惡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找出治安惡化的根屬)?
治安為什麼會惡化?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警察貪污,所以不願抓壞人,可能是警械老舊,所以不敢抓壞人,可能是警察太笨,所以抓不到壞人,可能是警力不足,所以壞人抓的太少……當然,也可能與警察都無關,其實都是檢查官在私縱犯人。
所以,如果高登市的治安惡化,主要是導因於警察的風紀、素質或配備(確認根屬為何);那麼光是增加警察人數,恐怕還是沒有用(從而推斷解決力的有無)。反之,如果高登市的治安惡化,有某部分的原因,的確是來自警力不足;那麼隨著釐清這部分原因所佔的比重(確認根屬的強弱),我們便能進一步的,預測出警力增加對改善治安的影響有多大(從而推斷解決力的強弱)。
二、確認根屬,是擴大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
另外,在前述看病的例子中,那位醫生在發現了肚子痛是根屬於胃潰瘍後,除了建議藥物與手術,他也可以選擇繼續向下挖掘,去尋找造成病人胃潰瘍原因(找出更深層的根屬)。此時,醫生或許會發現:原來病人之所以會長期胃酸分泌過多,是因為他平日的精神壓力過大。於是,醫生便可以提出種種抒解精神壓力的方法,以減輕症狀產生(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接著,要是這位醫生還不滿足,繼續向下挖掘,他就能再找出造成病人精神壓力過大的原因,然後,再找出其原因的原因……結果,病人之所以精神壓力過大,是由於夫妻口角;而夫妻之所以口角,是由於家境貧困;而家境之所以貧困,是由於中年失業;而中年之所以失業,是由於阿扁執政……
於是,每向下挖一層,這位醫生就會發現更多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離婚、搶銀行、換總統),可是,由於每向下挖一層,解決方案就會變的更間接,變數更大(例如:搶了銀行後,家境就不再貧困,夫妻就不會口角,精神就沒有壓力,胃就不會潰瘍,肚子就不會痛……),故雖然解決方案的的選擇增加了,卻不一定通的過損益的檢驗。
當然,除了垂直回溯,這位醫生也可以試著橫向思考:從這位病人的肚子痛中,找出其他可能的共因。這種情況,叫做「多因一果」──亦即這位病人之所以會肚子痛(果),乃是根屬於下面幾項因素共同成立的結果:首先,是因為他的體內有胃這個器官(共因一);其次,是因為他的胃發生了潰瘍(共因二);再者,是因為他的胃部有感知神經作用(共因三);最後,是因為他的脊椎將痛的感覺傳遞到了腦部(共因四)……而只要上述任何一個因不存在,就不會產生果。
所以醫生滿足病人需要的解決方案,也可以是:一、割除整個胃,二、治療胃潰瘍,三、服食止痛劑,四、脊椎神經阻斷……不要覺得這幾種方法很蠢,因為所謂的安寧療護,就是從這個方向去思考的;而安樂死,則更是找出了會讓世間所有病人感到肚子痛的最大共因──因為人活著(至於上述方法值不值得,就是價值判斷了)!
附帶一提,相較於上述的例子,佛教找到了另一種痛苦所根屬的共因:他們認為一切世間的痛苦,都是根源於人有感受、有分別。所以這位病人若是能執意修行,進入無增無減、無苦無樂、無生無死、無思想覺受,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觀外境如夢如幻,內事悉皆空寂,一切滅盡、寂靜無形的涅盤境界,那麼他就會發現,任何肉體與心靈上的痛苦,便都是假的、虛妄的(這是一種完全靠價值轉變來解決病人需要的方法)。
到此,我們總算大致瞭解了醫生模式,接下來,我要解釋什麼是推銷員模式。
政策辯論中,需根解損的觀念調整(二)
什麼是推銷員模式?
比如說:某位推銷員按了某戶人家的門鈴,對屋主說:「您好,請問您想買一台貴婦人果菜榨汁機嗎(你是否想採用我的解決方案)?」此時,屋主面無表情,回答道:「不,我不想買(我沒有需要)!」
此時,如果推銷員摸摸鼻子就走,那麼,他就不是推銷員了。所以他一定得先想出一套理由,好讓屋主覺得:我應該要接受推銷員所建議的方案。所以推銷員必須先問問自己:要在什麼情況下,人們才會需要一台「貴婦人」呢(要在什麼樣的需求下,對方才會採用我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