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写作指导--------------2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小说写作指导
语文组彭耀文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
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
在高中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编写小小说,能使感觉更敏捷,文笔更凝炼,更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那么怎么写好小小说呢?下面就构思方面提供几种简单易学的方法首先就是要“小”。
要学会以小见大,在故事中折射人生百态,揭示新鲜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写作中要善于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生活场景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来反映时代风云,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
高考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003全国卷)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母亲的后悔安徽考生
看到这个作文题,动笔之前时,我似乎又看到了母亲那忧伤的神情。
母亲深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后悔她杀了家里那只全身脏乱的老母鸡。
五月上旬,我们这里防“非典”正处于紧张时期,学校的高一、高二学生放假,我们高三学生被封闭在学校。
五月二十八日,为期三周的封闭生活结束了,我回到家里。
平时我都是住校,周末回家。
将近一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替我放下书包。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较迟,母亲正在用开水烫鸡。
母亲说我现在复习紧张,伤神,杀只老母鸡让我补补身体,增加点营养。
我感动之余,也有些嗔怪母亲,今年春天家里还有几十只鸡,后来一场鸡瘟使家里的鸡死了只剩下两只。
在我们农村,老母鸡是家里的宝贝,靠它下蛋卖点钱贴补家用。
我坐在母亲身边,母亲边揪毛,边和我谈心。
母亲说反正这只鸡也不下蛋,白吃粮食还不如杀了算了。
突然母亲叫了一声,我吓了一跳,忙问怎么搞的。
母亲说,这只鸡从来不下蛋,怎么肚子里有蛋花子。
这时,我看到被母亲剖开的母鸡肚子里有一串成形的蛋花子,还有一枚已经变硬了的硬壳蛋。
母亲深深叹了口气。
本来家里的两只鸡,被杀的这一只是黄毛的,毛长的很乱,也很脏;还有一只是杂花的芦花鸡,长得光亮,走路雄赳赳的。
母亲说,每当听到芦花鸡“咯嗒、咯嗒”的叫声时,总能在鸡窝里收到一枚温热的鸡蛋,所以母亲很喜欢那只芦花鸡。
我还记得在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把吃剩下的一点饭倒在地上,黄毛鸡走过来想吃,母亲看到后硬是赶走了它,而把剩饭拾起来,送到在堂屋另一边的芦花鸡的跟前让它吃。
母亲的手停在空中半天没动。
她愣住了,我也愣住了。
好半天我不知说什么好。
很显然,母亲平时被芦花鸡迷惑住了。
这只刀下的死鸡才是一只真正下蛋的鸡。
我的眼前仿佛看到那只黄毛的脏鸡每次下完蛋默默离开鸡窝的情形;而那只善叫的芦花鸡却轻易地赢得了母亲的信任。
那一天的鸡汤喝得很没有味道。
从此家里写大,没没有收到鸡蛋了。
在考试前的几天里,我在家复习,母亲又多次流露出后悔的神情。
由此,使我想到,光凭外表的情感亲疏就做出某些决定,是多么荒唐!
解析:杀一只鸡本来是一件小事,却反映出了大问题。
本文写母亲仅凭鸡的外表错杀了一只会下蛋的鸡,与“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作文主题切合,杀鸡事小,由此推开,却不由得不让人深思。
该考生
善于从平常的小事中找规律加以叙述,没有附会之嫌,反有精致巧妙,以小见大,堪称有致。
其次是新。
写作小小说要注意角度新颖,构思精巧。
“小小说是形式的艺术”,自然也应用新颖、奇特、走俏的艺术形式来包装色彩缤纷、波澜壮阔的生活内容。
这也是吸引读者或阅卷者目光的重要元素。
因此,在小小说的具体写作过程中,选择角度很重要。
新颖的角度,精巧的构思,往往使作品具有特殊的艺术就力。
高考示例: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2013江西卷)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
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不得抄袭,不得套用。
4)不少于700字。
丢失了鲁迅江西考生
“鲁迅,姓周,本名樟寿,字豫才。
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浙江绍兴人……唉,这些从小就知道。
”阿树呆呆地想着。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多丰富的童年啊……”“还有淳朴的保姆老妈妈,让他一生受益的藤野先生……”“人怎可像《风筝》里那麻木的人啊?中国人自信力怎可失!面对一所大宅子,可别成昏蛋,别成孱头啊……”“还有为他守了41年的朱安,与他相濡以沫的许广平……”
此时此刻,阿树正在百草园里徜徉,与长妈妈、藤野先生、朱安夫人相会,和鲁迅一起掷出匕首和投枪,将那些昏蛋、孱头驳斥得酣畅淋漓……
“喂,又想鲁迅呢!给你个好机会,后天有个辩论赛,你来吧。
原辩手掉链子了,靠你这个鲁迅迷来撑场子啦!我们是正方,语文课本不能少迅哥啊!”声音来得快,去得也快,话音刚落人就扬长而去了。
辩论赛上,阿树放连珠炮似的向对手抛出问题。
“就算你把鲁迅了解得再好,你高考能涨分吗?”对手回击道。
这句话,貌似在哪听说过,阿树张开嘴巴,就要投放“匕首”了:“这——”“这样子,你还考什么考?鲁迅顶什么用,叫你阿树是叫你去追鲁迅吗?你知道再多,它能涨分吗?”他耳边响起的父亲的话使他朝自己的喉咙里开了一炮,喉咙顿时摧损。
脑子一时糊涂成了一锅粥,迷茫地自问着:“我?‘树’,鲁迅?”“你这是——”他又张开了嘴,但耳边又传来个女声:“你这是不让奶奶放心,奶奶希望你有出息,但你呢,看看那些成绩啊,阿树!”接着,他听到越来越多人在叫他,回声一遍一遍响。
“分啊!分啊!分啊!”一直不曾停。
这,怎么了?辩论赛大败,这时耳边又响起辩友的唏嘘:“你这个鲁迅迷怎么不顶用啊!”
英语老师将阿树叫到办公室,一题一题地给他讲解英语题目,告诉他现在的严峻形势,他的英语成绩是如何如何的差。
“分啊!分啊!分啊!高考啊!高考啊!”回声又来了。
“阿树,你少看鲁迅的书吧!”“阿树,今天你怎么没提鲁迅啊?”“为高考努力哈!加油哦!”“一分也别丢!”阿树的头顶炸起了一个雷。
丢?丢了什么?到底少了什么,你们说的什么,模模糊糊的是什么?阿树感觉心里少了一样东西,但他却不知道少了什么。
那些在耳边嗡嗡嗡一直重复的东西圈成了螺纹漩涡,把阿树卷了进去,他找不到自己了。
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高三学生正在拼全力冲刺。
阿树正读英语读得起劲呢,现在他什么也没丢了,他在捡分啊,就像淘金者在沙砾中找寻金子一样精神焕发。
高考,终于到了。
阿树自信地走进了考场。
语文作文题: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语、周树人……“周树人?”他咬了咬笔杆,敲了敲脑袋:“跟我一样带‘树’字。
”出了考场后,有一个人拍着他的肩说:“阿树,看到鲁迅笑开花了吧!”阿树大惊:“鲁迅?周树人!你说的是谁?周树人姓鲁?”阿树脑海中那些模糊的东西开始逐渐明晰,那些缺失感开始弥补,漩涡中浮起一句话:“我?‘树’?鲁迅!原来我丢的是他!”
解析:本小小说故事新奇。
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作者从“喜欢”的角度出发,刻画了一个鲁迅迷的形象——阿树。
他对鲁迅很熟悉,喜欢,但是因为繁杂的学习任务和众人的劝告迫使主人公抱起自己不喜欢的奥数、英语,而远离了鲁迅。
在高考中遇到“三怕”的作文题,却没有意识到题中周树人就是鲁迅,这看似荒诞的结尾又在情理之中,奥数、英语等学习任务湮灭了鲁迅,湮灭了阿树的爱好,湮灭了一个中学生的理想,文章这样的安排既新且巧,比起那些空洞说理的文章更胜一筹。
3、立足细节。
“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部
来决定的。
”(作家刘真语)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通笼统的叙述。
小小说的特征是微小,因为受篇幅限制,不能不减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两个最具表现力的情节、细节、镜头,一句两句语言,只有把这些微小的细节,写足写透写尽写精,才能振聋发聩攫取人心。
要善于立足于一两个细节向外发展,构成整篇作品的故事脉络,剖开社会与人生的一个横断面,集中展现人物的矛盾纠葛,生活状态。
高考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3全国新课标Ⅱ卷)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傻大的笑声贵州考生
高二的时候、我们宿舍来了个河北籍的大个子,名叫舒哈大,相处久了,室友们都叫她傻大。
有戏谑的意思,但她从来不计较,谁这样叫,她都高兴地答应。
因此,她与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有一天,同宿舍的王玉书往傻大的QQ上发了一则消息,说本市某校有一女生身高1.85米,由于被盗,衣物全无,寻求身高1.85米的女生援助衣物若干,联系电话:187xxxxxxxx。
傻大收到这则消息后,急忙将身边衣物洗整干净,叠在床头。
中午的时候,室友们都在宿舍休息,傻大正好打电话联系,要把衣物送出去。
谁知接电话的是同宿舍的刘毅。
刘毅是一个小女生,个子1.52米,而且刘毅说她没有被盗。
室友们都笑起来,说傻大被骗了。
傻大也不在乎,张开大嘴笑了起来,笑声把窗户振得咚咚响。
王玉书咳嗽了一声,说:“本大人就是想考验一下傻大是不是有爱心。
”
“好哇,这些衣服就交给你了。
”傻大把衣服送到了王玉书床头。
“好的,照单全收。
”说着,王玉书取出一件,穿起来在床上做时装表演。
王玉书1.56米的身高,穿着傻大的长衣长袖,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宿舍沉浸在欢乐之中。
今年,雅安地震发生后,高中团支部组织为灾区某学校捐款捐物,同学们听闻此事,都积极准各。
傻大与上次样,急急忙忙将身边衣物洗整干净,叠在床头,等待团小组长来收取。
这时,有人说:“傻大,算了吧,你那么大的衣服,谁会穿呀?”
没想到傻大着急得不得了,连忙拉着我往商店跑,说是要买新的。
我对她说:“别人就是那么一说,你别傻。
”可傻大说:“别人说得对,送人的东西一定要好。
”
不久,在捐赠总结表彰大会上,主持人问她:“你怎么想到要买新的?”她说:“旧的太大,别人穿不上,哈哈……”笑声在会议厅上空回荡……
听傻大说,她的妈妈是贵州人,我们说,那她就是我们的半截子老乡了。
因此,她特别高兴。
这次,我们老乡聚会,她也参加了。
她拉着我们跳舞、唱歌,那么高的个子,却像小姑娘那么灵活开朗,一点也不害羞。
吃饭的时候,我们专门为她点了北方菜,可她却坚持要吃辣椒。
她涨红着脸,傻乎乎的样子,大嘴巴,清口水直淌。
我们笑了,她也笑了,咯咯的笑声,回荡在我们的心灵世界……
高考以后,不知还能不能听到舒哈大的笑声。
解析:文章内容深谙题旨,情感真挚,令读者忍俊不禁。
本文主人公傻大的性格就是在细腻的描写中得以展现的。
如写笑声:“傻大也不在乎,张开大嘴笑了起来,笑声把窗户振得咚咚响。
”再如写傻大的语言:“旧的太大,别人穿不上,哈哈……”傻大乐观、豁达的性格都在这些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比如行动描写:“没想到傻大着急得不得了,连忙拉着我往商店跑,说是要买新的。
”傻大淳朴、善良、真诚的美德就已经蕴含在这些细腻的描写之中了。
此外,本文有趣的学习生活,同学间和谐融洽的关系,都是从一些情景的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如: “王玉书取出一件,穿起来在床上做时装表演。
王玉书1.56米的身高,穿着傻大的长衣长袖,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又如:“她涨红着脸,傻乎乎的样子,大嘴巴,清口
水直淌。
我们笑了,她也笑了,咯咯的笑声,回荡在我们的心灵世界。
”也就在这些场景中,一群天真烂漫的高中学生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考生精巧的构思、精细的描写,其语文功底可见一斑。
故事的结尾看似平淡,却蕴涵了考生对友情的珍惜与眷念之情。
4、设计巧妙的结尾。
小小说由于情节单纯,缺乏引人入胜的对发展过程的描写,大多是瞬间镜头的闪现和勾连,这种情节特点,决定了它在结尾上做文章,用出人意料的结局来完成小说的结构构架。
小小说的结尾比开头重要,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小小说的灵魂,也就是西人说的“把艺术的打击放在最后”。
如莫泊桑的《项链》的结尾艺术就极具“打击力”,又如上面《丢失了鲁迅》的出人意料之外的结尾也是该文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因素。
高考示例: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见前面“小”部分)
竞标河南考生
市里召开会议,讨论重修长江大桥一事,市委常委最后将这个项目的决策权交给了吴市长。
本市的人都知道,这座大桥年久失修,已经出过数次事故,所以人们都盼着能早日修一座放心桥。
按说,吴市长手中握着这么大一个项目,那些建筑公司该纷纷上门才对呀,可这几天并不见有多少人去吴市长家呀!原来吴市长的儿子吴天也有一个建筑公司,大伙都想,这肥水岂能流入外人田,送礼也是白送。
吴市长这几天表面上不露声色,可在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焦急,他知道儿子的公司挑不起这个重担,可别的公司不敢毛遂自荐,自己又不了解他们的情况,真是十分为难。
这天晚上,吴市长正在家里看报,突然有客来访,吴市长认得这个人是天龙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他客气地与吴市长寒暄了一阵,然后直陈自己的来意,希望自己能承建长江大桥这个项目。
吴市长陷入了沉思,他对这个天龙公司还是了解的,他们曾经承建了市里的好几个大型工程项目,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那个总经理这时从皮包里掏出一个纸包,就悄悄地走了。
吴市长从沉思中回来,瞥见了桌上的纸包,打开一看,不禁心头一颤,那一夜,吴市长房里的灯一夜不曾熄……
经过投标大会,天龙公司果然揽到了这个项目,他们也没有让全市人民失望,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了任务。
在为大桥落成剪彩的那一天,吴市长和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在主要领导发表完热情洋溢的讲话后,吴市长走到麦克风前,说道:“今天,大桥竣工了。
这是天龙公司努力的结果,我之所以把项目交给天龙,因为他们送给了我一份厚礼呀!”吴市长说完,拿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一叠照片,都是长江大桥以前发生事故时的照片,一张张惨不忍睹。
在场的领导无不动容。
吴市长的儿子吴天,以前老埋怨爸爸,现在,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一片赤诚之心。
“现在,请吴市长为大桥揭碑!”吴市长健步走来,奋力一挥,大红幕飘下,“希望长江大桥”六个字迎着太阳闪闪发光……
解析:本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悬念巧妙。
吴市长掌握项目决策权,但无建筑公司上门――为什么?一个波折,一个悬念。
吴市长的儿子有一家建筑公司!――看似一波已平,悬念已解,实则一波又起,悬念又生――吴市长何去何从?吴市长不露声色,但内心焦急:儿子不堪重任,他人不敢自荐――情节趋于平缓,继续向前发展。
天龙公司总经理夜访吴市长,并送来一纸包。
――纸包里装的是什么?平地起了波澜,悬念越来越悬。
天龙中标――意料之中。
但神秘的纸包仍然让人牵肠挂肚。
结尾处吴市长揭开谜底――纸包里装的是一叠以前长江大桥发生事故的惨不忍睹的照片!意料之外!情节突转,达到高潮。
前面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而且铺垫得悬念丛生,让人欲罢不能。
巧妙的结尾,有力的回答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问题,显示了作者周密的构思和语言的严谨。
作文训练题
下面是两篇小小说的开头,请任选一个抄下来,并续写成800字以上的小小说,自拟标题,写在作文本上,不少于800字,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1、漆黑的夜,乡村小道上走来一个行色匆匆的人。
2、说到同学相处,我不禁想到五年前小梅过生日——那可是个让我一想起就脸红的生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