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生化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验科
丙氨酸转移酶()
增高: 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中毒型肝炎、胆管炎、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组织受损、药物性肝损害(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抗癌
药、四氯化碳、酒精、铅、汞等)。
碱性磷酸酶()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
谷氨酰转移酶()又称为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胰腺癌和泛特氏壶腹癌、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避孕药等。
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增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变活动期、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胆道阻塞、肝癌等。
乳酸脱氢酶()增高:心肌梗塞、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肺梗塞、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肺癌等。
(由于各组织中含量较血清高上千倍,微量损伤也足以引起血清升高,故该项检查敏感性较高,正因为如此,其特异性就相对较差,但这一特点可以用于分析无明显原因升高的及其同工酶,可以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病人提供线索)。
(同工酶有:1—5)
胆碱脂酶()
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
胆碱酯酶在肝脏中合成,然后分泌到血液中。
增高: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等。
减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中毒时,其活性明显降低;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阿米巴肝炎),肝脓肿和肝硬化病人中,约有50%患者活性降低,各种肝病时病情越差,其活性越低,持续降低无回升迹象者多预后不良;肝、胆疾病都会引起、升高,往往难以进行鉴别,如果增加测定,可以发现活性降低者均为肝脏疾病,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营养不良时亦可减低。
对于急、慢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转归有一定的价值。
急性肝炎
时,比值v 1肝硬化时比值》2;肝癌时比值》3。
(两者都明显升高时该比值才有意义)特别注意: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的肝细胞坏死,血中逐渐下降,而胆红
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所谓的“酶胆分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岩藻糖苷酶()增高:原发性肝癌(显著增高);慢性肝炎、肝硬化(轻度升高);妊娠期
妇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加,在自然分娩后或人工终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 天后降至正常水平。
一般认为:的敏感性高于,特异性则差于。
两者无明显的相关性,将两者联合监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对于阴性和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更大。
由于的变
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并且早于临床表现1-2 个月,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原发
性肝癌术后监测、追踪观察的理想指标以及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血氨()增高:肝性脑病(肝昏迷:成人血氨测定主要用于肝昏迷的监测和处理)、儿科疾病(如:综合征)、对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如: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代谢缺陷)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正常情况下,氨在肝脏内转变成尿素。
严重肝脏疾病时,氨不能从循环中清除,
引起血氨增高。
总胆红素()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直接胆红素()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
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总胆汁酸()增高: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胆汁淤积、原发性肝癌、药物性黄疸及酒精性肝硬化等)。
其优越性在于:肝病早期、无黄疸的潜在性肝病进展期以及肝实质细胞微小坏死等情况下,常规肝功能实验尚未检出任何异常时,该项检查即可发挥其诊断价值。
此外,测定还可用来区别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淤积:正常而胆红素升高可视为高胆红素血症; 反之则视为胆汁淤积;二者均升高则考虑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总蛋白()增高:高度脱水症、血液浓缩、网状上皮系统增生、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肝脏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广泛烧伤、肾病综合征、大量反复性胸腹水、溃疡性结肠炎、失血等。
白蛋白()
增高:严重失水和血液浓缩。
降低:营养不良、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胆疾病、消耗性疾病、腹腔恶性肿瘤、恶病质、神兵综合征、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
前白蛋白()
降低:炎症、恶性疾病时;手术(手术创伤后24 小时水平下降,2-3 天时达高峰,其下降可持续1 周)、肝炎、肝硬化(在肝脏合成,各类肝炎、肝硬化、致肝功能受到
损害时,由于合成减少,水平降低,是肝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营养不良、蛋白质消耗性疾病、肾病、妊娠或高雌激素血
症。
(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常用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岩藻糖苷酶、及同工酶、丙酮酸激酶等。
肝脏功能检查中项目代表作用
反应肝细胞损伤:如、等
反应合成功能:、等
判断有无肿瘤、再生、胆道通畅情况:、、等
反应排泄功能:胆红素等
尿素()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无尿、尿毒症、严重肾功能衰竭、高蛋白饮食,糖尿病、轻度肾功能低下等
降低:严重肝病等
肌酐()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损害、尿路梗阻、心功能不全等。
降低:肌萎缩、贫血、白血病、尿崩症等。
尿酸() 增高: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留,肾功能减退、中毒性肝病等。
降低:俄性贫血、遗传性黄嘌呤尿症。
总胆固醇()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
甘油三酯()
增高: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脂肪肝、口服避孕药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等;高血症往往伴有低;多数肥胖者该项检查也偏低;吸烟等。
(被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增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被称为致动脉硬化脂蛋白)
载脂蛋白1(1)
降低:冠心病、脑血管病(同时测定1 与对病理生理状态有一定的帮助。
家族性高血症患者往往偏低,但1 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但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1与都会轻度下降,冠心病危险性高) 、1 缺乏症(如:病,是罕见遗传性疾病)、家族性低a 脂蛋白血症、鱼眼病等。
载脂蛋白()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 降低、增高:见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肾病综合征、活动性肝炎、肝实质损害、糖尿病等
C 反应蛋白() 增高:急性心梗、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瘤浸润时迅速显著提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 倍。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a -羟丁酸脱氢酶()
增高:急性心梗、心肌炎、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等。
肌酸激酶()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 4-6 小时后开始增高,24小时达峰值,48-72 小时恢复正常)、骨骼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急性心肌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
甲状腺机能减退、激烈运动或使用氯丙嗪、青霉素等药物后。
肌酸激酶同工酶() 是心肌梗塞的特异诊断指标( 12-20 小时达到高峰、2-3 天恢复正常) 淀粉酶() 增高:急、慢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吗啡注射后(显著升高)、胰腺癌、胰
腺外伤、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肾衰竭、溃疡病穿孔、尿毒症、糖尿病、异位妊娠等(中度升高)
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3 小时血开始升高(也有延迟12 小时开始升高者),多
在12-24 小时达峰值,2-5 天下降至正常。
如持续升高达数周,常提示胰腺炎有反复,或有并发症发生。
尿约于发病后12-24 小时开始升高,下降也比血清
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更有诊断价值。
脂肪酶(或)
增高:急性胰腺炎时,2-12h显著升高,24h达峰值。
48-72h可能恢复正常,但随后又可持续升高8-15d。
由于血清在急性胰腺炎时活性升高的时间早,上升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故其诊断价值优于(临床研究证实:其灵敏度为80100%、特异性为
8496%;而血清淀粉酶的灵敏度为7379%、特异性为8284%)。
临床观察发
现,凡血清升高的病例,其均升高;而升高者不一定升高,约有2/3 正常的胰腺炎病人,其正常;非胰腺炎的急腹症有血清升高而不升高。
酗酒、乙醇性胰腺
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肝胆疾患等血清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正常人血清含量极少)
酸性磷酸酶()增高:前列腺癌(活性显著升高);急性尿潴留、变形性骨炎、癌肿骨转移及甲亢时可轻度升高。
血清钾(K)增高: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急慢性肾功衰竭、休克、组织挤压伤、病理或人为因素造成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降低: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与棉籽油中毒等。
血清钠()
增高: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等。
降低:胃肠道疾病引起消化液丢失、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糖尿病、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血清氯()增高:高钠血症的脱水、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过量输入生理盐水等。
降低;胃肠道疾病、严重肾小管损害、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糖尿病、应用利尿剂、低盐饮食等。
血清钙()增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增生、腺瘤、癌肿、)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结节
病、维生素D过多症等。
降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佝偻病、软骨病、严重乳糜泻、慢性肾炎尿毒症、维生素D缺乏症、老年骨质疏松、低钙饮食、吸收不良等。
血清镁()增高:镁盐摄入过多、静脉用含镁药物;肾功能衰竭时,限制了排泌过多镁的能力;使用含镁制酸剂、灌肠剂等。
不常见,多数是轻微升高。
降低:胃肠道疾病:如: 持续性胃肠减压、吸收障碍综合征、急慢性腹泻、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以及原发性低镁血症等
肾脏丢失:1、渗透性利尿,如:糖尿病、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2、高钙血症;
3、乙醇及其它药物;
4、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酸中毒;
5、肾脏疾病,如:肾盂
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肾移植术后;6、磷酸盐缺乏等等。
血清无机磷(P)
增高:1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如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如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及用依替磷酸二钠治疗
等。
2 :磷酸盐摄入过多
3 :细胞内磷酸盐大量转到细胞外(如:乳酸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或糖尿病酮
症、横纹肌溶解、血管内溶血、细胞毒性抗癌药物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等)
降低:磷向细胞内转移(输注葡萄糖、高营养治疗、使用胰岛素或呼吸性碱中毒)、肾磷酸盐阈值降低(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缺损性家族性低磷血
症)、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减少(如呕吐、腹泻丢失或与口服制酸剂结合;吸收减
少如吸收障碍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症)、细胞外磷酸盐丢失等。
血清铁()增高: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再生或成熟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红细胞性贫血)
降低:缺铁性贫血、慢性长期失血、恶性肿瘤等。
血清碳酸氢根(2检测主要反应其含量)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柯兴综合征和服用碱性药物过多等)、呼吸性酸中毒(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机麻痹、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气胸等)等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和服用酸性药物过多等)、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长时间呼吸增速,肺泡中的2减低,肾小
管代偿性碳酸氢根排出增多)
糖化血红蛋白(1c)
1、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高至
正常2 倍以上。
2、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或天—天间的葡萄糖控制,亦不能用于取代每天家庭检查
尿或血液葡萄糖。
3、当结果低于确定的参考范围,可能表明最近有低血糖发作、变异体存在或红细
胞寿命短。
4、任何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将减少红细胞暴露到葡萄糖中的时间,随
之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将会减少。
(即便这一时期平均血液葡萄糖水平是升高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