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专题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史专题复习----从社会转型的角度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一、历史概况:
(1)总体特征: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具体表现:
政治: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政协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经济:1949-1952年,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发展私营工商业;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一五计划)并举,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工业化基础。
文化:中苏友好,苏联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
(3)中外联系: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美国侵朝战争,敌视新中国;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
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二、概念解析:一化三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简称为"一化三改"。
"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
体;“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第一个五年计划:指导思想是"把重点转到基本建设上来"。安排总投资766.4亿元人民币。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27,4亿元,占总支出的55.8%;其它的339亿元占总支出的44.2%的投资中,还有相当大的部分用于基本建设所需的资源勘探、工程勘测、工程设计、器材储备等。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部门的投资248.5亿元,占58.1%。其中,钢铁工业安排投资34.5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7.93亿元。有色金属工业安排投资19.9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8.45亿元。
三大改造:指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至1956年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又合称为三大改造,其目的是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方面)在中国基本建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仿照苏联建立合作社。从1951年12月开始,中共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人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三、易错问题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五"计划
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正式提出,其宗旨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一化三改造”。总路线既体现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同时也要求发展生产力,两者有机地结合,其本
质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国家唯一的经济基础。"一五"计划
的制定是这场变革的具体实施,是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起步,也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I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既是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也是改变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一现实的需要;提出了在相
当长的时期内的发展计划,表明当时在发展经济和社会改造方
面实行稳步前进的方针。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一字之差,反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色。
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第一次,1950年土地改革,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被彻底废除,为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二次,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第三次,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次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四、自主学习:建国六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
(一)、七年过渡时期:
(1)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①背景: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②结果: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工业化被提上议事日程。③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①条件:a、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人民政权得到巩固。b、经济基础: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c、客观条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理论条件: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特点: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重点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体现长期性与渐进性。
③主要成就:a、工业化建设1953-1957:成果: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意义:我国工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b、三大改造1953-1956: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