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a713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f.png)
一、前言为加强我院门诊处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于近期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全面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二、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本次点评共抽查门诊处方1000份,其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签名完整的处方占95%,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签名不清晰等问题的处方占5%。
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醒,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用药合理性评价(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处方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2)中药处方评价:抽查处方中,中药处方占15%,其中合理用药的处方占9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10%。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中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3)处方用药金额:抽查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部分处方中,存在过度用药、滥用高价药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提醒,强调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成本。
3. 用药依从性评价本次点评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自行停药、漏服、随意加减剂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针对本次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等水平。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制定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评范围、标准、流程等,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用药需求,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
4. 提高患者用药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安全。
四、总结通过本次门诊处方点评,发现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情况良好。
门诊处方点评表
![门诊处方点评表](https://img.taocdn.com/s3/m/2c556d6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c.png)
门诊处方点评表门诊处方点评表是用于评估门诊患者处方合理性和用药安全性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处方,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门诊处方点评表的定义、目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门诊处方点评表》,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门诊处方点评表》篇1一、定义门诊处方点评表是一种用于评估门诊患者处方合理性和用药安全性的工具,通常由医生或药师使用,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处方,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二、目的门诊处方点评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门诊患者处方的合理性和用药安全性,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通过使用门诊处方点评表,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处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疗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设计门诊处方点评表通常由医生或药师设计和制作。
表中包括患者信息、处方信息、点评内容和点评结果等内容。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基本信息。
处方信息包括药品名称、剂量、规格、数量、用法、用量、适应症等信息。
点评内容通常包括处方合理性、用药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药品剂量、规格、用法、用量等方面。
点评结果通常包括合理、不合理、需修改等结论。
四、使用方法门诊处方点评表的使用方法通常如下:1. 医生开具处方后,将处方信息填写在门诊处方点评表中。
2. 药师审核处方,将审核结果填写在门诊处方点评表中。
3. 医生根据药师的审核结果,对处方进行修改和完善。
4. 药师再次审核修改后的处方,将审核结果填写在门诊处方点评表中。
5. 医生根据药师的审核结果,最终确定处方,并将处方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六、总结门诊处方点评表是一种用于评估门诊患者处方合理性和用药安全性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处方,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门诊处方点评表》篇2门诊处方点评表| 序号 | 患者姓名 | 性别 | 年龄 | 门诊科室 | 诊断结果 | 处方药品 | 用药剂量 | 用药疗程 | 点评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张三 | 男 | 45 | 内科 | 感冒 | 感冒灵 | 1袋/次 | 3 天 | 无需点评 || 2 | 李四 | 女 | 32 | 妇产科 | 盆腔炎 | 头孢曲松 | 2g/次 | 7 天 | 符合规范 || 3 | 王五 | 男 | 68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 | 降压药 | 1片/次 | 长期 | 符合规范 || 4 | 赵六 | 女 | 28 | 皮肤科 | 痘痘 | 维 A 酸 | 1支/次 | 14 天 | 符合规范 || 5 | 钱七 | 男 | 52 | 外科 | 胆囊炎 | 抗生素 | 2g/次 | 7 天 | 符合规范 |以上为门诊处方点评表,其中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科室、诊断结果、处方药品、用药剂量、用药疗程和点评意见等信息。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51f2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6.png)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各位小伙伴!今天咱们来唠唠这门诊处方点评的事儿。
一、总体情况。
这段时间咱们点评了不少门诊处方,就像在一个装满宝贝和小陷阱的大盒子里翻找一样。
总体来说呢,大部分医生的处方还是比较靠谱的,就像靠谱的老司机开车,稳稳当当的。
但也有那么一些小状况,就像路上偶尔遇到的小坑洼。
二、优点。
1. 用药准确性。
好多医生在用药方面那可是相当精准。
就像神枪手一样,每一颗“用药子弹”都能准确击中病症的“靶心”。
比如在治疗感冒的时候,根据患者的症状,该用解热镇痛药就用,该搭配点止咳化痰药的时候也不含糊。
这说明咱们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对应的药物治疗都掌握得挺扎实的,这是非常值得点赞的。
2. 遵循指南。
不少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那可是严格遵循治疗指南的。
就像学生按照标准答案答题一样,规规矩矩的。
像治疗高血压,该用哪类降压药,剂量怎么控制,都按照指南来,这让患者得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这就像是给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三、存在的问题。
1. 书写不规范。
这就有点像写字潦草的小学生作业了。
有些处方的字迹那叫一个龙飞凤舞,感觉像是在写密码一样,药房的同事们都得费好大劲儿去猜。
还有的呢,药品名称写得不清不楚,要么是缩写不规范,要么是剂型没写明白。
这就好比你给人指路,却指得模模糊糊的,很容易让人走错路呀。
2. 用药剂量不合理。
这里面的情况就有点五花八门了。
有的医生可能是手抖了一下,给患者开的药剂量太大了,这就像是给一个小饭量的人盛了一大盆饭,患者吃起来肯定会有问题。
而有的呢,剂量又小得可怜,就像给一个饿汉只喂了一小口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比如说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不准确的话,要么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让细菌产生耐药性;要么就会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这可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3. 药物联用不当。
这就像是给一群合不来的人强行凑在一起。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果联用不当,就会像一群互相吵架的小伙伴,在患者身体里“大打出手”。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045f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3.png)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多个科室的门诊服务,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作为门诊医生,我们需要开具处方,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在门诊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处方合理、规范。
问题描述然而,在门诊处方点评的过程中,我院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1. 处方用药不规范在点评处方时,我们发现一些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规范。
考虑到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患者的处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
然而,一些处方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药物搭配,或者是选择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
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处方开药数量过多除了药物选择不当外,一些处方还出现了开药数量过多的情况。
一方面,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过量、过长地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例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处方开药数量过多。
3. 处方关键信息缺失不少医生在处方中缺少一些关键信息,例如药品用法用量、药品品牌等。
这样会给药房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因此,在开具处方时,必须确保关键信息齐全且准确。
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医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无法选择合适的药品;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开药量多一些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医学素养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医生的医学素养。
医院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医生的药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提高开药的水平。
2.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其次,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数量。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医生开药的情况,并及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以避免过度用药的情况发生。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案例分析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f1a8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b.png)
案例二:超常处方示例
总结词
该处方存在无适应症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等问题。
详细描述
处方中使用了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但患者仅为轻度感冒,无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同时,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使用剂量超过了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案例三:用药不适宜处方示例
总结词
该处方存在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等问题。
详细描述
处方中使用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同时又使用了华法林,存 在相互作用的风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华法林合用可 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03
处方点评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与后果
原因分析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导致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准确或给药途径不科学。
后果描述
患者可能因服用不当的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 恶心、呕吐等,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案例二分析:超常处方的风险与处理
案例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门诊药房处方 点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不合理处方示例
总结词
该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等问题。
详细描述
处方中使用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存在重复用药的风险;阿司匹林肠溶片 的用法用量为每日一次,每次两片,不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处方中还 使用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但未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处方点评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通 过对处方的科学评价,有助于提升医 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02
处方点评案例选择与介绍
案例选择标准
01 代表性
所选案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门诊药房处方 中常见的问题。
处方点评记录总结范文
![处方点评记录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c343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c.png)
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日益普及,处方作为医疗行为的重要记录,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为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我院自20xx年始,定期对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点评,现将近期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如下。
二、点评内容与方法本次点评主要针对门诊和住院处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
点评内容包括:1. 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包括处方格式、字迹、签名等。
2. 用药合理性:包括药物选择、剂量、用法、疗程等。
3. 抗菌药物使用:包括适应症、药物选择、剂量、疗程等。
4. 中药处方:包括药物组成、剂量、用法等。
点评方法采用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同时针对重点科室和重点药物进行专项检查。
三、点评结果与分析1. 处方书写规范性: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字迹潦草、签名不规范等问题。
2. 用药合理性:大部分处方用药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药物选择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
3. 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适应症不适宜、药物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等问题。
4. 中药处方:中药处方总体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药物组成不合理、剂量过大等问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医师对处方书写规范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处方书写不规范。
2. 部分医师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够,导致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
3. 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4. 中药处方存在药物组成不合理、剂量过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提高其对处方书写规范、药物知识、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认识。
2.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和纠正。
3.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 规范中药处方,加强对中药知识的培训。
五、总结通过本次处方点评,发现了我院在处方书写规范性、用药合理性、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合格率标准
![门诊处方点评合格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878f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5.png)
门诊处方点评合格率标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门诊处方点评成为了医疗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门诊处方点评是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审核,以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门诊处方点评工作,提高门诊处方点评的质量,制定一套合格率标准势在必行。
一、处方合规性门诊处方点评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处方的合规性。
合规性是指处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例如,处方是否包含详细的患者信息、药品的名称、用量、使用方法等信息,是否符合药品管理法规的要求。
此外,处方应当遵循临床指南、诊疗规范和医学伦理要求,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和隐私保护。
二、药物合理性药物合理性是门诊处方点评的核心要求。
药物合理性是指患者的疾病状态、临床需要、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因素是否与处方相符。
门诊处方点评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指南,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如果处方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与开方医生进行沟通,提出改正意见,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三、用药安全性用药安全性是门诊处方点评的关键考量。
用药安全性是指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史、禁忌症等致命因素。
门诊处方点评人员应当仔细审查患者的药物史、过敏史、疾病史等信息,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同时,点评人员还需关注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因素,避免出现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
四、数据准确性门诊处方点评的准确性是保证其有效性的基础。
点评人员应当将处方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认真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药物的批号、药厂等信息,避免出现明显的错误和疏漏。
准确的数据有助于点评人员对处方进行科学评估,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建议。
五、点评反馈及时性门诊处方点评的及时反馈是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点评人员应当及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开方医生,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开方医生改进用药方案、提高处方质量,同时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用药指导和个性化建议。
门诊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3e854fd45f0e7cd185253652.png)
二、不合理处方分析点评
处方3:临床诊断为“呕吐”,开具药物为“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 钠”。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诊断为细菌感染 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该处方应用抗生素指征不明确。 处方4: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开具药物为“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悬 液”。分析:“右旋布洛芬混悬液”说明书中的适应症为“1、感冒等疾 病引起的发热、疼痛;2、减轻或消除扭伤劳损、痛经、痛风、类风湿性 关节炎等疾病的轻中度疼痛或炎症”。该处方诊断并无使用此药指征。
三、整改建议
3、开具抗菌药物时,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开具需皮试药物时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的规定: 处方中有规定作皮试的药品时,医师需在相应药品名称前注明 皮试结果,或“续用”;如需皮试的单支药物要注明“皮试阴性 后肌注”。
儿科(曹志平) 内一(郝艳芳) 神经外科(尹向超)
二、不合理处方分析点评
处方1:临床诊断为:“待查”、“未见异常”。分析:《处方管理办 法》中规定: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例记载 相一致。该处方诊断不明确。 处方2:“氯化钾注射液”药物用法为“口服”。分析:“氯化钾注射 液”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为“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者。一般用 法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该 处方用法标注不规范。
门诊处方点评
内容
1. 检查结果汇总 2. 不合理处方分析点评 3. 整改建议
2.5 2
2
1.5
1
0.5
0 临床诊断不规范
一、检查结果汇总
1Hale Waihona Puke 111超说明书用药
抗生素使用指征不明 检查结果汇总
适应症不适宜
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
![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https://img.taocdn.com/s3/m/053a84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4.png)
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一、引言门诊处方点评是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门诊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和点评,以确保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是门诊处方点评的工具之一,通过填写工作表的内容,可以系统地记录和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的设计和使用进行详细介绍,以提供一个清晰和规范的点评流程。
二、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的设计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患者信息: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2. 处方信息:记录处方的相关信息,包括处方编号、开方日期、开方医生等。
3. 药物信息:记录处方中涉及的药物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
4. 点评内容:对处方进行点评的具体内容,包括治疗目标、药物选择的合理性、用药剂量是否合适等。
5. 点评结论:根据点评内容给出的结论,包括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等。
6. 点评意见:提出对于处方的改进意见,包括药物选择的调整、用药剂量的调整等。
三、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的使用方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的使用方法如下:1. 收集处方资料:首先收集相关的处方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处方编号、处方内容等。
2. 填写患者信息:根据收集到的处方资料,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3. 填写处方信息:填写处方的相关信息,包括处方编号、开方日期、开方医生等。
4. 填写药物信息:根据处方中涉及的药物信息,填写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
5. 进行点评:根据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中涉及的药物进行点评,包括治疗目标、药物选择的合理性等。
6. 给出点评结论和意见:根据点评的内容,给出对于处方的结论,判断是否合理,并给出改进意见。
7. 完成点评工作表:填写完点评内容后,将点评结论和意见记录在点评工作表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的优势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规范化:通过规范的点评内容和格式,能够提高点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主观因素对点评结果的影响。
门诊处方点评(上)
![门诊处方点评(上)](https://img.taocdn.com/s3/m/7b64b52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d.png)
门诊处方点评(上)1、患者女,58岁。
临床诊断:急性结膜炎【处方】头孢克肟分散片0.1g×6片×1盒用法:0.1g,bid 口服【点评】①急性结膜炎常见的病因是微生物感染,抗菌药物治疗为针对病因的治疗,局部用药为主。
②患眼分泌物多时,以氯化钠溶液等冲洗结膜囊。
③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局部充分滴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眼药水和眼药膏。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急性期每1~2小时一次,病情好转后减少滴眼次数。
④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急性期可使用0.1%阿昔洛韦眼药水等,每小时1次。
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⑤鉴别病原体有困难时,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
2、患者男,62岁。
临床诊断:慢性骨髓炎。
【处方】利福平胶囊0.15g×100片×1瓶用法:0.45g,qd,口服【点评】①门诊慢性骨髓炎患者不推荐经验性治疗;抗菌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②利福平单联抗感染治疗易产生耐药菌。
骨髓炎慢性感染患者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并需较长疗程。
利福平可与糖肽类联合用于MRSA引起的骨髓炎。
③利福平用法用量不妥。
利福平用于结核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一日剂量0.6~1g,分2~3次给予,饭前1小时服用。
3、患者男,39岁。
临床诊断:丹毒。
【处方】NS100ml+青霉素240万u/ivgtt,bid×3d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00ml:0.8g/ivgtt,qd×3d【点评】①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使用指征未明。
②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治疗,一日640万~960万单位,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至少2周。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其他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
③少数丹毒可因感染扩散演变为急性蜂窝织炎,后者在少见情况下可能合并厌氧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④本例替硝唑属于预防性、经验性用药;从病原学角度看,未做细菌培养经验性联用替硝唑不妥。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案例分析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fb6dc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7.png)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案例分析案例背景门诊药房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一环,负责提供处方药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对处方进行点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有效。
本文将分析一起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的案例,以了解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某医院的门诊药房接收到一张处方,需要对其进行点评。
处方所列药品包括抗生素和镇痛药,患者为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主要症状是腹痛和高热。
医生将该处方上交门诊药房,药师接受到处方后,开始对处方进行点评。
点评过程1.药师首先查看处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病情描述等信息是否完整,并与患者进行核对。
2.药师对处方中的每个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等信息准确无误。
3.药师对处方进行临床判断,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品的疗效、副作用等因素,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4.如果发现处方存在问题或疑点,药师会与医生进行沟通,讨论理由并提出修改建议。
5.最后,药师将点评结果记录下来,将处方签字确认,手写药师签名和日期。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基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1:病症描述不足处方中只简单描述了患者的腹痛和高热症状,缺乏详细的病症描述和诊断信息,使得药师难以准确评估药品的合理性和疗效。
解决方案:在处方中增加详细的病症描述和诊断信息,包括病史、检查结果和诊断结论等。
这样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背景信息,帮助药师更准确地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问题2:药品选择过于依赖抗生素和镇痛药处方中的药品主要集中在抗生素和镇痛药,缺乏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的综合考虑,可能导致患者用药不当或产生副作用。
解决方案:通过与医生沟通,促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更加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和镇痛药。
药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药品知识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更科学地选择药品。
问题3:手写记录易丢失或篡改药师将点评结果记录下来时采用手写方式,可能存在记录不清晰、易丢失或被篡改的风险。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d3737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5.png)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家人们!今天来跟大家唠唠咱这门诊处方点评的事儿。
一、总体情况。
这段时间啊,那门诊处方就像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涌过来让咱点评。
总的来看呢,大部分医生开的处方还是挺靠谱的,就像久经沙场的老司机,稳稳当当,沿着正确的医疗路线行驶。
不过呢,也有那么一小撮处方,就像调皮的小鬼,总有些小问题。
二、值得表扬的地方。
1. 对症下药。
很多医生那简直就是“医学神探”,对患者的病症判断相当准确。
就像给咳嗽的患者开药,一下子就能抓住是因为感冒引起的,还是有啥呼吸道炎症,然后精准开药。
药到病除不敢说,但那方向是对得死死的,这就很赞。
2. 合理用药剂量。
大部分处方在用药剂量上那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既不会像小气鬼似的给的药少得可怜,让病好不了;也不会像暴发户似的大把大把开药,让患者吃不完还浪费钱。
这就好比做菜放盐,不多不少,咸淡正好。
三、发现的问题。
1. 书写不规范。
这部分可真是让人头疼。
有些医生的字写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就像在画天书一样。
咱这是开处方呢,又不是搞艺术创作。
还有的呢,药品名称写得不全,或者剂型、规格都写得模模糊糊的。
这要是药剂师看错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就像快递员送错了包裹,到时候患者吃错药可咋整。
2. 用药不适宜。
这里面又有几种情况。
有的是药物联用不太合理,就像让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小伙伴一起合作,结果不但没把事情办好,还可能搞出乱子。
比如说,有些药物一起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还有就是用药的疗程不恰当,有的患者明明病快好了,医生还开了一堆药让继续吃;而有的呢,病还没好利索,药就停了,这就像跑步比赛,还没跑到终点就撤了,能行么?四、改进措施。
1. 加强培训。
针对那些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太合理的情况,咱得给医生们安排点“补习班”。
就像学生要考试前得复习一样,让医生们再好好学学处方书写规范和合理用药的知识。
可以请一些专家来讲座,也可以搞一些内部的培训小测试啥的,考考他们,看学得咋样。
2. 建立奖惩机制。
门诊处方点评ppt精品医学课件
![门诊处方点评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c0f8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d.png)
该处方中门诊病人,
未注明门诊号、科别。
(2)
处方前记缺项:处方
前记包括:医疗机构
名称、费别、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门
诊或住院病历号、科
别或病区和床位号、
临床诊断、开具日期
等。
该处方中门诊病人,
未注明门诊号、费别。
8、中药饮片无脚注
酒制大黄:后 下; 石膏:先煎;
三、小结
点评结果
西药 中成药
中药 饮片
4、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单张处方 开具10种 药品。
5、开具处方未书写临床诊断
开具处方 未书写临 床诊断。
6、处方修改未签名
处方修改 未签名。
7、处方前记缺项
(1)
处方前记缺项:处方
前记包括:医疗机构
名称、费别、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门
诊或住院病历号、科
别或病区和床位号、
临床诊断、开具日期
等。
2018年第一季度
门诊处方问题反馈
一、主要问题 二、点评结果 三、小结
二、主要问题
1、无适应症用药 2、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 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4、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5、开具处方未书写临床诊断
6、处方修改未签名
7、处方前记缺项
8、中药饮片无脚注
1、无适应症用药
(1)
诊断:慢性胃炎; 健脾生血片、
八珍颗粒无适应 症用药
(2)
诊断:感冒(风 寒证); 巴氯芬片无适应 症用药
(3)
诊断:感冒病 (风寒证);
盐酸坦索罗辛缓 释胶囊无适应症 用药
2、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
洛伐他汀胶囊用 法应为:每次 20mg,口服,一 次/日
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处方门诊点评总结范文
![处方门诊点评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35763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9.png)
一、引言为提高医院处方管理水平,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自20xx 年起,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定期开展处方门诊点评工作。
现将本月处方门诊点评总结如下:二、点评工作概况本月,我院处方门诊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共抽取门诊处方500张,其中普通门诊处方400张,专家门诊处方100张。
三、点评结果分析1. 处方规范性本月,处方书写规范性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以下问题:(1)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填写不完整,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诊断等。
(2)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书写不规范。
(3)部分处方未注明用药疗程。
2. 用药合理性本月,处方用药合理性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处方存在重复用药现象,如患者同时开具多种抗生素、中药等。
(2)部分处方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与患者病情不符。
(3)部分处方用药疗程过长,如开具7日以上用药未注明理由。
3. 抗菌药物使用本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较上月略有下降。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处方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现象。
(2)部分处方抗菌药物联用不合理,如头孢菌素类与喹诺酮类联用。
(3)部分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处方书写规范培训组织临床医生、药师进行处方书写规范培训,提高医生对处方书写规范的认识,确保处方书写完整、规范。
2. 严格执行处方点评制度加大对处方点评工作的力度,对不规范处方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提高处方质量。
3.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减少不合理使用。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处方电子化,便于实时监控和审核处方。
五、总结本月处方门诊点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我们将继续加强处方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门诊处方点评制度
![门诊处方点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39aab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5.png)
门诊处方点评制度1.目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旨在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系统、全面、及时的点评,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用药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误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门诊科室的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3.点评组织和责任3.1 点评组织:由医院药学部门组织专业药师组成的点评团队负责门诊处方的点评工作。
3.2 点评责任:点评团队负责对每日收集到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并向医生提供指导意见和改进建议。
4.点评内容4.1 药物选择:对处方中所选用的药物进行评估,包括是否符合临床指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
4.2 药物剂量:对药物剂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避免剂量过高或过低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
4.3 药物联合应用:对处方中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评估,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4.4 用药时长:评估药物的使用时长是否合理,避免过长或过短的用药时间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4.5 用药途径:评估药物的给药途径是否合理,选择最适合患者的用药途径,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率。
4.6 特殊人群用药: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进行评估,确保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4.7 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
4.8 药物监测:对需要进行药物监测的处方进行评估,确保监测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9 处方审核:对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点评流程5.1 门诊处方收集:点评团队每日收集门诊科室的处方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
5.2 点评分析:点评团队根据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5.3 指导意见:点评团队向医生提供点评报告,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联合应用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5.4 改进建议:点评团队根据点评结果,向医生提供改进建议,包括用药规范、用药指南等方面的建议。
5.5 反馈回复:医生接收到点评报告和改进建议后,可与点评团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复。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c2a7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5.png)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管理逐渐规范化、标准化,门诊处方点评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诊处方点评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发现和纠正处方中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还可以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本报告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旨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一、处方点评总体情况本次点评范围为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份门诊处方,共计点评处方1000张。
其中,合理处方950张,不合理处方50张,不合理处方占比5%。
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适宜3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0%;超说明书用药2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0%。
二、不合理处方分类分析1. 用药不适宜(1)药物品种选择不当:如将头孢克肟替换为阿莫西林,治疗细菌性感染效果不佳。
(2)药物剂量不当:如阿莫西林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加重。
(3)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将肌肉注射的药物改为口服,可能导致药物吸收不稳定。
(4)用药时间不适宜:如将每日三次的给药方案改为每日一次,可能导致药物血药浓度波动过大。
2. 超说明书用药(1)药物品种选择不当:如将尚未批准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用于治疗该疾病。
(2)药物剂量不当:如将超说明书用药的剂量超出常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3)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将尚未批准用于某种给药途径的药物用于该给药途径。
(4)用药时间不适宜:如将超说明书用药的给药时间与说明书推荐的给药时间不符。
三、处方点评结果处理对于不合理处方,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1. 及时反馈: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生,指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2. 教育培训:组织不合理处方的医生参加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其用药水平。
3. 跟踪监测:对不合理处方涉及的药物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四、结论与建议1. 总体情况:本次点评的门诊处方质量较好,合理处方占比达到95%。
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处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ac23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b.png)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门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用药安全性,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而如何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分析门诊处方点评是指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门诊处方的审核和点评工作。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存在以下问题:1. 人员短缺:目前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的人员普遍短缺,导致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不足。
2. 审核标准不一:由于缺乏统一的审核标准,导致不同的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同一处方的审核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3. 审核流程不畅:目前一些医院的审核流程不够畅通,导致处方审核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影响了处方的质量。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合理用药是指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尽可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的消耗。
目前,合理用药存在以下问题:1. 临床指南未得到充分实施: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完全遵循给定的临床指南,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
2. 患者用药依从性低:一些患者由于对药物的不了解或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用药依从性比较低,影响了治疗效果。
3. 药物滥用和不合理用药:一些医生在处方中滥用抗菌药物等高风险药物,同时一些患者在自行用药时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三、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鉴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现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加强药师队伍的建设:医院需要加大对药剂科和临床药师的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力度,确保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充足。
2. 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医院需要制定统一的门诊处方审核标准,确保不同的审核人员对处方的审核结果一致。
4. 加强医生的临床指南培训:医院需要加强对医生临床指南的培训,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充分遵循临床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处方点评
3.1.2 处方涂改无医师签名或未注明修改日期。
如果没有签名就难以保证处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甚至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部分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3.1.3 药品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为准。
如无收载,可采用说明书通用名,在卫生部未正式公布“习惯用名目录”之前,各省、各医院均不得自行编制、使用“习惯名” [4] 。
药名简写或缩写必须为国内通用写法。
部分处方未用规范的通用名称。
如“兰索拉唑片”写成“兰悉多”、“辛伐他汀滴丸”写成“剑之亭”、“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写成“SMZ”。
3.1.4 调查显示有38张处方药物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
为了便于药师审核处方,单次剂量和总剂量超剂量使用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如例1:患者,男,65岁,临床诊断:支气管哮喘,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氨茶碱注射液0.375,ivgtt,bid。
老年人因血浆清除率降低,潜在毒性增加,55岁以上患者酌情减量。
例2:患者,女,58岁,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非洛地平缓释片5mg×30片,口服,每日一次,一次1片。
此处方超过7日用量,医师可批注“慢性病需长期用药”。
3.1.5 部分处方剂型、剂量、规格、单位不规范。
如例1:患者,女,24岁,临床诊断:腹痛待诊,处方:654-2(应书写为消旋山莨菪碱)10mg×10,未写明剂型是片剂或注射液,无单位。
例2:患者,女,38岁,临床诊断:急性尿路感染,处方:尿感灵颗粒 5.0g×2盒,应为5g×12袋;例3:患者,男,28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头孢克肟分散片0.1×6s ,应写为“0.1×6片”,单位不能用“﹟”或“s”代替。
3.1.6 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为了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提高临床用药适应症的针对性,限制大处方,每张处方不超过5种药品,每种药品不仅指处方内的各种口服剂和注射剂,也包括大输液。
如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应算作2种药品。
3.2 处方用药不适宜情况分析
3.2.1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
如处方:患者,男,40岁,临床诊断:高血压。
处方:吗丁啉(多潘立酮)10mg×30片,口服,每次10mg,3次/日;胃复安5mg×10片,口服,每次10mg,3次/日。
吗丁啉是胃动力药,胃复安止呕,明显不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3.2.2 遴选药物不适宜。
如处方:患者,男,60岁,临床诊断:颈椎病。
处方:碳酸钙咀嚼片0.5g×30片,口服,每次1g,2次/日;谷维素片10mg×50片,口服,每次40mg,3次/日;维生素B1片10mg×40片,口服,每次20mg,3次/日;复方氨基酸胶囊0.35×12粒,口服,每次1粒,3次/日;硫糖铝片0.25×100片,口服,每次0.75g,3次/日。
根据《中国国家处方集》,颈椎病药物治疗可服用复方丹参片和硫酸软骨素等。
3.2.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如处方:患者,女,55岁,临床诊断:阴道炎。
处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2次/日,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g,1次/日,静脉滴注;甲硝唑片0.4g,1次/日,外用。
将普通片剂作阴道栓使用,药物崩解所需的条件不足,药物释放出需要较长时间而不能迅速在局部形成有效药物浓度,且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和棱角,会损伤粘膜,增加刺激性。
建议选用相应栓剂更为理想。
3.2.4 联合用药不适宜。
如处方:患者,男,46岁,临床诊断:急性中耳炎。
处方:螺旋霉素片150万U,3次/日;维生素C片0.1g,3次/日;奥硝唑胶囊0.5g,2次/日,均连用4天;氧氟沙星滴耳液5ml:15mg×1支,用法:0.1ml,3次/日,滴右耳,连用3天。
抗菌药物3联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
此外,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为,均为无色有机碱性化合物,难溶于水,易被酸破坏,在碱性中抗菌活性较强[5]。
建议需要联用时嘱病人分开服用。
3.2.5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如处方:患者,女,59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左氧氟沙星胶囊0.2g,3次/日;氨茶碱片0.1g,3次/日;沙丁胺醇片
4.8mg,3次/日;铝碳酸镁片1g,3次/日。
慢性支气管炎非急性加重期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对茶碱的代谢影响较小,但说明书仍要求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配伍使用建议慎重。
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左氧氟沙星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
3.3 超常处方分析
3.3.1 超说明书用药。
超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静脉滴注时未按规定配制溶媒,例1:患者,女,5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处方:0.9% 氯化钠注射液250ml+舒血宁20ml , ivgtt ,qd。
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属于中药注射液,其物理变化主要是由酸碱度的改变所致。
当变化后的pH值超出一定范围,有效成分就会变质或溶解度降低而沉淀,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在静脉滴注稀释时需按说明书“每日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ml或500ml后使用”进行配制。
例2:患者,男,40岁,临床诊断:胃溃疡,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奥美拉唑40mg ,ivgtt,qd。
奥美拉唑(冻干粉)说明书中配制要求是“溶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由于奥美拉唑偏碱性,最好用生理盐水稀释,绻?50ml或500ml,溶液则易变色或产生沉淀。
3.3.2 调查发现有12张处方同时开具2种相同药理作用药物,主要以感冒类和抗菌药物类药物常见。
如处方:患者,男,26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青霉素640万U,ivgtt , qd ;双扑口服液6支,口服每次10ml,一日3次;快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24粒,口服每次1粒,一日2次。
双扑口服液和快克胶囊主要成分均含有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二者作用相似,只用一种即可。
3.3.3 无适应症用药。
如处方:患者,女,30岁,临床诊断:头痛待诊,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盐酸克林霉素磷酸酯0.9,ivgtt,qd;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头孢曲松钠3g,ivgtt,qd。
此处方用药目的不明确,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且无临床二联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
4 讨论
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
通过本次处方点评发现,我院处方合格率为88.5%,处方书写形式不合理占不合理处方绝大部分,达91.3%。
造成这种原因不是技术水平问题而是认真书写的问题,只要处方时多加重视,处方合格率将有明显的提升。
点评发现,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普遍,高起点用药和无指征二联用药严重。
因此,应切实加强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