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贫困村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贫困村调研报告

凤凰乡独石村(十三五贫困村)调研报告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对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就凤凰乡十三五贫困村独石村的调研做以下汇报。

一、独石村基本概况

独石村位于**县凤凰乡西北部,与本乡黄屋村相接,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73人,设有村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4名;耕地面积892亩,其中水田面积722亩,旱地面积170亩;有九龙井、峨眉月两座小型水库。该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地理优势,极力推进砂糖橘产业的发展,把本村建成优质高产砂糖橘种植基地。2014年底,农民人均收入2309元。自开展“美丽独石”乡村建设以来,全村累计组织2000多人次,开展“三清洁”整治活动,清理清运垃圾近百吨。2015年6月,全村配发生活垃圾桶350个,各户每月征收卫生保洁费8元。聘请村保洁员4名,建设村大焚烧炉1座,中型焚烧炉1座。村保洁员每天到各住户门前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并集中清运、焚烧。基本建设了一套收集、清运、焚烧的垃圾处理体

系,为生态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致独石村贫困落后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该贫困村,主要以种植砂糖橘、水稻为主,经济作物除砂糖橘外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鸡、鸭等,但形成不了规模。由于部分旱地、山岭地基本种上桉树、人均约0.3亩,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村群众未能掌握实用技术,对脱贫致富形成一种障碍。

(二)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人口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大部分群众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弱病残和小孩子占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部分家庭还是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三)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从总体上说,该贫困村分布在偏远地区,人多地少,行路难,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通讯缺乏,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经济上缺乏“领头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三、解决独石村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一)该贫困村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以及距离黄姚较近的优势,大力发展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农业。以此为契机,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和收入,如:##

1.充分利用现在全村大部分土地种植砂糖橘的优势,发展果园摘果体验游的项目。目前,全村农田基本上种植砂糖橘达800亩,近一半达到丰产期。

2.充分利用九龙井、峨眉月两座小型水库以及村里石山岩洞的优势以及茂密的参天古树的优势,发展相关旅游探险体验项目。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修路是致富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道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才能带动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如:

1.在该贫困村主干道,有近1公里的道路宽度不足3米,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需加大对该贫困村的资金帮扶力度,拓宽该贫困村的主干道。

2.修建一条村里连接白泥村回龙的道路,修建一条村里到黄屋村、粮所的道路,形成村道网,连接附近的村庄。

3.在独石村小学的建设方面,学校新建了教师周转房,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条件,但因资金有限,学校食堂没修建有排水设施,学校至今还没修建化粪池,对开展教育教学开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改善单一的农业种植模式。目前,全村基本上都种植上了砂糖橘以及部分旱地的桉树。但结构单一,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建议多层次的立体种养模式。比如利用村地多,发展杂交肉牛、山羊的养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