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宏观】宏观经济学讲义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民收入的分解
•个人收入:个人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未缴纳个人所得税),它 只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PI = NI - 社会保险税 - 公司所得税 - 企业留利(未分配利润) •可支配收入:真正可以为个人自行支配的收入
DI = PI - 个人所得税 •可支配收入的去向:消费 和 储蓄
注意:在宏观经济学中,凡是不用于消费的部分,我们都计
PROD
表示要素的生产率
实际总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要素投入
Q的关系q(F, PROD)
QQ
在相同的生产力F 条件F 下, 和 的差异就由就业水平决
定,即取决于 和 的差别。
P
CAP1
CAP2
AS1
AS2
O
Q1
Q2
Q
P W = w •P
货币工资(名义工资)
P4
W’
P3
W
P2 P1
w = W/P
它容易让人联想到 Gross National Pollution 另外,举例说明交易值降低但效用水平上升的情况。
GNP 的计算 最终产品:在理论上可以定义,实践上无法完全根据商品自 身的属性来判定。
附加值:这是实践中容易操作的方法
所有要素所得的报酬: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衡量同一对象。
例: 小麦产值 面粉产值
可支配收入
DI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消费
C 3000 7000 11000 15000 19000
储蓄
S -3000 -2000 -1000 0 1000
C = 3000 + 4/5 DI
S = -3000 + 1/5 DI
两个重要概念 •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新增收
后凯恩斯主义者对总供给曲线的修正 P AS
O 对修正后的AS曲线的解释
FE
Q
•要素质量不同,效率有差异,
•厂商之间对高质量要素的争夺,导致要素价格攀升
•充分就业不等于到达生产力极限
2. 总生产函数与生产力极限
生产能力:用一定时期“可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表

Q f (F, PROD)
Q
F
其中 表示最大可能产量; 表示全部要素存量;
Y C I GP
•完整理解总支出对总收入的决定: 短期分析 微观与宏观视角的不同
注意两个方程中 I 的含义有所不同, 这个细微的差别经 常被遗忘,包括一 些职业经济学家
二、消费函数
•反映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关系,这里我们主要 关心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C = F(DI)
•根据对 NI 的分解,我们有 DI = C + S
S + NT = I + GP
四、完整的收入循环模型
GP
厂商部门 出出 I
口口 产收 品入
EX
政府部门 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对外部门
NT
家庭部门
CS
进进 口口 支产 出品
IM
此时总收入为 :
总支出为:
NI = C + S + NT + IM
AE = C + I + GP + EX 其中 IM 表示进口;EX 表示出口。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可直接写作
名义GDP与实际GDP
1987 年的名义 GDP 1993 年的名义 GDP 1993 年的实际 GDP
香蕉 橘子
产量 15 价格 0.20 产量 50 价格 0.22
14.00
产量 20 价格 0.30 产量 60 价格 0.25
21.00
产量 20 价格 0.20 产量 60 价格 0.22
17.20
P AD AS
P1 E
P*
O
Q1 Q*
Q2
Q
P AD2 AD3
AD1 AS
P3
E3
E2
P2
P1 E1Leabharlann Baidu
O
Q1
FE Q3
Q
P AD
AS AS’
E1
P1 E2
P2
O
FE1 Q2
FE2
Q
第二节 NI - AE 模型中的总支出
一、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关系 •恒等式与行为方程
NI AE C I GP
一、两部门收入循环模型
生产要素市场 成交额为 NI
租金、工资、利息、利润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厂商部门
家庭部门



最终产品和服务





家庭用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最终产品市场 成交额为 GNP
要想使国民收入循环能够顺利维持,产品市场的交易额必须 与要素市场的交易额相等,即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NI = AE (AE 的价值实际上就是GNP),这也就是国民收入均衡的条 件。在两部门模型中,要想实现国民收入的均衡,消费支出 必须等于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由于现在没有政府,所以
S + NT + IM = I + GP + EX 这就是漏出量等于注入量,对这个等式稍做整理可得:
(S - I ) + ( NT - GP ) = ( EX - IM )
等式左边是私人部门储蓄和投资的差额加上政府部门的收 支差额;等式右边是对外收支的差额。这个表达式对我们 从事后统计上分析一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平衡问题十分有 帮助。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7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第一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 • GNP: 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
总价值。 • NI: 同期所有生产要素报酬总和。 • GNP 和 NI 都是衡量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发生的经济活
为储蓄,不论储蓄的具体形式是什么。银行存款叫储蓄,购买 证券也是储蓄。
DI = C + S 可支配收入 = 消费 + 储蓄
•净税收与可支配收入 政府各项税收总和称为总税收,用 T 表示; 政府也向纳税人进行转移支付,用 GT 表示; 因此政府从公众手中得到的净税收为 NT = T - GT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忽略企业留利部分,那么可支配收入 就可以看作国民收入与净税收的差额。
DI = NI - T + GT 或 DI = NI - NT
三、国民经济中的其他重要变量
•一般物价水平 •一般利率水平
•失业率 =
以已失业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 劳动力总人数
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 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 摩擦性失业率 + 结构性失业率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循环
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
MPC C dC DI dDI
• 边际储蓄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与上述定义 相仿,公式为
MPS S dS DI dDI
这样,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就可以一般地写成:
C C MPC DI ; S S MPS DI
此时
NI = AE
NI = C + S
AE = C + I 所以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可简化为
C+S=C+I 即
I=S
S 为收入循环中的漏出量;I 为这一过程的注入量。所以简 单概括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就是,收入循环中的漏出量 必须等于注入量。
三、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循环过程
10 = GP
厂商部门 20=I
实际工资
w1 w2 w3 L1 L2
FE
LD
F
充分就业时的 劳动供给水平
劳动需求曲线
L
AS CAP
Q1 Q2
Q3 QQ
Q=f(L)
生产函数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P W = w •P
货币工资(名义工资)
P4
W’
P3
W
P2 P1
w = W/P
实际工资
w1 w2 w3 L1 L2
FE
LD
F
充分就业时的
劳动供给水平
政府部门 要素市场
NT =10
产品市场 金融市场
家庭部门 C S=20
政府部门加入循环过程后,均衡条件的表达式更丰富,但基 本原理未变: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NI = AE 此时
NI = C + S + NT
AE = C + I + GP 其中NT表示净税收;GP表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 根据漏出量等于注入量的简化表示,这时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为
种要素的报酬。消费者付出这部分支出,是从他的收入中拿出的,而他的 收入已经被计算在NI中了。因此,间接税只是收入的再分配,而不是收入 的形成。
NI = GNP - 折旧 - 间接税 = NNP - 间接税
GNP与GDP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都是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规模的宏观指标;但前者强 调的是国民的概念,后者强调的是国境的概念。现在越来 越多的人使用GDP以取代GNP。两者差异主要存在于“来 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
收入的增加导致AD向外移动 P
P1
NI
O
Q1
NI = P •Q
AD’ AD
Q
二、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1. 总供给与一般物价水平
总供给函数
AS f (P)
凯恩斯的简单AS曲线
P
AS
O
FE
Q
根据凯恩斯这种简化的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实现以前, 产量的增加不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在充分就业实现以后 任何企图增加总产量的努力都只能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实际产量不会有任何增加。这种简化对分析问题有帮助,但 过于简化使其与现实的距离太远。
折旧和间接税包含在 GNP 中,但它们不构成 NI;为什么?
折旧:机器设备价值被统计在当年的GNP中,每年的GNP中也包括了以
前所生产的机器设备的价值的转移。所以严格说来GNP 不能准确表示一年 内新创造的价值。
GNP - 折旧 = NNP (国民生产净值:本年度新创造的价值)
间接税:它反映在商品的价格中,但不归企业所获得,因此不能计入各
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下) 魏埙等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
1.《经济学》下册 [美] 斯蒂格利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6月 第1版
2.《西方经济学》(下册 宏观部分) 高鸿业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年2月第1版
3. MACROECONOMICS by Olivier Blanchard
L
FORWARD
AS CAP
Q1 Q2
Q3 QQ
Q=f(L)
生产函数
BACK
三、总供求的均衡及变动
这里我们把 AD 和 AS 结合在一起,讨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定问题。其原理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规律决定价格相似, 但这里我们更重视的是收入。
以下各图所表示分别是两条曲线变动时对均衡国民收入可 能发生的不同影响。
动的总规模,理论上讲二者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统计 实践中二者还存在差异。
理解GNP & NI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避免重复计算 与过去苏联体系所采用的工农业总产值对比 2. 无形商品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的经济活动
举例说明:家务劳动
4. 现期发生的经济活动 旧货市场的交易额只计算买卖差额 5. 合法经济活动才统计在内 6. GNP 的值并不是国民福利水平的完美的指标
根据收入分解的基本原理,我们有: MPC MPS 1
因此,储蓄函数还可以有另外的表示方法
S C (1 MPC) DI
根据类似的原理,我们分别把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定义为:
APC C DI
APS S DI
显然, APC APS 1
假如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如我们数字例子中显示的那样), 那么消费支出曲线如下:
NI = DI = C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消费者没有将他们的收入全部消费掉, 而是将一部分储蓄起来了,比如 20 万元,这会导致产品市 场上有价值为20万元的商品和服务就无法销售出去,其价值 不能实现。这种情况下,厂商部门会面临产品积压、库存增 多的压力。短期内的正常反映是压缩生产,减少库存,这个 过程意味着,当宏观经济中出现支出小于收入时,会引起产 量的减少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
但是如果把等量的储蓄转变为投资,情况会怎样呢?
下面我们加上金融市场,看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如何实现。
二、两部门 三市场模型
要素市场
租金、工资、利息、利润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厂商部门
家庭部门
20=I
最终产品和服务
家庭用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C S=20
产品市场
金融市场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为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第二章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D-AS”模型
一、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一般物价水平:总需求曲线的形状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需
求曲线相同,但原因不同。不可用收入效应 和替代效应来解释 •货币收入:对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影响,外生变量 AE 中的任何一部分增加,都会使AD向外移动 •时间偏好:利率对时间偏好的影响
(最终产品)方便面产值
工农业总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
$1000 附加值 1000
$2000
1000
$3000
1000
$6000
$3000 = 利息+租金+利润 +工资 = NI
以上分析得到的结论:
最终产品总价值 = 企业增加值总和 = 全部要素收入总和
从理论上讲:GNP = NI GNP 与 NI 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