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活动空间的社会背景及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注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的意义
居住区内的儿童游憩空间是儿童除了校园之外的重要生活空间,是生活在居住区中的儿童进行游戏、休息和交往的主要场所。在居住区内设置儿童游憩空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有利于儿童的意志与性格的锻炼,能够满足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交往的心理需求,也是居住区人居环境创造的基本要求。
二、目前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现状
1.儿童游憩空间是最常被用到的活动空间,然而无论是设计者还是实施者都很少予以考虑。一方面,由于它提供使用的人群是儿童,服务对象小,自然投资少,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现有居住区环境在规划设计时过于强调其美化的作用,追求景观的豪华气派,导致人活动空间相对较少,更不用说专门的儿童活动空间。
2. 儿童游憩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在居住区环境中,为儿童设计的户外活动空间大部分都较为狭小,无法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活动。常见婴儿、幼儿、儿童共同使用同一场地和设施,互相干扰,各不相让,在场地使用的高峰期,经常拥挤不堪,堪比闹市。
3. 游憩设施对儿童身心和行为特点考虑不够这些年来,居住区内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的发展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大多数居住区的儿童游憩空间只是留出一小块场地,放上两样活动器械设施而己,有敷衍了事的嫌疑,而且大部分是依成人的美学观点和他们假定好的能达到对儿童锻炼目的的程式而
三.影响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现状的原因
1.社会因素
(1)邻里关系冷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居民之间的交往减少。“远亲不如近邻”已成为往事。邻居之间交往日趋表面化、形式化,邻里关系趋向于冷淡。同时这也导致同一居住区内的儿童相互之间认识程度低,一起玩耍的机会和时间减少。
(2)儿童户外活动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第一,存在不法分子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儿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辨别和自我保护能力低,其安全更容易受到威胁。第二,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和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对儿童户外活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儿童由于在户外玩耍而发生车祸的悲剧屡见不鲜。第三,户外活动的公共设施本身对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绝大部分的公共设施的服务对象不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所以它们的属性和位置等因素会造成儿童在玩耍时造成意外的发生。第四,户外活动场所中的环境和对儿童的安全产生影响,如环境中高低起伏的地势,水流,有毒的植物和宠物等。
(3)儿童可自由支配时间变少。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学业压力大,学习占据了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儿童可自由自配的时间大大减少,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在户外活动游戏。
2.家庭因素
(1)面对社会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问题,家长出于对儿童的保护,会限制儿童的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范围。另外由于家长工作紧张,使得他们陪同儿童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2)家庭构成的单一性。由于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在一般的主干家庭多为独生子女,没有学弟姐妹作为长期紧密的伙伴,使其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减少。
解决方法
儿童的好奇、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应不同于成年人,但是成年人往往习惯将他们的思考模式强加于儿童的生活和思想中。尽管一些设计师们以最高的意图设计来兴建儿童游憩空间,但是其结果却不适合儿童,激发不了儿童游戏的兴趣和灵感。设计师们往往缺乏认真的思考,也没有用儿童的眼光来看游憩环境,大多数人认为儿童的游憩空间只是一堆物件的组合,设计师应从儿童本位的观点与儿童共同创造富于神奇魅力的游憩空间环境。
(一)场地
1.场地的分区——儿童游憩场地要按照不同年龄儿童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分区,但是设计时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分区来划分场地,可以考虑在各区域之间形成一个过渡区域。在那里年幼的儿童可以观察和模仿年长儿童的活动与行为,同时年长儿童与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一起玩,通过当哥哥姐姐的体验学会对弱者的关心与爱护,起到榜样的作用,这样就会增加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互动。
2.出入口——出入口是人们进入空间前第一眼见到的东西,儿童游憩空间的出入口应明确这样的信息:这是给儿童使用的场所,是可以玩耍以及进行尝试和发现的地方。出入口的设计应有简单又明了的表达,并且具有吸引力,可以设置儿童喜爱的元素,如一堵矮墙或者儿童喜爱的卡通雕塑等。
3.地形——在居住区的儿童户外游憩空间的场地设计中,地形处理既要满足儿童活动安全的要求,又要有娱乐性。放置器械的场地,地形要求平坦不积水,如果整个场地太过平整,最好挖土造坡地、小丘,处理成柔和起伏的缓坡地,既利于地面排水,又符合自然美的要求。地形高度的变化可提供许多活动内容,可以让儿童在低处和高处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周围的环境,儿童们可以在斜坡上翻滚、奔跑等。坡地的设计还提供了活动场地的自然分隔,也可调节院内风景。
4.道路与分隔物——儿童游憩空间的道路设计应简洁明了,因为儿童没有耐心在路上耗费时间,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进入到游戏中去。道路的设计形式应以自然流畅为主,线形宜活
泼自由、富于变化,让儿童感觉到与自然的充分接触。道路可以用水泥、沥青铺面,路面的宽度应适当缩小,既能满足儿童使用要求,又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道路的设置不应破坏他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应能引导儿童进入合适的游憩空间。不同活动空间之间的自然衔接很重要,其分隔不能太生硬,间距也不能太大,可以利用低矮植物作为声音及部分视觉上的屏蔽,还能使人感到邻侧的活动。带有座位的矮墙也可以用作分隔物,埋在沙中的轮胎或一条道路也能分隔空间。围合空间的绿篱、矮墙的设计在色彩、形体等方面应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
5.铺地——不同的地面铺装材料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坚实、平整的路面上可选用柏油类的硬质材料,儿童可以骑三轮车或者拉小货车,大人们可以推童车。场地中心区域的硬质地面上常是儿童们做游戏、玩玩具的地方。铺地采用软塑胶,彩色瓷砖等,其铺地形式以体现童趣的色块铺地为主,鲜明的色彩和各式图案能为儿童提供视觉刺激,吸引儿童的注意,渲染儿童活动区域活泼、明快的气氛。在一些活动设施周围,应设置一定面积的铺地,以便于开展活动。保护性地面应铺设在所有的游戏设施下,以减少从设施上跌落减少的伤害。(二)环境绿化
绿化是软质景观,可以构成和组织空间,给人以空间感。形成空间的三个方面:地平面、垂直面和顶平面,都可以用植物材料通过各种组合方式构成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开放空间——仅利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为空间界定元素,是一个流动的、开放的、外向的空间,完全展露在天空及太阳下,可供儿童自由的奔跑、嬉戏。半开敞空间——在空间的一面或多面用较高的植物,造成较强的封闭性,以挡住视线的穿透。这种空间可以起到部分隐蔽和遮挡的效果,可以为儿童提供进行躲藏游戏和半隐蔽的交流空间。覆盖空间——选用树冠浓密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空间,或选用攀缘蔓生植物材料构成。这样的空间可以为儿童提供聚集、休息以及进行戏剧性游戏的空间。垂直空间——以高而直的植物或是树冠修剪的遮荫树构成一种开敞向上的空间,最好是利用整型树,满足儿童好奇心的需求。这种空间也可以放置在中心游戏区域,突出游戏设施景观。
(三)游戏设施
在儿童游憩空间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游戏器械和设施来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对它们的喜爱程度,是决定游憩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居住区的儿童游憩空间中常用的设施包括沙坑、水池、草地、墙体等。
1.沙坑——具有一定的松软感,孩子们一进入沙坑就进入了游戏的角色,玩沙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可以堆沙包、挖沙洞、埋沙或是筑城堡、隧道、迷宫、沟渠等。幼儿更是喜欢踏进沙中,感觉轻松愉快。沙坑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常用的有方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曲线与直线组合形。从使用和美观考虑,直线形成的交角最好做成圆弧。沙坑的面积按每个儿童lm2左右设置,深度以0.3m为宜。沙坑最好选择向阳位置,既有利于儿童健康,又可给沙消毒。沙坑的边框设计不仅要起到拦沙的作用,也要考虑儿童坐戏和跨越,因此不宜太高。
2.水体——是儿童天生的玩物,幼儿、青少都喜爱水的活性,对水有亲近感。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内布置的水池多是浅而窄的动水、小喷水池等,这样的设施不用太精致,也不用太大。水池形状最好采用自然流线型,水深15-30cm为宜,池底可采用彩色拼花铺装,可与喷泉、雕塑和一些小品结合。水池的水应定期更换。夏日里戏水玩水是儿童最欢迎的游戏项目,在冬季寒冷地区则可将池水排空,改为沙坑,提高其利用率,还可结合冰上活动,增加冬季户外空间的利用。水池和沙池在设计上可以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创造性游戏,通过形体塑造、涉水、漂流玩具、观察水中倒影等有利于促进儿童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
3.墙体——游戏墙是儿童户外游憩空间中常见的游戏设施。为适应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设置各种形状的游戏墙。游戏墙可以有不同的平面形式,墙高也可变化,造型可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