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讲义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d7c261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0.png)
路面施工机械
沥青洒布机是在以贯入法、表面处治法修筑路面,稳定土壤以及路拌沥青混合料等工程中,用以运输、洒布液态沥青和煤焦油的一种专用机械
石屑撒布机: 用来撤布石屑到洒过沥青的路面上,作为黑色路面的配套机械。 构造:由一个箱形料斗和装在料斗下方的撒料转筒所组成。转筒的侧面有用弹簧钢板做成的斗门,斗门与转筒之间有可调整的间隙。当转筒旋转时就将料斗的石屑从斗门缝撤出去。 石屑撒布机有拖式和自行式
01
03
02
施工缝:每天工作结束或因临时原因而中断施工时,需设置横向施工缝
混凝土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需设置纵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尽可能设在缩缝处,做成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如有困难而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形式,以保证缝隙不张开。纵向施工缝则采用设拉杆的平缝或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传力杆和拉杆的尺寸和间距.与前述缩缝和胀缝的传力杆和拉杆相同。
路面结构层次划分示意图 i-路拱横坡度;1-面层;2-基层(有时包括底基层); 3-垫层;4-路缘石;5-加固路肩(硬路肩);6-土路肩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层去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一类是由松散粒料 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路桥工程概论ppt课件
![路桥工程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f8ccdf71fe910ef12df8eb.png)
(4)用以上步骤并直接用起重小车架设中梁,整孔梁架 完后即铺设移运安装粱的轨道。
重复上述工序,直至全桥架梁完毕。
.
13
四、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粱桥的施工特点
(一)钢筋混凝土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梁桥的施工特点 架设方法:搭设支架模板就地浇筑 施工缝:墩台处
.
27
二、缆索吊装施工
(一)缆索吊装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主索、起重索、牵引索、扣索、浪风索、塔 架(包括索鞍)、地锚(地垄)、滑轮、电动卷扬机或手摇绞车 等。 (二)拱肋(箱)吊运、安装过程中的受力验算 (三)施工加载顺序设计
.
28
.
29
.
30
三、其它施工方法简介 (—)支架横移法 (二)斜吊式悬臂施工法 (三)刚性骨架施工法 (四)转体施工法 1.竖向转体施工 2.平面转体施工
.
31
.
32
第三节 缆索承重桥梁的架设简述 一、地锚式缆索体系桥梁的架设 方法一 阶段1:主墩、塔柱和锚碇的施工; 阶段2:主缆的架设; 阶段3:加劲梁从主跨中央开始架设; 阶段4:边跨加劲梁的架设以减少塔顶索鞍的水平位移; 阶段5;塔住处加劲梁闭合段的架 阶段6:加劲梁所有接头的固结封合 方法二 从塔柱处开始向两侧架设加劲梁,最后在主跨中央合拢
.
8
(二)后张法简支梁的制造工艺 1、预应力筋的制备 2.预应力筋孔道成型 3.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 4.孔道压浆 5、封端
.
9
三、装配式简支粱桥的安装 (一)陆地架设法 1、自行式吊车架梁 2.跨墩门式吊车架梁 3.摆动排架架梁 4.移动支架架梁
.
10
(二)浮吊架设法 1.浮吊船架梁 2.固定式悬臂浮吊架梁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eb1fb0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8.png)
第一篇路线第一章概论1运输体系铁路道路航空水路管道2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3公路设计包括线形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类,具体为线形组成和结构组成两个部分.4线形设计基本要求:1保证行车稳定性2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3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4保证行车舒适性5路线线性的基本依据1地形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3设计车辆 4设计行车速度5 交通量6通行能力a设计车速: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仅受公路几何条件的影响,一般的驾驶员能够安全顺适的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车速。
直接影响: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b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最大车辆数。
设计交通量:拟建道路到达预测设计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设计依据。
c通行能力:单位时间内,道路与交通正常条件下,保持一定速度安全行驶时,可能通过的车辆数.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关系6路线设计希望达到的成果:有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费用最省的路线.7线性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行车稳定性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保证行车舒适性第二章公路线性一、平面线性1平面线形三要素: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6V;反向:2V;2行车视距的含义: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a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 ST = S1 + S2 + S3 反应距离刹车距离安全距离c会车视距:同一车道上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及时刹车所必须的最短安全距离.为2倍的停车视距.二、纵面线形1纵断面图由直线和竖曲线坡度i:坡度线的两端高差与其水平长度比值的百分数。
2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为流水线方向。
3竖曲线的设计及计算a坡度差:ω〈0:为凹形竖曲线,ω>0:为凸形竖曲线L :竖曲线的长度(m)4爬坡车道: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沿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到《规范》规定的允许最低速度下时,可设置爬坡车道;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三、路线横断面路堑—-碎落台,路堤-—护坡道1中间带的作用:起诱导视线作用。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讲义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e3fe18983d049649b66583f.png)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定位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综合性课程,主要介绍公路发展简史、公路的组成,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
分2学期实施,本学期周2,下学期周4,总学时数108。
教学设计对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取舍、教材选用、教法、考核评价进行了设计。
本节学习任务的教学流程为回顾上节:路线纵断面图、纵断面设计中纵坡选取—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小坡长、最大坡长、高原折减公路设计的原则: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本节内容:纵断面设计方法地面线:根据各中桩地面高程而点绘成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它反映了原地面的起伏情况。
设计线:它是根据设计计算后确定出来的一条形状规则的几何线形。
它反映了道路的起伏和高程,由直线和竖曲线构成一、纵断面设计要点设计高程控制、各坡段纵坡设计、转坡点位置确定。
1.各种地形条件下高程控制平原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以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丘陵地区:地面有一定高差,以土石方填挖平衡及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山岭地区:地形变化频繁,地面自然坡度大,布线有一定的困难,主要由纵坡和坡长所控制;但也要尽量考虑土石方填挖平衡、路基防护工程的经济向等方面考虑,力求降低工程造价。
沿溪路段:为保证路基安全稳定,高程重点考虑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考虑壅水高)。
原则:所有地形条件下均应力求纵坡平缓、均匀;山岭地区受限需采用较大纵坡时,尽量不采用极限坡度。
3.转坡点的位置(高程)确定转坡点是两条设计纵坡线的交点,来那个转坡点间的水平距离成为坡长。
转坡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纵坡度的大小、坡长、平纵断面组合、土石方填完平衡和公路的使用质量。
理想的转坡点位置:填挖工程量最小、最大最小纵坡值、坡长限制、缓和坡段等均要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二、纵断面设计方法及步骤1)绘制地面线绘出①地面线②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①桩号②地面标高③沿线土壤地质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2)标注控制点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下方通过。
《道路与桥梁》讲义
![《道路与桥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a28501dfc4ffe473368ab43.png)
交通部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道路与桥梁》复习讲义第一讲:路基工程第一篇:路基类型(1)一般路基类型1)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2)路基干湿类型的确定:根据路基土的分界稠度确定路基干湿类型。
(2)特殊路基类型特殊路基主要有以下11种类型:1)滑坡地段路基。
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山坡的不稳定土(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作整体的、缓慢的、间歇性的滑动变形现象,滑坡有时也具急剧下滑现象。
2)岩坍与岩堆地段路基。
岩坍一般是岩崩与坍塌的统称。
包括错落,坍塌、落石、危岩的总称。
岩堆则是陡峻山坡上岩体崩塌物质经重力搬运在山坡脚或平缓山坡上堆积的松散堆积体。
3)泥石流地区路基。
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有的每年发生,有的多年发生一次,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4)岩溶地区路基。
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在流水的长期溶解和剥蚀作用下,产生特殊的地貌形态和水文地质现象,统称为岩溶。
岩溶对路基的危害,一般为溶洞顶板坍塌引起的路基下沉和破坏;岩溶地面坍塌对路基稳定性的破坏;反复泉与间歇泉浸泡路基基底,引起路基沉陷、坍塌或冒浆;突然性的地下涌水冲毁路基等。
5)多年冻土地区路基。
凡是土温等于或低于0℃,且含有冰的土(石)称为冻土,这种状态保持两年及2年以上者,称为多年冻土。
6)黄土地区路基。
黄土是一种以粉粒为主,多孔隙,天然含水量小,呈黄红色,含钙质的黏性土。
黄土的湿陷性是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产生的湿陷变形。
7)膨胀土地区路基。
膨胀土系指土中含有较多的黏粒及其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黏土矿物成分,且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是一种特殊膨胀结构的黏质土。
8)盐渍土地区路基。
盐渍土中氯盐,硫酸盐受水浸时易溶解,可形成雨沟,洞穴,湿陷等路基病害,各季冻胀、盐胀形成鼓包,开裂,夏季溶蚀,翻浆。
9)风砂地区路基。
沙漠沙地地区气候干燥,降雨小;温差大,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土中含易溶盐多。
土木工程概论课件:道路与桥梁工程1
![土木工程概论课件:道路与桥梁工程1](https://img.taocdn.com/s3/m/50821976bb4cf7ec4bfed061.png)
著名梁式桥
南京长江大桥
1969年建成,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并使用国产高强钢材的大型桥梁,系连续钢 桁梁双层桥。包括引桥在内,铁路部分为6772m,公路部分为4589m。
2. 拱桥
⑴ 拱桥的结构主要是承受压力的拱圈。
⑵ 拱桥与梁桥的区别在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桥墩处承受 水平推力。
⑷ 拱桥的承重方式
目录
2.1 桥梁工程 2.2 道路工程
2.1 桥梁工程
2.1.1 桥梁概述 2.1.2 桥梁的组成 2.1.3 桥梁设计中的基本术语 2.1.4 桥梁的分类 2.1.5 桥梁结构简介
2.1.1 桥梁概述
1. 桥梁的定义: 指公路、 城市道路、铁路、渠道、 管线等用于跨越的工程构 筑物。
2. 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 (1)铁路 或公路桥梁受到移动式荷载作用; (2)车辆行进中产生冲击力、离心 力、制动力(牵引力);(3)桥梁 基础埋置较深,水下施工复杂,造价 高。
苏通大桥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桥8146米,以斜拉桥主跨1088m、主塔高300.4m、
斜拉索长577m和群桩基础最深创下4项世界之最。该桥是中国建桥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综 合环境最复杂、建设标准最高的标志性桥梁。
1999年建成的主跨跨径为890m的日本 多多罗大桥为当时世界第一。苏通大桥 以主跨径1088m成为世界最大跨斜拉桥
武汉长江三桥
(全长3586m,主跨618m)
位于武汉白沙洲, 2000年建 成,桥长2458米,主要桥跨为 50+180+618+180+50m ,双塔 双索面布置。桥面宽26.5米, 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设 计日通车能力5万辆次。
南京长 江二桥
主跨628m,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第二讲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第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5135a4562e3f5727a5e9621b.png)
S1--加速行驶距离: S1=V0/3.6*t1+1/2*at1² V0:初速,km/h t1:加速时间,一般3—5s a:平均加速度
S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 S2=V/3.6*t2 V—超车汽车车速,取V计 t2—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时间(s) 一般取10s
S3--超车汽车回到原来车道时与对向车的安全距离; 一般取20m—60m S4 --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成这段时间内对向汽车行驶的距离 S4=V /3.6 *(t1+t2)
第四节 行车视距
三、会车视距 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行驶汽车相遇,两车同 时采取制动措施,并双双停下所必须的最小 安全通视距离。 会车视距采用停车视距的2倍, 即Sh=2St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
第四节 行车视距
四、超车视距 在对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上,超车汽车超过同向行驶 的被超汽车并与对向来车安全相错所需最小通视距离 为超车视距。 SC=S1+S2+S3+S4
验算
例二:已知某标准型曲线,JD桩号K4+650.56,圆曲线半径 200米,转角25°26’,缓和曲线长度50米。 试计算该曲线要素及特征点桩号。 解:(1)要素计算:
Ls L3 50 503 s q 24.987m 2 240R 2 2 240 2002 L2 P s 0.521m 24R L 0 s 07 '30" 2R 2526' TS ( R P)tg q (200 0.521 )tg 24.987 70.238m 2 2 L R( 2 0 )
180 J 2T L 1.697m
2 Ls 138.779m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ppt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3871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0.png)
类 别
快速路
主 干 路
次 干 路
支 路
级 别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设计车速 (km/h)
80
60
60
50
50
40
40
30
50
40
40
里徐侈膝睁画偷卿数耐转囚叶逗褐文嘘庐匿顶掖薪宽蛆蛆街软途锅振靡厦《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_ppt《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_ppt
四、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费用和收益 (一)费用 1、土地费 2、拆迁费 3、景观损失费 4、工程修建费 5、养护费 6、用户费 7、环境污染费 (二)收益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增加就业机会 3、降低运输成本 4、减少行程时间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术诽普忧凭悟缸宣蛮纯邯轧络皋志阳砒穗盈罐浮厩玖砾橡惹薄沃氨组礁凉《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_ppt《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_ppt
第一篇 路线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道路发展简史 一、道路史 道路是设置在地表面上供人、马、车行走的一种线状建筑物。 国道网是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城市;港站枢纽和工农业基地等的道路网络。 国道网由以下三条线组成: 1)放射线:共12条,全长213197KM,编号101-112号 2)南北线:共28条,全长39000KM,编号201-228号 3)东西线:共30条,全长53000KM,编号301-330号 从“八、五”计划开始,我国将用六个五年计划时间,实施快速通道计划,修建3万〜5万KM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国道主干线总体布局为“五纵七横”十二条路线。 “五纵”: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 “七横”:绥芬河-满洲里、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连云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0bc96436f1aff00bfd51e42.png)
道路可行性研究任务是在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路网状况进行充分调查 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 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的研究论证报告。
浙江理工大学
二、道路的组成
1、线形组成
道路的中线是一条三维空间曲线,称为路线( Highway Route)线形就是指 道路中线在空间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在道路线形设计中,为了便于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形状、尺寸,我们是 从路线平面、路线纵断面和空间线形三个方面来研究路线的。道路中线在水平面 上的投影叫作路线平面,反映路线在平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叫作路线 平面图。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成的平面叫作路线纵断面,反映道路中 线在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叫作路线纵断面图。沿道路中线上任一点 所作的法向剖切面叫作横断面,反映道路在横断面上的结构、尺寸形状的图形叫 作横断面图。空间线形通常是用线形组合、透视图法、模型法来进行研究的。
④具有特殊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
⑤道路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发挥其作用,为社会和 经济服务的。
浙江理工大学
一、道路的特点及功能
2、道路的功能
(1)公路具有的功能
①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任务(短途运输为5km以内,中途运输为50~200km); ②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担任大运量运输(如火车及轮船运输)的集散运 输任务; ③在特殊条件下,也可独立担负长途运输任务,特别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 中、长途运输的任务将逐步增大。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a18495c52ea551810a6875d.png)
浙江理工大学
一、交通运输系统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 2、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4、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 5、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比较
浙江理工大学
一、交通运输系统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是用现代化运输设施、运载工具和运输技术改善交通运输 部门的建设活动。它是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加速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 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目前 在发达国家,主要体现为运输工具的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综合化。
(3)运输成本:一般说来,水运及管道运输成本最低,其次为铁路、道路, 航空运输的成本最高。
浙江理工大学
一、交通运输系统
5、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比较
(4)运输方便性:各种运输中,道路运输机动灵活,适用交通服务对象的面 广,其方便性最好,是一种唯一能实现“门到门”和“面”上运输的运输方式。航 空运输速度快,是最方便的客运方式,但只能实现“点”的运输(从一个机场点,到 另一个机场点)。铁路和水运是沿铁路和航道运行,运输范围限制较大,只能是“线” 的运输。
浙江理工大学
一、交通运输系统
5、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比较
交通运输作为一种空间移动的特殊生产,其基本要求是安全、迅速、经济、便 利。从这些基本要求出发,对各种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的简要分析比较如下。
(1)速度是衡量运输效果的一项综合的重要指标,与运输工具、运输条件、 运货线路直接相关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据研究,各种陆上运输,按其交通工具的 特性,都有一个最优的速度范围。一般认为道路运输最优速度为50~100k/h;铁路 运输为100~300km/h;航空运输为500~1000km/h这些速度基本上可形成一个“速 度链。
《桥梁工程》讲义第一章-桥梁工程基本知识可编辑全文
![《桥梁工程》讲义第一章-桥梁工程基本知识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2b094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1.png)
度/m
最小值 2.00 2.00 1.00 1.00
左侧路缘带宽 一般值 0.75 0.75 0.50 0.50
度/m
最小值 0.75 0.50 0.50 0.50
中间带宽度/m
一般值 最小值
4.50 3.50
3.50 3.00
3.00 2.00
3.00 2.00
五、桥梁横断面设计
右侧路肩宽度
公路等级
二、桥梁的分类
刚构桥
二、桥梁的分类
缆索 塔架
吊杆
锚碇
吊桥
二、桥梁的分类
缆索承重桥梁
二、桥梁的分类
梁
拱
立柱
图1-2-6 梁拱组合体系
组合体系桥梁
二、桥梁的分类
组合体系桥梁
二、桥梁的分类
6、按跨越方式 固定式的桥梁 开启桥 浮桥 漫水桥
二、桥梁的分类
开启桥
二、桥梁的分类
7、按施工方法 整体施工桥梁——上部结构一次浇筑
二、桥梁的分类
5、按结构体系划分 梁式桥——主梁受弯 拱桥——主拱受压 刚架桥——构件受弯压 缆索承重桥梁——缆索受拉 组合体系桥梁——几种受力的组合
二、桥梁的分类
V
V
梁式桥
二、桥梁的分类
梁式桥
二、桥梁的分类
)
b)
h
拱 式 桥
二、桥梁的分类
拱式桥
二、桥梁的分类
a)
b)
路面标高
刚图1架-2-3桥刚架桥
第一章 桥梁工程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 了解桥梁在公路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概 况。
➢ 掌握桥梁的基本组成、主要尺寸和术语名称。 ➢ 掌握桥梁的类型和结构体系。
道路和桥梁工程概论4PPT课件
![道路和桥梁工程概论4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fb5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0.png)
目录
• 道路和桥梁工程概述 • 道路工程设计 • 桥梁工程设计 • 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 • 道路和桥梁工程的维护与管理 • 案例分析
01
道路和桥梁工程概述
道路和桥梁的定义与分类
道路
道路是指用路标线等标记划定的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地带,包括公路、城市道 路、林区道路等。根据使用性质,道路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 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等。
桥面铺装与排水设计
桥面铺装材料
选择耐久性好、防滑、防水的铺装材 料,提高桥面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排水系统设计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将桥面水及时排 走,防止积水对桥面造成损害。
防滑处理
对桥面采取防滑处理措施,提高桥面 的摩擦系数,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检修通道和人行道
根据需要设置检修通道和人行道,方 便维护和行人通行。
国家安全
道路和桥梁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 地位,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物资的 运输。
国内外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发展概况
国内发展
我国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历史悠久,古代的赵州桥、泸定桥 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桥梁工程。近年来,我国在道路和桥梁工 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 桥等。
国外发展
国外在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如美国 的金门大桥、英国的塔桥等。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在道路和 桥梁工程的技术研发、新材料应用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某山区公路工程案例
工程背景
某山区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需要建设公路来促进区 域经济发展。
主要工程内容
在山岭地带修建一条长约50公里的公路,包括路基、路 面、隧道、桥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课程定位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综合性课程,主要介绍公路发展简史、公路的组成,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
分2学期实施,本学期周2,下学期周4,总学时数108。
教学设计
对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取舍、教材选用、教法、考核评价进行了设计。
本节学习任务的教学流程为
回顾上节:路线纵断面图、纵断面设计中纵坡选取—
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小坡长、最大坡长、高原折减
公路设计的原则: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本节内容:纵断面设计方法
地面线:根据各中桩地面高程而点绘成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它反映了原地面的起伏情况。
设计线:它是根据设计计算后确定出来的一条形状规则的几何线形。
它反映了道路的起伏和高程,由直线和竖曲线构成
一、纵断面设计要点
设计高程控制、各坡段纵坡设计、转坡点位置确定。
1.各种地形条件下高程控制
平原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以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
丘陵地区:地面有一定高差,以土石方填挖平衡及降低工程造价控制;
山岭地区:地形变化频繁,地面自然坡度大,布线有一定的困难,主要由纵坡和坡长所控制;但也要尽量考虑土石方填挖平衡、路基防护工程的经济向等方面考虑,力求降低工程造价。
沿溪路段:为保证路基安全稳定,高程重点考虑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考虑壅水高)。
原则:所有地形条件下均应力求纵坡平缓、均匀;山岭地区受限需采用较大纵坡时,尽量不采用极限坡度。
3.转坡点的位置(高程)确定
转坡点是两条设计纵坡线的交点,来那个转坡点间的水平距离成为坡长。
转坡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纵坡度的大小、坡长、平纵断面组合、土石方填完平衡和公路的使用质量。
理想的转坡点位置:填挖工程量最小、最大最小纵坡值、坡长限制、缓和坡段等均要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二、纵断面设计方法及步骤
1)绘制地面线
绘出①地面线②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
写出①桩号②地面标高③沿线土壤地质
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
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2)标注控制点
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下方通过。
参考性的“控制点”叫经济点。
考虑各横断面上横向填挖基本平衡的经济点。
3)试坡
试坡应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
要点为:“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
4)调坡
1)结合选线意图
2)对照技术标准或规范
调整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纵坡度等。
(5)核对
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上进行。
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6)定坡
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坡度值取值到0.1%。
❑变坡点桩号调到整10米桩上。
✉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
(7)设计竖曲线
根据道路等级和情况,确定竖曲线半径,并计算竖曲线要素。
(8)高程计算
路基施工高度=设计标高—地面标高“+”,填方“—”,挖方。
• 2.纵断面设计图(vertical profile map)
(1)公路纵断面设计图
✉直角坐标
横坐标(里程及桩号)1:2000 或1:5000
纵坐标(水准高程)1:200 或1:500 ✉图的上半部包括:…
✉图的下部各栏应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