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教育的守望者小学老师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位教育的守望者小学老师随笔
何为“守望”?周立波的《娘子关前》中有这样一句话:山西的荒野山间,常常有牧羊人,拿着铁铲,守望一群绵羊和山羊。守望,即等待盼望。正如尾生抱柱是守望他的爱情,阅读,便是我们教师的一种守望。我们总是希望能从所读的书中汲取力量去守卫我们的学生。读《守望教育——教师节三十周年纪念版》一书,是我的一种“守望”,是我守望孩子们的一种方式。
从进校的第一天起,我便告诉他们,学语文就要多读书,阅读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有关资料也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课外。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
孩子们听我的话,她们常常读书,然而部分孩子阅读之后的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有些孩子虽然喜欢阅读,却不具备判断文章好坏的能力;还有些孩子阅读的是家长给他
推荐的书籍,看完后不仅是一头雾水,而且对阅读产生了抵触情绪。读了南京市姜家园小学孙霞老师的《怎样的阅读是有效的》一文,让我不禁开始思考:是否每个孩子的阅读都是有效的呢?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呢?
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阅读节活动,在这阶段的活动中,我发现了许多能提高孩子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活动。
1.人人捐赠图书,共建“红领巾书屋”
读书节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把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学校来,充实班级的红领巾书屋。“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们都怀着“好书共分享”的心态拿出自己的图书。班级之中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每周四的自主晨会上,都会由一位学生推荐一本自己心爱的读物,其他同学可以与她交换阅读。同学们畅游书海,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真正做到人人有书读,人人爱读书。
2.经典美文诵读,共抒心中激情
随着好书的越来越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日渐高涨。本学期以来,许多同学一到中午的休息时间,手不离书,一有空就捧着书孜孜不倦地阅读。《格林童话》、《昆虫记》、《枕边故事》、《中国经典童话》、《三字经》、《安徒生童话》……一本又一本的书在学生们手中相互传阅,学生课后津津乐道地背诵着“人之初,性本善……”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利用课前一分钟和晨间活动时间,积累名言、古诗、笠翁对韵等朗朗上口、语韵规范的启蒙读物,培养孩子的语感语用能力。
3.丰富活动形式,共同乐在其中
阅读节中我们还开展了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享受读书带来的巨大快乐。
“读书心得”评比。学生通过阅读,纷纷书写了读书感想,热情高涨。“读书小报”展评。结合教材,学生自己制作了“我最喜爱的体育明星”小报,在班级中展示。精美
的制作无不体现了学生的热情。“小小故事家”比赛。在阅读后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有三名同学被评为“讲故事能手”。“画出我心中的故事”图画展示活动。请学生将自己觉得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画成图画,再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制作成一张张美妙的画作,这些画作在班级中展评,孩子的创作力得到了肯定,她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通过读节活动的开展,班级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充满了书香气息,陶冶了学生情操,学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学会爱书,学会读书,学生们能静心学习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更加规范了。
4.启动导读课程,共养阅读习惯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他们需要课外阅读指导的平台。开设班级读书指导课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我按“读封面”——“读目录”——“读故事”——“读方法”的步骤带着孩子一起读《安徒生童话》,从《海
的女儿》到《拇指姑娘》,学生很快学会了自己读书的方法,他们回去以后阅读了其他的童话书籍,纷纷在班级内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从一个故事到一本书,从一本书到一类书,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有用的方法,是读书的铺路石。
我想,有效的阅读就好比那荒野间的羊群,既可以放开羊群让它们自由地散步、觅食,又要有一定的约束——一声哨音就能聚拢羊群,共同进退。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交谈,拓宽了思维,提供了方法,指点了迷津,在共鸣中不知不觉提升了自己。合上书页,躬身三尺讲台,扎根一间教室,我也将用自己的实践研究,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做一位教育的守望者。